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墙板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墙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建筑外墙主要是以红砖、水泥砂砖及空心砌块为主,然而,通过上述材质来制作外墙,会产生下列缺点:1.红砖:其会破坏土地的资然资源,消耗大量天然资源;2.水泥砂砖及空心砌砖:两者的材质保温性能差、强度低、砌筑困难成本高、施工困难,且还需借助大量水泥、砂子等配料,才可完成砌筑,因此施工上会产生大量的垃圾,除了影响环境之外,且需不定期大量的开采矿石来制造水泥,同时会破坏了自然环境,甚至地震来临时会产生瓦砾,易造成人员有危安的恐慌。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方式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好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原料易取得的植物纤维粉、氧化镁粉、滑石粉及硬性酸钙粉调配混合来制作墙板,使其兼具有环保性、抗震性、节能且重量轻的环保墙板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简易、生产成本低且安装方便的环保墙板制作方法。
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环保墙板制作方法,环保墙板包括有:植物纤维粉、氧化镁粉、滑石粉及硬性酸钙粉、固化剂、玻璃纤维网等;首先,将植物纤维粉、氧化镁粉、滑石粉及硬性酸钙粉等材料经比例调配后,再将上述各材料通过搅拌机加以搅拌,经搅拌一段时间后,即会形成原料,于原料内再添加入固化剂进行搅拌,即会形成混料,再将搅拌后的混料倒入至一制板模具内,再通过震动模具的震动致使混料结合更为紧实,最后,再利用震动机具震动制板模具及加压于墙板上,待墙板固化成型,再置放一段时间使其完全胶化凝固后即可脱模,通过上述各步骤的制作方式,即可完成既环保、生产简单、生产成本低且安装方便的环保墙板,成为创新建材,能普及被各工程所使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环保墙板制作方法,与其它现有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原料易取得的植物纤维粉、玻璃纤维网、氧化镁粉、滑石粉及硬性酸钙粉来制作墙板,使其兼具有环保性、抗震性、节能且重量轻的环保墙板制作方法。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于常温常压能快速固化胶凝、免烧结、节省能源、无黏土,有效利用农作物的植物废料,保护农耕土地,具有节省能源、治理环境污染等经济效益的环保墙板制作方法。
3.本发明制作完成的墙板具有环保、节能、质轻、无毒无味、无辐射、高强度、阻燃、隔音、保温、抗震及防水等优异性能,彻底解决摆脱使用实心黏土砖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等诸多功效。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简易、生产成本低且安装方便的环保墙板制作方法。
【附图说明】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环保墙板制作方法的架构流程图;
图2为该环保墙板制作方法的成品完成图;
图3为该环保墙板制作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架构流程图;以及
图4和图5为该环保墙板制作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成品完成图;
附图标记:10:成品;20: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环保墙板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及成品完成图,其步骤包括有:
步骤一:将植物纤维粉、氧化镁粉、滑石粉及硬性酸钙粉通过搅拌机加以搅拌,即形成原料;该植物纤维粉可依使用需求磨成粉状、颗粒状或截段状;该植物纤维粉的材质可为玉米杆;该植物纤维粉可为玉米杆与其它植物类同时混合,如:麦秸、稻谷、椰壳、棉花杆、杂草树枝、废木材屑等植物类;该原料各组分占混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植物纤维粉25~35%、氧化镁粉及滑石粉10~15%、硬性酸钙粉10~15%。
步骤二:待原料搅拌一段时间再添加入固化剂,再次经搅拌机加以搅拌,即形成混料;该固化剂是由无机胶凝材料、有机化合物及改性剂所组成;该固化剂各组分占混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无机胶凝材料15~20%、有机化合物10~13%及改性剂0.003~2%;
步骤三:将混料倒入至制板模具中,并铺设玻璃纤维网于混料上;
步骤四;再通过震动机具震动制板模具,致使混料结合更为紧实,再铺上少许混料于墙板上,以填补不足之处,再针对墙板进行压平,使其胶化凝固成型;
步骤五:待墙板压平后,使墙板于室内自然气温下自然风干,最后,再进行脱模程序以取出墙板,并将墙板置于室外再次自然风干,即完成墙板的成品10(如图2所示)。
其中,墙板是于室内温度大于15℃自然风干3~12小时左右。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为该环保墙板制作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及成品完成图,其步骤包括有:
步骤一:将植物纤维粉、氧化镁粉、滑石粉及硬性酸钙粉通过搅拌机加以搅拌,即形成原料;该植物纤维粉可依使用需求磨成粉状、颗粒状或截段状;该植物纤维粉的材质可为玉米杆;该植物纤维粉可为玉米杆与其它植物类同时混合,如:麦秸、稻谷、椰壳、棉花杆、杂草树枝、废木材屑等植物类;该原料各组分占混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植物纤维粉25~35%、氧化镁粉及滑石粉10~15%、硬性酸钙粉10~15%;
步骤二:待原料经搅拌一段时间再添加入固化剂,再次经搅拌机加以搅拌,即形成混料;该固化剂是由无机胶凝材料、有机化合物及改性剂所组成;该固化剂各组分占混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无机胶凝材料15~20%、有机化合物10~13%及改性剂0.003~2%;
步骤三:将混料倒入至制板模具中,并铺设玻璃纤维网于混料上;
步骤四;再通过震动机具震动制板模具,致使混料结合更为紧实,再将至少一个以上的隔间墙板内模设置于混料上,并使得隔间墙板内模完全受到混料填满,再将玻璃纤维网铺设于混料上,并铺上少许混料于墙板上,以填补不足之处,再针对墙板进行压平,使其胶化凝固成型;该隔间墙板内模可为一中空方桶状或中空圆桶状;
步骤五:待墙板压平后,使墙板于室内自然气温下自然风干,最后,再进行脱模程序以取出墙板,并将墙板置于室外再次自然风干,即完成一隔间墙板的成品20(如图4、图5所示)。
其中,墙板于胶化凝固成型后,于室内温度大于15℃自然风干1~2小时左右,即将隔间墙板内模取出。
其中,墙板于室内温度大于15℃自然风干3~12小时左右。
其中,墙板于室内自然风干时,若室内温度低于15℃时,用热气使得室内温度升温至15℃以上。
这样,通过上述各步骤即完成本发明的墙板成品。
由于以农作物的植物纤维粉为主体,其含量可高达35%,是同类产品不可比的,当将植物纤维粉和滑石粉颗粒均匀搅拌后,其凝合力强,同时可保有植物纤维的隔热保温〔传热系数为2.32w/(m2.k)〕、隔音〔隔音性能为38db(a))、耐酸碱和无辐射污染等优点;且本发明产品经过震动紧实、压平、设置玻璃纤维网等步骤过程,由于植物纤维的抗拉伸连结功能,使得墙板具有高强度、抗老化、抗震、抗拉伸等功效,本发明将各测试值结果列举如下:
1.传热系数2.32(w/m2*k);
2.空气声隔声量38dB;
3.含水率3%;
4.防火时效114分钟以上(大陆地区测试);
5.干燥收缩值0.5mm/m;
6.抗压强度4.0Mpa;
7.抗弯破坏荷载(板自重倍数)4.6倍;
8.软化系数0.83;
9.吊挂力1000kg(24小时无裂缝);
10.抗冲击性(5次冲击无贯通裂缝);
11.面密度60.7kg/cm2;
12.环保符合美国FDA食品规定可与食物接触;
由此可见,利用本发明完成的墙板,不管以墙板或隔间墙板完成的成品,其重量小于35kg/m2,是钢筋构件重量的1/7,大幅减少建筑物的基础承重,同时,可大幅节省基础造价的30%等功效。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