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地面防水、防潮层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屋面、地面防水、防潮层的施工方法。
屋面漏水、地面潮湿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传统屋面防水采用油膏、油毡、沥青柔性卷材,它们长期暴露在日光照射下,易老化、易龟裂、防水保温性差,且必须每隔几年必须翻修。公开号为1163247的“一种微粒型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及其方法”类的防水防潮隔热材料存在施工难掌握、高温下石蜡层软化结块、会随建筑结材炸裂开而漏水。此外这些材料均只用在屋面。
本申请人申请了《一种粒状防水防潮隔热砂的生产方法》(申请号99116552.7),它的产品经检验,其具体主要性能指标如下表。 外 观 松散浅黄色颗粒、无泥土杂物、含少量粉状物 细 度 2.5mm孔筛余量为0 容 重 1300-1400kg/m 含水率 ≤1% 不透水性 静水压80mm水柱、72h不透水 耐热性 80℃±3℃温度,8h不透水 耐酸性 3%HCL溶液50h不透水C 耐碱性 饱和Ca(OH)溶液50h不透水C 耐老化 75W紫外线灯、高度40mm、照射200h后不透水 抗冻性 -30℃不影响产品理化性质 导热系数 0.15-0.30W/(m.k)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屋面、地面防水、防潮层的施工方法,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无污染,施工的防水、防潮层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耐热、酸、碱性,抗老化、抗低温性及抗紫外线照射性。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屋面、地面防水、防潮层的施工方法,施工按下列步骤进行:
1)清理屋面1、地面7,包括屋面灌缝、地面夯实,
2)用1∶3水泥砂浆铺设10-30mm厚的找平层2,
3)铺设12-30mm厚的防水、防潮砂层4,
4)铺设隔离层5,
5)浇注25-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保护层6,保护层设有分格缝。
防水、防潮砂层4是将沙、砂基料与沥青或沥青、蜡的混合半成品A与细沙基料与沥青、蜡的混合半成品B,按60-85%A与15-40%B搅匀所得的全松散型粒状物,铺在找平层2上,刮平、压实,不得漏铺。
施工时,防水、防潮层4与隔离层5、保护层6同步施工,砂层刮平、压实后立即铺隔离层5、保护层6。隔离层采用牛皮纸或无纺布,每块布或纸应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
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发明。
图1 按本发明施工地非上人屋面防水层
图2 按本发明施工的上人屋面防水层
图3 按本发明施工的地面防潮层之(1)
图4 按本发明施工的地面防潮层之(2)
图5 按本发明施工的地面防潮层之(3)
图6 按本发明施工的地面防潮层之(4)
参照图1,对需上人行走的屋面,在屋面1的保护层6上铺缸砖、混凝土块类的行走层7,砖、块间应灌缝。
根据地面要求不同,在地面8的水泥砂浆保护层6上可作成图3、4、5、6的不同形式的地面。
参照图3,在水泥砂浆保护层6上浇注50-120mm厚的混凝土垫层8.15-25mm厚的水泥砂浆层9。在水泥砂浆层9上可铺15mm厚的1∶2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面层10(见图4)。或在水泥砂浆层9上贴3mm厚的油膏粘11,再装硬木地板层12(见图5)。
参照图6,在地面8的水泥砂浆保护层6上浇注50-120mm厚的混凝土垫层8、30-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层12。
本发明采用1∶2或1∶3的水泥砂浆、C15混凝土及C20细石混凝土材料。
本发明除防水、防潮层外其它的施工均采用现行的屋面、地面施工方法,而构成防水、防潮层的粒状防水防潮隔热砂只需铺在找平层上,再刮平,压实,施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对施工人员及环境无污染。
用本发明方法施工的防水、防潮层,使用寿命长,其中的防水、防潮砂层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用本发明方法施工的防水、防潮屋面、地面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耐热、酸、碱性,抗老化、抗低温性及抗紫外线照射性。在屋面、地面按本发明方法施工,能有效防止屋面渗漏及阻隔地面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