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术.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6332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23841.9

申请日:

1999.11.12

公开号:

CN1259603A

公开日:

2000.07.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11.12

IPC分类号:

E02B3/04

主分类号:

E02B3/04

申请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园林绿化公司;

发明人:

张万钧; 郭育文; 王斗天; 杨永利

地址:

300457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睦宁路2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黄勤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海岸地区迎潮滩面边坡的护坡技术,它属于一种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术。该技术是在沿海边处构筑迎潮坡,其迎潮坡由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构成,在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上种植不同植物可有效抵御海潮的冲刷力,其互花米草可具有消浪引淤、抬高滩面的作用,该迎潮坡的构筑还可改善滨海地区的绿化环境防止海潮风暴的冲击。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术,其特征在于是 在海岸带构筑迎潮坡,其迎潮坡由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构 成;其中潮间带的坡度为1∶25、标高2.6-3.6米,在该潮间带 上种植互花米草;其潮上带的坡度为1∶20,标高3.6-5.0米, 在潮上带上种植柽柳;其堤顶的坡度为1∶2.5,标高5.0-7.5 米,在堤顶上种植柽柳,堤坡两侧载培地被植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 术,其特征在于其迎潮坡的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植物种植土 下垫层均采用海湾泥、碱渣组合土进行吹填加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 术,其特征在于其堤顶处留有2米宽的固顶平台,平台上种植 柽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 术,其特征在于在堤顶其后的5米标高处可设置4米宽的加固平 台并在平台处种植柽柳或乔木树种。
5: 标高2.6-3.6米,在该潮间带 上种植互花米草;其潮上带的坡度为1∶20,标高3.6-5.0米, 在潮上带上种植柽柳;其堤顶的坡度为1∶2.5,标高5.0-7.5 米,在堤顶上种植柽柳,堤坡两侧载培地被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 术,其特征在于其迎潮坡的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植物种植土 下垫层均采用海湾泥、碱渣组合土进行吹填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 术,其特征在于其堤顶处留有2米宽的固顶平台,平台上种植 柽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 术,其特征在于在堤顶其后的5米标高处可设置4米宽的加固平 台并在平台处种植柽柳或乔木树种。

说明书


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术

    本发明涉及海岸地区迎潮滩面边坡的护坡技术,它属于一种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术。

    沿海地区一般多为风暴潮多发区,每次强潮过后都会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道路交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天津地区也是风暴潮多发区之一。如1992年9216号强潮使天津市沿海潮位猛增至6.14米,比海河闸门顶高程高1.14米,海河河口瞬时最大倒灌流量达每秒700立方米,150多公里海挡漫水,近1/3海挡受重毁,据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约4亿元。人们对于这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与损失提出各种对策;加高海挡是最普通的方式。其中石质海挡多用水泥砂浆构筑,优点是成形快、外观好、坚固;但造价高,长时间经海水冲刷容易使根茎裸露,而且维护运行费投资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术,该技术可增高海挡滩面高程,并可在构筑的海挡坡上进行绿化,起到消浪引淤、抬高滩面的效果。

    上述目的是以该技术方案实现的: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术,它是在海岸带构筑迎潮坡,其迎潮坡由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构成;其中潮间带的坡度为1∶25、标高2.6-3.6米,在该潮间带上种植互花米草;其潮上带的坡度为1∶20,标高3.6-5.0米,在潮上带上种植柽柳;其堤顶的坡度为1∶2.5,标高5.0-7.5米,在堤顶上种植柽柳,堤坡两侧载培地被植物。

    其迎潮坡的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植物种植土下垫层均采用海湾泥、碱渣组合土进行吹填加固。

    其堤顶处留有2米宽的固顶平台,平台上种植柽柳。

    在堤顶其后的5米标高处可设置4米宽的加固平台并在平台处种植柽柳或乔木树种。

    本发明的特点为:1采用海湾泥和碱渣混合土吹填加固海挡迎潮坡既达到消纳废渣、废物利用的目的,又保证其土质的通透性强,用海湾泥构筑的海挡土体含盐量为3.2%,有利于植物生长;2、在迎潮坡上种植互花米草,可消弱海浪能量,有效减弱海潮对海挡的冲刷力并可引淤抬高滩面,起到护堤保岸的生态功能;3、利用海水灌溉潮间带栽植的互花米草;4、采用该技术建造地海挡不仅可抗御强潮风暴,还可通过种植互花米草和柽柳等植物绿化海岸,改善生态环境。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在海岸带地区沿海边构筑利用低位真空技术吹填海湾泥和碱渣组合土制成的迎潮坡,并使迎潮坡分为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坡度为1∶25、标高2.6-3.6米,坡长55-60米区作为潮间带,在潮间带上回填种植土后栽种互花米草;坡度1∶20,标高3.6-5.0米,坡长约30米区作为潮上带,在其上回填种植土并栽种柽柳;坡度在1∶2.5,标高5.0-7.5米,两侧设6米左右坡长,中间筑有2米平台的部分为堤顶,在平台上回填种植土并栽种柽柳,两侧坡面上铺设草坪类地被植物;最后在迎潮坡后利用海湾泥和碱渣组合土构筑标高5米,台宽4米的加固平台并在其上种植乔木树种。该加固平台可有效支撑堤顶抗御海潮冲击。

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海岸地区迎潮滩面边坡的护坡技术,它属于一种泥质海岸海挡生态引淤护坡技术。该技术是在沿海边处构筑迎潮坡,其迎潮坡由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构成,在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上种植不同植物可有效抵御海潮的冲刷力,其互花米草可具有消浪引淤、抬高滩面的作用,该迎潮坡的构筑还可改善滨海地区的绿化环境防止海潮风暴的冲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