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钵引渡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634193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64237.5

申请日:

2015.05.21

公开号:

CN104880075A

公开日:

2015.09.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7D 3/00申请日:20150521|||公开

IPC分类号:

F27D3/00

主分类号:

F27D3/00

申请人:

苏州汇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志军; 郑君宇

地址:

215562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辛庄工业开发区(杨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匣钵引渡装置,属于电子窑炉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其左端后侧有左导轨立柱,右端后侧有右导轨立柱,左导轨立柱的一侧有左导轨,右导轨立柱的一侧并有右导轨;升降机构,与左、右导轨配合;升降作用缸,设在机架的顶部;匣钵自动夹放机构,设在升降机构上;移动作用缸,设在升降机构上;匣钵自动夹放机构包括左、右滑动夹臂、左、右夹爪和夹臂双向开合装置,夹臂双向开合装置包括左、右开合作用缸和作用缸柱连接块。能以自动化的方式将匣钵以改变90°的状态自横向输送机构过渡到纵向输送机构或者从纵向输送机构过渡到横向输送机构;提高对匣钵夹住与释放的可靠性;制造、装配以及使用维护方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匣钵引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1),在该机架(1)的左端后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左导轨立柱(11),而在机架(1)的右端后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11)的位置同样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右导轨立柱(12),在左导轨立柱(11)朝向右导轨立柱(12)的一侧固定有一左导轨(111),而在右导轨立柱(12)朝向左导轨立柱(1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111)的位置固定有一右导轨(121);一升降机构(2),该升降机构(2)对应于所述的左、右导轨(111、121)之间并且同时与左导轨(111)以及右导轨(121)滑动配合;一用于驱使所述升降机构(2)升降的升降作用缸(3),该升降作用缸(3)以其升降作用缸柱(31)朝向下的状态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并且与升降机构(2)连接;一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该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升降机构(2)上;一用于驱使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在所述升降机构(2)上左右移动的移动作用缸(5),该移动作用缸(5)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2)上并且该移动作用缸(5)的移动作用缸柱(51)与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连接;所述的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包括左滑动夹臂(41)、右滑动夹臂(42)、左夹爪(43)、右夹爪(44)和夹臂双向开合装置(45),左、右滑动夹臂(41、42)以彼此对应的状态与所述升降机构(2)滑动配合,左夹爪(43)固定在左滑动夹臂(41)的前端的下部,右夹爪(44)固定在右滑动夹臂(42)的前端的下部并且与左夹爪(43)相对应,夹臂双向开合装置(45)包括左开合作用缸(451)、右开合作用缸(452)和作用缸柱连接块(453),左开合作用缸(451)以水平状态固定在所述左滑动夹臂(41)朝向所述右滑动夹臂(42)的一侧,并且该左开合作用缸(451)的左开合作用缸柱(4511)的末端与作用缸柱连接块(453)的左侧固定连接,右开合作用缸(452)以水平状态固定在右滑动夹臂(42)朝向左滑动夹臂(41)的一侧,并且该右开合作用缸(452)的右开合作用缸柱(4521)的末端与作用缸柱连接块(453)的右侧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匣钵引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2)包括左滑块固定板(21)、左滑块(22)、右滑块固定板(23)、右滑块(24)、支撑横梁(25)、上导杆(26)、提升杆(27)和下导杆(28),左滑块(22)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左侧固定并且由该左滑块(22)连同左滑块固定板(21)与所述的左导轨(111)滑动配合,右滑块(24)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右侧固定并且由该右滑块(24)连同右滑块固定板(23)与所述的右导轨(121)滑动配合,支撑横梁(25)的数量有彼此前后并行的一对,该支撑横梁(25)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上导杆(26)位于支撑横梁(25)的上方,该上导杆(26)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上导轨(26)的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提升杆(27)在与上导杆(26)并行的状态下对应于上导杆(26)的前侧,并且该提升杆(27)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提升杆(27)的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下导杆(28)的数量有彼此并行的一对,该下导杆(28)位于所述支撑横梁(25)的下方并且该下导杆(28)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升降作用缸(3)的位置固定有一升降作用缸支承板(13),升降作用缸(3)固定在该升降作用缸支承板(13)上,所述的升降作用缸柱(31)在穿过升降作用缸支承板(13)后与所述提升杆(27)连接,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同时与所述上导杆(26)以及下导杆(28)滑动配合;所述的移动作用缸(5)与所述的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或者与所述的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所述的左滑动夹臂(41)和右滑动夹臂(42)同时与所述的上导杆(26)以及下导杆(28)滑动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匣钵引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导轨(111)和右导轨(121)的横截面形状呈Ω形或燕尾形;在所述的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导轨立柱(11)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左导轨立柱固定座(14),左导轨立柱(11)的顶部和底部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固定座(14)的位置用左导轨立柱固定螺钉(112)与左导轨立柱固定座(14)固定;在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导轨立柱(12)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右导轨立柱固定座(15),右导轨立柱(12)的顶部和底部在对应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15)的位置用右导轨立柱固定螺钉(122)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15)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匣钵引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滑块(22)和右滑块(25)的数量各有上下对应的一对;在所述升降作用缸(3)的升降作用缸柱(31)上并且位于升降作用缸柱(31)的末端固定有一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头(311),该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头(311)套固在所述的提升导杆(27)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匣钵引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作用缸(3)为气缸。

6.  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匣钵引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移动作用缸(5)设置在所述的左滑块固定板(21)上时,所述的移动作用缸柱(51)与所述的右滑动夹臂(42)连接,而当移动作用缸(5)设置在所述的右滑块固定板(23)上时,移动作用缸柱(51)与所述的左滑动夹臂(41)连接;所述的支撑横梁(25)穿过所述的左滑动夹臂(41)以及右滑动夹臂(4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匣钵引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夹爪(43)和右夹爪(44)的横截面形状均呈L字形;所述的左开合作用缸(451)以及右开合作用缸(452)均为气缸。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匣钵引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滑动夹臂(4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支撑横梁(25)的位置开设有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而在所述右滑动夹臂(42)上并且在对应于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的位置开设有右滑动夹臂让位腔(421),支撑横梁(25)穿过所述的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以及右滑动夹臂让位腔(421)。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匣钵引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滑动夹臂(4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导杆(26)的位置固定有左滑动夹臂上导套(412),该左滑动夹臂上导套(412)与上导杆(26)滑动配合,而在对应于所述的下导杆(28)的位置固定有左滑动夹臂下导套(413),该左滑动夹臂下导套(413)与下导杆(28)滑动配合;在所述的右滑动夹臂(4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导杆(26)的位置固定有右滑动夹臂上导套(422),该右滑动夹臂上导套(422)与上导杆(26)滑动配合,而在对应于所述的下导杆(28)的位置固定有右滑动夹臂下导套(423),该右滑动夹臂下导套(423)与下导杆(28)滑动配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匣钵引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作用缸(5)为气缸。

说明书

说明书匣钵引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窑炉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匣钵引渡装置。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引渡的概念是指将匣钵从纵向输送机构转移至横向输送机构或者从横向输送机构转移至纵向输送机构,基于此理还可将匣钵引渡装置称为匣钵移栽装置。
上面提及的匣钵移盖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将匣钵盖移离于匣钵;二是将匣钵盖置于匣钵上。具体根据所处的工位决定,例如在匣钵进入电子窑炉的炉膛之前需将匣钵盖盖配于匣钵上,又如在对行出炉膛的匣钵倒料之前需将匣钵盖移除于匣钵。
上面提及的电子窑炉是烧成用于制作电子元器件的电子粉体材料的专用设施,并且通常以配套于生产流水线上的形式出现,所谓的生产流水线是指围绕电子窑炉配备一用于自动输送匣钵的匣钵自动输送机构,该匣钵自动输送机构设置在电子窑炉炉膛入口与炉膛出口之间,并且该匣钵自动输送机构按照工艺要求或称工位要求主要由匣钵自动倒料装置、匣钵自动清洁装置、匣钵裂纹检查装置、匣钵自动称重供料装置和载料匣钵引入装置构成。如前述,由于匣钵自动输送机构介于电子窑炉的炉膛入口与炉膛出口之间,因而由其将出自炉膛的并且盛有完成了烧成的电子粉体材料(熟料)的匣钵在输送装置的匣钵输送辊或输送链轨的作用下到达匣钵自动倒料工位时由匣钵自动倒料装置将匣钵内的电子粉体材料倒除,当倒除了电子粉体材料后的空的匣钵行进至匣钵自动清洁工位时,由该工位处的匣钵自动清洁装置对匣钵的钵腔进行清洁,进而,当完成了清洁的匣钵在到达匣钵裂纹检查工位时,由该工位处的匣钵裂纹检查装置对匣钵进行检查,以便将具有裂纹的瑕疵匣钵检出并剔除于匣钵自动输送机构即剔除于匣钵输送辊或匣钵输送链轨,当经过检查的匣钵行移至匣钵自动称重供料工位时,由该工位处的匣钵自动称重供料装置对匣钵进行计量供料,当装有电子粉体材料(生料)的匣钵即完成了计量供料的匣钵行进至载料匣钵引入工位时,由载料匣钵引入装置将匣钵自电子窑炉的炉膛入口引入炉膛,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而形成完整的电子窑炉生产流水线。前述的电子粉体材料如彩色荧光粉、灯粉、钛酸钡、钛酸锶、三氧化二钇、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铋、锆钛酸铅、磷酸铁锂或铁氧体磁粉,等等。
如业界所知,前述匣钵自动输送机构的结构体系的各装置围绕电子窑炉的炉膛出、入口而形成趋于口字形的状态分布,因此当匣钵从炉膛出口引出后到达横向输送机构即横向输送线(垂直于炉体),由横向输送机构输送一段距离后需转向至纵向输送机构即纵向输送线,此时的匣钵需作一个90°的转弯动作才能从横向输送机构转入纵向输送机构,由纵向输送机构输送并在完成了倒料、装料后再次到达另一横向输送机构,以便送入炉膛,在此过程中匣钵同样需作一个90°的转弯动作才能到达前述的另一横向输送机构。由此可知,在匣钵到达彼此形成L字形关系的纵、横向输送机构即纵、横向输送线的交界部位即直角部位时,需使匣钵改向90°运行。
已有技术普遍由工人以手工方式将位于横向输送机构上的匣钵搬移至纵向输送机构上,或者将位于纵向输送机构上的匣钵搬移至横向输送机构上,欠缺在于:由于匣钵较为笨重,因而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并且由于工人所处的工位离电子窑炉较近,因而易受严酷环境的影响。此外,本申请人作了文献检索,然而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得以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以自动化的方式将匣钵改变90°而得以自横向输送机构过渡到纵向输送机构或者自纵向输送机构过渡至横向输送机构、有利于保障对匣钵夹住与释放的可靠性而藉以避免因非正常脱落损及匣钵、有益于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作与使用以及维护和有便于体现经济廉价性而藉以减轻使用者的设备投入成本的匣钵引渡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匣钵引渡装置,包括一机架,在该机架的左端后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左导轨立柱,而在机架的右端后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的位置同样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右导轨立柱,在左导轨立柱朝向右导轨立柱的一侧固定有一左导轨,而在右导轨立柱朝向左导轨立柱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的位置固定有一右导轨;一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对应于所述的左、右导轨之间并且同时与左导轨以及右导轨滑动配合;一用于驱使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升降作用缸,该升降作用缸以其升降作用缸柱朝向下的状态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并且与升降机构连接;一匣钵自动夹放机构,该匣钵自动夹放机构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升降机构上;一用于驱使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左右移动的移动作用缸,该移动作用缸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并且该移动作用缸的移动作用缸柱与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连接;所述的匣钵自动夹放机构包括左滑动夹臂、右滑动夹臂、左夹爪、右夹爪和夹臂双向开合装置,左、右滑动夹臂以彼此对应的状态与所述升降机构滑动配合,左夹爪固定在左滑动夹臂的前端的下部,右夹爪固定在右滑动夹臂的前端的下部并且与左夹爪相对应,夹臂双向开合装置包括左开合作用缸、右开合作用缸和作用缸柱连接块,左开合作用缸以水平状态固定在所述左滑动夹臂朝向所述右滑动夹臂的一侧,并且该左开合作用缸的左开合作用缸柱的末端与作用缸柱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右开合作用缸以水平状态固定在右滑动夹臂朝向左滑动夹臂的一侧,并且该右开合作用缸的右开合作用缸柱的末端与作用缸柱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左滑块固定板、左滑块、右滑块固定板、右滑块、支撑横梁、上导杆、提升杆和下导杆,左滑块与左滑块固定板的左侧固定并且由该左滑块连同左滑块固定板与所述的左导轨滑动配合,右滑块与右滑块固定板的右侧固定并且由该右滑块连同右滑块固定板与所述的右导轨滑动配合,支撑横梁的数量有彼此前后并行的一对,该支撑横梁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而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的左侧固定,上导杆位于支撑横梁的上方,该上导杆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而上导轨的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的左侧固定,提升杆在与上导杆并行的状态下对应于上导杆的前侧,并且该提升杆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而提升杆的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的左侧固定,下导杆的数量有彼此并行的一对,该下导杆位于所述支撑横梁的下方并且该下导杆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而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的左侧固定;在所述机架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升降作用缸的位置固定有一升降作用缸支承板,升降作用缸固定在该升降作用缸支承板上,所述的升降作用缸柱在穿过升降作用缸支承板后与所述提升杆连接,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同时与所述上导杆以及下导杆滑动配合;所述的移动作用缸与所述的左滑块固定板的右侧固定或者与所述的右滑块固定板的左侧固定;所述的左滑动夹臂和右滑动夹臂同时与所述的上导杆以及下导杆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导轨和右导轨的横截面形状呈Ω形或燕尾形;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导轨立柱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左导轨立柱固定座,左导轨立柱的顶部和底部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固定座的位置用左导轨立柱固定螺钉与左导轨立柱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导轨立柱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右导轨立柱固定座,右导轨立柱的顶部和底部在对应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的位置用右导轨立柱固定螺钉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滑块和右滑块的数量各有上下对应的一对;在所述升降作用缸的升降作用缸柱上并且位于升降作用缸柱的末端固定有一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头,该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头套固在所述的提升导杆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作用缸为气缸。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移动作用缸设置在所述的左滑块固定板上时,所述的移动作用缸柱与所述的右滑动夹臂连接,而当移动作用缸设置在所述的右滑块固定板上时,移动作用缸柱与所述的左滑动夹臂连接;所述的支撑横梁穿过所述的左滑动夹臂以及右滑动夹臂。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夹爪和右夹爪的横截面形状均呈L字形;所述的左开合作用缸以及右开合作用缸均为气缸。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左滑动夹臂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支撑横梁的位置开设有左滑动夹臂让位腔,而在所述右滑动夹臂上并且在对应于左滑动夹臂让位腔的位置开设有右滑动夹臂让位腔,支撑横梁穿过所述的左滑动夹臂让位腔以及右滑动夹臂让位腔。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左滑动夹臂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导杆的位置固定有左滑动夹臂上导套,该左滑动夹臂上导套与上导杆滑动配合,而在对应于所述的下导杆的位置固定有左滑动夹臂下导套,该左滑动夹臂下导套与下导杆滑动配合;在所述的右滑动夹臂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导杆的位置固定有右滑动夹臂上导套,该右滑动夹臂上导套与上导杆滑动配合,而在对应于所述的下导杆的位置固定有右滑动夹臂下导套,该右滑动夹臂下导套与下导杆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作用缸为气缸。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当在使用状态下设置于纵、横向输送机构的接壤位置时,由匣钵自动夹放机构将匣钵夹住或释放,并在移动作用缸的工作下使匣钵自动夹放机构连同由其夹住的匣钵循着升降机构水平位移,从而能以自动化的方式将匣钵以改变90°的状态自横向输送机构过渡到纵向输送机构或者从纵向输送机构过渡到横向输送机构;之二,由于夹臂双向开合装置的结构合理,因而能确保左、右滑动夹臂彼此相向或相背位移的效果,提高对匣钵夹住与释放的可靠性,避免匣钵因非正常脱落致损;之三,由于整体结构简单,因而不仅制造、装配以及使用维护方便,而且因成本低而得以体现经济廉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匣钵自动夹放机构的夹臂双向开合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
请参见图1,示出了呈长方体并且镂空的呈框架状构造的一机架1,在该机架1的左端后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左导轨立柱11,而在机架1的右端后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11的位置同样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右导轨立柱12,在左导轨立柱11朝向右导轨立柱12的一侧固定有一左导轨111,而在右导轨立柱12朝向左导轨立柱1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111的位置固定有一右导轨121;给出了一升降机构2,该升降机构2对应于左、右导轨111、121之间并且同时与左导轨111以及右导轨121滑动配合;给出了一用于驱使升降机构2升降的升降作用缸3,该升降作用缸3以其升降作用缸柱31朝向下的状态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并且与升降机构2连接;给出了一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该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左右移动地设置在前述的升降机构2上(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给出了一用于驱使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在升降机构2上左右移动的移动作用缸5,该移动作用缸5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升降机构2上并且该移动作用缸5的移动作用缸柱51与所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连接。
由图1所示,在前述的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11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左导轨立柱固定座14,左导轨立柱11的顶部和底部在对应于左导轨立柱固定座14的位置用左导轨立柱固定螺钉112与左导轨立柱固定座14固定;同样的道理,在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右导轨立柱12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右导轨立柱固定座15,右导轨立柱12的顶部和底部在对应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15的位置用右导轨立柱固定螺钉122与右导轨立柱固定座15固定。
前述的升降机构2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左滑块固定板21、左滑块22、右滑块固定板23、右滑块24、支撑横梁25、上导杆26、提升杆27和下导杆28,左滑块22通过左滑块螺钉221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左侧固定并且由该左滑块22连同左滑块固定板21与前述的左导轨111滑动配合,右滑块24通过右滑块螺钉(图中未示出)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右侧固定并且由该右滑块24连同右滑块固定板23与前述的右导轨121滑动配合,支撑横梁25的数量有彼此前后并行的一对,该支撑横梁25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在图1中还示出了用于将支撑横梁25分别与左、右滑块固定板21、23固定的支撑横梁固定螺钉251,上导杆26位于支撑横梁25的上方,该上导杆26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上导轨26的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提升杆27在与上导杆26并行的状态下对应于上导杆26的前侧,并且该提升杆27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提升杆27的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下导杆28的数量有彼此并行的一对,该下导杆28位于所述支撑横梁25的下方并且该下导杆28的左端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而右端与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在图中还示出了用于使下导杆28与左、右滑块固定板21、23固定的导杆固定螺钉281。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前述的左导轨111和右导轨121的横截面形状均呈Ω形,因而前述右滑块22以及左滑块24的滑块槽的横截面形状亦呈Ω形。然而,如果将左导轨111和右导轨121的横截面形状改为燕尾形,那么左滑块22以及右滑块24的滑块槽的横截面形状同样呈燕尾形。
在前述机架1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升降作用缸3的位置固定有一升降作用缸支承板13,升降作用缸23固定在该升降作用缸支承板13上,前述的升降作用缸柱31在穿过升降作用缸支承板13后与所述提升杆27连接。前述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同时与前述上导杆26以及下导杆28滑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移动作用缸5通过作用缸固定螺钉52与前述的右滑块固定板23的左侧固定,如果将移动作用缸5与左滑块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则应当视为等效变化。
由图1所示,前述的左滑块22和右滑块25的数量各有上下对应的一对。在前述升降作用缸3的升降作用缸柱31上并且位于升降作用缸柱31的末端固定有一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头311,该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头311套固在前述的提升导杆27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
优选地,前述的升降作用缸3为气缸,但是如果改用油缸,那么同样视为等效变化。
继续见图1,前述的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左滑动夹臂41、右滑动夹臂42、左夹爪43、右夹爪44和夹臂双向开合装置45,左、右滑动夹臂41、42以彼此对应的状态即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同时与前述上导杆26以及下导杆28滑动配合,左夹爪43采用左夹爪螺钉431固定在左滑动夹臂41的前端的下部,右夹爪44采用右夹爪螺钉441固定在右滑动夹臂42的前端的下部并且与左夹爪43相对应,夹臂双向开合装置45连接在左、右滑动夹臂41、42之间。由图1和图2所示,左、右夹爪43、44的横截面形状均呈L字形。
由于本实施例将前述的移动作用缸5设置在右滑块固定板23上,因此前述的移动作用缸柱51与左滑动夹臂41固定连接。然而,如果将移动作用缸5设置在左滑块固定板21上,那么移动作用缸柱51与右滑动夹臂42固定连接。前述的支撑横梁25穿过前述的左滑动夹臂41以及右滑动夹臂42。具体由图1所示,在前述的左滑动夹臂4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支撑横梁25的位置开设有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而在前述右滑动夹臂42上并且在对应于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的位置开设有右滑动夹臂让位腔421,支撑横梁25穿过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以及右滑动夹臂让位腔421。
在前述的左滑动夹臂4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上导杆26的位置用螺钉固定有左滑动夹臂上导套412,该左滑动夹臂上导套412与上导杆26滑动配合,而在对应于下导杆28的位置用螺钉固定有左滑动夹臂下导套413,该左滑动夹臂下导套413与下导杆28滑动配合;在前述的右滑动夹臂42上并且在对应于上导杆26的位置用第一固定螺钉4221固定有右滑动夹臂上导套422,该右滑动夹臂上导套422与上导杆26滑动配合,而在对应于前述的下导杆28的位置用第二固定螺钉4231固定有右滑动夹臂下导套423,该右滑动夹臂下导套423与下导杆28滑动配合。
由于本实施例将移动作用缸5设置在了即连接在了右滑块固定板23上,因而开设在右滑动夹臂42上的前述右滑动夹臂让位腔421明显大于前述的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11,以便供移动作用缸5的缸体穿过该右滑动夹臂42。反之,当移动作用缸5设置于前述的左滑动块固定板21上时,则前述的右滑动夹臂让位腔411大于左滑动夹臂让位腔421,以便供移动作用缸5的缸体穿过左滑动夹臂。
优选地,前述的移动作用缸5为气缸,如果改用油缸,则应当视为等同替代。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夹臂双向开合装置45包括左开合作用缸451、右开合作用缸452和作用缸柱连接块453,左开合作用缸451以水平状态固定在前述左滑动夹臂41朝向前述右滑动夹臂42的一侧(朝向右的一侧),并且该左开合作用缸451的左开合作用缸柱4511的末端与作用缸柱连接块453的左侧固定连接,右开合作用缸452以水平状态固定在右滑动夹臂42朝向左滑动夹臂41的一侧(朝向左的一侧),并且该右开合作用缸452的右开合作用缸柱4521的末端与作用缸柱连接块453的右侧固定连接。前述的左开合作用缸451以及右开合作用缸452均采用气缸。
在图2中,示出了位于右开合作用缸452尾部(即右端端部)的右开合作用缸固定螺杆4522,该右开合作用缸固定螺杆4522在对应于预设在右滑动夹臂42上的螺杆孔424的位置与右滑动夹臂42固定,并且由旋配在右开合作用缸固定螺杆4522上的锁定螺母45221锁定,由于左开合作用缸451同左滑动夹臂41相固定的固定方式是与前述右开合作用缸452同右滑动夹臂42相固定的固定方式完全相同的,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由图2所示,当前述的左开合作用缸柱4511旋入于作用缸柱连接块453的左侧的连接块螺孔4531内后,再由锁定螺钉4532在对应于预设在作用缸柱连接块453上的并且与连接块螺孔4531相通的锁定螺钉孔4533的位置将左开合作用缸柱4511锁定。同样,当右开合作用缸柱4521旋入作用缸柱连接块453的右侧的连接块螺孔4531内后,再用相应的锁定螺钉4532在对应于预设在作用缸柱连接块453上的并且同样与连接块螺孔4531相通的锁定螺钉4533的位置将右开合作用缸柱4521锁定。
应用例: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在图3中示出了一用于输送匣钵6的纵向输送机构7和横向输送机构8,该纵向输送机构7即为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纵向输送线,而该横向输送机构8即为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横向输送线,由图3所示,纵、横向输送机构7、8形成L字形的接壤关系。
当要将纵向输送机构7上的匣钵6转移至横向输送机构8上时,则先由升降作用缸3工作,升降作用缸柱31向缸体外伸展,即向下伸展,由于升降作用缸柱31由其末端的作用缸柱连接头311与升降机构2的结构体系的提升杆27套固连接,因此由向下位移的升降作用缸柱31通过提升杆27将整个升降机构2同时循着左导轨111以及右导轨121向下位移。由于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设置于升降机构2上,因此在升降机构2下行时,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也相应下移,使固定于左滑动夹臂41的前端下方的左夹爪43以及固定于右滑动夹臂42的前端下方的右夹爪44分别对应到匣钵6的两侧的下方。接着夹臂双向开合装置45工作,具体而言,左、右开合作用缸451、452同时工作,使左、右滑动夹臂41、42相向位移,从而由左、右夹爪43、44在分别对应于匣钵6的两侧(左右侧)、底侧部的位置将匣钵6夹住。再接着升降作用缸3反向工作,按前述相反的过程而使匣钵6处于悬空于纵向输送机构7的上方。进而接着,移动作用缸5工作,移动作用缸柱51向缸体内位移,即向右位移,由移动作用缸柱51带动夹住着匣钵6的整个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循着前述的上导杆26以及下导杆28向右位移,使匣钵6对应到横向输送机构8的上方。此时,升降作用缸3再次正向工作,使升降作用缸柱31向缸体外伸展,即向下伸展,按前述而直至使匣钵6触及至横向输送机构8的程度。紧接着,前述的夹臂双向开合装置45的左、右开合作用缸451、452相对于前述的动作而反向动作,使左、右滑动夹臂41、42彼此斥开,左、右夹爪43、44也因左、右滑动夹臂41、42的斥开而同时斥开并将匣钵6释放于横向输送机构8上。接着升降作用缸3再次反向动作,使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上行,几乎在同时,移动作用缸5再次动作,移动作用缸柱51向缸体外伸出,即向左位移,使整个匣钵自动夹放机构4返回到对应于纵向输送机构7的上方,进入对下一个匣钵6的夹取状态。
如果需要将横向输送机构8上的匣钵6移至纵向输送机构7上,那么道理同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匣钵引渡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匣钵引渡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匣钵引渡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匣钵引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匣钵引渡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匣钵引渡装置,属于电子窑炉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其左端后侧有左导轨立柱,右端后侧有右导轨立柱,左导轨立柱的一侧有左导轨,右导轨立柱的一侧并有右导轨;升降机构,与左、右导轨配合;升降作用缸,设在机架的顶部;匣钵自动夹放机构,设在升降机构上;移动作用缸,设在升降机构上;匣钵自动夹放机构包括左、右滑动夹臂、左、右夹爪和夹臂双向开合装置,夹臂双向开合装置包括左、右开合作用缸和作用缸柱连接块。能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炉;窑;烘烤炉;蒸馏炉〔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