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弧钥匙锁头.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6393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3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21414.5

申请日:

1999.10.06

公开号:

CN1250130A

公开日:

2000.04.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4.4.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5B63/02; E05B55/12

主分类号:

E05B63/02; E05B55/12

申请人:

王心诚;

发明人:

王心诚

地址:

300350天津市津南区南洋卫生院宿舍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锁具使用的边弧钥匙锁头,它主要由边弧钥匙、锁芯、锁头体和叶片构成。锁头体径向剖面上叶片槽相对于锁芯孔偏心设置,其叶片槽后端为盲端,叶片侧口中装有弹性联袂物,提高了边弧钥匙锁头的保密度。边弧钥匙尖部的顶点位于其中部的远中边一侧,提高了插入边弧钥匙的灵活度。在锁头体与锁芯之间加装可在锁头体外预制的中套,解决了锁头体叶片槽观测不便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边弧钥匙锁头,包括边弧钥匙(1)、锁芯(2)、锁头体(3)和开有 内口(20)的叶片(4);若干个叶片(4)平行排列于锁芯(2)的叶片槽(17)内; 锁芯(2)位于锁头体(3)的锁芯孔(22)内;在叶片(4)的两侧头部(24)正对着 锁头体(3)的叶片槽(5)时,叶片(4)可沿锁芯(2)的叶片槽(17)循锁芯(2)的 径向移动,边弧钥匙(1)的中部(6)可沿叶片(4)的内口(20)循锁芯(2)的轴向 移动;其特征在于:在锁头体(3)径向剖面上叶片槽(5)的周向位置相对于锁 芯孔(22)是偏心设置的,偏心距略大于锁芯(2)与锁芯孔(22)径向间隙加上叶 片(4)与锁芯(2)的叶片槽(17)宽向间隙之和。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弧钥匙锁头,其特征在于:叶片(4)的两侧 可带有头翼(10),头翼(10)相对于锁芯(2)的外圆偏心设置,偏心距及偏心 方向与锁头体(3)的相应叶片槽(5)相同。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边弧钥匙锁头,其特征在于:锁头体(3) 上开有予制孔(19),予制孔(19)内装有中套(12),中套(12)上开有与所述锁 头体(3)的锁芯孔(22)及叶片槽(5)相同的锁芯孔(14)及叶片槽(13),该叶片 槽(13)与中套(12)的外侧表面贯通,锁芯(2)位于中套(12)的锁芯孔(14)内。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弧钥匙锁头,其特征在于:边弧钥匙(1)尖 部(9)的顶点可位于远中边一侧。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弧钥匙锁头,其特征在于:叶片(4)开有侧 口(21),侧口(21)中装有弹性联袂物(11)。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弧钥匙锁头,其特征在于:叶片(4)开有侧 口(21),侧口(21)中装有弹性联袂物(11)。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边弧钥匙锁头,其特征在于:边弧钥匙(1) 尖部(9)的顶点可位于远中边一侧。
8: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边弧钥匙锁头,其特征在于:叶片(4)开 有侧口(21),侧口(21)中装有弹性联袂物(11)。
9: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边弧钥匙锁头,其特征在于:锁头体(3) 的叶片槽(5)后端可呈盲端。
10: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边弧钥匙锁头,其特征在于:锁头体(3) 径向剖面上叶片槽(5)相对于锁芯孔(22)的偏心距大于锁芯(2)与锁芯孔(22) 径向间隙加上叶片(4)与锁芯(2)的叶片槽(17)宽向间隙之和0.2毫米或以上。

说明书


边弧钥匙锁头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边弧钥匙开启或关闭的锁头。

    现有技术中的此类锁头已由下述专利文献予以披露: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258523Y(1997年7月30日公告)描述了一种边弧钥匙锁头,所述锁头体叶片槽不偏心。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258527Y(1997年7月30日公告)描述了一种边弧钥匙锁头,所述锁头体叶片槽不偏心。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230340Y(1996年7月3日公告)描述了一种手铐用锁,所述锁头体的中部有开锁共用叶片槽等。

    现有技术公开的锁头体叶槽在锁头体径向剖面上的周向位置相对其锁芯孔位于正中处,当用边弧钥匙带动锁芯从锁头关闭位置旋转180°时,边弧钥匙可以拔出。这时锁舌虽已伸出,但可能尚未达到锁定状态,这样容易产生拔钥匙时锁头关闭位置错误的弊病,影响锁头保密度。用记号标示或记忆锁芯转角既容易混淆,又带来不便,特别是光线不好时。

    锁头体的锁芯孔其孔腔相对狭小,检查叶片槽时,不但量具出入不便,也很难用眼看到量具量面与工件的贴合情况,对其观测不便。

    边弧钥匙的尖部居中,锁头锁闭后如果因异物拔动或震动等原因使叶片内口越过锁芯轴线,再插入边弧钥匙时,需晃动边弧钥匙,边晃边插才能插入,这使插入时的灵活度受到影响。

    另外,叶片之间仅靠摩擦力产生联锁运动,使全部叶片被异物同时拔至锁头开启位置的概率相对来说较大一些;锁头体叶片槽后端为通端,这给用钢丝等异物沿叶片槽向后捅拔开锁留下空隙,这都影响保密度。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边弧钥匙锁头,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边弧钥匙带动锁芯旋转一周才能拔出,使边弧钥匙锁头拔出钥匙时处于正确的关闭位置,从而提高边弧钥匙锁头的保密度。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解决锁头体叶片槽观测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边弧钥匙锁头而实现地,它包括边弧钥匙、锁芯、锁头体和开有内口的叶片,若干个叶片平行排列于锁芯的叶片槽内,锁芯位于锁头体的锁芯孔内,在叶片的两侧头部正对着锁头体的叶片槽时,叶片可沿锁芯的叶片槽循锁芯的径向移动,边弧钥匙的中部可沿叶片的内口循锁芯的轴向移动,锁头体径向剖面上叶片槽的周向位置相对于锁芯孔是偏心设置的,偏心距略大于锁芯与锁芯孔径向间隙加上叶片与锁芯的叶片槽宽向间隙之和。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叶片的两侧可带有头翼,头翼相对于锁芯的外圆偏心设置,偏心距及偏心方向与锁头体的相应叶片槽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锁头体上开有予制孔,予制孔内装有中套,中套上开有与所述锁头体的锁芯孔及叶片槽相同的锁芯孔及叶片槽,该叶片槽与中套的外侧表面贯通,锁芯位于中套的锁芯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边弧钥匙尖部的顶点可位于相对边弧钥匙中心线远中边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叶片开有侧口,侧口中装有弹性联袂物。

    本发明还有一种改进,锁头体叶片槽后端呈盲端。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插入边弧钥匙带动锁芯从锁头关闭位置旋转至180°附近时,锁头体叶片槽侧缘或锁芯孔槽外部位阻挡叶片进行循锁芯径向的运动,边弧钥匙被叶片阻挡而不能拔出,只有旋转一周,锁舌达到锁定状态时边弧钥匙才能拔出,在没有标记、不记忆锁芯转角且光线不好时均能使边弧钥匙锁头处于正确的关闭位置,从而提高边弧钥匙锁头的保密度,中套可在锁头体外予先制作,量具出入中套叶片槽不受锁芯孔限制且能用眼看到量具量面与工件的贴合情况,便于观测。在叶片内口越出锁芯轴线时,边弧钥匙尖部的顶点仍在对着叶片内口的范围内,边弧钥匙不晃动也能顺利插入,提高了插入时的灵活度。弹性联袂物加强叶片连锁运动,使全部叶片被异物同时拨至锁头开启位置的概率降低以及锁头体叶片槽后端为盲端,封堵了异物沿叶片槽向后捅拔开锁的空隙,都加强了本发明的边弧钥匙锁头的保密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边弧钥匙锁头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边弧钥匙锁头A-A向剖面示意图。

    图3至图7是本发明边弧钥匙锁头各实施例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8至图9是中套与锁头体装配示意图。

    图10是图6所示锁芯旋转180°的示意图。

    图11是图7所示锁芯旋转180°的示意图。

    图12和图13是锁头体主视图。图14是锁芯主视图。

    图15是图14所示锁芯的俯视图。图16是图14所示锁芯的仰视图。

    图17图18是中套主视图。图19图20分别是图17图18所示中套的俯视图。

    图21图22是边弧钥匙示意图。图23图24是另一实施方式中套主视图。

    图25图26分别是图23图24所示中套的俯视图。图27图28是予制孔示意图。

    图29图30是边弧钥匙尖部与其周围结构示意图。图31图32是叶片主视图。

    图33图34是弹性联袂物的装配示意图。

    图35是公知边弧钥匙锁头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36是公知边弧钥匙锁头的锁头体和锁芯径向剖面装配示意图。

    图37是改进的叶片主视图。

    图35所示为前面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公知边弧钥匙锁头的剖面示意图,图36所示为其锁头体和锁芯径向剖面装配示意图。其锁头体3的锁芯孔22壁上开有叶片槽5,叶片槽5两条为一对,互相对称、不偏心,锁芯2开有与锁头体3的叶片槽5相对应的叶片槽17,若干个开有内口20的叶片4平行排列于锁芯2的叶片槽17内,锁芯2位于锁头体3的锁芯孔22内。边弧钥匙锁头在关闭位置处,即叶片4的两侧头部24正对着锁头体3的叶片槽5。这时插拔边弧钥匙1,叶片4可沿锁芯2的叶片槽17循锁芯2的径向移动,边弧钥匙1的中部6可沿叶片4的内口循锁芯2的轴向移动;用边弧钥匙1带动锁芯2旋转180°时,边弧钥匙1即能拔出。这时锁舌(图中未示出)虽已伸出,但伸出长度不一定足够,锁舌尚未达到锁定状态,此时边弧钥匙1即可拔出,如前已述容易造成关闭位置错误。

    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图中纵向示出叶片4和叶片槽5的宽,横向示出叶片4的长和叶片槽5的深,图1和图12纵向示出叶片槽5的长。锁头体3径向剖面上叶片槽5的周向位置相对于锁芯孔22是偏心设置的,叶片槽5中心线与锁芯孔22的横中心线平行。其偏心距略大于锁芯2与锁芯孔22径向间隙加上叶片4与锁芯2的叶片槽17宽向间隙之和。图14横向示出锁芯2的叶片槽17的宽。已观察到其偏心距大于上述间隙之和0.2毫米至2毫米是适宜的,在锁芯孔22直径足够的条件下,可大3毫米或以上。叶片槽5在锁头体3径向剖面上的形状可呈垛状或拱状,也可呈弓状;前端及后端可呈通端,也可呈盲端,通端便于加工,盲端利于防破坏,可视适用场合酌定。锁头体3的外形可视需要而定,附图中仅示出柱状;锁芯孔22与锁头体3可以是同心的,也可以是偏心的,附图中仅示出同心的。锁芯2开有与锁头体3的叶片槽5相对应的叶片槽17,即锁芯2径向剖面上叶片槽17相对于锁芯2的外圆也是偏心设置的,其偏心方向和偏心距在锁头关闭位置处与锁头体3的叶片槽5相同。如图16所示,锁芯2的前端留有钥匙口18,如图1、图14和图15所示,锁芯2的后端留有匙传口8。匙传口8呈通道状,剖面形状与边弧钥匙1的尖部9相应,与边弧钥匙1的尖部9呈间隙配合,插拔边弧钥匙1时其尖部9可沿匙传口8循锁芯2轴向移动。这样可避免边弧钥匙1的尖部9产生超出公差范围的循锁芯2径向的窜动。如图31所示,叶片4呈框状,开有内口20,为便于冲压,叶片4也可改进为制成如图37所示的没门坎的门框状。如图1和图2所示,内口20与边弧钥匙1的中部6间呈滑动配合。图1和图2所示为锁头处于关闭位置处,于此处拔出边弧钥匙1锁头则处于关闭状态。边弧钥匙锁头其它结构及装配与前述对比文件相同。

    当插入边弧钥匙1带动锁芯2从锁头关闭位置处旋转180°左右时,如图10所示,锁芯2的叶片槽17偏心方向与锁头体3的叶槽5偏心方向相反,叶片4的两侧头部24的各一部分分别被锁头体3的叶片槽5侧边或叶片槽5以外的部位阻挡,不能插入叶片槽5,即叶片4不能进行循锁芯2径向的滑动,边弧钥匙1的中部6被叶片4阻挡,边弧钥匙1不能拔出。上述旋转至360°时,锁芯2的叶片槽17偏心方向才恢复原状,边弧钥匙1才能拔出,此时锁舌(图中未示出)伸出长度已足够,锁头的正确关闭位置由此得以保证。标记、锁芯转角及光线好坏都显得不重要了。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3、图4、图5和图32所示,叶片4不同于第一个实施方式外,边弧钥匙锁头的其它结构,装配及使用是相同的。叶片4的两侧带有头翼10,头翼10相对于锁芯2的外圆偏心设置,偏心距及偏心方向与锁头体3的相应叶片槽5相同。锁芯2径向剖面上叶片槽17相对于锁芯2的外圆可居于正中,也可偏心设置(剖面图中未示出偏心设置)。图中纵向显示头翼10和锁头体3的叶片槽5的宽,横向显示头翼10的长和锁头体3的叶片槽5的深。锁头处于关闭位置时,头翼10与锁头体3的叶片槽5位置相对应、宽向呈滑动配合,头翼10的长略大于叶片槽5的深。在边弧钥匙1拔插时,头翼10伸入或退出锁头体3的叶片槽5,卡住或释放锁芯2的转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理,插入边弧钥匙1带动锁芯2从锁头关闭位置旋转180°左右时,叶片4的两头翼10的各一部分分别被锁头体3的叶片槽5侧边或叶片槽5以外的部分阻挡,不能插入叶片槽5,边弧钥匙1不能拔出,只有旋转至360°时边弧钥匙1才能拔出。其中图4图5所示叶片4留有两个以上头翼10、锁头体3开有相应数目叶片槽5,这在锁头处于关闭状态下用异物转动锁芯2时头翼10能承受的扭矩加大,增强锁头可靠性。图5所示锁头体3有一侧的叶片槽5及头翼10均为一个,它实质上是两个叶片槽5互相贯通、两个头翼10互相融合而呈现的,与前述其偏心设置并不矛盾。各个头翼10及其对应叶片槽5的宽度或偏心距应有所差异,以免在锁芯2旋转180°时能借槽拔出边弧钥匙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如图27和图28所示,锁头体3上开有予制孔19,予制孔19相对于锁头体3可位于正中,也可偏向某一侧。予制孔19与锁芯2的外圆之间装有中套12,边弧钥匙锁头的其它结构是相同的。如图17至图20和图23至图26所示,中套12开有形状、位置及大小与前述两实施方式中锁头体3的锁芯孔22及叶槽5相同的锁芯孔14及叶片槽13,取代锁头体3的锁芯孔22及叶片槽5。叶片槽13与中套12的外侧表面贯通,一端呈盲端或两端均呈盲端。中套12的外圆直径与锁头体3的予制孔直径可呈过盈或过渡配合,锁芯孔14直径与锁芯2外圆直径相配合。如图8和图9所示,中套12装入锁头体3的予制孔19,可用销23、螺钉或点焊(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在一起。如图6和图7所示,锁芯2位于中套12的锁芯孔14内。予制孔19的径向剖面形状除图示圆形外,还可采用椭圆状及四边形或多边形等形状,制成的中套外侧表面与其相适配即可。与前述两实施方式同理,只有锁芯2旋转一周,边弧钥匙1才能拔出。图11示出锁芯2从锁头关闭位置处旋转180°时,头翼10被阻挡的状况。由于中套12在锁头体3外部予先制作且其叶片槽13与中套12外侧表面贯通,检查叶片槽13时,不但量具出入方便,也能用眼看到量具量面与工件的贴合情况,正心槽如此,偏心槽更是如此。当然,还可将锁头体3沿轴向断开,制作叶片槽5后再联接为一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1和图22所示,边弧钥匙1的尖部9的顶点位于相对边弧钥匙1中心线远中边一侧,图中边弧钥匙1中心线下方的、即中部6的距中心线较近的那个边为近中边,中部6的另一边为远中边,图中纵向示边弧钥匙的宽。边弧钥匙锁头的其它结构是基本相同的。随着边弧钥匙1的中部6两边线型的变化,相应叶片4的内口20的位置随之向叶片4的一侧头部24或头翼10靠近,且同一锁芯直径前提下密钥量越高靠得越近,这种构造在拔出边弧钥匙1后,叶片4即可因异物拔动或震动等原因沿锁芯2的叶片槽17滑至内口20越出锁芯2轴线处,再插入边弧钥匙1时,参阅图29所示,边弧钥匙1的尖部9顶点居中则势必要晃动边弧钥匙1、使其尖部9沿叶片4长度方向摆动,让尖部9的顶点对上内口20,边晃边插才能通过,这使边弧钥匙1的插入灵活度受到影响,用降低密钥量的办法保证灵活度是消极的。针对这种情况,参阅图30所示,边弧钥匙1尖部9的顶点位于相对中心线远中边一侧,距中心线的距离忽略各间隙为:大于或等于远中边同侧叶片槽5的深度减去近中边的最近中点至边弧钥匙1中心线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近中边同侧叶片槽5的深度减去远中边的最近中点至边弧钥匙1中心线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且前一个绝对值大于零、小于后一个绝对值。如果采用了中套12,上述叶片槽5的深即为叶片槽13的深。边弧钥匙1的尖部9的两个导向角βd可以相等,如图21所示;也可以一个大于另一个,参阅图22所示。这样,在叶片4的内口20越出锁芯2轴线处时,边弧钥匙1的尖部9的顶点始终处于对着内口20的范围内,既不影响密钥量,插入边弧钥匙1时不必晃动也能顺利插入。已有技术的边弧钥匙锁头也可采用。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如图3至图5、图31、图32和图37所示,叶片4开有侧口21,侧口21中装有弹性联袂物11,边弧钥匙锁头的其它结构是相同的。侧口21位于叶片4与锁芯2的叶片槽17相配合的边附近,在叶片4的正视方向上可呈拱状、圆形或缺口状,与弹性联袂物11间留有运动间隙。同一弹性联袂物配用侧口21形状相同的叶片4。弹性联袂物11可以是弹簧钢、合金铜或塑料制成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方形的直丝状物、两头磨钝,也可以是弹簧钢丝或合金铜丝绕成的螺旋弹簧。如图34所示,数个侧口21共同构成一个空腔,空腔的两头由不带侧口21的叶片4隔断,弹性联袂物11位于该空腔中,锁头处于关闭状态,边弧钥匙1已拔出,此时弹性联袂物11是直的。当用异物经钥匙口18伸入叶片4的内口20拨动叶片4时,除叶片4之间存在摩擦外,还有弹性联袂物11将叶片4串联在一起联锁运动,使异物将全部叶片4同时拨至两头部24或两头翼10与锁芯2的外圆平齐、即锁头开启位置处的难度加大,使锁头被拨开的概率下降。而边弧钥匙1的中部6两边驱动叶片4弯曲弹性联袂物11,如图33所示恰将全部叶片4的两头部24或两头翼10同时置于与锁芯2的外圆平齐处、即锁头开启位置处,从而转动锁芯2。这种改进可与已有技术的边弧钥匙锁头组合采用。

    本发明还有一种改进,如图13所示,锁头体3的叶片槽5后端呈盲端,边弧钥匙锁头的其它结构是相同的。使叶片槽5的后端呈盲端可在压铸锁头体3时给叶片槽5后端予留有堵块16,也可在锁头体3制成后将堵块16用焊接、铆接或螺接等方法固定联接于叶片槽5的后端。在锁头体3径向剖面上,堵块16与叶片槽5剖面形状相同。在锁头体3轴向剖面上,堵块16后端与锁头体3后端面平齐,堵块前端可参阅图1所示,位于锁头装配后叶片4的后方,不影响叶片4运动即可。当用钢丝等异物沿叶片槽5向后捅拨时,堵块16阻挡异物,构成一道防线,加强本发明的边弧钥匙锁头的保密度。

    本发明各零件的其它结构、锁头的组装及使用均同对比文件所述及已有技术。本发明各个有相对运动的部位均应留有运动间隙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可用钢铁、锌、铝、铜、铬、镍等金属及其合金或塑料制造。总之,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作出的若干变型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阅读下列文献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本发明的的实施方式:

    国家标准:GB8383-87;GB8384-87;GB8385-87;GB8386-87;GB8387-87。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3-94。

    《实用五金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2月第4版。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289021Y(1998年8月26日公告)。

边弧钥匙锁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边弧钥匙锁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边弧钥匙锁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弧钥匙锁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弧钥匙锁头.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锁具使用的边弧钥匙锁头,它主要由边弧钥匙、锁芯、锁头体和叶片构成。锁头体径向剖面上叶片槽相对于锁芯孔偏心设置,其叶片槽后端为盲端,叶片侧口中装有弹性联袂物,提高了边弧钥匙锁头的保密度。边弧钥匙尖部的顶点位于其中部的远中边一侧,提高了插入边弧钥匙的灵活度。在锁头体与锁芯之间加装可在锁头体外预制的中套,解决了锁头体叶片槽观测不便的问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