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土地使用率并节资的建筑设计法 本设计法所属的技术领域是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技术领域。现行多种建筑设计图集是现建筑设计法的技术成果,这是本设计法背景性技术的反映。
实施本设计法的目的是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土地使用率、节约用电、为住户节约开支以及缩短乘电梯时间并降低乘电梯的拥挤程度等。
本设计法成果特点及设计法内容如下:
(一)本设计法成果特点是楼房各层不是都使用电梯,在楼顶以下若干层使用电梯;底层以上若干层不使用电梯。电梯间从底层或地下室贯穿至使用电梯的各楼层。
(二)为了安全疏散以及电梯故障维修时使用,应设计建造从底层(或地下室)贯穿至顶层的楼梯。
(三)不使用电梯楼层的建筑设计法之一:电梯间经该楼层时其四壁是封闭的无门洞,电梯在该层不设站,该层没有通往电梯间的通道和候梯厅,其使用房间(如厨房,卫生间)与电梯间邻接。
(四)不使用电梯楼层的建筑设计法之二:电梯在该层有设站;电梯间在该层有设门,但只有从电梯间至楼梯的通道并在这通道的墙上没有门,该层住户因无门进入这通道而不能去乘电梯。该层电梯设站的作用只是便于电梯维修,并使该层电梯间至楼梯之间有了进出口和通道,以便维修人员进出。
(五)对于不使用电梯地楼层(底层以上若干层)宜有专用楼梯,供不使用电梯楼层的住户上、下楼,这专用楼梯不与从底层贯穿至顶层的楼梯联通。
(六)使用电梯户数是确定电梯台数的基本数据。计算应设置的电梯台数时,对于使用本设计法的情况,应把底层及其以上若干层不使用电梯的户数扣去,以顶层以下若干层有使用电梯的户数来计算应设置的电梯台数,从而降低投资成本。
(七)有关确定楼房层数因素诸多,政府规划部门对层数的意见、提高土地使用率、投资力量、市场情况和经营决策、场地工程地质情况等均是影响层数的因素,这些因素应与本设计法中的顶层以下多少层使用电梯;底层以上多少层不使用电梯的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研究。应尽可能调整使用电梯的层数使所需电梯台数接近整数(以使用电梯户数等数据来计算),从而提高电梯使用率或避免电梯台数少于实际需要。
(八)采用本设计法所设计的楼房,底层以上若干层不使用电梯,这些楼层的专用楼梯位置、朝向与电梯间的相对位置,以及与从顶层贯穿至底层楼梯之间相对位置等方面的设计,应本着全面兼顾、相互协调、实用、经济等原则拟出合理方案。
(九)实施本设计法时,主流关键方面是运用上述方法,此外,还必须配合应用公有领域内的现建筑设计技术,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获得完整建筑设计成果(这里不必介绍这些现建筑设计技术)。
高楼设电梯,乘上电梯各层都能达到,这是现设计法的通性,本设计法与其相比是反常的别开生面的其有益效果可归纳三方面:
第一、对住户的效益:
底层以上若干层由于住户无使用电梯,所以他们每月没有电梯费开支(其中包括电梯用电费、电梯维修保养费),若物业管理机构每月以居住套房的面积乘上每平方米的收费款(单价)来计出各户应交的综合性物业管理费的话,则对这些无使用电梯楼层住户的计算单价应套用无电梯楼房的管理费单价,这单价将比有配用电梯楼房管理费综合单价低得多。根据成本计算原则,设置电梯的投资不应分摊无使用电梯的楼层,这样底层以上若干层套房将比有使用电梯楼层套房的单价低得多。无使用电梯楼层的购房者除了在经济上可减轻上述负担外,在入户居住后,还可带来健身的好处,这是因为上、下楼是很好的健身运动。保健读物指出,上、下楼运动的健身效果比散步、跑步的效果强好几倍。
由于使用电梯楼层在无使用电梯楼层之上,所以实施本设计法的另一效益是缩短乘电梯的时间,即电梯从底层上升经不使用电梯楼层时不停地直升至使用电梯的楼层(电梯下降也类似这种情况)这样就引来电梯从底层至顶层之间升降时间的缩短,乘电梯的人在等候电梯的时间也缩短,因而等候电梯人数的增加程度将降低;乘电梯的拥挤程度从而降低。
第二、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效益:
把所营建的商品房尽快地销售出去,尽早地收回投资成本和获得利润,是开发商最终的经营目的。实施本设计法的楼房由于会给购房顾客带来如上所述的效益,因而将促进这种商品房的畅销。
实施本设计法可减少设置电梯的台数,从而节约投资,这是因为底层以上若干层不使用电梯,这些不使用电梯楼层的住户数不列入计算电梯台数的基本数据。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从经营经验中体验到设置电梯的楼房其低层及临近层的居住套房不易售出,因购房者往往不愿作既位低层又要承担电梯费的选择,为了避免这些套房积压或低价售出,不少房地产开发商的选择是营建无电梯的楼房,但这种选择楼房层数受到设计规范的明确限制,这样就导致土地使用率低,也导致售房单价成本上升。实施本设计法就可消除这弊端,即底层以上若干层不使用电梯,在这之上(非底层)才使用电梯。
第三、对国家、社会的效益:
如上所述实施本设计法具有提高地土使用率的效益,随着本法普及推广将引来节约城市建筑用地的社会效益,这是符合国家基本国策的大好事。
实施本设计法使高楼底层以上若干层无使用电梯,因而就节约了这些层的电梯用电,这是节能的大好事。
本说明书附图1是使用本设计法的图例:电梯所在位置以Z表示;从底层贯穿至顶层的楼梯位于(10)至(12)轴;不使用电梯楼层的专用楼梯位于(3)至(5)轴和(9)至(11)两处,图2、图3,为住户不使用电梯楼层平面图,图2为使用上述第(三)点设计法的平面图;图3为使用上述第(四)点设计法的平面图。图4为使用电梯楼层的平面图。
实施本设计法的方式是,当房地产开发商(或其他类型的建设单位)投资建高楼时,若要采用本设计法则事先经本设计法专利持有者同意后,可委托设计单位采用本设计法设计,房地产开发商等建设单位向本专利持有者付专利使用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