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润滑旋转接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润滑旋转接头.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58997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2.18CN104358997A(21)申请号 201410532997.5(22)申请日 2014.10.11F16N 21/00(2006.01)(71)申请人淄博九洲润滑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55188 山东省淄博市开发区中路中段北侧(72)发明人翟悟超 张勇(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代理人滑春生 赵永伟(54) 发明名称高压润滑旋转接头(57) 摘要一种高压润滑旋转接头,在主体的前端设有底端封闭的中心孔,在中心孔的侧壁上设有径向的主体注油孔,转轴的后部通过后轴承安装。
2、在中心孔内,在对应于主体注油孔两边的中心孔内周面设有两条环形凹槽,并装有隔离组件;在转轴的轴心设有轴向注油孔,在转轴的后部设有径向过油孔,该轴向注油孔的两端分别与径向注油孔的内端和转轴的前端贯通;在转轴对应于主体注油孔处的外周面设有环形的注油凹槽;端盖固定在主体的前端,在端盖的内侧与主体的前端面之间装有密封圈和骨架油封,在端盖的外侧中心孔与转轴之间装有防尘圈。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其主轴与机器的转动部位的注油嘴连接,实现了不停机加油润滑,提高机器运转率和产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3、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58997 ACN 104358997 A1/1页21.一种高压润滑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转轴、防尘圈、端盖、骨架油封和隔离组件,在主体的前端设有底端封闭的中心孔,在该中心孔的侧壁上设有径向的主体注油孔;转轴的后部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安装在中心孔内,在转轴对应于主体注油孔处的外周面设有环形的过油凹槽,在该过油凹槽的底部设有径向注油孔,在转轴的轴心设有轴向注油孔,该轴向注油孔的两端分别与径向注油孔的内端和转轴的前端贯通;在对应于主体注油孔两边的中心孔内周面设有两条环形凹槽,在该环形凹槽内装有隔离组件;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的前端,在端盖的内侧与。
4、主体的前端面之间装有密封圈,在端盖的内侧与转轴之间装有骨架油封,在端盖的外侧中心孔与转轴之间装有防尘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润滑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轴的前端设有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润滑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体的后端设有内螺纹连接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润滑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组件由内环和外环组成,在内环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分别设有矩形凹槽和弧形凹槽;外环的截面为圆形,并套在内环外周的弧形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润滑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组件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密封圈5和防尘圈由氟橡胶制成。权 利 要 求 书CN 。
5、104358997 A1/3页3高压润滑旋转接头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润滑系统中使用的部件,具体是一种高压润滑旋转接头,用于与机器的转动部位的注油嘴连接加注润滑油。背景技术0002 机械动态部位的润滑国内外一直是靠停机后利用人工进行加油润滑,动态润滑这一技术难题一直制约着机械装备动态润滑自动化要求,不能实现机械设备自动化加油润滑。人工加油时需要先拆下油嘴螺丝再进行加油,这样很容易将灰尘颗粒物矿粉带入油嘴内并进入油道内。业内人士都知道雷磨粉机内部的粉尘状况是非常恶劣的环境,一旦这些杂质进入轴承内将直接造成剧烈磨损甚至造成轴承报废。人工加油操作时间长、油脂洁净度没有保证,并影响生产进。
6、度。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润滑旋转接头,以满足机械设备自动化加油润滑的需要。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润滑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转轴、防尘圈、端盖、骨架油封和隔离组件,在主体的前端设有底端封闭的中心孔,在该中心孔的侧壁上设有径向的主体注油孔;转轴的后部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安装在中心孔内,在转轴对应于主体注油孔处的外周面设有环形的过油凹槽,在该过油凹槽的底部设有径向注油孔,在转轴的轴心设有轴向注油孔,该轴向注油孔的两端分别与径向注油孔的内端和转轴的前端贯通;在对应于主体注油孔两边的中心孔内周面设有两条环形凹槽,在该环形凹槽内装有隔离组件;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
7、主体的前端,在端盖的内侧与主体的前端面之间装有密封圈,在端盖的内侧与转轴之间装有骨架油封,在端盖的外侧中心孔与转轴之间装有防尘圈;在所述的转轴的前端设有外螺纹。0005 在所述的主体的后端设有内螺纹连接端。0006 所述的隔离组件由内环和外环组成,在内环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分别设有矩形凹槽和弧形凹槽;外环的截面为圆形,并套在内环外周的弧形凹槽内。0007 所述的隔离组件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密封圈5和防尘圈由氟橡胶制成;骨架油封的型号为FB型。0008 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其主轴与机器的转动部位的注油嘴连接,实现了不停机加油润滑,提高机器运转率和产量;借助于本接头使得机器磨辊上下轴承得到了及时可靠润滑,。
8、不会出现缺油现象而导致磨辊轴承损坏现象发生;整个润滑系统是在全密封状态下运行,保证了油脂的洁净度不被污染,延长了机器寿命,减少磨损与停机检修时间。附图说明0009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轴向剖视图;说 明 书CN 104358997 A2/3页4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隔离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左端的放大图。0010 附图标记说明:1、转轴,2、防尘圈,3、内六角螺钉,4、端盖, 5、密封圈, 6、骨架油封, 7、前轴承, 8、隔离组件,81、内环,811、弧形凹槽,812、矩形凹槽, 82、外环,9、主体, 10、后轴承,11、内螺纹连接端,12、主体注油孔,13、隔。
9、离组件凹槽,14、上盖安装螺孔,15、径向注油孔,16、转轴隔离面,17、外螺纹,18、后轴承槽,19、前轴承槽, 20、过油凹槽,21、轴向注油孔,22、(主体的)中心孔。具体实施方式0011 参见图1图4,本发明一种高压润滑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9、转轴1、防尘圈2、端盖4、骨架油封6和隔离组件8,在主体9的前端设有底端封闭的中心孔22,在该中心孔22的侧壁上设有径向的主体注油孔12;转轴1的后部通过前轴承7和后轴承10安装在中心孔22内,在转轴1对应于主体注油孔12处的外周面设有环形的过油凹槽20,在该过油凹槽20的底部设有径向注油孔15,在转轴1的轴心设有轴向注油孔21,该轴向。
10、注油孔21的两端分别与径向注油孔15的内端和转轴1的前端贯通;在对应于主体注油孔12两边的中心孔内周面设有两条环形凹槽13,在该环形凹槽13内装有隔离组件8;端盖4通过内六角螺钉3固定在主体9的前端,在端盖4的内侧与主体9的前端面之间装有密封圈5,在端盖4的内侧与转轴1之间装有骨架油封6,在端盖4的外侧中心孔与转轴之间的缩口凹槽内装有防尘圈2,防尘圈2外端的圆锥形口伸出端盖4的中心孔外侧,并弹性地包附在转轴1上。0012 在所述的转轴1的前端设有外螺纹17,用于与被润滑机器的转动部位连接。0013 在所述的主体9的后端设有内螺纹连接端11,用于主体9的安装固定。0014 所述的隔离组件8由内环。
11、81和外环82组成,在内环81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分别设有矩形凹槽812和弧形凹槽811;外环82的截面为圆形,并套在内环81外周的弧形凹槽811内。内环81的内周面紧配合地贴在转轴1的过油凹槽20两边的凸缘顶面(转轴隔离面16),有效隔离润滑油外溢。矩形凹槽812的作用是减少杂质在转轴隔离面的停留,明显降低杂质对转轴隔离面的磨损;内环81与外环82的组合增加弹性形变(压缩)的范围,提高密封性,延长工作寿命。0015 所述的隔离组件8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硬度为(邵氏) 100118HSD;密封圈5和防尘圈2由氟橡胶制成,硬度为(邵氏) 7580HSD;骨架油封6的型号为FB型,其中氟橡胶硬度为(邵氏。
12、)7580HSD。0016 本发明在应用时,将转轴1的前端的外螺纹17与被润滑机器的转动部位的注油孔连接,主体注油孔12与高压注油管连接。工作时转轴1随着机器的转动部位转动,润滑油通过主体注油孔12压入到主体9内,经转轴1的过油凹槽20、径向注油孔15、轴向注油孔21注入到机器内。实现在不停机注油。0017 通过安装在4R3216、3R2715两种雷蒙磨粉机上的应用,运行非常可靠,彻底摆脱了人工注油润滑,该系统真正实现了不停机加油润滑,不仅提高机器运转率,同时也提高了产量;磨辊上下轴承得到了及时可靠润滑后不会再出现缺油现象而导致磨辊轴承损坏现说 明 书CN 104358997 A3/3页5象发生,整个润滑系统是在全密封状态下运行更加保证了油脂的洁净度不被污染,这样就会延长机器寿命,减少磨损与停机检修时间,提高产量。润滑系统内配备了三级过滤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定量分配装置,通过本发明高压润滑旋转接头与机器润滑部位连接,配合输油管道连接至分配器到各个注油嘴,达到自动化加油润滑要求,使设备得到及时、合理的润滑。说 明 书CN 104358997 A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58997 A2/2页7图2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5899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