外墙施工构造.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6431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97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19875.1

申请日:

2006.03.01

公开号:

CN1827979A

公开日:

2006.09.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F 13/07申请日:20060301授权公告日:20120321终止日期:2015030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3/07(2006.01); E04F13/21(2006.01)

主分类号:

E04F13/07

申请人:

日吉华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服部尚基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2005.03.03 JP 2005-059117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刘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外墙施工构造,外墙施工构造(1),以沿上下左右拼接的状态将外墙板(10)固定在底材(4)上。外墙板(10),在上端面(110)、下端面(111)、左端面(112)及右端面(113)上,形成有从里侧面(114)切开的切口部(100)。在该切口部(100)的前端部(101),连续地配置了具有弹性的端面避水材料(2)。该端面避水材料(2)与配置于相邻的所述外墙板(10)上的所述端面避水材料(2)紧密接触。由此,可提供一种在相邻接的外墙板之间具有防水功能的防水性优越的外墙施工构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外墙施工构造,是以沿上下左右拼接的状态将外墙板固定在底材上的外墙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墙板,在上端面、下端面、左端面及右端面上形成从里侧面切开的切口部,
在该切口部的前端部,连续地配置了具有弹性的端面避水材料,
该端面避水材料,与邻接的配置于所述外墙板上的所述端面避水材料紧密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避水材料,由EPDM或硅橡胶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墙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由配置于该外墙板上边及下边上的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底材上,
该固定部件,具有:被固定在所述底材上的基板部、从该基板部向前方凸出并向上方弯曲的上板嵌合部、和向下方弯曲的下板嵌合部,
在所述外墙板的上端面及下端面上,在靠所述端面避水材料的配置部分的后方,形成有朝所述外墙板的内侧切入的嵌入嵌合槽,
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下板嵌合部嵌入下侧的所述外墙板上端面上的所述嵌入嵌合槽中,将所述上板嵌合部嵌入上侧的所述外墙板下端面上的所述嵌入嵌合槽中,由此来固定所述外墙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墙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嵌入嵌合槽的后面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在相邻的所述外墙板之间相同,所述固定部件,具有从所述基板部向前方凸出的弹簧部,该弹簧部,以向前方施加弹力的状态与所述外墙板的里侧面靠接,以便向前方推压该外墙板。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外墙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基板部上设有螺钉孔,并且被穿过该螺钉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底材上,在所述螺钉孔周围的所述基板部的里侧面上,配置有固定部件避水材料,该固定部件避水材料,裹住所述螺钉的脚部;在所述螺钉的头部与所述固定部件之间配置螺钉避水材料。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墙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避水材料,由丁基橡胶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外墙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避水材料,其撕裂强度在0.4N/mm2以上,伸缩率在20%以上。

8.
  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墙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避水材料,由EPDM或硅橡胶构成。

说明书

外墙施工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沿上下左右拼接的状态将外墙板固定在底材上的外墙施工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外墙施工构造,是在下侧外墙板的上边部及上侧外墙板的下边部嵌合固定部件而配置,并通过板体边缘将上述外墙板固定在建筑物的结构干体上(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外墙施工构造如以下所述构筑而成。
在上述结构干体的外侧,通过防水纸等将板体边缘固定在上述结构干体上。然后,在上述板体边缘的外侧实施外墙的底材,并在外墙的底材的外侧配置上述固定部件,用螺钉等固定在上述结构干体上。而且,通过将上述外墙板与固定部件嵌合,构筑成上述外墙施工构造。
但是,在上述外墙施工构造中,当雨水等渗到外墙板的里侧时,具有外墙板及结构干体被腐蚀或老化的危险。
另外,为了提高防水功能而预先使用具有防水功能的专用底材等,这样,上述外墙施工构造需要非常高的成本。
【专利文献1】特开平8-2963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该以往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相邻接外墙板之间具有防水功能的防水性优越的外墙施工构造。
本发明的外墙施工构造,是以沿上下左右拼接的状态将外墙板固定在底材上的外墙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墙板,在上端面、下端面、左端面及右端面上形成从里侧面切开的切口部,
在该切口部的前端部,连续地配置了具有弹性的端面避水材料,
该端面避水材料,与邻接的配置于所述外墙板上的所述端面避水材料紧密接触(技术方案1)。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在上述切口部的前端部,连续地配置了具有弹性的上述端面避水材料。并且,若与上下左右邻接的外墙板被拼接结合,则上述端面避水材料互相紧密接触。由此,可以防止在上述外墙板彼此之间产生间隙,并能确保邻接的外墙板之间的防水功能,获得防水性优良的外墙施工构造。
如上所述,由于能防止水向外墙板后方进入,所以作为上述底材没有必要特别使用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因此,能获得廉价的外墙施工构造。
另外,由于上述端面避水材料被配置在上述切口部,所以当拼接了外墙板时,能抑制上述端面避水材料过于露出在装饰面侧。
另外,通过端面避水材料彼此之间的紧密接触,例如,上侧的外墙板的下端面与下侧的外墙板的上端面更接近,能防止产生外墙板彼此之间的间隙。
因此,装饰面在外墙板的结合部没有被断开,能获得外观装饰性优越的外墙施工构造。
另外,上述端面避水材料,被配置在上述切口部的前端部。因此,在拼接多个上述外墙板时,可以防止设在上述外墙板端面上的端面避水材料向装饰面侧偏移。其结果,能可靠地发挥上述外墙施工构造防水功能的效果,并且能确保外观装饰性。
另外,上述外墙板,在上端面、下端面、左端面及右端面上,形成有上述切口部。因此,能在外墙板端面的全周发挥上述的外墙施工构造防水功能的效果。因此,在实施了上述外墙施工构造以后,可以不在形成于相邻外墙板结合部的接缝部填设密封材料。
另外,通过利用上述外墙板的防水功能,没有了雨水等渗到外墙板里侧的危险,所以,没有外墙板及构造干体的腐蚀、老化等的问题。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在相邻接的外墙板之间具有防水功能的防水性优越的外墙施工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外墙施工构造接缝部的纵剖面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外墙施工构造纵剖面的说明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外墙施工构造横剖面的说明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外墙施工构造的主视图。
图6是实施例1的外墙板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1地外墙板的上端面及下端面上的切口部剖面的说明图。
图8是实施例1的外墙板的左端面及右端面上的切口部剖面的说明图。
图9是在实施例1的在外墙板的上端面及下端面上的切口部前端部配置了端面避水材料时的剖面说明图。
图10是在实施例1的在外墙板的左端面及右端面上的切口部前端部配置了端面避水材料时的剖面说明图。
图11是在实施例1的外墙板厚度有偏差时的外墙施工构造的纵剖面说明图。
图12是实施例2的外墙施工构造接缝部的纵剖面图。
图13是实施例2的将固定部件固定在外墙的底材上的方法说明图。
图14是实施例2的实施固定部件避水材料及螺钉避水材料的纵剖面说明图。
图15是比较例的在固定部件上不设置弹簧部时的外墙施工构造纵剖面说明图。
图中:1-外墙施工构造,10-外墙板,100-切口部,101-前端部,110-上端面,111-下端面,112-左端面,113-右端面,114-里侧面,2-端面避水材料,4-底材。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中,上述外墙板,例如,可以使用烧制类的外墙板。
另外,上述底材,例如,可以是复合板、OSB(定向结构板)等
另外,上述端面避水材料,在上述外墙板的施工前不受按压力的状态下,例如,宽度可以为3~7mm,厚度可以为2~5mm。
另外,上述切口部,例如,深度可以为0.5~2mm。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上述外墙板,将底材一侧作为后方,其相反侧作为前方。
另外,关于外墙板等各部件,在施工了上述外墙施工构造的状态下,将上、下、左、右的朝向分别表示为上、下、左、右。
上述端面避水材料,最好是由EPDM(乙烯-丙烯橡胶)或硅橡胶构成(技术方案2)。
此时,能获得弹性、耐气候性优良的端面避水材料。因此,可以更进一步发挥上述的外墙施工构造防水功能的效果。
上述外墙板,用配置于该外墙板上边及下边的固定部件固定在上述底材上,该固定部件,具有:被固定在上述底材上的基板部、从基板部向前方凸出并向上方弯曲的上板嵌合部、和向下方弯曲的下板嵌合部,在上述外墙板的上端面及下端面上,在靠上述端面避水材料的配置部分的后方,形成了朝上述外墙板内侧切入的嵌入嵌合槽,上述固定部件,将上述下板嵌合部嵌入下侧的上述外墙板上端面上的上述嵌入嵌合槽,将上述上板嵌合部嵌入上侧的上述外墙板下端面上的上述嵌入嵌合槽,并固定上述外墙板(技术方案3)。
此时,通过分别将下板嵌合部及上板嵌合部嵌入上端面及下端面上的嵌入嵌合槽中,能可靠地将上述外墙板与固定部件嵌合。因此,既能可靠地将上述外墙板固定在上述底材上,又能容易地进行施工。
上述固定部件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铝、或不锈钢等。另外,上述固定部件,可以用钉子或螺钉等并刻将其固定在底材上。
上述切口部的前端部与上述嵌入嵌合槽的后面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在相邻的上述外墙板之间相同,上述固定部件,具有从上述基板部向前方凸出的弹簧部,该弹簧部,最好能以向前方施加压力的状态与上述外墙板的里侧面靠接,以便向前方推压该外墙板(技术方案4)。
此时,由于能在一定的位置将端面避水材料的前后位置对齐并能可靠地相互紧密接触,所以能可靠地发挥上述的外墙施工构造的防水功能的效果。
即,通过上述外墙板被弹簧部向前方推压,上述嵌入嵌合槽的后面刻与上述固定部件的上板嵌合部或下板嵌合部靠接。并且,由于上述切口部的前端部与上述嵌入嵌合槽后面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在相邻的外墙板之间相同,所以在外墙板彼此之间,切口部的前端部的前后位置对齐,端面避水材料的前后位置对齐。
即,上述切口部的形成位置或端面避水材料的配置位置,能决定外墙板的里侧面为基准,但因外墙板的翘曲变形或厚度偏差等,有时端面避水材料的前后位置在相邻的外墙板彼此之间发生偏移。
此时,如上所述,能通过用弹簧部使嵌入嵌合槽的后面为基准,而将端面避水材料的前后位置对齐。
另外,由于该弹簧部向前方施加弹力,所以能用固定部件可靠地固定上述外墙板。
上述固定部件,在上述基板部设有螺钉孔,并且被穿过该螺钉孔的螺钉固定在上述底材上,在上述螺钉孔周围的上述基板部的里侧面,上配置了固定部件避水材料,该固定部件避水材料,裹住上述螺钉的脚部,最好在上述螺钉的头部与上述固定部件之间配置螺钉避水材料(技术方案5)。
此时,利用上述固定部件避水材料及上述螺钉避水材料,能获得防水性进一步优越的外墙施工构造。即,即使在万一利用上述外墙板的端面避水材料不能完全防水时,也能通过在螺钉孔中上述固定部件避水材料及上述螺钉避水材料二次防水,来防止水从螺钉孔浸入底材。
另外,由于上述固定部件避水材料缠绕在上述螺钉的脚部,所以能可靠地防止在螺钉脚部的周围出现间隙,能进一步提高防水性。
上述固定部件避水材料,最好由丁基橡胶构成(技术方案6)。
在这种情况下,能获得耐气候性、耐水性优良的固定部件避水材料。因此,能获得防水性更优越的外墙施工构造。
作为上述固定部件避水材料,从形状弹性等的观点出发,更理想的是由加硫丁基橡胶构成。
上述固定部件避水材料,撕裂强度最好在0.4N/mm2以上,伸缩率最好在20%以上(技术方案7)。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上述固定部件避水材料,不被切断而充分变形,能充分地缠绕在螺钉的脚部,所以能获得进一步发挥上述固定部件避水材料防水功能的效果。
另一方面,当上述固定部件避水材料的撕裂强度不足0.4N/mm2或伸缩率不足20%时,由于上述固定部件避水材料会被立刻拉破,所以有不能充分发挥上述固定部件避水材料防水功能的危险。
此时,撕裂强度是根据JIS K-6252的值,伸缩率是根据JIS K-6151的值。
上述螺钉避水材料,最好是由EPDM或硅橡胶构成(技术方案8)。
在这种情况下,能获得弹性力、耐气候性优良的螺钉避水材料。因此,能获得进一步发挥上述螺钉避水材料的防水功能。
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图11说明本实施例的外墙施工构造。
本实施例的外墙施工构造1,如图1~图3及图5所示,以沿上下左右拼接的状态将外墙板10固定在底材4上。
外墙板10,如图6、及图7~图10所示,在上端面110、下端面111、左端面112及右端面113上,形成有从里侧面切掉的切口部100。在该切口部100的前端部101,如图2、图3、图9、图10所示,连续地配置了具有弹性的端面避水材料2。另外,如图2、图3所示,该端面避水材料2,与配置于相邻外墙板10上的端面避水材料2紧密接触。
另外,端面避水材料2由EPDM构成。
如图2、图3所示,外墙板10被配置于外墙板10的上边及下边的固定部件3固定在底材4上。
该固定部件3,如图2、图4所示,具有被固定在底材4上的基板部31、从该基板部31向前方凸出并且向上方弯曲的上板嵌合部32、向下方弯曲的下板嵌合部33。
另外,如图1、图7、及图9所示,在外墙板10的上端面110及下端面111上,在靠配置端面避水材料2部分的后方,形成有朝外墙板10内侧切入的嵌入嵌合槽102。
另外,如图1、图4所示,固定部件3,使下板嵌合部33与下侧的外墙板10的上端面110上的嵌入嵌合槽102嵌合,使上板嵌合部32与上侧的外墙板10的下端面111上的嵌入嵌合槽102嵌合,固定外墙板10。
另外,切口部100的前端部101与嵌入嵌合槽102的后面103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在相邻的外墙板10之间相同。
另外,固定部件3,如图1、图4所示,具有从该基板部31向前方凸出的弹簧部35,该弹簧部35,以向前方施加弹力的状态与外墙板10的里侧面114靠接,由此,向前方推压该外墙板10。
在本实施例中,外墙板10,使用的是以水泥等水硬性材料、骨材料及增强纤维为主要原料,在其中加水形成为砂浆,浇注成型而制造的板材。
另外,作为底材4,使用了OSB。并且,如图1~图3所示,在底材4的外侧配置了防水纸40,该防水纸40承担了辅助的防水功能。
另外,如图9、图10所示,端面避水材料2,处于在外墙板10的施工前没有被施加按压力的状态,例如,宽度w可以为3~7mm,厚度t可以为2~5mm。
另外,图7~图10所示的切口部100,例如,深度D可以为0.5~2mm。
固定部件3的材料,可使用不锈钢。另外,将如图1、图4所示的不锈钢制的螺钉5穿过设在固定部件3基板部31上的螺钉孔34,将固定部件3固定在底材4上。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在切口部100的前端部101上,连续地配置了具有弹性的端面避水材料2。并且,当拼接了上下左右邻接的外墙板10时,端面避水材料2相互紧密地结合。以此,能防止在外墙板10彼此之间产生间隙,确保相邻外墙板10之间的防水功能且能获得防水功能优越的外墙板施工构造1。
如上所述,由于能防止水向外墙板10的后方浸入,所以作为底材4没有必要使用具有特别的防水功能的材料。因此,可能获得廉价的外墙板施工构造1。
另外,由于端面避水材料2被配置在切口部100,所以在拼接外墙板10时,可以抑制端面避水材料2过于露出装饰面120。
另外,利用端面避水材料2彼此之间的紧密接触,例如,可以防止上侧外墙板10的下端面111与下侧外墙板10的上端面110过于接近、在外墙板10彼此之间产生间隙。
以此,能获得在外墙板10的结合部装饰面120不间断、外观装饰性优越的外墙板施工构造1。
另外,端面避水材料2,被配置在切口部100的前端部101。因此,在拼接多块外墙板10时,可以防止设于外墙板10端面的端面避水材料2向装饰面120的外侧偏移。其结果是,能可靠地发挥上述的外墙板施工构造1防水功能的效果,并且可以确保外观装饰性。
另外,外墙板10,在上端面110、下端面111、左端面112及右端面113上形成了切口部100。因此,能在外墙板10的全部端面上发挥上述的外墙板施工构造1防水功能的效果。从而,在施工了外墙板施工构造1以后,也可以不在形成于相邻外墙板10结合部的接缝部11处打入密封材料等。
另外,由于利用外墙板10防水功能的效果,没有雨水等进入外墙板10里侧面114的危险,所以没有外墙板10及构造干体的腐蚀、老化等问题。
端面避水材料2由EPDM构成。因此,能获得弹性力、耐气候性优良的端面避水材料2。所以,能进一步发挥上述外墙板施工构造1防水功能的效果。
另外,通过在上端面110及下端面111的嵌入嵌合槽102中分别嵌入下板嵌合部33及上板嵌合部32,能将外墙板10可靠地固定在固定部件3上。以此,可以将外墙板10可靠地固定在底材4上,并且能容易地进行施工。
另外,切口部100的前端部101与嵌入嵌合槽102的后面103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在相邻的外墙板10之间相同,配置于固定部件3上的弹簧部35,以向前方施加弹力的状态与外墙板10的里侧面114靠接。其结果是,由于能在一定位置将端面避水材料2的前后位置对齐并能相互可靠地紧密接触,所以能可靠地发挥上述外墙板施工构造1防水功能的效果。
即,外墙板10被弹簧部35向前方推压,由此,使嵌入嵌合槽102的后面103与固定部件3的上板嵌合部32或下板嵌合部33靠接。并且,由于切口部100的前端部101与嵌入嵌合槽102的后面103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在相邻的外墙板10之间相同,所以在相邻的外墙板10之间,切口部100的前端部101被对齐,端面避水材料2的前后位置被对齐。
即,能以外墙板10的里侧面114为基准决定切口部100的形成位置或端面避水材料2的配置位置,但因外墙板10的翘曲变形或厚度偏差等,如后述的比较例(图15)所示,有时在相邻的外墙板10彼此之间,端面避水材料2的配置位置可能有偏移。
此时,如上所述,通过弹簧部35使嵌入嵌合槽102的后面103成为基准,如图11所示,可以将端面避水材料2的前后位置对齐。
另外,利用该弹簧部35向前方的弹力,能可靠地用固定部件3固定外墙板10。
并且,在相邻的外墙板10之间,只要嵌入嵌合槽102的后面103与外墙的装饰面120的前后位置关系相同,则由于外墙装饰面120对齐,所以能获得外观装饰性优越的外墙板施工构造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提供在相邻外墙板之间具有防水功能的防水性优越的外墙板施工构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如图12~图14所示,是在固定部件3的螺钉孔34周围的基板部31的里侧面312上配置了固定部件避水材料51、在螺钉5的头部501与固定部件3之间配置了螺钉避水材料52的外墙板施工构造1。
固定部件避水材料51,使用了撕裂强度最好在0.4N/mm2以上、伸缩率最好在20%以上的丁基橡胶。
另外,螺钉避水材料52,由EPDM构成。
固定部件避水材料51,如图13所示,被配置为能从后方覆盖全部固定部件3的螺钉孔34。
螺钉避水材料52被插嵌在螺钉5上,在螺钉避水材料52与螺钉5的头部501之间配置了垫圈502。
另外,在底材4上固定固定部件3,如图12、图13所示,将固定部件3配置在规定位置,将螺钉5插入螺钉孔34中,并且刺破固定部件避水材料51,并向箭头Z方向将螺钉5拧入底材4。
此时,如图14所示,固定部件避水材料51,裹住螺钉5的脚部503并紧密接触。另一方面,螺钉避水材料52,在垫圈502与固定部件3的基板部31之间紧密接触并堵住螺钉孔34。
其他实施例1相同。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利用固定部件避水材料51和螺钉避水材料52,能获得防水性更优越的外墙板施工构造1。即,在万一外墙板10的端面避水材料2不能完全防水时,也能在螺钉孔34处用固定部件避水材料51和螺钉避水材料52进行二次防水,以防止水从螺钉孔34进入底材4。
另外,由于固定部件避水材料51,能裹住螺钉5的脚部503,所以能可靠地防止螺钉5的脚部503周围出现间隙,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性。
另外,由于固定部件避水材料51由丁基橡胶构成,所以能获得耐气候性、耐水性优良的固定部件避水材料51。因此,能获得防水性更优越的外墙板施工构造1。
另外,固定部件避水材料51由具有撕裂强度为0.4N/mm2以上、伸缩率为20%以上性能的加硫丁基橡胶构成。因此,固定部件避水材料51能不被切断地充分延伸变形,并充分地裹住螺钉5的脚部503,所以能进一步发挥上述的固定部件避水材料51防水功能的效果。
螺钉避水材料52由EPDM构成。由此能获得弹性力、耐候性优越的螺钉避水材料52。因此,能进一步发挥上述螺钉避水材料52的防水功能的效果。
其他,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作用效果。
(比较例)
本比较例,如图15所示,是使用没有配置弹簧部35(参照图1、图4)的固定部件3而对外墙施工构造1进行施工的实例。
在本例中,不向前方推压外墙板10,在外墙板10有翘曲变形或厚度偏差等的情况下,嵌入嵌合槽102的后面103有时不与固定部件3的上板嵌合部32或下板嵌合部33靠接。
此时,如图15所示,在相邻的外墙板10彼此之间,切口部100的前端部101的前后位置对不齐,端面避水材料2的前后位置有偏移的可能。
对此,如实施例1的外墙施工构造1所示,在固定部件3上配置了弹簧部35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可以利用弹簧部35,将嵌入嵌合槽102的后面103与固定部件3的上板嵌合部32或下板嵌合部33靠接。因此,在外墙板10有翘曲变形或厚度偏差等的情况下,也能使端面避水材料2的前后位置在相同位置。其结果是,能可靠地发挥上述的外墙施工构造1防水功能的效果。

外墙施工构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外墙施工构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外墙施工构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墙施工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墙施工构造.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外墙施工构造,外墙施工构造(1),以沿上下左右拼接的状态将外墙板(10)固定在底材(4)上。外墙板(10),在上端面(110)、下端面(111)、左端面(112)及右端面(113)上,形成有从里侧面(114)切开的切口部(100)。在该切口部(100)的前端部(101),连续地配置了具有弹性的端面避水材料(2)。该端面避水材料(2)与配置于相邻的所述外墙板(10)上的所述端面避水材料(2)紧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