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98101340.6
1998.04.08
CN1231370A
1999.10.13
撤回
无权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9.10.13|||公开
E04G13/06
江木龙;
江木龙
中国台湾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李树明
一种护角装置,设有一成直角状之护角本体,其两侧为网肋,网肋上及转折部设置具有多数个贯穿孔之凸肋,以加强整体构造强度,两侧缘衔接梯形状之弹性肋,使护角本体能直接贴合在建筑物结构体角隅上,且因弹性肋上具有大小交错排列之钉孔及水泥孔,可供钉设固定钉使弹性肋稍作压缩变形及渗入水泥,达到紧迫贴合固定之效果。本发明能贴合在各种不同形状结构体角隅上或大面积墙面上,提高施工效率。
1.一种护角装置,设有一成直角状之护角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护角本体 转折中央垂直处设一开有多数个贯穿孔之凸肋,循该凸肋两侧设有网肋,网肋上 设具有数贯穿孔之凸肋,该护角本体两侧缘上衔接梯形状之弹性肋,弹性肋表面 上具有内凹弧形,并在较高突起之平面上开有成大小交错排列之钉孔及水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网肋不设凸肋,直接在弹 性肋侧方衔接另一具有数缺口之弹性肋,弹性肋上设数钉孔,而弹性肋相连接之 圆弧接面上开有水泥孔,并在该圆弧接面之上、下侧开有长形之剖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央凸肋设为大弧面之 转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肋为两个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央处之凸肋为两个以 上,护角本体折制为ㄩ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护角本体一侧网肋上不 设凸肋,以构成短边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护角本体短边网肋上勾 合一附有挂勾之长条体。
护角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构件装置,特别是一种护角装置。 一般之建筑物结构体在完工时,皆需由水泥工于各墙面予以粉光、打底,而 建筑物本身因墙角、梁角、柱角或门窗角等所形成之角隅,在施工时,通常须以 人工作捧角之工作,且完全依赖特定技术将角隅捧直,相当耗费工时及人力成本, 而角隅是建筑物最容易损坏的地方,常易剥落或因碰撞造成整个结构体之破坏, 因此,角隅之施工,常耗去工程施工大量时间,更可能而耽误完工期限,实不符 合经济之效益,现阶段虽然有一种以排状之护角构造,可黏贴在角隅处以利施工, 但该等构造需于黏贴后俟黏着剂干固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殊不理想。 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贴合固定力极佳之护角装置,尤其其适用性极广 泛,能供辅助不同形状之角隅或墙面之转角造形施工工程,以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护角装置,设有一成直角状之护角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护角本体转折 中央垂直处设一开有多数个贯穿孔之凸肋,循该凸肋两侧设有网肋,网肋上设具 有数贯穿孔之凸肋,该护角本体两侧缘上衔接梯形状之弹性肋,弹性肋表面上具 有内凹弧形,并在较高突起之平面上开有成大小交错排列之钉孔及水泥孔。 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网肋不设凸肋,直接在弹性肋侧方衔接另一 具有数缺口之弹性肋,弹性肋上设数钉孔,而弹性肋相连接之圆弧接面上开有水 泥孔,并在该圆弧接面之上、下侧开有长形之剖槽。 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央凸肋设为大弧面之转折。 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肋为两个以上。 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央处之凸肋为两个以上,护角本体折制 为ㄩ形状。 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护角本体一侧网肋上不设凸肋,以构成短 边状。 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护角本体短边网肋上勾合一附有挂勾之长 条体。 本发明是设有一成直角状之护角本体,其两侧为网肋,网肋上及转折部设置 表面具有多数个贯穿孔之凸肋,以加强整体构造强度,两侧缘边上衔接梯形状之 弹性肋,使护角本体能直接贴合在建筑物结构体角隅上,且因弹性肋上具有大小 交错之钉孔及水泥孔,可供钉设固定钉使弹性肋作压缩变形及渗入水泥,达到紧 迫贴合固定之效果,且其整体易于弯折变形,而能贴合在各种不同形状如弧形、 方形等结构体角隅上或大面积墙面上,供能制作完美之转角造形。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之护角装置,其可保护角隅,防止遭受破坏,更能达 到坚固之紧迫作用,其已完全改善了习用护角构造之缺失,且可使角隅之施工效 率大幅提升。 以下仅藉具体实施例,且佐以图式作详细之说明,以便能对于本发明之各项 功能、特点,有更进一步之了解与认识: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之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图3之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运用于内角施工之另一实施例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是图5之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运用于大面积墙面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8是图7之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9、10是本发明运用于弧形、方形结构体角隅上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运用于内角施工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可形成短边状及可搭配一附有挂勾长条体之另一实施例之立 体外观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用于窗角施工之实施例示意图。 图14是图12用于一般转角施工之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设有一略成直角状之护角本体1(实际商品化材质 首先采金属材料制成,塑料材料次之),其转折处设一开有多数个贯穿孔111 可供水泥渗入之凸肋11,循凸肋11两侧设有网孔适大之网肋12,网肋12 适当处上设有具数贯穿孔131之凸肋13,以强化整体之构造强度,当然若凸 肋11设为二个以上者亦应属于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中,而本体1两侧缘边上衔 接梯形状之弹性肋14,弹性肋14各表面上是稍具内凹弧形,并于较高平面上 开有成大小交错排列之钉孔141及水泥孔142,以供钉设固定钉及渗入水泥。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实际运用在建筑物结构体角隅施工时,是先将护角 本体1套合于建筑物结构体2之角隅,由于护角本体为较直角略小之弯折角度, 故可轻易紧贴在角隅,并以固定钉穿设钉孔141固定于墙面,而以水泥涂抹于 结构体2及护角本体1上,再以刮尺将护角本体1刮平,即完成粉刷打底之施工, 使角隅因护角本体1之凸肋11而更形坚固,且由图式中可见,菱形之网肋12、 凸肋11、13之贯穿孔111、131以及弹性肋14之水泥孔142,其皆 能嵌(渗)入水泥,以增加嵌附贴合之力量,加以固定钉钉固在弹性肋1上时, 是能使弹性肋1稍作压缩之变形,达到另一紧追贴合之效果,在此所须陈明的是, 网肋12其亦得制为其它之形状如方形等,且弹性肋14之设计除具紧迫功能外, 其亦可供渗入大量之水泥,令护角本体1之嵌附力大幅提升。 请同时参阅第3、4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是网肋12上不设凸肋,直 接于弹性肋14侧方衔接另一具数缺口151之弹性肋15,弹性肋14、15 上是设数个钉孔141、152,而弹性肋14、15相连接之圆弧接面上是开 有水泥孔142供渗入水泥,并在该圆弧接面上下侧开有长形之剖槽143,于 护角本体1贴合在结构体之角隅上施工时,水泥能嵌(渗)入于缺口151及剖 槽143中,故所抹之水泥于干固后,因为该不规则形状之缺口设计,水泥表面 不会发生裂痕,可塑造出完美之角隅外观。 请参阅图5、6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主要是凸肋11设为大弧面之转 折,在角隅之内角施工时,固定在结构体2之内角位置,并以固定钉钉固,再以 水泥砂抹于墙面并予以抹平。而在网肋12上亦得加设具有多数个贯穿孔131 之凸肋13(请参见图11所示),以加强整体之嵌附力量。 请参阅图7、8所示,本发明亦得增长网肋12之长度及增加凸肋13之数 目,并使护角本体1折制成约略近至平面状,供固定在较大面积之墙面上,故能 以该护角本体1作为基准,供水泥砂打底粉刷,避免结构体2之不平而造成之误 差及加强壁面强度,防止墙面、门角、窗角龟裂痕之产生,而能提升施工效率, 且护角本体1整体易于弯折变形,其亦能贴固在弧形面之结构体2上(如图9所 示),能方便施工以构成完美之转角造形。 请参阅图10所示,本发明亦得于制造时增加凸肋11数目,令护角本体1 折制为ㄩ形状,而能贴合在方形角隅之结构体2上,供增加结构体2刚性强度。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之护角本体1亦得于一侧不设凸肋13,以形成 一短边,当于窗口3之角隅31施工时(请同时参阅图13),因该角隅31与 窗口3之距离较短,可将护角本体1较短之一侧,贴合在窗口3之墙面,而以固 定钉钉固在弹性肋14之钉孔141,供水泥抹于角隅31之墙面,并因凸肋1 1之弧面,构成完美之转角造型,供第二道表面水泥浆粉光。 请同时参阅图11、14所示,本发明之护角本体1亦可搭配另一附有挂勾 41之长条体4,长条体4以挂勾41勾合于护角本体1之网肋12上,藉长条 体4所设之钉孔42钉合在墙面,作为延长施工之面积,达到最佳之施工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构件装置,特别是一种护角装置。
一般之建筑物结构体在完工时,皆需由水泥工于各墙面予以粉光、打底,而 建筑物本身因墙角、梁角、柱角或门窗角等所形成之角隅,在施工时,通常须以 人工作捧角之工作,且完全依赖特定技术将角隅捧直,相当耗费工时及人力成本, 而角隅是建筑物最容易损坏的地方,常易剥落或因碰撞造成整个结构体之破坏, 因此,角隅之施工,常耗去工程施工大量时间,更可能而耽误完工期限,实不符 合经济之效益,现阶段虽然有一种以排状之护角构造,可黏贴在角隅处以利施工, 但该等构造需于黏贴后俟黏着剂干固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殊不理想。
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贴合固定力极佳之护角装置,尤其其适用性极广 泛,能供辅助不同形状之角隅或墙面之转角造形施工工程,以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护角装置,设有一成直角状之护角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护角本体转折 中央垂直处设一开有多数个贯穿孔之凸肋,循该凸肋两侧设有网肋,网肋上设具 有数贯穿孔之凸肋,该护角本体两侧缘上衔接梯形状之弹性肋,弹性肋表面上具 有内凹弧形,并在较高突起之平面上开有成大小交错排列之钉孔及水泥孔。
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网肋不设凸肋,直接在弹性肋侧方衔接另一 具有数缺口之弹性肋,弹性肋上设数钉孔,而弹性肋相连接之圆弧接面上开有水 泥孔,并在该圆弧接面之上、下侧开有长形之剖槽。
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央凸肋设为大弧面之转折。
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肋为两个以上。
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央处之凸肋为两个以上,护角本体折制 为ㄩ形状。
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护角本体一侧网肋上不设凸肋,以构成短 边状。
所述的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护角本体短边网肋上勾合一附有挂勾之长 条体。
本发明是设有一成直角状之护角本体,其两侧为网肋,网肋上及转折部设置 表面具有多数个贯穿孔之凸肋,以加强整体构造强度,两侧缘边上衔接梯形状之 弹性肋,使护角本体能直接贴合在建筑物结构体角隅上,且因弹性肋上具有大小 交错之钉孔及水泥孔,可供钉设固定钉使弹性肋作压缩变形及渗入水泥,达到紧 迫贴合固定之效果,且其整体易于弯折变形,而能贴合在各种不同形状如弧形、 方形等结构体角隅上或大面积墙面上,供能制作完美之转角造形。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之护角装置,其可保护角隅,防止遭受破坏,更能达 到坚固之紧迫作用,其已完全改善了习用护角构造之缺失,且可使角隅之施工效 率大幅提升。
以下仅藉具体实施例,且佐以图式作详细之说明,以便能对于本发明之各项 功能、特点,有更进一步之了解与认识: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之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图3之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运用于内角施工之另一实施例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是图5之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运用于大面积墙面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8是图7之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9、10是本发明运用于弧形、方形结构体角隅上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运用于内角施工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可形成短边状及可搭配一附有挂勾长条体之另一实施例之立 体外观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用于窗角施工之实施例示意图。
图14是图12用于一般转角施工之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设有一略成直角状之护角本体1(实际商品化材质 首先采金属材料制成,塑料材料次之),其转折处设一开有多数个贯穿孔111 可供水泥渗入之凸肋11,循凸肋11两侧设有网孔适大之网肋12,网肋12 适当处上设有具数贯穿孔131之凸肋13,以强化整体之构造强度,当然若凸 肋11设为二个以上者亦应属于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中,而本体1两侧缘边上衔 接梯形状之弹性肋14,弹性肋14各表面上是稍具内凹弧形,并于较高平面上 开有成大小交错排列之钉孔141及水泥孔142,以供钉设固定钉及渗入水泥。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实际运用在建筑物结构体角隅施工时,是先将护角 本体1套合于建筑物结构体2之角隅,由于护角本体为较直角略小之弯折角度, 故可轻易紧贴在角隅,并以固定钉穿设钉孔141固定于墙面,而以水泥涂抹于 结构体2及护角本体1上,再以刮尺将护角本体1刮平,即完成粉刷打底之施工, 使角隅因护角本体1之凸肋11而更形坚固,且由图式中可见,菱形之网肋12、 凸肋11、13之贯穿孔111、131以及弹性肋14之水泥孔142,其皆 能嵌(渗)入水泥,以增加嵌附贴合之力量,加以固定钉钉固在弹性肋1上时, 是能使弹性肋1稍作压缩之变形,达到另一紧追贴合之效果,在此所须陈明的是, 网肋12其亦得制为其它之形状如方形等,且弹性肋14之设计除具紧迫功能外, 其亦可供渗入大量之水泥,令护角本体1之嵌附力大幅提升。
请同时参阅第3、4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是网肋12上不设凸肋,直 接于弹性肋14侧方衔接另一具数缺口151之弹性肋15,弹性肋14、15 上是设数个钉孔141、152,而弹性肋14、15相连接之圆弧接面上是开 有水泥孔142供渗入水泥,并在该圆弧接面上下侧开有长形之剖槽143,于 护角本体1贴合在结构体之角隅上施工时,水泥能嵌(渗)入于缺口151及剖 槽143中,故所抹之水泥于干固后,因为该不规则形状之缺口设计,水泥表面 不会发生裂痕,可塑造出完美之角隅外观。
请参阅图5、6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主要是凸肋11设为大弧面之转 折,在角隅之内角施工时,固定在结构体2之内角位置,并以固定钉钉固,再以 水泥砂抹于墙面并予以抹平。而在网肋12上亦得加设具有多数个贯穿孔131 之凸肋13(请参见图11所示),以加强整体之嵌附力量。
请参阅图7、8所示,本发明亦得增长网肋12之长度及增加凸肋13之数 目,并使护角本体1折制成约略近至平面状,供固定在较大面积之墙面上,故能 以该护角本体1作为基准,供水泥砂打底粉刷,避免结构体2之不平而造成之误 差及加强壁面强度,防止墙面、门角、窗角龟裂痕之产生,而能提升施工效率, 且护角本体1整体易于弯折变形,其亦能贴固在弧形面之结构体2上(如图9所 示),能方便施工以构成完美之转角造形。
请参阅图10所示,本发明亦得于制造时增加凸肋11数目,令护角本体1 折制为ㄩ形状,而能贴合在方形角隅之结构体2上,供增加结构体2刚性强度。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之护角本体1亦得于一侧不设凸肋13,以形成 一短边,当于窗口3之角隅31施工时(请同时参阅图13),因该角隅31与 窗口3之距离较短,可将护角本体1较短之一侧,贴合在窗口3之墙面,而以固 定钉钉固在弹性肋14之钉孔141,供水泥抹于角隅31之墙面,并因凸肋1 1之弧面,构成完美之转角造型,供第二道表面水泥浆粉光。
请同时参阅图11、14所示,本发明之护角本体1亦可搭配另一附有挂勾 41之长条体4,长条体4以挂勾41勾合于护角本体1之网肋12上,藉长条 体4所设之钉孔42钉合在墙面,作为延长施工之面积,达到最佳之施工效果。
《护角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角装置.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护角装置,设有一成直角状之护角本体,其两侧为网肋,网肋上及转折部设置具有多数个贯穿孔之凸肋,以加强整体构造强度,两侧缘衔接梯形状之弹性肋,使护角本体能直接贴合在建筑物结构体角隅上,且因弹性肋上具有大小交错排列之钉孔及水泥孔,可供钉设固定钉使弹性肋稍作压缩变形及渗入水泥,达到紧迫贴合固定之效果。本发明能贴合在各种不同形状结构体角隅上或大面积墙面上,提高施工效率。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