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质滑坡防治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63601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17101.1

申请日:

2000.05.25

公开号:

CN1326036A

公开日:

2001.12.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12.31|||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5.25

IPC分类号:

E02D17/20

主分类号:

E02D17/20

申请人:

关伟伯;

发明人:

关伟伯

地址:

510620广东省广州市广和路广和一街15号903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知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永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土质滑坡防治法:1、使用插实棒,按一定间距,用静压或冲击的方式对土壤进行针插式打眼挤压作业,对形成的孔洞用土回填夯实或插实;2、在平行于滑坡的下滑方向,以同样方式打出地针孔、埋入锚固钢筋、灌筑混凝土,构成地针,地针布置长度为边坡脚至滑坡开裂边缘加锚固长度;3、开挖地沟并布置拉筋,将拉筋与其所经过的地针连结,填筑地沟;本法可提高坡面抗拉强度和防止地表水下渗,用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防治土质滑坡。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土质滑坡防治法,步骤如下: A)使用柱状的插实棒(6),按一定的间距(7),在土方不至 于隆起的限度内,用静压或冲击的方式对土层进行针插式打眼挤压 作业,形成网状分布的孔洞(8); B)孔洞用土回填夯实或插实; C)在平行于滑坡的下滑方向,以静压或冲击方式打出地针孔 (9); D)在地针埋入锚固钢筋(10)、灌筑混凝土(11),构成地针; E)沿滑坡下滑方向的地针布置断面开挖地沟(12)并布置拉 筋(13); F)将拉筋与其所经过的地针连结; G)填筑地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土质滑坡防治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 洞(8)间距在30至100厘米之间,所述的孔洞(8)直径在7至20 厘米之间、深度在30至200厘米之间;所述地针的布置长度等于开 挖边坡脚至滑坡推算开裂边缘距离加锚固长度;所述的地针孔(9) 孔间距在1到5米之间、行距在1到20米之间,孔深在0.7到
2: 5 米之间,孔径在7到10厘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土质滑坡防治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 (13)在陡坡段和穿越裁水沟段处为钢筋混凝土、在其它地段为扁 钢带或聚丙稀土工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土质滑坡防治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 与地针连结方式为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说明书


一种土质滑坡防治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质滑坡防治法,系一种在道路工程或土木工程中对天然地面开挖后可能产生滑坡的防治法。

    现有的道路工程、土木工程对天然地面开挖后可能会产生滑坡现象,其防治处理方法一般都是首先建立坡面排水系统、并选择采取放缓边坡卸载、片石护坡、挡土墙、土钉等防护措施,当滑坡发生后则更多的使用锚索、抗滑桩、构筑明洞等结构进行防治处理,由于都不能有效地防止地表水的渗入和提高土坡表面的抗拉能力,因此事倍功半,防护工程的成本很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的土质滑坡防治法,可大大提高坡面的抗拉强度和防止地表水下渗,且方法简单、有效、经济。

    本发明的土质滑坡防治法包括两个部分:针插式土壤压实和地针拉筋构筑。

    针插式土层压实步骤如下:1)      使用柱状的插实棒,按一定的间距,在土方不至于隆起的

    限度内,用静压或冲击的方式对土层进行针插式打眼挤压作业;2)      对针插式挤压后形成的分布均匀的孔洞用土回填夯实或插

    实。

    所述的间距为30至100厘米,所述地孔洞直径为7至20厘米、深度为30至200厘米。

    实现本步骤的机具可用目前工程上使用广泛的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主机,配置经改装(加大、加长,根据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破碎锤头部形状)或未经改装的液压破碎锤进行;

    二、地针拉筋构筑步骤如下:

    在平行于滑坡的下滑方向,以静压或冲击方式打出地针孔;1)      在地针孔内埋入锚固钢筋、灌筑混凝土,构成地针;2)      沿滑坡下滑方向的地针布置断面开挖地沟并布置拉筋;3)      将拉筋与其所经过的地针连结;4)      填筑地沟。

    所述地针孔的布置长度等于开挖边坡脚至滑坡推算开裂边缘距离加锚固长度;所述的地针孔孔间距在1到5米之间,行距在1到20米之间,孔深在0.7到1.5米之间,孔径在7到15厘米之间。

    所述拉筋在陡坡段和穿越裁水沟处为钢筋混凝土、在其它地段可采用扁钢带或聚丙稀土工带;

    所述拉筋与地针连结方式为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用静压或冲击方式对土壤进行针插式静压或冲击成孔;对滑坡表土进行深层网状针插式挤压可对裂隙发育,疏松,透水等容易产生滑坡的坡面进行挤密压实,防止地表水的渗入,从根本上予防危害极大的土质边坡的滑坡,钢筋混凝土地针和加筋带可大大提高坡面的抗拉强度,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地防治土质滑坡。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土质滑坡防治法(沿图2的A-A线)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拉筋与地针连结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柱状插实棒进行针插式挤压后形成的孔洞分布示意图;

    图5为工程机械液压破碎锤改装成柱状插实棒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沿图4洞B-B线剖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开挖、建筑在山坡地带的道路路基或土建场地1,开挖形成的陡坡段2、其上的自然缓坡段3、再上的自然陡坡段4、跨越水沟5;按本发明的土质滑坡防治法:1)    使用柱状的插实棒6,按100厘米的间距7,在土方不至于  隆起的限度内,用静压或冲击的方式对土层进行针插式打眼挤压  作业,孔洞8直径为10厘米、深度为100厘米;2)    对针插式挤压后形成的分布均匀的孔洞用土回填夯实或插  实;3)    在平行于滑坡的下滑方向,以静压或冲击方式打出地针孔  9,地针孔的布置长度等于开挖边坡脚至滑坡推算开裂边缘距离  加锚固长度;地针孔的间距为5米,行距为20米,孔深为1米,  孔径为10厘米;4)    在地针孔内埋入锚固钢筋10、灌筑混凝土11,构成地针;5)    沿滑坡的下滑方向开挖地沟并布置拉筋12;6)    将拉筋与其所经过的地针连结;7)    填筑地沟。

    拉筋在陡坡段和穿越截水沟段处为钢筋混凝土、在其它地段可为扁钢带或聚丙稀土工带;拉筋与地针连结方式为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一种土质滑坡防治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土质滑坡防治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土质滑坡防治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土质滑坡防治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土质滑坡防治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土质滑坡防治法:1、使用插实棒,按一定间距,用静压或冲击的方式对土壤进行针插式打眼挤压作业,对形成的孔洞用土回填夯实或插实;2、在平行于滑坡的下滑方向,以同样方式打出地针孔、埋入锚固钢筋、灌筑混凝土,构成地针,地针布置长度为边坡脚至滑坡开裂边缘加锚固长度;3、开挖地沟并布置拉筋,将拉筋与其所经过的地针连结,填筑地沟;本法可提高坡面抗拉强度和防止地表水下渗,用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防治土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