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分配设备以及包括该光纤分配设备的光纤网络.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38497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2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13920.6

申请日:

2010.02.05

公开号:

CN101799576A

公开日:

2010.08.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6/44申请日:20100205|||公开

IPC分类号:

G02B6/44; H04B10/12

主分类号:

G02B6/44

申请人:

CCS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巴特洛米耶·索科洛斯基; 托马什·西埃乔姆斯基; 格里高兹·法布里科夫斯基

地址:

美国特拉华州

优先权:

2009.02.06 EP 09001719.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徐金国;钟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光纤分配设备包括:具有垂直光缆或系缆的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的外壳,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分别被分配给外壳的第一侧壁和相对于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外壳包括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第三侧壁,下线光缆和/或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的出口开口被分配给第三侧壁;外壳还包括底壁,隔开的至少两行的弯曲半径控制元件被分配给底壁;每行的弯曲半径控制元件平行于第三侧壁;其中在第一行的每相邻两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行的每一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从而分别提供将光纤从第三侧壁引导至第一侧壁以及将光纤从第三侧壁引导至第二侧壁的两个引导通道。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这样的光纤分配设备的新颖的光纤网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光纤分配设备,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用于垂直光缆和系缆之一的入口开口; 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用于垂直光缆和系缆之一的出口开口; 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具有用于下线光缆和多个光纤连接器适配器两者或两者之一的至少一个出口开口;以及 底壁; 所述光纤分配设备还包括: 位于所述底壁上的第一多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以及 位于所述底壁上的第二多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多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的至少一个在所述第一多个弯曲控制元件的相邻两个之间隔开地排列,从而提供将来自所述第三侧壁的光纤引导至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引导通道以及将来自所述第三侧壁的光纤引导至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引导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分配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还具有用于所述下线光缆的至少一个出口开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分配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侧壁还具有用于所述下线光缆的至少一个出口开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分配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排列成第一行,所述第二多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排列成第二行,所述第一行排列和所述第二行排列一般平行于所述第三侧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分配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的至少一个包括沿所述第二行的方向会聚的两个弯曲半径控制侧壁,所述第二多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的至少一个包括沿所述第一行的方向会聚的两个弯曲半径控制侧壁。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纤分配设备,还包括: 位于所述底壁上的第一多个应力消除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应力消除元件的其中一个消除通过所述第一下线光缆出口开口和第二下线光缆出口开口之一的下线光缆的应力;以及 第一多个光缆束带引导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光缆束带引导元件中的光缆束带引导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多个应力消除元件中的应力消除元件旁边,所述第一多个光缆束带引导元件的至少一个适用于安装将所述下线光缆固定到所述第一多个应力消除元件的其中之一的光缆束带。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分配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应力消除元件和所述第一多个光缆束带引导元件一般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排列。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纤分配设备,还包括第二多个应力消除元件和第二多个光缆束带引导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多个光缆束带引导元件中的光缆束带引导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多个应力消除元件中的应力消除元件旁边,所述第二多个光缆束带引导元件的至少一个适用于安装将所述下线光缆固定到所述第二多个应力消除元件的其中之一的光缆束带。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分配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应力消除元件排列成第一行,所述第二多个应力消除元件排列成第二行,所述第一行和所述第二行彼此隔开且平行,所述第一行的应力消除元件排列在所述第二行的相邻两个应力消除元件之间,位于所述第一行的应力消除元件的其中之一旁边的光缆束带引导元件排列在位于所述第二行的相邻两个应力消除元件旁边的相邻两个光缆束带引导元件之间。
10: 一种光纤网络,包括: 垂直光缆; 至少一个第一光纤分配设备,所述第一光纤分配设备具有连接点以将所述垂直光缆的光纤连接至下线光缆的光纤;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光纤分配设备,所述第二光纤分配设备具有连接点以将所述下线光缆的光纤连接到到达用户的光纤网络终端光缆的光纤, 其中所述垂直光缆包括: 包围多条光纤的光缆护套; 安装到所述垂直光缆的第一端的分歧适配器,所述分歧适配器以这样的方式分散出所述垂直光缆的多条光纤的每条光纤,每条分散出的光纤被单独的保护套管所包围,其中每条分散出的光纤可以连接到分配光缆的每条光纤。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网络,其中所述垂直光缆的第二端进出至少一个第一光纤分配设备。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光纤网络,其中所述垂直光缆的至少一条光纤作为未切割光纤穿过至少一个第一光纤分配设备。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光纤网络,其中所述垂直光缆的至少一条光纤在至少一个第一光纤分配设备内连接到所述下线光缆的光纤之一。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纤网络,其中所述垂直光缆的至少一条光纤直接连接到所述下线光缆的光纤之一。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纤网络,其中所述垂直光缆的至少一条光纤经由尾纤间接连接到所述下线光缆的光纤之一。
16: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网络,其中所述垂直光缆包括至少一个中距接入点,其中在至少一个中距接入点,从所述垂直光缆分支出具有非拼接光纤的系缆。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纤网络,其中所述系缆的至少一条光纤在至少一个第一光纤分配设备内连接到所述下线光缆的至少一条光纤。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纤网络,其中所述系缆的至少一条光纤直接连接到所述下线光缆的至少一条光纤。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纤网络,其中所述系缆的至少一条光纤经由尾纤间接连接到所述下线光缆的至少一条光纤。

说明书


光纤分配设备以及包括该光纤分配设备的光纤网络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应用的光纤分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地板式光纤分配箱(floor box)。另外,本专利申请涉及包含至少一个这样的光纤分配设备的光纤网络。

    背景技术

    在对宽带的需求不断增长的通信界中,光缆成为通信网络的主要部分。光缆可以高速地长距离传输声音信号、数据信号和视频信号。光通信网络的发展能够使最终使用者直接与光纤相连。这种公知为FTTH技术(光纤到户)的网络技术需要将“全光”通信网络扩展得更接近用户。因此,这样的通信网络包括从分配光缆到最终使用者或用户的大量分配点。

    FTTH网络的一个关键部分是最后一英里的连接,该连接通常是室内安装。像多住户单元和公寓楼的各种类型建筑需要复杂的光缆系统,这可能意味着会有多条分离的光缆,每条光缆连接一个用户。提供主配点(通常位于建筑的地下室或其它位置)与最终使用者之间连接的多条光缆的安装可能造成穿过建筑的墙壁或地面的路径的许多问题。因此,这样的安装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

    提供主配点与最终使用者或用户之间连接的另一种方式是使用包括垂直光缆(riser cable)的光缆,该垂直光缆具有分支的系缆(tether cable),其中垂直光缆经由分配光缆连接到主配点,系缆经由下线光缆(drop cable)连接到用户。包括垂直光缆和分支的系缆以提供主配点与用户之间连接的光缆的安装由高技能的技术人员利用标准光纤分配设备来完成,这造成了安装的高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光纤分配设备,这种光纤分配设备能够简便地安装,从而降低安装成本。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这样的光纤分配设备的新颖的光纤网络。

    一种新颖的光纤分配设备在权利要求1中限定。根据权利要求1,该光纤分配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提供垂直光缆或系缆的入口开口以及所述垂直光缆或所述系缆的出口开口,其中所述入口开口被分配给外壳的第一侧壁,所述出口开口被分配给外壳的相对于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所述外壳包括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相对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第三侧壁,其中下线光缆和/或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的出口开口被分配给所述第三侧壁;所述外壳还包括底壁,其中隔开的至少两行的弯曲半径控制元件被分配给所述底壁;其中每一行的弯曲半径控制元件一般平行于所述第三侧壁;其中在第一行的每相邻两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行的每一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从而分别提供两个引导通道,即将光纤从第三侧壁引导至第一侧壁的第一引导通道,以及将光纤从第三侧壁引导至第二侧壁的第二引导通道。

    另一种新颖的光纤分配设备在权利要求6中限定。根据权利要求6,该光纤分配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提供垂直光缆或系缆的入口开口以及所述垂直光缆或所述系缆的出口开口,所述入口开口被分配给外壳的第一侧壁,所述出口开口被分配给外壳的相对于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下线光缆的出口开口被分配给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外壳包括底壁,分配给所述底壁的至少一行的应力消除元件一般平行于各个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消除通过各个侧壁的相应出口开口的下线光缆的应力,即每条下线光缆可以设置在应力消除元件上,并由包围各条下线光缆和各个应力消除元件的光缆束带固定在所述应力消除元件上;在将各个光缆束带安装在各个应力消除元件上时,在各个应力消除元件的每侧,都设置有引导光缆束带的光缆束带引导元件。

    所述光纤分配设备能够简便地安装并降低安装成本。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光纤分配设备的特征可以与如权利要求6所限定的光纤分配设备的特征相结合。

    一种新颖的光纤网络在权利要求9中限定。根据权利要求9,该光纤网络包括垂直光缆;所述垂直光缆包括包围多条光纤束的光缆护套以及安装到所述垂直光缆的一端的分歧适配器,所述分歧适配器以这样的方式分散出所述垂直光缆的光纤,所述垂直光缆的每条光纤都被单独的保护套管所包围,所述垂直光缆的每条光纤都可以连接到分配光缆的光纤;该光纤网络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光纤分配设备,所述第一光纤分配设备具有接头以将所述垂直光缆的光纤连接至下线光缆的光纤;该光纤网络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光纤分配设备,所述第二光纤分配设备具有接头以将下线光缆的光纤连接到到达用户的光纤网络终端光缆的光纤。

    【附图说明】

    光纤分配设备和光纤网络的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和下面的描述中给出。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示范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表示光纤分配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表示图1的光纤分配设备的细节。

    图3表示加入了下线电缆的图2的细节。

    图4表示包括图1中的光纤分配设备的光纤网络的实施例。

    图5表示包括图1中的光纤分配设备的光纤网络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了用于室内应用的光纤分配设备10的优选实施例。光纤分配设备10包括具有底部12和盖部13的外壳11。外壳11的底部12和盖部13限定了外壳11的内部。外壳11的底部12和盖部13可以连接在一起。

    外壳11的底部12具有至少一个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入口开口用于使引入光缆从外壳11的外部进入外壳11的内部,出口开口用于使引出光缆从外壳11的内部进入外壳11的外部。

    引入光缆和引出光缆可以是垂直光缆。另外,引入光缆和引出光缆可以是系缆。引入光缆和引出光缆没有在图1至图3中示出,而是在示出了与光纤网络的实施例有关的光纤分配设备10的图4和图5中表示。引入光缆和引出光缆都包括多条光纤。

    外壳11的底部12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14和15,即第一侧壁14和第二侧壁15。垂直光缆或系缆的入口开口被分配给外壳11的底部12的第一侧壁14,垂直光缆或系缆的出口开口被分配给外壳11的底部12的第二相对侧壁15。

    在安装之前,用各个侧壁14、15的可移动的部分壁16、17关闭所述垂直光缆或系缆的入口开口和所述垂直光缆或系缆的出口开口。在安装期间,可以移除部分壁16、17,并用垫圈(grommet)18(见图1的箭头19)替换这些部分壁16、17,所述垫圈18限定了所述入口开口和所述出口开口。

    除了分配给外壳11的底部12的第一侧壁14的用于垂直光缆或系缆的入口开口之外,还有分配给所述第一侧壁14的用于光纤下线光缆的出口开口。除了分配给外壳11的底部12的第二侧壁15的用于垂直光缆或系缆的出口开口之外,还有分配给所述第二侧壁15的用于光纤下线光缆的出口开口。在安装之前,用各个侧壁14和15的可移动的部分壁20、21关闭这些下线光缆的出口开口。在安装期间,可以移除部分壁20、21,并用垫圈23(见图1的箭头24)替换这些部分壁20、21,所述垫圈23限定了所述下线光缆的出口开口。

    外壳11的底部12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侧壁14和所述相对第二侧壁15之间延伸的第三侧壁25。可以将光纤下线光缆和/或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的附加出口开口分配给所述第三侧壁25。在安装之前,用可移动的部分壁26关闭所述第三侧壁25。在安装期间,可以移除部分壁26,并用垫圈27(见图1的箭头28)或适配器支架(adapter frame)29(见图1的箭头30)替换所述可移动的部分壁26,所述垫圈27限定了所述下线光缆的附加出口开口,所述适配器支架29限定了容纳光纤连接器的光纤适配器的支撑单元。

    地板式光纤分配箱通常安装在墙上。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分配给所述第一侧壁14和所述第二侧壁15的下线光缆的出口开口用于垂直的下线光缆,可以将分配给所述第三侧壁25的下线光缆的出口开口用于水平的下线光缆。

    外壳11的底部12还包括底壁31,隔开的至少两行32和33的弯曲半径控制元件(bend radius control element)34和35被分配给所述底壁31。每行32、33的弯曲半径控制元件34、35一般与所述第三侧壁25平行。各行32、33的弯曲半径控制元件34、35以这样的方式排列,在第一行32的每相邻两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34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行33的每一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35,从而分别提供两个引导通道(guide channel),即将下线光缆或尾纤的光纤从第三侧壁25引导至第一侧壁14的第一引导通道,以及将这些光纤从第三侧壁25引导至第二侧壁15的第二引导通道。

    第一行32的每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34都包括沿着朝向第二行33的弯曲半径控制元件35的方向会聚的两个弯曲半径控制侧壁。第二行33的每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35都包括沿着朝向第一行32的弯曲半径控制元件34的方向会聚的两个弯曲半径控制侧壁。

    应力消除元件(strain relief element)被分配给外壳11的底部12的底壁31,即第一应力消除元件36与第三侧壁25相邻,第二应力消除元件37与第一侧壁14和第二侧壁15相邻。第一应力消除元件36消除到达所述第三侧壁25的下线光缆或尾纤的应力。

    分配给所述底壁31的的至少一行38、39的第二应力消除元件37一般与每个所述第一侧壁14和所述第二侧壁15平行地排列,以消除通过各个侧壁14、15的相应出口开口的下线光缆的应力。通过各个侧壁14、15的每条下线光缆40(见图3)可以设置在第二应力消除元件37上,并由包围各条下线光缆40和各个第二应力消除元件37的光缆束带(cable tie)41固定在所述第二应力消除元件37上。如图3中最好地示出的,在各个第二应力消除元件37的每侧,都设置有光缆束带引导元件(cable tie guide element)42,这些光缆束带引导元件在各个应力消除元件37处安装各个光缆束带41时引导光缆束带41。

    根据图3,隔开的两行38、39的第二应力消除元件37一般与各个所述第一侧壁14和第二侧壁15平行地排列。在每行38、39的每两个相邻的第二应力消除元件37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隔开的另一行39、38的第二应力消除元件37的每一个第二应力消除元件37。在每行38、39的每相邻两个光缆束带引导元件42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隔开的另一行39、38的光缆束带引导元件42。

    根据图1,光纤分配设备10包括设置在外壳11内部的熔接盒(splice tray)43。熔接盒43可转动地连着外壳11,即可转动地连着底部12。一般地,在熔接盒43和外壳11的底部12之间形成平行于底部12的第三侧壁25的铰链(hinge)22。

    根据采用光纤分配设备10的光纤网络的具体设计,熔接盒43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接头,该接头在垂直光缆的光纤和尾纤的光纤之间,或者在系缆的光纤和尾纤的光纤之间,或者在垂直光缆的光纤和下线光缆的光纤之间,或者在系缆的光纤和下线光缆的光纤之间。

    应注意到,可以用光纤连接器预先连接系缆的光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被适配器支架29支撑的适配器将系缆的光纤连接到下线光缆的光纤,从而省略掉熔接盒43。

    图4表示包括这样的光纤分配设备10的光纤网络44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作为光纤网络44一部分的光缆组件45,该光缆组件45包括垂直光缆46和从所述垂直光缆46分支出去的系缆47。

    光纤网络44的垂直光缆46包括包围多条光纤束(未示出)的光缆护套48,其中每条所述光纤束最好包括包围多条单独光纤的缓冲管。垂直光缆46还包括安装到所述垂直光缆46的第一端50的分歧适配器(furcation adapter)49,所述分歧适配器49以这样的方式分散出所述垂直光缆46的单独光纤51,所述垂直光缆46的每条所述单独光纤51被单独的保护套管52包围,所述垂直光缆46的每条所述单独光纤51可以连接到分配光缆的光纤(未示出)。最好用光纤连接器53连接所述垂直光缆46的单独光纤51,以将所述垂直光缆46的每个所述单独光纤51连接到所述分配光缆的光纤。

    光纤网络44的垂直光缆46还包括中距接入点(mid span access location)54,在这些中距接入点54的至少之一的区域内,从所述垂直光缆46分支出至少一系缆47。根据图4的实施例,光缆组件45包括三个中距接入点54,其中在每个中距接入点54,从所述垂直光缆46分支出一系缆47。光缆组件45的每个所述系缆47包括所述垂直光缆46的非拼接(unspliced)光纤。

    光纤网络44的垂直光缆46还包括上拉组件55,该上拉组件55用于在安装期间将垂直光缆46与系缆47一起上拉通过光缆管道。上拉组件55被分配给所述垂直光缆46的第二端56。上拉组件55最好是垂直光缆46的整体组成部分。

    光纤网络44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光纤分配设备10。每个第一光纤分配设备10对应于如图1至3所示的光纤分配设备10。

    在图4的光纤网络44的实施例中,系缆47进入每个第一光纤分配设备10。这里,每个第一光纤分配设备10具有连接点以将系缆47的光纤连接至下线光缆40的光纤。在用光纤连接器53(见图3)预先连接系缆47的光纤的情况下,预先连接系缆47的光纤的光纤连接器53可以由被支撑在适配器支架29中的适配器直接连接到下线光缆40的光纤连接器。

    也可以用储存接头的熔接盒43将系缆47的光纤接到尾纤的光纤,并用被支撑在适配器支架29中的适配器所容纳的光纤连接器来连接尾纤的光纤与下线光缆40的光纤。这实现了经由尾纤的间接连接。

    另外,可以用储存接头的熔接盒43将系缆47的光纤直接接到下线光缆40的光纤。

    出自第一光纤分配设备10的下线光缆40进入第二光纤分配设备57,即进入紧接在第一光纤分配设备10之后的第二光纤分配设备57。所述第二光纤分配设备57具有连接点,以将下线光缆40的光纤连接到每一个都到达用户59的至少一个光纤网络终端光缆58的光纤。

    每个下线光缆40的光纤被引导到至少一个第二光纤分配设备57,每个第二光纤分配设备57具有接头,以将所述下线光缆40的光纤连接到到达用户59的至少一个光纤网络终端光缆58的光纤。根据图4,连接到上级系缆47的光纤的下线光缆40的光纤被引导到级联的第二光纤分配设备57,其中在每个第二光纤分配设备57中,下线光缆40的至少一根光纤经由尾纤的光纤连接到光纤网络终端光缆58的光纤。下线光缆40的其它光纤未切割,并引出各个第二光纤分配设备57。

    图5表示包括光纤分配设备10的光纤网络60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作为光纤网络44一部分的垂直光缆46,该垂直光缆46直接进入光纤分配设备10。这里,每个第一光纤分配设备10具有连接点以将垂直光缆46的光纤连接到下线光缆40的光纤。

    在用光纤连接器连接垂直光缆46的光纤的情况下,连接垂直光缆46的光纤的光纤连接器可以由被支撑在适配器支架29中的适配器直接连接到下线光缆40的光纤连接器。

    也可以用储存接头的熔接盒43将垂直光缆46的光纤接到尾纤的光纤,并用被支撑在适配器支架29中的适配器所容纳的光纤连接器来连接尾纤的光纤与下线光缆40的光纤。这实现了垂直光缆46的光纤到下线光缆40的光纤的间接连接。

    另外,可以直接连接垂直光缆46的光纤到下线光缆40的光纤。

    根据图5,级联的光纤分配设备10被分配给垂直光缆46,其中在每个级联的光纤分配设备10中,垂直光缆46的至少一根光纤连接到下线光缆40的光纤。垂直光缆46的其它光纤是未切割的,并引出各个光纤分配设备10。

    如参考图4所描述的,根据图5的光纤网络的每条下线光缆40的光纤被引入至少一个第二光纤分配设备57,每个第二光纤分配设备57都具有接头,以将所述下线光缆40的光纤连接到到达用户59的至少一个光纤网络终端光缆58的光纤。

    如图2中最好地示出的,两个鼓形或圆柱形的光纤过长引导和存储元件60和61被分配给光纤分配设备10的外壳11的底部12的底壁31。

    这两个鼓形或圆柱形的光纤过长引导和存储元件60和61互相插入,其中第一光纤过长引导和存储元件60限定了引导光纤的较小的直径,第二光纤过长引导和存储元件61限定了引导光纤的较大的直径,第一光纤过长引导和存储元件60部分地被第二光纤过长引导和存储元件61包围,第一过长存储空间在两个光纤过长引导和存储元件60和61之间,第二过长存储空间位于第二光纤过长引导和存储元件61的径向向外。

    在两个光纤过长引导和存储元件60和61之间的第一过长存储空间最好在图5所示类型的安装时用于存储垂直光缆46的过长光纤,或者在图4所示类型的安装时用于存储系缆47的过长光纤。位于第二光纤过长引导和存储元件61的径向向外的第二过长存储空间最好在两种类型的安装时用于存储下线光缆或尾纤的过长光纤。

    附图标记目录:

    10    光纤分配设备    20    部分壁

    11    外壳            21    部分壁

    12    底部            22    铰链

    13    盖部            23    垫圈

    14    侧壁            24    箭头

    15    侧壁            25    侧壁

    16    部分壁          26    部分壁

    17    部分壁          27    垫圈

    18    垫圈            28    箭头

    19    箭头            29    适配器支架

    30    箭头                47    系缆

    31    底壁                48    光缆护套

    32    行                  49    分歧适配器

    33    行                  50    第一端

    34    弯曲半径控制元件    51    单独光纤

    35    弯曲半径控制元件    52    单独保护套管

    36    应力消除元件        53    光纤连接器

    37    应力消除元件        54    中距接入点

    38    行                  55    上拉组件

    39    行                  56    第二端

    40    下线光缆            57    光纤分配设备

    41    光缆束带            58    光纤网络终端光缆

    42    光缆束带引导元件    59    用户

    43    熔接盒              60    光纤过长引导和存储元件

    44    光纤网络            61    光纤过长引导和存储元件

    45    光缆组件

    46    垂直光缆

    

光纤分配设备以及包括该光纤分配设备的光纤网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光纤分配设备以及包括该光纤分配设备的光纤网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光纤分配设备以及包括该光纤分配设备的光纤网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纤分配设备以及包括该光纤分配设备的光纤网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分配设备以及包括该光纤分配设备的光纤网络.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光纤分配设备包括:具有垂直光缆或系缆的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的外壳,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分别被分配给外壳的第一侧壁和相对于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外壳包括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第三侧壁,下线光缆和/或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的出口开口被分配给第三侧壁;外壳还包括底壁,隔开的至少两行的弯曲半径控制元件被分配给底壁;每行的弯曲半径控制元件平行于第三侧壁;其中在第一行的每相邻两个弯曲半径控制元件之间的中间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