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调节系统.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640386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25679.4

申请日:

2015.01.19

公开号:

CN104633773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1/00申请日:20150119|||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00(2011.01)I; F24F11/02

主分类号:

F24F1/00

申请人: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召强; 李进; 钟明; 涂小平; 张少龙

地址:

621000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东路35号

优先权:

2014102991579 2014.06.27 CN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代理人:

黄志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包括空调室外换热器;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空调室内换热器,经所述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地板换热器,经所述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所述地板换热器还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连接;控制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中的任一种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媒介在所述第二回路中循环时,所述第一媒介也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环,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媒介在第三回路中循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
空调室外机,设置有用于吸收或散发热量的第一媒介,包括空调室外换热 器;
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空调室内换热器,经所述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地板换热器,经所述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所述地板换热器 还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连接;
控制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 温度调节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中的任一种工作 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媒介在所述第二回路中循环时,所 述第一媒介也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环,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媒介在第 三回路中循环,所述第一回路为所述第一媒介依次经过所述热水换热器及所述 空调室外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所述第二回路为所述第一媒介依次经过所述 热水换热器及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所述第三回路为所述第一 媒介首先经过所述热水换热器,然后经过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及所述空调室内 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 括:
压缩机;
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第一节流装置,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连接;
第二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及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连接;
第一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1口与所述热水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四 通阀的C1口与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S1口与所述气液 分离器连接;
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二四通阀的E2口和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连接,所述第 二四通阀的S2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D2口与所述第一 四通阀的E1口连接;
第一流向控制阀,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及所述第二四 通阀的C2口连接,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媒介仅从所述C2口流出。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换热器包括: 第一水泵,用于向所述热水换热器提供水,所述水能够与所述第一媒介进行热 量交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 包括:第二水泵,用于向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的水存储装置提供所述水,所述 水能够与所述第一媒介及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换热器包括: 第一阀门和/或包括第二阀门的室内风机盘管,其中,所述地板换热器依次经所 述第一阀门及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并联,所述室内风机盘管经 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地板换热器并联,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具体为蝶阀或 电磁阀。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向控制阀 具体为:单向阀或电磁阀。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还 包括: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储液器,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 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还 包括:具有第一口、第二口和第三口的储液器,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一节流装 置连接,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所述第三口与所述第一流向控 制阀连接。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还 包括:第二流向控制阀和/或第三流向控制阀,所述第二流向控制阀与所述第一 节流装置并联,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媒介由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向所述空调室外 换热器进行传输,所述第三流向控制阀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并联,用于引导所 述第一媒介由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向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进行传输,所述第二 流向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流向控制阀可以是单向阀或电磁阀。

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器控制 所述第一四通阀处于第一开启状态,且所述第二四通阀处于第二开启状态,且 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处于第一全开状态,且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处于第二节流状态 时,所述D1口与所述E1口连接,且所述D2口与所述E2口连接,且所述C1 口与所述S1口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三回路。

11.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器控制 所述第一四通阀处于第一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二四通阀处于第二关闭状态,且 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处于第一节流状态,且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处于第二全开状态 时,所述D1口与所述C1口连接,且所述E2口与所述S2口连接,以形成所述 第三回路。

1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器控制 所述第一四通阀处于所述第一开启状态,且所述第二四通阀处于所述第二关闭 状态,且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处于所述第一节流状态,且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处于 所述第二节流状态时,所述D1口与所述E1口连接,且所述D2口与所述C2口 连接,且所述C1口与所述S1口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回路,所述D1口与所 述E1口连接,且所述D2口与所述C2口连接,且所述E2口与所述S2口连接, 以形成所述第二回路。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温度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 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 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水地暖是以温度 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暗埋在地热地板下的盘管系统内循环流动,加热 地板,通过地面均匀地向室内辐射散热的供暖方式。而室内热水器是向用户提 供生活热水的常用设备。
地暖和热水器工作时都需要吸收热能,而空调在工作过程中空调室内换热 器无法充分利用室外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气体中的热量,因此,在现有技术 中,将地暖或热水器与空调室内换热器连接,构成温度调节系统,让地暖或热 水器通过回收未被空调室内换热器利用的剩余热量来加热自身的热媒,从而节 约能源。
但是,由于热水器利用的热量是通过回收空调室内换热器未利用的剩余热 量获得的,因此,热水器获得的热量是十分有限的。所以,现有技术的包括空 调、地暖和/或热水器的温度调节系统,热水器获得的热量有限,提供的热水量 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包括空调、 地暖和/或热水器的温度调节系统,热水器获得的热量有限,提供热水量少的技 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为热水器提供充足热量的温度调节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包括:
空调室外机,设置有用于吸收或散发热量的第一媒介,包括空调室外换热 器;
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空调室内换热器,经所述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地板换热器,经所述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所述地板换热器 还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连接;
控制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 温度调节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中的任一种工作 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媒介在所述第二回路中循环时,所 述第一媒介也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环,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媒介在第 三回路中循环,所述第一回路为所述第一媒介依次经过所述热水换热器及所述 空调室外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所述第二回路为所述第一媒介依次经过所述 热水换热器及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所述第三回路为所述第一 媒介首先经过所述热水换热器,然后经过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及所述空调室内 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
可选的,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
压缩机;
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第一节流装置,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连接;
第二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及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连接;
第一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1口与所述热水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四 通阀的C1口与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S1口与所述气液 分离器连接;
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二四通阀的E2口和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连接,所述第 二四通阀的S2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D2口与所述第一 四通阀的E1口连接;
第一流向控制阀,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及所述第二四 通阀的C2口连接,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媒介仅从所述C2口流出。
可选的,所述热水换热器包括:第一水泵,用于向所述热水换热器提供水, 所述水能够与所述第一媒介进行热量交换。
可选的,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二水泵,用于向所述空调室内换热 器的水存储装置提供所述水,所述水能够与所述第一媒介及室内空气进行热量 交换。
可选的,所述地板换热器包括:第一阀门和/或包括第二阀门的室内风机盘 管,其中,所述地板换热器依次经所述第一阀门及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空调室 内换热器并联,所述室内风机盘管经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地板换热器并联,所 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具体为蝶阀或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第一流向控制阀具体为:单向阀或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储液器, 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 接。
可选的,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具有第一口、第二口和第三口的储液 器,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 接,所述第三口与所述第一流向控制阀连接。
可选的,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二流向控制阀和/或第三流向控制阀, 所述第二流向控制阀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并联,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媒介由所述 空调室内换热器向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进行传输,所述第三流向控制阀与所述 第二节流装置并联,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媒介由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向所述空调 室内换热器进行传输,所述第二流向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流向控制阀可以是单向 阀或电磁阀。
可选的,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处于第一开启状态,且所述第 二四通阀处于第二开启状态,且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处于第一全开状态,且所述 第二节流装置处于第二节流状态时,所述D1口与所述E1口连接,且所述D2 口与所述E2口连接,且所述C1口与所述S1口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三回路。
可选的,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处于第一关闭状态,且所述第 二四通阀处于第二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处于第一节流状态,且所述 第二节流装置处于第二全开状态时,所述D1口与所述C1口连接,且所述E2 口与所述S2口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三回路。
可选的,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处于所述第一开启状态,且所 述第二四通阀处于所述第二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处于所述第一节流 状态,且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处于所述第二节流状态时,所述D1口与所述E1口 连接,且所述D2口与所述C2口连接,且所述C1口与所述S1口连接,以形成 所述第一回路,所述D1口与所述E1口连接,且所述D2口与所述C2口连接, 且所述E2口与所述S2口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回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 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调节系统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 述第一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媒介在所述第二回路中循环时,所述第一媒介也 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环,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媒介在第三回路中循环, 其中,所述第一回路为所述第一媒介依次经过所述热水换热器及所述空调室外 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所述第二回路为所述第一媒介依次经过所述热水换热 器及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所述第三回路为所述第一媒介首先 经过所述热水换热器,然后经过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及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进 行循环的回路。
由于无论温度调节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是第一工作模式还是第二工作模 式,空调室外机设置的第一媒介都首先经过热水换热器,然后再经过空调室外 换热器和/或空调室内换热器进行循环,所以热水换热器能直接利用空调室外压 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气体中的热量,相比现有技术中,热水器利用的热量是通 过回收空调室内换热器未利用的剩余热量获得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 术中包括空调、地暖和/或热水器的温度调节系统,热水器获得的热能有限,提 供的热水量少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热水器获得充足热量,提供较大量热水, 同时第一媒介通过空调室内换热器时还能够制冷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温度调节系统中的控制器能够控制空调室外压缩 机中的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并且控制空调室外压 缩机中的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全开状态或节流状态,所以控制器能 够根据需要控制空调室外压缩机的第一媒介在所述温度调节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和循环回路,从而使得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 作模式间切换。
3、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温度调节系统中的热水换热器包括第一水泵,用 于向所述热水换热器提供能够与空调室外机的第一媒介进行热量交换的水,所 以通过控制第一水泵的开启或关闭,就能够选择是否需要生活热水,使用方便 快捷。
4、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温度调节系统中的空调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二水泵, 用于向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提供与空调室外机的第一媒介及室内空气进行热量 交换的水,所以通过控制第二水泵的开启或关闭,就能够选择是否开启空调室 内换热器,使用方便快捷。
5、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地板换热器依次经第一阀门及第二水泵与空调室 内换热器并联,室内风机盘管经第二阀门与地板换热器并联,所以通过控制第 一阀门及第二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就能够选择室内风机盘管、室内风机盘管+地 板换热器、地板换热器向室内供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向室内供热的设备,方 便快捷。
6、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四通阀的C2口与第一流向控制阀连接,第 一流向控制阀引导空调室外机的第一媒介仅从C2口流出,避免了第一媒介从 C2口流入第二四通阀,造成第二四通阀出现液击,从而损坏第二四通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调节系统的室外空调机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调节系统的包含两接口储液器的室外空调机的 详细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调节系统的包含三接口储液器的室外空调机的 详细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调节系统的包含第二流向控制阀和第三流向控 制阀的室外空调机的详细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调节系统的热水换热器的详细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调节系统的空调室内换热器的详细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调节系统的地板换热器的详细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调节系统的地板换热器包含设置有第二阀门的 风机盘管时,地板换热器的详细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模式的第一媒介流向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工作模式的第一形式的第一媒介流向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工作模式的第二形式的第一媒介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包括空调、 地暖和/或热水器的温度调节系统,热水器获得的热量有限,提供热水量少的技 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为热水器提供充足热量的温度调节系统。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 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 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 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 的关系。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
空调室外机1,空调室外机1包括空调室外换热器10;
热水换热器2,与空调室外机1连接;
空调室内换热器3,经所述热水换热器2与所述空调室外机1连接;
地板换热器4,经所述热水换热器2与所述空调室外机1连接,所述地板换 热器4还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3连接;
控制器5,与空调室外机1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外机1,设置有用于吸收或散发热量的第一媒介, 具体来讲,第一媒介可以为氟利昂、氟氯碳化物等,本申请所属技术人员可以 基于成本、环保等需要来进行选择,本申请不作具体的限制。第一媒介在循环 时具有气态和液态两种状态,从而使得第一媒介能够吸收或释放热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1包括空调室外换热器10,当所述第一媒介 为气态时,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10用于与室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向室外空气 放热,冷凝所述第一媒介,使得所述第一媒介变为液态,当所述第一媒介为液 态时,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10用于与室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向室外空气吸热, 蒸发所述第一媒介,使得所述第一媒介变为气态。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10可以 是:翅片换热器,壳管换热器,套管换热器等。本申请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根据 实际需要来进行选择,本申请不作具体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换热器3,经所述热水换热器2与所述空调室外 机1连接。空调室内换热器3在制热时,第一媒介,假设为氟利昂,当空调室 外机的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氟利昂进入空调室内换热器3中时,高温高 压气态氟利昂与空调室内换热器3中的水进行能量交换,水吸收高温高压气态 氟利昂的热量,吸收热量的水再通过地板换热器或室内风机盘管与室内空气进 行热量交换,向室内空气散发吸收到的热量,从而达到制热的效果;空调室内 换热器3在制冷时,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氟利昂在空调室 外换热器10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向室外空气放热,转换为液态的氟利 昂,然后进入空调室内换热器3,液态的氟利昂与空调室内换热器3中的水进行 能量交换,空调室内换热器3中的水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吸收热量的水再与 液态氟利昂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外机1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1除包括空调室外换热器10外,还包括:
压缩机11;
气液分离器12,与所述压缩机11连接;
第一节流装置13,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3连接;
第二节流装置14,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13及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10连接;
第一四通阀15,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1口与所述热水换热器连接,所述第 一四通阀的C1口与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S1口与所述 气液分离器连接;
第二四通阀16,所述第二四通阀的E2口和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连接,所述 第二四通阀的S2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D2口与所述第 一四通阀的E1口连接;
第一流向控制阀17,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13、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4及所 述第二四通阀16的C2口连接,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媒介仅从所述C2口流出,所 述第一流向控制阀17具体为:单向阀或电磁阀。
第一流向控制阀17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第一媒介在循环时流向发生错误,导 致温度调节系统发生故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四通阀16的C2口设置 第一流向控制阀17,从而控制第一媒介仅能流出C2口,而不能从C2口流入。 具体来讲,为了避免第一四通阀15和第二四通阀16之间储存的液体在第二四 通阀16换向时产生强大液压,进而对第二四通阀16造成损害,在第二四通阀 16的C2口设置第一流向控制阀17。
请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外机1,包括:
空调室外换热器10;
压缩机11;
气液分离器12,与所述压缩机11连接;
第一节流装置13,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3连接;
第二节流装置14,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13及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10连接;
第一四通阀15,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1口与所述热水换热器连接,所述第 一四通阀的C1口与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S1口与所述 气液分离器连接;
第二四通阀16,所述第二四通阀的E2口和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连接,所述 第二四通阀的S2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D2口与所述第 一四通阀的E1口连接;
第一流向控制阀17,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13、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4及所 述第二四通阀16的C2口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1还可以包括:储液器18,所述储液器可以 具有两接口也可以具有三接口。
具体来讲,请参考图3,空调室外机1包括:空调室外换热器10;压缩机 11;气液分离器12;第一节流装置13;第二节流装置14;第一四通阀15;第 二四通阀16;第一流向控制阀17;储液器18为具有第一接口181和第二接口 182的储液器,所述第一接口181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13连接,所述第二接口 182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4连接,所述第一流向控制阀17可与所述第一接口 181或所述第二接口182连接。
请参考图4,空调室外机1包括:空调室外换热器10;压缩机11;气液分 离器12;第一节流装置13;第二节流装置14;第一四通阀15;第二四通阀16; 第一流向控制阀17;储液器18还可以为具有第一口183、第二口184和第三口 185的储液器,所述第一口183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13连接,所述第二口184 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4连接,所述第三口185与所述第一流向控制阀17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1还可以包括:第二流向控制阀19和/或第三 流向控制阀20,所述第二流向控制阀19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13并联,用于引 导所述第一媒介由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3向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10进行传输, 所述第三流向控制阀20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4并联,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媒介 由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10向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3进行传输,所述第二流向控 制阀19和所述第三流向控制阀20可以是单向阀或电磁阀。
请参考图5,空调室外机1包括:空调室外换热器10;压缩机11;气液分 离器12;第一节流装置13;第二节流装置14;第一四通阀15;第二四通阀16; 第一流向控制阀17;第二流向控制阀19和第三流向控制阀20。
其次,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热水换热器2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热水换热器2中的冷水通过吸收第一媒介的热量来提高 自身温度,使冷水变成热水,然后将热水排放到用水装置供用户使用。用水装 置可以为厨房的水龙头、卫生间的水龙头等,将接收的水用于洗漱、清洁等。 因为用掉的水不能回收用于循环使用,所以,请参考图6,热水换热器2还包括: 第一水泵21,用于向所述热水换热器2提供水,所述水能够与所述第一媒介进 行热量交换。第一水泵21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控制器5来控制,也可以由单 独的控制单元或人工来控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当第一水泵21开启时,热水换热器中的水就吸收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排出 的高温高压气体中的热量,以提供生活热水。当第一水泵21关闭时,热水换热 器中的水基本不与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行热量交换,此 时无生活热水。
第三,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换热器3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换热器3中的冷水作为第一媒介与室内空气的 中间换热媒介,冷水吸收高温气态第一媒介的热量,吸收热量的水再通过地板 换热器或室内风机盘管向室内空气散发吸收到的热量,从而完成制热;室内空 气的热量被空调室内换热器3中的冷水吸收,吸收热量的水再气化液态第一媒 介,从而完成制冷。因为室内空气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可能会导致机组停机, 影响生活热水的供应。所以,请参考图7,空调室内换热器3还包括:第二水泵 31,用于向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3提供水,所述水能够与所述第一媒介及室内 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第二水泵31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控制器5来控制,也可 以由单独的控制单元或人工来控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当第二水泵31开启时,空调室内换热器中的水就与第一媒介及室内空气进 行热量交换,以完成制冷或制热。当第二水泵31关闭时,空调室内换热器中的 水就不与第一媒介及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不能完成制冷或制热。
第四,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板换热器4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除室内风机盘管能够向室内供暖外,地板换热器4还包 括安装在地板以下的地暖水管,地暖水管中的水通过室内换热器获得第一媒介 中的热量,然后再将热量辐射到地面,以使得室内温度提高。为了给地暖水管 中的水循环提动循环动力,请参考图8,地板换热器4还包括:第一阀门41, 地板换热器依次经所述第一阀门41及所述第二水泵31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3 并联。第一阀门41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控制器来控制,也可以由单独的控制 单元或人工来控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由于地板换热器4与空调室内换热器3并联,所以,当第一阀门41开启且 第二水泵31开启时,空调室内换热器中的水就流经地暖水管,为地暖水管中的 水循环提动循环动力,以向室内供暖。当第一阀门41关闭时,无论第二水泵31 是否开启,都没有水流经地暖水管,不能通过地板换热器向室内供暖。
本申请实施例中,除地板换热器能够向室内供暖外,地板换热器4还包括: 具有第二阀门42的室内风机盘管43,所述室内风机盘管43经所述第二阀门42 与所述地板换热器4并联。第二阀门42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控制器5来控制, 也可以由单独的控制单元或人工来控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考图9,地板换热器4包括:第一阀门41,地板换热器依次经所述第 一阀门41及所述第二水泵31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3并联,具有第二阀门42 的室内风机盘管43,所述室内风机盘管43经所述第二阀门42与所述地板换热 器4并联。
由于室内风机盘管43经所述第二阀门42与所述地板换热器4并联,而地 板换热器4依次经所述第一阀门41及所述第二水泵31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3 并联,所以相当于室内风机盘管43依次经第二阀门42及第二水泵31与所述空 调室内换热器3并联。所以,当第二阀门42开启且第二水泵31开启时,空调 室内换热器中的水就流经室内风机盘管,为室内风机盘管中的水循环提动循环 动力,以向室内供暖。当第二阀门42关闭时,无论第二水泵31是否开启,都 没有水流经室内风机盘管,不能通过室内风机盘管向室内供暖。
因此,当空调室内换热器3制热时,空调室内换热器内有热水循环,通过 控制第一阀门41和第二阀门42开启或关闭,就能够选室内风机盘管、室内风 机盘管+地板换热器、地板换热器向室内供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向室内供热的 设备,方便快捷。
同时,为了能够实时检测到第一媒介以及地暖的温度,本申请实施例中, 地板换热器4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具体来讲,可以在空调室内换热器 第一媒介入口处设置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一媒介进行换热前的温度,在空调 室内换热器第一媒介出口处设置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一媒介进行换热后的温 度,也可以在地暖水管上设置一温度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地暖的温度等,对于温 度传感器的数量和具体设置,本申请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选 择,本申请不作具体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流装置13、第二节流装置14、第一四通阀15和 第二四通阀16与控制器5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有线方式连接,考虑到安装方 便,也可以为无线方式连接,如通过wifi、蓝牙、红外、Zigbee(低功耗个域网 协议)等连接,本申请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选择,本申请不 作具体的限制。控制器5能够控制第一四通阀15和第二四通阀16的开关状态, 即通电状态,进而控制第一媒介在通过第一四通阀15和第二四通阀16时候的 流向。
具体来讲,当第一四通阀15上电时,处于工作状态,D1口和E1口连通, 且C1口和S1口连通,所以,第一媒介可以流经D1口和E1口,以及流经C1 口和S1口;当第一四通阀15不上电时,D1口和C1口连通,且E1口和S1口 连通,所以,第一媒介可以流经D1和C1口,以及流经E1口和S1口。
当第二四通阀16上电时,处于工作状态,D2口和E2口连通,且C2口和 S2口连通,所以,第一媒介可以流经D2口和E2口,以及流经C2口和S2口; 当第二四通阀16不上电时,D2口和C2口连通,且E2口和S2口连通,所以, 第一媒介可以流经D2和C2口,以及流经E2口和S2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温度调节系统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下面将 结合本申请温度调节系统的具体结构和控制来介绍这两种工作模式。
第一工作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媒介在所述第二回路中 循环时,所述第一媒介也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环,所述第一回路为所述第一媒 介依次经过所述热水换热器及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所述第二 回路为所述第一媒介依次经过所述热水换热器及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进行循环 的回路。
具体来讲,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第一水泵21处于开启状态,使得热水换热 器2处于工作状态,且第二水泵31处于开启状态,使得空调室内换热器3处于 工作状态,且第一四通阀15上电,处于开启状态,第二四通阀16不上电,处 于关闭状态,第一节流装置13为节流状态,第二节流装置14为节流状态。
请参考图10,由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进入热水换热器2, 由于第一水泵21处于开启状态,所以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散发热量,用来加 热水,提供生活热水,变为高压液态第一媒介从热水换热器2出来后,流向第 一四通阀的D1口,在由D1口依次流向E1口、D2口、C2口,再由C2口流向 第一流向控制阀17后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第二节流装置14节流降压后变成低 压液态第一媒介进入空调室外换热器10,低压液态第一媒介吸收室外空气的热 量,蒸发变为低压气态第一媒介从空调室外换热器10出来后,流向第一四通阀 的C1口,在由C1口依次流向S1口和气液分离器后回到压缩机11,形成第一 回路;第二路经第一节流装置13节流降压后进入空调室内换热器3,空调室内 换热器中的水通过室内风机盘管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以制冷,低压液态第一 媒介再吸收水的热量,蒸发变为低压气态第一媒介从空调室内换热器3出来后, 流向第二四通阀的E2口,在由E2口依次流向S2口和气液分离器后回到压缩机 11,形成第二回路。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室内需求的冷负荷小,生活热水的负荷大,所以在加 热生活热水的同时,第一媒介也需要通过空调室外换热器从室外空气中吸收部 分热量来达到系统冷热负荷之间的平衡。可以根据空调室内换热器3的水温及 室内温度来调节第一节流装置13对液态第一媒介的流量,也可以根据空调室外 换热器10的温度来调节第二节流装置14对液态第一媒介的流量。
第一工作模式适用于春秋过度季节,空调水侧冷负荷小的时候,能够通过 空调室外换热器有效的平衡系统的冷热负荷,不会出现空调水温一达到设定值 就转换运行模式的情况。避免了空调水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系统出现频繁的四通 阀换向转变运行模式,导致空调水温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舒适性。
第二工作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媒介在第三回路中循环, 所述第三回路为所述第一媒介首先经过所述热水换热器,然后经过所述空调室 外换热器及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
具体来说,所述第三回路可以是第一形式:第一四通阀处于第一开启状态, 且所述第二四通阀处于第二开启状态,且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处于第一全开状态, 且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处于第二节流状态时,所述D1口与所述E1口连接,且所 述D2口与所述E2口连接,且所述C1口与所述S1口连接,形成的回路。此时, 第一媒介首先经过所述热水换热器,然后依次经过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及所述 空调室外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
所述第三回路还可以是第二形式:第一四通阀处于第一关闭状态,且所述 第二四通阀处于第二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处于第一节流状态,且所 述第二节流装置处于第二全开状态时,所述D1口与所述C1口连接,且所述E2 口与所述S2口连接,形成的回路。此时,第一媒介首先经过所述热水换热器, 然后依次经过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及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
当第三回路是上述第一形式,基于第一水泵21和第二水泵31的开启或关 闭,第二工作模式具有以下几种子工作模式:
第一子工作模式:
在第一子工作模式下,第一水泵21处于关闭状态,使得热水换热器2处于 非工作状态,且第二水泵31处于开启状态,使得空调室内换热器3处于工作状 态,且第一四通阀15上电,处于开启状态,第二四通阀16上电,处于开启状 态,第一节流装置13为全开状态,第二节流装置14为节流状态。
请参考图11,由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进入热水换热器2, 由于第一水泵21处于关闭状态,无生活热水循环,所以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 几乎未散发热量,保持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从热水换热器2出来后,流向第 一四通阀的D1口,再由D1口依次流向E1口、D2口、E2口,再由E2口流向 空调室内换热器3,空调室内换热器中的水吸收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中的热量 变为热水,热水再通过室内风机盘管或地板换热器向室内空气散发热量以制热, 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冷凝为高压液态第一媒介从空调室内换热器3出来后, 依次经第一节流装置13流向第二节流装置14节流降压后进入空调室外换热器 10,低压液态第一媒介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蒸发变为低压气态第一媒介从空 调室外换热器10出来后,流向第一四通阀的C1口,在由C1口依次流向S1口 和气液分离器后回到压缩机11,形成第三回路。
第二子工作模式:
在第二子工作模式下,第一水泵21处于打开状态,使得热水换热器2处于 工作状态,且第二水泵31处于开启状态,使得空调室内换热器3处于工作状态, 且第一四通阀15上电,处于开启状态,第二四通阀16上电,处于开启状态, 第一节流装置13为全开状态,第二节流装置14为节流状态。
请参考图11,由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进入热水换热器2, 由于第一水泵21处于开启状态,所以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散发热量,用来加 热水,提供生活热水,变为温度仍然较高的高压气液混合第一媒介从热水换热 器2出来后,流向第一四通阀的D1口,再由D1口依次流向E1口、D2口、E2 口,再由E2口流向空调室内换热器3,空调室内换热器中的水吸收温度仍然较 高的高压气液混合第一媒介中的热量变为热水,热水再通过室内风机盘管或地 板换热器向室内空气散发热量以制热,温度仍然较高的高压气液混合第一媒介 冷凝为高压液态第一媒介从空调室内换热器3出来后,依次经第一节流装置13 流向第二节流装置14节流降压后进入空调室外换热器10,低压液态第一媒介吸 收室外空气的热量,蒸发变为低压气态第一媒介从空调室外换热器10出来后, 流向第一四通阀的C1口,在由C1口依次流向S1口和气液分离器后回到压缩机 11,形成第三回路。
第三子工作模式:
请参考图11,在第三子工作模式下,第一水泵21处于开启状态,使得热水 换热器2处于工作状态,且第二水泵31处于关闭状态,使得空调室内换热器3 处于非工作状态,且第一四通阀15上电,处于开启状态,第二四通阀16上电, 处于开启状态,第一节流装置13为全开状态,第二节流装置14为节流状态。
由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进入热水换热器2,由于第一水 泵21处于开启状态,所以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散发热量,用来加热水,提供 生活热水,变为高压液态第一媒介从热水换热器2出来后,流向第一四通阀的 D1口,再由D1口依次流向E1口、D2口、E2口,再由E2口流向空调室内换 热器3,由于第二水泵31处于关闭状态,所以无空调水循环,高压液态第一媒 介在空调室内换热器中散发的热量很少,温度变化不大,保持高压液态第一媒 从空调室内换热器3出来后,依次经第一节流装置13流向第二节流装置14节 流降压后进入空调室外换热器10,低压液态第一媒介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蒸 发变为低压气态第一媒介从空调室外换热器10出来后,流向第一四通阀的C1 口,在由C1口依次流向S1口和气液分离器后回到压缩机11,形成第三回路。
在第三子工作模式下,在环境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由于高压液态第一媒介 由E2口流向空调室内换热器3,第二水泵31处于关闭状态,无空调水循环,室 内机处于非工作状态,高压液态第一媒介在空调室内换热器中散发少量的热量 使空调室内换热器中的水温不至于低于0℃,有效地保护空调室内换热器,防止 空调室内换热器被冻坏。
当第三回路是上述第一形式,基于第一水泵21和第二水泵31的开启或关 闭,第二工作模式具有以下几种子工作模式:
第四子工作模式:
在第四子工作模式下,第一水泵21处于关闭状态,使得热水换热器2处于 非工作状态,且第二水泵31处于开启状态,使得空调室内换热器3处于工作状 态,且第一四通阀15不上电,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四通阀16不上电,处于关 闭状态,第一节流装置13为节流状态,第二节流装置14为全开状态。
请参考图12,由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进入热水换热器2, 由于第一水泵21处于关闭状态,无生活热水循环,所以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 几乎未散发热量,保持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从热水换热器2出来后,流向第 一四通阀的D1口,再由D1口依次流向C1口,再由C1口流向空调室外换热器 10,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向室外空气散发热量,冷凝变为高压液态第一媒介 从空调室外换热器10出来后,依次经第二节流装置14流向第一节流装置13节 流降压后进入空调室内换热器3,低压液态第一媒介在空调室内换热器中吸收水 中的热量蒸发变为低压气态第一媒介从空调室内换热器3出来后,流向第二四 通阀的E2口,在由E2口依次流向S2口和气液分离器后回到压缩机11,形成 第三回路。空调室内换热器中的冷水在通过室内风机盘管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 量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第五子工作模式:
在第五子工作模式下,第一水泵21处于开启状态,使得热水换热器2处于 工作状态,且第二水泵31处于开启状态,使得空调室内换热器3处于工作状态, 且第一四通阀15不上电,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四通阀16不上电,处于关闭状 态,第一节流装置13为节流状态,第二节流装置14为全开状态。
请参考图12,由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进入热水换热器2, 由于第一水泵21处于开启状态,所以高温高压气态第一媒介散发热量,用来加 热水,提供生活热水,变为温度仍然较高的高压气液混合第一媒介从热水换热 器2出来后,流向第一四通阀的D1口,再由D1口依次流向C1口,再由C1口 流向空调室外换热器10,温度仍然较高的高压气液混合第一媒介向室外空气散 发热量,冷凝变为高压液态第一媒介从空调室外换热器10出来后,依次经第二 节流装置14流向第一节流装置13节流降压后进入空调室内换热器3,低压液态 第一媒介在空调室内换热器中吸收水中的热量蒸发变为低压气态第一媒介从空 调室内换热器3出来后,流向第二四通阀的E2口,在由E2口依次流向S2口和 气液分离器后回到压缩机11,形成第三回路。空调室内换热器中的冷水在通过 室内风机盘管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在第五子工作模式下,空调水侧需求的冷负荷大,热水换热器负荷小,所 以在加热生活热水的同时,第一媒介也需要通过空调室外换热器向环境中释放 部分热量来达到冷热负荷之间的平衡。
系统回收室内热量以加热生活用水,充分的达到了节能的目的,生活热水 完全是系统运行制冷时的额外产物,在使用制冷的同时提供免费的生活热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 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调节系统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 述第一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媒介在所述第二回路中循环时,所述第一媒介也 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环,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媒介在第三回路中循环, 其中,所述第一回路为所述第一媒介依次经过所述热水换热器及所述空调室外 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所述第二回路为所述第一媒介依次经过所述热水换热 器及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回路,所述第三回路为所述第一媒介首先 经过所述热水换热器,然后经过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及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进 行循环的回路。
由于无论温度调节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是第一工作模式还是第二工作模 式,空调室外机设置的第一媒介都首先经过热水换热器,然后再经过空调室外 换热器和/或空调室内换热器进行循环,所以热水换热器能直接利用空调室外压 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气体中的热量,相比现有技术中,热水器利用的热量是通 过回收空调室内换热器未利用的剩余热量获得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 术中包括空调、地暖和/或热水器的温度调节系统,热水器获得的热能有限,提 供的热水量少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热水器获得充足热量,提供较大量热水, 同时第一媒介通过空调室内换热器时还能够制冷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温度调节系统中的控制器能够控制空调室外压缩 机中的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并且控制空调室外压 缩机中的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全开状态或节流状态,所以控制器能 够根据需要控制空调室外压缩机的第一媒介在所述温度调节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和循环回路,从而使得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 作模式间切换。
3、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温度调节系统中的热水换热器包括第一水泵,用 于向所述热水换热器提供能够与空调室外机的第一媒介进行热量交换的水,所 以通过控制第一水泵的开启或关闭,就能够选择是否需要生活热水,使用方便 快捷。
4、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温度调节系统中的空调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二水泵, 用于向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提供与空调室外机的第一媒介及室内空气进行热量 交换的水,所以通过控制第二水泵的开启或关闭,就能够选择是否开启空调室 内换热器,使用方便快捷。
5、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地板换热器依次经第一阀门及第二水泵与空调室 内换热器并联,室内风机盘管经第二阀门与地板换热器并联,所以通过控制第 一阀门及第二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就能够选择室内风机盘管、室内风机盘管+地 板换热器、地板换热器向室内供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向室内供热的设备,方 便快捷。
6、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四通阀的C2口与第一流向控制阀连接,第 一流向控制阀引导空调室外机的第一媒介仅从C2口流出,避免了第一媒介从 C2口流入第二四通阀,造成第二四通阀出现液击,从而损坏第二四通阀。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 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 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一种温度调节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一种温度调节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一种温度调节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温度调节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温度调节系统.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包括空调室外换热器;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空调室内换热器,经所述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地板换热器,经所述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所述地板换热器还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连接;控制器,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中的任一种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