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耕层置换专用营养基质.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640796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27400.6

申请日:

2015.01.20

公开号:

CN104628491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3/04申请日:20150120|||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4; C05F17/00

主分类号:

C05G3/04

申请人:

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

发明人:

张明; 赫明涛; 吴承东; 周雪松; 陆勇

地址:

224049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东首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莎豆耕层置换专用营养基质,是通过如下方法步骤制备的:步骤一、将EM菌、自生固氮菌按活性菌数量比1:1复配成专用菌种,再按专用菌种:麦麸:水重量比为1:15-20:14-18的比例将专用菌种、麦麸和水混合均匀,遮阳放置24小时,得到混合菌种;步骤二、将混合菌种与干稻壳按重量比1:300-500的比例混合,加入水,搅拌均匀,保持湿润状态堆放7-10天,晾干后即为油莎豆耕层置换专用营养基质。本发明制备的油莎豆耕层置换专用营养基质,能解决油莎豆不易收获的难题,可以为油莎豆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该基质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有利于油莎豆的生长,油莎豆收获后,土壤中该基质的残余物可以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土壤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板 (1)、位于所述支撑板(1)上方的废液收集装置(2)和喷气装置(3)、位于所述喷气 装置(3)上方的刷洗装置(4)、位于所述刷洗装置(4)上方的搅动装置(5)、位于所 述搅动装置(5)右侧的刷洗头装置(6)、位于所述刷洗头装置(6)右侧的挤压装置(7)及位 于所述挤压装置(7)右侧的推动装置,所述刷洗头装置(6)包括连接线(61)、位于所述连 接线(61)一端的握持部(62)及位于所述握持部(62)下方的刷洗头(63),所述挤压装置 (7)包括挤压框(71)、位于所述挤压框(71)内部的挡止块(72)、位于所述挡止块(72)右 侧的挤压板(73)、位于所述挤压板(73)右侧的推拉杆(74)及位于所述推拉杆(74) 右端的推动轴(75),所述推动装置(8)包括旋转杆(81)、位于所述旋转杆(81)左 侧的第二弹簧(82)、位于所述旋转杆(81)下方的第二固定块(83)、位于所述旋转杆 (81)右侧的斜杆(84)、位于所述斜杆(84)左侧的滚动柱(85)、位于所述斜杆(84) 下方的第三弹簧(87)及位于所述第三弹簧(87)右侧的第三固定块(86),所述旋转杆(81) 呈长方体,所述旋转杆(81)的上端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矩形孔(811),所述推动轴(75) 穿过所述矩形孔(811),所述刷洗装置(4)包括清洗箱(41)、设置于所述清洗箱(41) 中的容置空间(42)、位于所述容置空间(42)中的加热棒(43)、位于所述清洗箱(41) 上方的卡扣装置及位于所述卡扣装置左侧的进液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41)呈空 心的长方体,所述清洗箱(41)包括位于下方的下壁、位于所述下壁左侧的左壁、位于 所述下壁右侧的右壁及位于上方的上壁,所述清洗箱(41)的左壁的下端设有第一圆孔 (411),所述清洗箱(41)的上壁上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二圆孔(412)及位于所述第二 圆孔(412)右侧的第三圆孔(4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42)设 有三个,所述容置空间(42)呈长方体,所述加热棒(43)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42) 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 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清洗箱(41)上的第一固定块(44)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4)上方 的卡扣件(45)。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 装置包括进液斗(46)、位于所述进液斗(46)上方的盖板(47)、位于所述盖板(47)左侧的 矩形块(48)及位于所述矩形块(48)下方的第一弹簧(49)。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1所述的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 动装置(5)包括支撑架(51)、位于所述支撑架(51)右侧的电机(52)、位于所述电机(52) 下方的转轴(53)、位于所述转轴(53)下方的转盘(54)及位于所述转盘(54)上表面上的 凸块(55)。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护工作,是医疗器械保养的基础,可以预防故 障和事故的发生。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至关重要。保持医疗 器械表面清洁是日常维护保养中的一个主要环节,这就要求时常对医疗器械的表面做好除 尘、去污等清洁工作。
中国专利CN.202779071U揭示了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洁装置,其包括喷淋头、软管、 水管、气管、三通阀、水箱、气罐及推车,由于喷淋头的出水孔周边设置刷毛,通过三通 阀的切换,对于灰尘采用吹气和刷毛清扫的方式进行清洁,对于污渍则用水配合刷毛清扫 的方式进行清洁,特别是对缝隙中的灰尘或污渍,刷毛伸进缝隙中,一边吹气或喷水,一 边清扫。然而有些医疗器械不是封闭结构,当将水直接喷到其表面上时,会导致水进入到 医疗器械内部,影响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甚至影响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同时对刷毛无 法进行有效的清洗,导致灰尘细菌容易残留在其上,导致对医疗器械无法有效的清洗干净, 甚至还会导致细菌的传播。并且其喷淋头既具有吹气的作用又具有喷水的作用,还可以用 来刷洗,导致其体积较大,对一些细小的缝隙无法伸入到其中,从而无法有效的清洁细小 的缝隙中的灰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 装置。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所述 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废液收集装置和喷气装置、 位于所述喷气装置上方的刷洗装置、位于所述刷洗装置上方的搅动装置、位于所述搅动装 置右侧的刷洗头装置、位于所述刷洗头装置右侧的挤压装置及位于所述挤压装置右侧的推 动装置,所述刷洗头装置包括连接线、位于所述连接线一端的握持部及位于所述握持部下 方的刷洗头,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框、位于所述挤压框内部的挡止块、位于所述挡止块 右侧的挤压板、位于所述挤压板右侧的推拉杆及位于所述推拉杆右端的推动轴,所述推动 装置包括旋转杆、位于所述旋转杆左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旋转杆下方的第二固定块、 位于所述旋转杆右侧的斜杆、位于所述斜杆左侧的滚动柱、位于所述斜杆下方的第三弹簧 及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右侧的第三固定块,所述旋转杆呈长方体,所述旋转杆的上端设有贯 穿其前后表面的矩形孔,所述推动轴穿过所述矩形孔。
所述喷气装置包括气箱、位于所述气箱左侧的出气管、位于所述出气管上方的喷气头 及位于所述喷气头下方的气阀。
所述气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气箱的左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呈圆柱状。
所述喷气头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喷气头的下表面的中央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 孔呈圆柱状,所述喷气头的上表面及其左右表面的上端设有若干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 呈圆柱状。
所述刷洗装置包括清洗箱、设置于所述清洗箱中的容置空间、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的 加热棒、位于所述清洗箱上方的卡扣装置及位于所述卡扣装置左侧的进液装置。
所述清洗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清洗箱包括位于下方的下壁、位于所述下壁左侧的 左壁、位于所述下壁右侧的右壁及位于上方的上壁,所述清洗箱的左壁的下端设有第一圆 孔,所述清洗箱的上壁上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二圆孔及位于所述第二圆孔右侧的第三圆孔。
所述容置空间设有三个,所述容置空间呈长方体,所述加热棒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所述卡扣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清洗箱上的第一固定块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方的卡 扣件。
所述进液装置进液斗、位于所述进液斗上方的盖板、位于所述盖板左侧的矩形块及位 于所述矩形块下方的第一弹簧。
所述搅动装置包括支撑架、位于所述支撑架右侧的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下方的转轴、 位于所述转轴下方的转盘及位于所述转盘上表面上的凸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将喷气头 与刷洗头分开,从而可以将喷气头的体积做的较小,可以方便伸入到细小的缝隙中清洁其 中的灰尘。同时可以对刷洗头进行清洗,将其中的灰尘、细菌清洗干净,然后通过挤压, 将其中多余的水分挤出来,然后用来刷洗医疗器械,从而可以使得刷洗的医疗器械较为干 净,同时不会在医疗器械表面上残留太多的水,从而不会影响医疗器械的使用。本发明用 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还可以根据需要将消毒液放入到清洗箱中,从而可以对刷洗头进行 消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的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支撑板;11-滚轮;2-废液收集装置;21-第一收集箱;211-第一通孔;212- 第一收集管;22-第二收集箱;221-第二通孔;222-第二收集管;3-喷气装置;31-气箱; 311-第三通孔;32-出气管;33-喷气头;331-第四通孔;332-第五通孔;34-气阀;4-刷 洗装置;41-清洗箱;411-第一圆孔;412-第二圆孔;413-第三圆孔;42-容置空间;43- 加热棒;44-第一固定块;45-卡扣件;46-进液斗;47-盖板;48-矩形块;49-第一弹簧; 5-搅动装置;51-支撑架;52-电机;53-转轴;54-转盘;55-凸块;6-刷洗头装置;61- 连接线;62-握持部;63-刷洗头;7-挤压装置;71-挤压框;711-透孔;72-挡止块;73- 挤压板;74-推拉杆;75-推动轴;8-推动装置;81-旋转杆;811-矩形孔;82-第二弹簧; 83-第二固定块;84-斜杆;841-凸出杆;85-滚动柱;86-第三固定块;87-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包 括支撑板1、位于所述支撑板1上方的废液收集装置2、位于所述支撑板1上方的喷气装 置3、位于所述喷气装置3上方的刷洗装置4、位于所述刷洗装置4上方的搅动装置5、 位于所述搅动装置5右侧的刷洗头装置6、位于所述刷洗头装置6右侧的挤压装置7及位 于所述挤压装置7右侧的推动装置8。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支撑板1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1下方设有若干滚轮11, 所述滚轮11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1,从而可以将本发明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移动到 需要的位置。所述废液收集装置2包括第一收集箱21及位于所述第一收集箱21右侧的第 二收集箱22。所述第一收集箱2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收集箱21的下表面与所述 支撑板1左侧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收集箱21位于所述喷气装置3的左侧,所述第一 收集箱21的上壁的中央设有一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呈圆 柱体,所述第一通孔211使得所述第一收集箱21的外界与其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收集箱 21上方设有第一收集管212,所述第一收集管21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通孔211连接,使得 所述第一收集管212中的清洗液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11进入到所述第一收集箱21中, 所述第一收集管212的上端设有阀门213,用于控制清洗箱41中清洗液进入到所述第一 收集管212中。所述第二收集箱2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收集箱22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 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收集箱22位于所述喷气装置3的右侧。所述第二收集箱22上 壁的中央设有一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221,所述第二收集箱22的上方设有第二收 集管222,所述第二收集管22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通孔22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收集管222 中的清洗液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221进入到所述第二收集管222中。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喷气装置3包括气箱31、位于所述气箱31左侧的出气管 32、位于所述出气管32上方的喷气头33及位于所述喷气头33下方的气阀34。所述气箱 3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气箱3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箱 31的左壁的中央设有一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311,所述第三通孔311呈圆柱体。所 述出气管32的右端与所述第三通孔311连接,使得所述气箱31中的气体可以通过所述第 三通孔311进入到所述出气管32中,所述出气管32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气头33连接。所 述喷气头33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喷气头33的下壁的中央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 孔331,所述第四通孔331呈圆柱体,所述出气管32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通孔331连接, 使得所述出气管32中的气体可以进入到所述喷气头33中,所述喷气头33的上表面及其 左右表面的上端设有若干第五通孔332,所述第五通孔332与所述喷气头33的内部相通, 所述第五通孔332呈圆柱体,所述第五通孔332喷出的气体可以吹掉医疗器械表面及缝隙 中的灰尘。所述气阀34设置于所述出气管32上,所述气阀34位于所述喷气头33的下方, 所述气阀34用于控制所述出气管32中的气体进入到所述喷气头33中的量的大小。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刷洗装置4包括清洗箱41、设置于所述清洗箱41中的容 置空间42、位于所述容置空间42中的加热棒43、位于所述清洗箱41上方的卡扣装置及 位于所述卡扣装置左侧的进液装置。所述清洗箱4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清洗箱41包括 位于下方的下壁、位于所述下壁左侧的左壁、位于所述下壁右侧的右壁及位于上方的上壁。 所述清洗箱41的下表面与所述气箱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清洗箱41的左壁的下端 设有第一圆孔411,所述第一圆孔411贯穿所述清洗箱41的左壁的左右表面,所述第一 收集管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孔411连接,使得所述清洗箱41中的清洗液可以通过所 述第一圆孔411进入到所述第一收集管212中,进而进入到所述第一收集箱21中,所述 清洗箱41的上壁上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二圆孔412及位于所述第二圆孔412右侧的第三圆 孔413,所述第二圆孔412贯穿所述清洗箱41的上壁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二圆孔412呈 圆柱体。所述第三圆孔413呈圆柱体,所述第三圆孔41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孔412, 所述第三圆孔413贯穿所述清洗箱41的上壁的上下表面。所述容置空间42设有三个,所 述容置空间42位于所述清洗箱41的左壁、下壁及右壁中,所述容置空间42呈长方体。 所述加热棒43设有三个,所述每一个容置空间42中放置一个所述加热棒43,从而所述 加热棒43位于所述清洗箱41的左壁、下壁及右壁中,所述加热棒43可以对所述清洗箱 41中的清洗液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清洗液的温度升高。所述卡扣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清洗 箱41上壁上的第一固定块44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4上方的卡扣件45。所述第一固定 块4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44的下表面与所述清洗箱41的上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卡扣件45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卡扣件4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44轴转连接, 使得所述卡扣件45可以围绕所述第一固定块44旋转。所述进液装置包括进液斗46、位 于所述进液斗46上方的盖板47、位于所述盖板47左侧的矩形块48及位于所述矩形块48 下方的第一弹簧49。所述进液斗46的上端呈圆台状,所述进液斗46的下端呈圆柱体, 所述进液斗4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圆孔412连接,从而使得清洗液可以通过所述进液斗46 进入到所述清洗箱41中。所述盖板47呈长方体,所述盖板47的下表面的中央向上凹陷 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呈长方体,所述凹槽的上表面与所述进液斗46的上表面接触从而 使得所述进液斗46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矩形块48的右表面与所述盖板47的 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9的上端与所述矩形块4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 弹簧49的下端与所述清洗箱41的上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当不需要往所述进液斗46中 注入清洗液时,将所述盖板47放置于所述进液斗46上,使得所述进液斗46的上端收容 于所述凹槽中。当需要往所述进液斗46注入清洗液时,将所述盖板47拿开,然后往所述 进液斗46中注入清洗液,然后将所述盖板47放置在所述进液斗46的上方,使得所述进 液斗46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凹槽中。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搅动装置5包括支撑架51、位于所述支撑架51右侧的电 机52、位于所述电机52下方的转轴53、位于所述转轴53下方的转盘54及位于所述转盘 54上表面上的凸块55。所述支撑架51呈L型,所述支撑架51包括位于左侧的竖直部及 位于所述竖直部右侧的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水平部一体成型。所述竖直部呈长方体, 所述竖直部呈竖直状,所述竖直部的下表面与所述清洗箱41的上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竖直部的上方,所述水平部呈长方体,所述水平部呈水平状,所述水 平部的右表面与所述电机5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3呈圆柱体,所述转轴53竖直放置, 所述转轴53的上端与所述电机52连接,使得所述电机52可以带动所述转轴53转动,所 述转轴53的下端穿过所述清洗箱41上壁的上下表面延伸至所述清洗箱41的内部。所述 转盘54呈圆柱体,所述转盘54的上表面呈平滑状,所述转盘54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转 盘54上下表面的通孔,从而使得所述转盘54上下方的液体相通,所述转盘54的上表面 与所述转轴5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块55呈半球体,所述凸块55的下表面与所述 转盘5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块55采用光滑材料制成。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刷洗头装置6包括连接线61、位于所述连接线61一端的握 持部62及位于所述握持部62下方的刷洗头63。所述连接线61的左端与所述握持部62 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部62包括位于上方的长方体部及位于所述长方体部下方的 圆柱体部,所述长方体部与所述圆柱体部一体成型,所述圆柱体部收容于所述第三圆孔 413中,所述长方体部位于所述清洗箱41上壁的上方,阻止所述握持部62进一步落入下 方。所述刷洗头63呈半球状,所述刷洗头63可以使用布料或者其他易擦拭的材料制成。 所述刷洗头63的上端与所述握持部6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当所述刷洗头装置6放置在所 述第三圆孔413中时,所述转盘54的上表面与所述刷洗头63不接触,当所述转盘54转 动时,所述凸块55随着所述转盘54的转动而转动,当其旋转至所述刷洗头63的下方时, 所述凸块55的上表面与所述刷洗头63的下表面接触,由于凸块55采用光滑材料制成, 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所述凸块55向上挤压所述刷洗头63,使得刷洗头63吸入 的水流失掉,当所述凸块55旋转至不再与所述刷洗头63接触时,所述刷洗头63重新吸 入较干净的水,从而对其进行清洗。所述挤压装置7包括挤压框71、位于所述挤压框71 内部的挡止块72、位于所述挡止块72右侧的挤压板73、位于所述挤压板73右侧的推拉 杆74及位于所述推拉杆74右端的推动轴75。所述挤压框71呈长方体,所述挤压框71 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一收容槽,所述挤压框71包括位于所述收容槽左侧的左壁、位于所 述收容槽右侧的右壁及位于所述左壁与右壁下方的下壁,所述挤压框71亦包括前壁及后 壁(未图示),所述连接线61的一端与所述清洗箱41右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框 71的下表面的中央设有一透孔711,所述透孔711呈圆柱体,所述挤压框71的左表面与 所述清洗箱41的右壁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止块72呈长方体,所述挡止块72的左 表面与所述挤压框71左壁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止块72水平放置。所述挤压板73 呈长方体,所述挤压板73位于所述收容槽中,所述挤压板73的下表面与所述挤压框71 的下壁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挤压板73可以在所述挤压框71下壁的上表面上左右滑动,所 述挤压板73位于所述挡止块72的右方。所述推拉杆74呈圆柱体,所述推拉杆74的左表 面与所述挤压板7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杆74的右端穿过所述挤压框71右壁的 左右表面延伸至所述挤压框71的右方,所述推拉杆74可以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挤压 板73左右移动。所述推动轴75呈圆柱体,所述推动轴75贯穿所述推拉杆74的前后表面。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推动装置8包括旋转杆81、位于所述旋转杆81左侧的第二 弹簧82、位于所述旋转杆81下方的第二固定块83、位于所述旋转杆81右侧的斜杆84、 位于所述斜杆84左侧的滚动柱85、位于所述斜杆84下方的第三弹簧87及位于所述第三 弹簧87右侧的第三固定块86。所述旋转杆81呈长方体,所述旋转杆81的上端设有贯穿 其前后表面的矩形孔811,所述矩形孔811呈长方体,所述推动轴75穿过所述矩形孔811, 所述推动轴75可以在所述矩形孔811中上下滑动。所述第二弹簧82设有两个,所述第二 弹簧82分别位于所述推拉杆74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弹簧82的左端与所述挤压框71 的右壁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82的右端与所述旋转杆8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块83呈长方体,所述旋转杆8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83轴转连接,使 得所述旋转杆81可以围绕所述第二固定块83旋转。所述第三固定块86呈长方体,所述 第三固定块86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杆84呈长方体,所述 斜杆84呈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斜杆84的右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86轴转连接, 使得所述斜杆84可以围绕所述第三固定块86旋转,所述斜杆8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固 定块83与所述第三固定块86之间的距离。所述滚动柱85呈圆柱体,所述滚动柱85与所 述斜杆84的左上端轴转连接,使得所述滚动柱85可以旋转。所述滚动柱85顶靠在所述 旋转杆81的右表面上。所述斜杆84左表面的中间设有一凸出杆841,所述凸出杆841的 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凸出杆841与所述斜杆8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87的上端与 所述凸出杆8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87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 定连接,从而当所述斜杆84围绕所述第三固定块86逆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三弹簧87给 予所述凸出杆841及斜杆84顺时针旋转的力,使其回复到原来的位置。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本发明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工作时,打开气阀34,将喷 气头33对准需要清洁的位置,出气吹去灰尘,然后关闭气阀34。然后从进液斗46往清 洗箱41中倒入清洗液,然后将盖板47盖至所述进液斗46上方,防止灰尘及其他杂质进 入到所述清洗箱41中。然后使得加热棒43升温加热,从而对清洗箱41中的清洗液进行 加热,然后将刷洗头装置6放置在所述清洗箱4上,此时所述握持部62的长方体部位于 所述清洗箱41的上壁的上表面上,所述圆柱体部收容于所述第三圆孔413,所述刷洗头 63位于所述清洗箱41上壁的下方,且位于所述转盘54的上方,所述刷洗头63与所述转 盘54接触,从而可以对刷洗头63进行刷洗。然后将卡扣件45卡扣在所述长方体部的上 方,防止刷洗头装置6脱离所述清洗箱41的上方。然后启动电机52,通过所述转轴53 带动所述转盘54转动,所述转盘54对所述刷洗头63进行刷洗,同时凸块55对所述刷洗 头63进行刷洗,使其刷洗的更加干净,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所述进液斗46倒入消毒液。 待所述刷洗头63清洗干净后,将卡扣件45移开,使其不再卡扣在长方体部的上方,然后 手握握持部62,然后将其放置在挤压框71中,此时所述长方体部的左表面与所述挡止块 72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刷洗头63位于所述长方体部的右侧,然后脚踩斜杆84,使得所述 斜杆84围绕所述第三固定块86逆时针旋转,此时所述滚动柱85在所述旋转杆81的右表 面上滚动,同时所述滚动柱85向下移动,使得所述旋转杆81围绕所述第二固定块83逆 时针旋转,通过所述矩形孔811推动所述推动轴75向左移动,进而推动所述推拉杆75 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挤压板73向左移动,此时所述挤压板73开始挤压所述刷洗头 63,使其上过多的清洗液挤出去,挤出去的清洗液流到所述挤压框71的下壁上,并通过 所述透孔711进入到所述第二收集管222中,然后进入到所述第二收集箱22中,直至挤 压板73将所述刷洗头63上的清洗液挤干净,然后松开斜杆84,所述旋转杆81在所述第 二弹簧82的作用下回复到原来的位置,此时所述挤压板73开始向右移动,直至其回复到 原来的位置,此时取出刷洗头装置6,手握握持部62,用刷洗头63刷洗需要刷洗的医疗 器械,直至刷洗干净。至此,本发明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工作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 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油莎豆耕层置换专用营养基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油莎豆耕层置换专用营养基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油莎豆耕层置换专用营养基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莎豆耕层置换专用营养基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莎豆耕层置换专用营养基质.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莎豆耕层置换专用营养基质,是通过如下方法步骤制备的:步骤一、将EM菌、自生固氮菌按活性菌数量比1:1复配成专用菌种,再按专用菌种:麦麸:水重量比为1:15-20:14-18的比例将专用菌种、麦麸和水混合均匀,遮阳放置24小时,得到混合菌种;步骤二、将混合菌种与干稻壳按重量比1:300-500的比例混合,加入水,搅拌均匀,保持湿润状态堆放7-10天,晾干后即为油莎豆耕层置换专用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