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底座.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639496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7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27637.X

申请日:

2014.01.21

公开号:

CN104679134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16申请日:20140121|||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16

主分类号:

G06F1/16

申请人: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原协; 欧家宏; 欧家绮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湖区瑞光路581号

优先权:

102143806 2013.11.29 TW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代理人:

王宝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扩充底座,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信号发射/接收单元。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天线。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且具有一凹槽,其中凹槽用以容置一电子装置。信号发射/接收单元配置于凹槽的底部且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当电子装置容置于凹槽时,电子装置通过信号发射/接收单元而由第一天线收发无线信号。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天线;
一第二壳体,连接于该第一壳体且具有一凹槽,其中该凹槽用 以容置一电子装置;以及
一信号发射/接收单元,配置于该凹槽的底部且电性连接于该第 一天线,其中当该电子装置容置于该凹槽时,该电子装置通过该信 号发射/接收单元而由该第一天线收发无线信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显示 荧幕及一键盘,其中该显示荧幕配置于该第一壳体且该键盘配置于 该第二壳体。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铰链, 其中该第一壳体通过该铰链而枢接于该第二壳体。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发射/ 接收单元为一金属片,该金属片具有天线形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发射/ 接收单元为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一金属层,该金属层具有天线 形状。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发射/ 接收单元被该第二壳体覆盖。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发射/ 接收单元被该第二壳体暴露。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发射/ 接收单元通过一信号线而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天线。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发射/ 接收单元与该第一天线之间包含一强波器,其中该强波器利用一信 号线与该第一天线及该信号发射/接收单元连结。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 具有一第二天线,当该电子装置容置于该凹槽时,该信号发射/接收 单元与该第二天线相互耦合。

说明书

说明书扩充底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扩充底座,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天线 的扩充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大众的通讯方式已渐渐改为无线通讯, 像是智能手机(smart phone)及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平板电脑(tablet  PC)等手持电子装置皆是无线通讯的范畴。
以智能手机来说,其通常具有较小的体积与重量以便于使用者 随身携带。一般而言,智能手机因体积较小而无法提供使用者较大 面积的显示荧幕及操作界面,因此发展出可与智能手机搭配使用的 扩充底座(docking station)。使用者可将智能手机装设于扩充底座, 以通过扩充底座来提供较大面积的显示荧幕及操作界面(如键盘)。然 而,当智能手机装设于扩充底座时,智能手机的天线可能会受到扩 充底座的壳体的遮挡而降低信号收发能力。因此,如何让装设于扩 充底座的智能手机具有良好的信号收发能力,为当前扩充底座设计 上的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充底座,与其搭配使用的电子装置可具有良 好的信号收发能力
本发明的扩充底座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信号发射/ 接收单元。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天线。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且 具有一凹槽,其中凹槽用以容置一电子装置。信号发射/接收单元配 置于凹槽的底部且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当电子装置容置于凹槽时, 电子装置通过信号发射/接收单元而由第一天线收发无线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充底座更包括一显示荧幕及 一键盘,其中显示荧幕配置于第一壳体且键盘配置于第二壳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充底座更包括一铰链,第一 壳体通过铰链而枢接于第二壳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为一金属 片,金属片具有天线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为一电路 板,电路板具有一金属层,金属层具有天线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被第二壳体 覆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被第二壳体 暴露。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通过一信号 线而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与第一天线 之间包含一强波器,其中强波器利用信号线与第一天线及信号发射/ 接收单元连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二天线,当 电子装置容置于凹槽时,信号发射/接收单元与第二天线相互耦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移离凹槽时,第一天线不 收发无线信号。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扩充底座在其第二壳体的凹槽底部设置了 信号发射/接收单元并在其第一壳体设置了第一天线,且信号发射/ 接收单元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据此,当使用者将电子装置容置于 第二壳体的凹槽时,位于凹槽底部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系邻近电子 装置,使电子装置能够通过信号发射/接收单元而由扩充底座的第一 天线收发无线信号,藉以提升电子装置的信号收发能力。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扩充底座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扩充底座与电子装置分离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电子装置装设于扩充底座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扩充底座与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5绘示图2的电子装置收发无线信号的方式。
图6绘示图3的电子装置收发无线信号的方式。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扩充底座与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 图。
图8绘示图1的第一天线与信号发射/接收单元之间增设强波器 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50、50’:电子装置
52:第二天线
100:扩充底座
110:第一壳体
112:第一天线
120、220:第二壳体
122、222:凹槽
130、230:信号发射/接收单元
140:信号线
150:显示荧幕
160:键盘
170:铰链
180:强波器
S1、S2、S3、S4:无线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扩充底座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本 实施例的扩充底座100包括一第一壳体110、一第二壳体120及至少 一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绘示为多个)。第一壳体110具有至少一第 一天线112(绘示为多个)。第二壳体120连接于第一壳体110且具有 一凹槽122。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配置于凹槽122的底部且电性 连接于第一天线112。
图2为图1的扩充底座与电子装置分离的示意图。图3为图2 的电子装置装设于扩充底座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扩充底座与电 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请参考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 体120的凹槽122用以容置电子装置50,使电子装置50邻近信号 发射/接收单元130。。电子装置50例如为智能手机(smart phone)等 能够收发无线信号的手持电子装置。
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扩充底座100在其第二壳体120的凹槽 122底部设置了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并在其第一壳体110设置了 第一天线112,且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112。 据此,当使用者将电子装置50容置于第二壳体120的凹槽122时, 位于凹槽122底部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邻近电子装置50,使电 子装置50能够通过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而由扩充底座100的第 一天线112收发无线信号,藉以提升电子装置50的信号收发能力。
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0例如是以耦合(coupling)的方式来通过 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进行信号的收发。具体而言,电子装置50 具有一第二天线52,且当电子装置50容置于第二壳体120的凹槽 122时,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与电子装置50的第二天线52通过 耦合的方式产生电性连接。电子装置50的第二天线52是以无线收 发的方式接收来自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的信号或将信号传送至信 号发射/接收单元130。图2及图3中所绘示的第二天线52的位置仅 为示意,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天线52可位于电子装置50的其它 适当位置。
图5绘示图2的电子装置收发无线信号的方式。当电子装置50 如图2所示移离第二壳体120的凹槽122时,扩充底座100的第一 天线112虽然也可继续接收无线信号但是由于电子装置已离开第二 壳体120,因此第二壳体120内并无元件能够处理无线信号。电子 装置50例如是依照图5所示的信号收发方式来收发信号。在图5所 示的信号收发方式中,来自外界的无线信号S1会直接被电子装置 50接收,而非通过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及第一天线112被接收。 此外,电子装置50所发出的无线信号S2会直接发送出,而非通过 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及第一天线112被发送。图6绘示图3的电 子装置收发无线信号的方式。当电子装置50如图3所示容置于第二 壳体120的凹槽122内而邻近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时,电子装置 50例如是依照图6所示的信号收发方式来收发信号。在图6所示的 信号收发方式中,来自外界的无线信号S3会由第一天线112接收并 到达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且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将此无线信 号S3发送至电子装置50。此外,电子装置50所发出的无线信号S4 会被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接收并被传递至第一天线112,且此无 线信号S4由第一天线112被发送出。
请参考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例如是 通过信号线140而电性连接于位在第一壳体110的第一天线112。来 自外界的无线信号被第一天线112接收后可经由信号线140被传递 至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且来自电子装置50的无线信号被信号发 射/接收单元130接收后可经由信号线140被传递至第一天线112。
在本实施例中,扩充底座100包括一显示荧幕150及一键盘160。 显示荧幕150配置于第一壳体110且键盘160配置于第二壳体120。 当电子装置50如图3所示装设于扩充底座100时,使用者可利用扩 充底座100的键盘160来操作电子装置50,且可通过扩充底座100 的显示荧幕150来观看电子装置50的画面资讯。电子装置50例如 是以无线的方式来与键盘160进行连接,或是通过连接器或其它适 当方式来与键盘160进行连接,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此外,本 发明不限制电子装置50与显示荧幕150的连接方式,电子装置50 可通过连接器或其它适当方式来与显示荧幕150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扩充底座100包括铰链170,第一壳体110例如 是通过铰链170而枢接于第二壳体120。据此,第一壳体110除了能 够如图1所示展开于第二壳体120,亦可通过铰链170而相对于第 二壳体120枢转,藉以闭合于第二壳体120,让使用者便于携带或 收纳扩充底座100。
本实施例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例如为一金属片,且此金属 片具有天线形状而适于收发对应于第一天线112及第二天线52之特 定频段的无线信号。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信号 发射/接收单元130可为一电路板,此电路板具有一金属层,且此金 属层具有天线形状而适于收发对应于第一天线112及第二天线52的 特定频段的无线信号。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被第二壳体120 暴露而外露于凹槽122的底部。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以下通过图 式对此加以举例说明。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扩充底座与电子 装置的局部剖视图。类似于图4所示的电子装置50与凹槽122的配 置关系,图7所示的凹槽222适于容置电子装置50’。图7的实施例 与图4的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图7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230系设 计为被第二壳体220覆盖而隐藏于凹槽222的底部,以避免信号发 射/接收单元230遭受外界液体或灰尘污染或受到外力破坏。
图8绘示图1的第一天线与信号发射/接收单元之间增设强波器 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无线信号通过第一天线112 传递至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再通过耦合的作用传递至电子装置上 的第二天线52后,将有可能造成无线信号的衰减而无法维持或提高 电子装置50与扩充底座100结合后的收讯能力,因此随着产品设计 的需求,可如图8所示在扩充底座100(绘示于图1)上的第一天线112 与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的连接路径之间增设一强波器180。其中 强波器180可利用信号线140与第一天线112及信号发射/接收单元 130连接。当第一天线112接收到外部的无线信号后,此无线信号可 利用强波器180进行强波之后将加强过的无线信号传递至信号发射/ 接收单元130中利用耦合的作用将加强过的无线信号传递至电子装 置50的第二天线52,以加强电子装置与扩充底座结合之后的无线 信号收讯强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扩充底座在其第二壳体的凹槽底部设置了 信号发射/接收单元并在其第一壳体设置了第一天线,且信号发射/ 接收单元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据此,当使用者将电子装置容置于 第二壳体的凹槽时,位于凹槽底部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系邻近电子 装置,使电子装置能够通过信号发射/接收单元而由扩充底座的第一 天线收发无线信号,藉以提升电子装置的信号收发能力。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 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 中所界定的内容为准。

扩充底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扩充底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扩充底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扩充底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充底座.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扩充底座,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信号发射/接收单元。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天线。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且具有一凹槽,其中凹槽用以容置一电子装置。信号发射/接收单元配置于凹槽的底部且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当电子装置容置于凹槽时,电子装置通过信号发射/接收单元而由第一天线收发无线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