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1634715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0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34101.5

申请日:

2015.01.23

公开号:

CN104605974A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9/007申请日:20150123|||公开

IPC分类号:

A61F9/007

主分类号:

A61F9/007

申请人: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明人:

曹晓建; 李海俊; 杨雷; 阙军

地址:

210029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39

代理人:

缪友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包括带线缝钩以及与其配合使用的勾线器;所述带线缝钩由第一手柄和缝钩体组成,缝钩体底部从一侧向上弯曲形成弯钩,弯钩头呈针尖状且弯钩头处设有供缝合线穿过的线缝,第一手柄上设有用于对应弯钩和区分弯钩两侧的指示标志;所述勾线器由第二手柄和勾线体组成,勾线器底部从一侧向上弯曲成弧状。本发明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实现纤维环的缝合,操作成功率高、成本低,操作过程可以控制缝合的软组织边缘距离和缝合的深度,过程安全可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线缝钩以及与其配合使用的勾线器;所述带线缝钩由第一手柄和缝钩体组成,缝钩体底部从一侧向上弯曲形成弯钩,弯钩头呈针尖状且弯钩头处设有供缝合线穿过的线缝,第一手柄上设有用于对应弯钩和区分弯钩两侧的指示标志;所述勾线器由第二手柄和勾线体组成,勾线器底部从一侧向上弯曲成弧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钩体包括缝钩主体和弯钩,缝钩主体呈梯形圆柱状,长度为150~170mm、直径从与所述第一手柄连接处向与弯钩连接处收缩,弯钩包括从缝钩主体一侧伸出的倾斜段和从倾斜端向上伸出的竖直段,倾斜段长度为3~5mm、竖直段长度为7~9mm,所述线缝设置在所述竖直段,所述线缝长为2~3mm、且距竖直段最顶部1.5~2.5mm;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的结构相同,均呈底部收缩的圆柱状,长度为90~110mm,顶部直径为13~18mm;所述勾线体包括勾线本体和线钩,勾线本体呈梯形圆柱状,长度为150~170mm、直径从与所述第二手柄连接处向与线钩连接处收缩,线钩从勾线本体一侧弧度弯曲。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钩主体长度为160mm,与所述第一手柄连接处的直径为3mm;所述弯钩倾斜段长度为4mm、竖直端长度为8mm,所述线缝长为2.5mm、且距所述弯钩竖直段最顶部2mm;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长度为100mm,顶部直径为15mm;所述勾线本体长度为160mm,与所述第二手柄连接处的直径为3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线器;所述推线器由第三手柄和推线体构成,推线体包括连杆以及与设于连杆底端的推线端,推线端底端向上弯曲形成用于推线的弧形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手柄呈底部收缩的圆柱状,长度为90~110mm,顶部直径为13~18mm;所述连杆呈圆柱状,直径为1.5~2.5mm、长度为110~130mm;所述推线端呈扁平状,长度为25~35mm,厚度从与所述连杆连接处向底端收缩、宽度从与所述连杆连接处向底端延长。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手柄长度为100mm,顶部直径为15mm;所述连杆直径为2mm,长度为120mm;所述推线端长度为30mm,厚度从与所述连杆连接处的2mm收缩到底端的1.5mm、宽度从与所述连杆连接处的2mm延长至底端的4m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标志设置于第一手柄顶端,用于指示所述缝钩体的弯钩侧和所述弯钩的两侧。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顶端的指示标志为指示箭头,指示箭头对称分为深色区和浅色区,指示箭头的指向用于指示所述缝钩体的弯钩侧,指示箭头的深色区和浅色区用于指示所述弯钩的两侧。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片交叉相连剪刀构成的线剪,剪刀一端为手柄、另一端为刀片,手柄与刀片之间的连接杆呈多段弧形折弯状。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用于操作者手持的手指搭靠孔;所述连接杆从手柄朝刀片方向包括一段向彼此内侧大角度收缩的直线段、小角度收缩的弧线段、向手柄平面一侧弯曲的拱形段和设有连接用旋转轴的交叉段,其中拱形段的长度最长;所述刀片包括向手柄平面另一侧弯曲的拐弯段和短刃,两个短刃朝彼此内侧斜面向下切合。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在临床上开展以来,缓解了无数病人的痛苦,但是其手术以后的较高的二次复发率仍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同时一次手术后纤维环的疤痕愈合也给二次治疗带来很大的挑战。目前认为纤维环切开后行缝合固定,无论是对椎体的生物力学稳定以及术后二次复发的预防均有明确作用。但是椎间盘缝合是相当困难的,其主要原因是单纯开窗减压后纤维环位于较深的位置,使用现有的弧形缝合针是没有办法完成缝合操作的,同时,一般纤维环开口的地方均位于神经根后方,不恰当的使用方法很容易导致神经根和硬膜的损伤。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缝合装置主要是2020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其最大的优点是操作步骤简单,可以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操作,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著的,首先,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其缝合的距离是固定的,而经过单纯髓核摘除后的纤维环往往是成哆开状的,就是说需要缝合的两个界面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显然,固定距离的缝合是不能够胜任这种情况的,其常常会导致一侧缝上而另外一侧脱缝,或者是两侧缝合的距离严重的不对等;其次,其缝合的深度是不可调控制的,我们缝合椎间盘的时候一般希望深度能到达到整个纤维环的深度,这个需要根据缝合是纤维环两侧所处的位置调整缝合的方向和深度,固定角度的缝合显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再者现有的缝合器远端的鹰嘴结构在缝合的过程中如果碰到终板的话容易导致变形,而导致对合穿线失败。而在行髓核摘除的时候,往往不一定在纤维环的正中间切开而偏一侧的终板的切开,这就导致缝合的时候其远端的鹰嘴针不可避免的会触碰到终板,缝合器远端的缝针触碰到坚硬的骨组织就会变形,然后导致其自动穿线失败。最后,现有的缝合器其价格昂贵,给患者负担。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纤维环切开后缝合难度大,无法控制缝合距离和深度以及现在缝合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包括带线缝钩以及与其配合使用的勾线器;所述带线缝钩由第一手柄和缝钩体组成,缝钩体底部从一侧向上弯曲形成弯钩,弯钩头呈针尖状且弯钩头处设有供缝合线穿过的线缝,第一手柄上设有用于对应弯钩和区分弯钩两侧的指示标志;所述勾线器由第二手柄和勾线体组成,勾线器底部从一侧向上弯曲成弧状。将带线缝钩沿纤维环切口方向伸入纤维环至椎间隙内,旋转90°后回退使带线缝钩从纤维环一侧穿出后使用勾线器将缝合线勾出,将带线缝钩再次退入纤维环并转动至纤维环另一侧的前方,穿出后依据带线缝钩第一手柄上的指示使用勾线器由第一次勾出缝合线的同侧将缝合线勾出。最后将两次勾出的缝合线在推线器的作用下进行线结。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缝钩体包括缝钩主体和弯钩,缝钩主体呈梯形圆柱状,长度为150~170mm、直径从与所述第一手柄连接处向与弯钩连接处收缩;弯钩包括从缝钩主体一侧伸出的倾斜段和从倾斜端向上伸出的竖直段,倾斜段长度为3~5mm、竖直端长度为7~9mm,所述线缝设置在所述竖直段上,所述线缝长为2~3mm、距竖直段最顶部1.5~2.5mm;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结构相同,均呈底部收缩的圆柱状,长度为90~110mm,顶部直径为13~18mm;所述勾线体包括勾线本体和线钩,勾线本体呈梯形圆柱状,长度为150~170mm、直径从与所述第二手柄连接处向与线钩连接处收缩,线钩从勾线本体一侧弧度弯曲。
为了达到最优的操作效果,设置所述缝钩主体长度为160mm,与所述第一手柄连接处的直径为3mm;所述弯钩倾斜段长度为4mm、竖直端长度为8mm,所述线缝长为2.5mm、且距所述弯钩竖直段最顶部2mm;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长度为100mm,顶部直径为15mm;所述勾线本体长度为160mm,与所述第二手柄连接处的直径为3mm。
采用带线缝钩缝合线结需使用推线器和线剪。所述推线器由第三手柄和推线体构成,推线体包括连杆以及与设于连杆底端的推线端,推线端底端向上弯曲形成用于推线的弧形结构。所述线剪由两片交叉相连的剪刀构成,剪刀一端为手柄、另一端为刀片,手柄与刀片之间的连接杆呈多段弧形折弯状便于手术者操作时有清晰的视野,整个剪线过程可视可控。
所述第三手柄呈底部收缩的圆柱状,长度为90~110mm,顶部直径为13~18mm;所述连杆呈圆柱状,直径为1.5~2.5mm、长度为110~130mm;所述推线端呈扁平状,长度为25~35mm,厚度从与所述连杆连接处向底端收缩、宽度从与所述连杆连接处向底端延长。
最优化所述推线器,设置第三手柄长度为100mm,顶部直径为15mm;设置连杆直径为2mm,长度为120mm;设置推线端长度为30mm,厚度从与所述连杆连接处的2mm收缩到底端的1.5mm、宽度从与所述连杆连接处的2mm延长至底端的4mm。
带线缝钩、勾线器和推线器的尺寸都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符合实际操作中的要求,方便操作。
所述指示标志设置于第一手柄顶端,用于指示所述缝钩体的弯钩侧和所述弯钩的两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手柄顶端的指示标志为指示箭头,指示箭头对称分为深色区和浅色区,指示箭头的指向用于指示所述缝钩体的弯钩侧,指示箭头的深色区和浅色区用于指示所述弯钩的两侧。指示标志的设置是为了提示操作者两次使用钩线器勾出缝合线是在缝钩的同一侧进行,这样保证两次勾出后缝合线已经脱钩,便于缝钩退出。
所述手柄包括用于操作者手持的手指搭靠孔,所述连接杆从手柄朝刀片方向包括一段向彼此内侧大角度收缩的直线段、小角度收缩的弧线段、向手柄平面一侧弯曲的拱形段和设有连接用旋转轴的交叉段,其中拱形段的长度最长;所述刀片包括向手柄平面另一侧弯曲的拐弯段和短刃,两个短刃朝彼此内侧斜面向下切合。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优点在于:
1. 本发明设计简单合理,易于操作,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实现纤维环的缝合,操作成功率高,解决了现有装置操作失败率高的问题;
2.与现有的装置相比,使用本发明可以控制缝合的软组织边缘距离和缝合的深度;同时还可以克服软组织之间的空隙;
3.本发明可以多针缝合,一套工具消毒后可以反复使用,避免现有工具一次性使用的缺点,有效降低病人的费用;
4.本发明的操作过程均在操作者的视野范围内,过程安全可控。
5.本发明提供的带线缝钩、勾线器、推线器的尺寸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操作误差小;线剪的结构设计为剪除尾线操作提供最优的操作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带线缝钩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带线缝钩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带线缝钩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勾线器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勾线器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勾线器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推线器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推线器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线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至图9所示的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包括带线缝钩、勾线器、推线器和线剪。如图1至图3所示的带线缝钩,由第一手柄11和缝钩体组成,缝钩体底部从一侧向上弯曲形成弯钩15,弯钩头呈针尖状且弯钩头处设有供缝合线穿过的线缝13,第一手柄11顶端设有与弯钩对应的指示箭头14,指示箭头14的指向对应缝钩体的弯钩侧,指示箭头14对称分为深色区和浅色区,用于指示弯钩15的两侧。第一手柄11呈底部收缩的圆柱状,长度为100mm,顶部直径为15mm;缝钩体包括缝钩主体12和弯钩15,缝钩主体12呈梯形圆柱状,长度为160mm、直径从与第一手柄11连接处的3mm向与弯钩15连接处收缩;弯钩15从缝钩主体12一侧倾斜伸出4mm、再向上伸长8mm,线缝13长为2.5mm、距弯钩头最顶部2mm。如图4至图6所示的勾线器,用于配合带线缝钩使用,由第二手柄21和勾线体组成,第二手柄21的结构与带线缝钩的第一手柄11结构相同,长度为100mm、顶部直径为15mm,勾线体包括勾线本体22和线钩23,勾线本体22呈梯形圆柱状,长度为160mm、直径从与第二手柄21连接处的3mm向与线钩23连接处收缩;线钩23从勾线本体22一侧小弧度弯曲。如图7和图8所示的推线器,由第三手柄31和推线体构成,推线体包括连杆32以及与设于连杆32底端的推线端33,连杆32呈长度120mm、直径2mm的圆柱状,推线端33呈扁平状,长度为30mm、厚度从与连杆32连接处的2mm收缩到底端的1.5mm、宽度从与连杆32连接处的2mm延伸至底端的4mm,推线端33的底端呈向上弯曲形成用于推线的弧形结构。如图9所示的线剪,由交叉相连的两片剪刀相连,每片剪刀一端为手柄、另一端为刀片,手柄与刀片之间的连接杆呈多段弧形折弯状。手柄包括用于操作者手持的手指搭靠孔41,连接杆从手柄朝刀片方向包括一段向彼此内侧大角度收缩的直线段42、小角度收缩的弧线段43、向上弯曲的拱形段44和用于旋转轴连接的交叉段45,其中拱形段的长度最长,交叉段45上设有连接两片剪刀的旋转轴451;刀片呈弧形直角向下拐弯46带短刃47,两个短刃47朝彼此内侧斜面向下切合。
使用时,带线缝钩以其弯钩侧平行纤维环切开方向伸入至纤维环切口,当带线缝钩的弯钩头超过纤维环前方时,将带线缝钩旋转90度使其弯钩头向纤维环一侧靠拢,然后牵拉带线缝钩使弯钩头由内向外刺破纤维环,使用勾线器将缝合线从带线缝钩一侧勾出,直至完全将缝合线拉出体外,然后向深处推动带线缝钩,依据带线缝钩第一手柄顶端指示头旋转180度向纤维环另一侧靠拢,重复带线缝钩之前的动作,根据指示箭头深色区和浅色区的指示,使用勾线器将缝合线从带线缝钩同一侧勾出至体外,再向深处推动带线缝钩,回旋90度,沿纤维环切口方向退出缝钩。将缝合线进行线结固定,推线器将线结向深处推入直到固定牢固,然后通过线剪减除尾线。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一种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髓核摘除术后缝合纤维环的操作装置,包括带线缝钩以及与其配合使用的勾线器;所述带线缝钩由第一手柄和缝钩体组成,缝钩体底部从一侧向上弯曲形成弯钩,弯钩头呈针尖状且弯钩头处设有供缝合线穿过的线缝,第一手柄上设有用于对应弯钩和区分弯钩两侧的指示标志;所述勾线器由第二手柄和勾线体组成,勾线器底部从一侧向上弯曲成弧状。本发明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实现纤维环的缝合,操作成功率高、成本低,操作过程可以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