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629305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52957.4

申请日:

2013.08.22

公开号:

CN104769194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41申请日:20130822|||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41; F16B13/00

主分类号:

E04B1/41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世宗研究井发; 李在浩

发明人:

李在浩

地址:

韩国釜山广域市

优先权:

10-2012-0113227 2012.10.11 KR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代理人:

刘红梅; 王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上述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能够在对包括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物进行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首先进行设置,从而在固化之后,能够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能够包括槽钢(20)、锚固部(30)及副锚固件(40)来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设置,之后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尤其,能够稳定抵抗剪切负荷。在副锚固件(40)以能够与槽钢(20)或锚固部(20)分离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的施工方法通过适用间隔(200)来固定垂直方向的位置,并使用副锚固件(40)来固定水平方向的位置,由此以独立固定于铺设的钢筋的方式使施工变得容易,并以简单的设置施工方式使现场施工变快。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当进行建筑物的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预先设置锚固槽钢之后,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其特征在于,
包括:
槽钢(20),具有上表面(22)和下表面(24),在上述上表面(22)以开口方式形成有引导空间(21),以使外部设置物的紧固件能够向长度方向移动,上述引导空间(21)以向混凝土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埋入设置于混凝土;
锚固部(30),以向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方向延伸的方式与上述槽钢(20)相结合,当浇注混凝土时,上述锚固部(30)埋入于混凝土的内部来抵抗拉伸负荷;以及
副锚固件(40),包括副杆(42)和副锚固头(44),上述副杆(42)在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以下的位置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和锚固部(30)中的至少一个相结合,上述副锚固头(44)设于上述副杆(42)的末端,当浇注混凝土时,上述副锚固件(40)埋入于混凝土的内部来抵抗剪切负荷,
上述副杆(42)、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的结合部(41)以平坦的面形成,从而上述副杆(42)、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通过面接触方式相结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其特征在于,上述副杆(42)由一体的板材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其特征在于,上述锚固部(30)具有杆板(32),上述杆板(32)由板材形成,并以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垂直的方式进行焊接结合,上述副杆(42)与上述锚固部(30)的杆板(32)相结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单元(50),上述紧固单元(50)用于使上述副锚固件(40)、与上述副锚固件(40)相结合的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相结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其特征在于,上述紧固单元(50)包括:
第一孔(52),形成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和上述锚固部(30);
第二孔(54),以与上述第一孔(52)相对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副杆(42);以及
紧固件(56),通过上述第一孔(52)及第二孔(54)固定于上述副杆(42)和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或上述锚固部(30)来使上述副杆(42)与上述槽钢(20)或上述锚固部(30)相结合。

6.  一种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当进行建筑物的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预先设置锚固槽钢之后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槽钢(20),具有上表面(22)和下表面(24),在上述上表面(22)以开口方式形成有引导空间(21),以使外部设置物的紧固件能够向长度方向移动,上述引导空间(21)以向混凝土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埋入设置于混凝土;
锚固部(30),以向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方向延伸的方式与上述槽钢(20)相结合,当浇注混凝土时,埋入于混凝土的内部来抵抗拉伸负荷;
副锚固件(40),包括副杆(42)和副锚固头(44),上述副杆(42)在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以下的位置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和锚固部(30)中的至少一个相结合,上述副锚固头(44)设于上述副杆(42)的末端,当浇注混凝土时,上述副锚固件(40)埋入于混凝土的内部来抵抗剪切负荷;以及
紧固单元(50),用于使上述副锚固件(40)、与上述副锚固件(40)相结合的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相结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其特征在于,上述紧固单元(50)包括:
第一孔(52),形成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和上述锚固部(30);
第二孔(54),以与上述第一孔(52)相对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副杆(42);以及
紧固件(56),通过上述第一孔(52)及第二孔(54)固定于上述副杆(42)和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或上述锚固部(30),来使上述副杆(42)与上述槽钢(20)或上述锚固部(30)相结合。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孔(52)和第二孔(54)形成于上述副杆(42)、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相结合的结合部(41),上述结合部(41)以平坦的面形成,从而上述副杆(42)、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通过面接触方式相结合。

说明书

说明书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更具体地,涉及能够在对包括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物进行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首先进行设置,从而在固化之后,能够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上述锚固槽钢不仅能够稳定地抵抗拉伸负荷,而且也能稳定抵抗剪切负荷,通过以独立固定于结束铺设的钢筋的方式使施工变容易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
背景技术
锚固槽钢(anchor channel)或锚固轨道(anchor rail)提供用于固定建筑的幕墙(curtain wall)及各种板,固定设于工厂和仓库等的轨道,在隧道等的壁面固定服务配线,在体育馆固定椅子等在建筑物的壁面固定设置各种设置物,且在必要时,可容易地分离的功能,从而其适用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这种锚固槽钢包括:锚固部,当浇注混凝土时,向混凝土内埋入,以及槽钢,以使T螺栓等外部紧固件插入的方式形成的引导空间以向混凝土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埋入于混凝土。此时,槽钢被锚固部支撑,来维持稳定地固定于混凝土的状态,之后结合紧固件来使各种设置物与混凝土壁面固定结合。一般情况下,槽钢为了与从外部插入的紧固件相结合,以将形态及大小规格化的方式提供。
此时,与在锚固槽钢中实现规格化来提供的槽钢不同,锚固部以多种形态提出,韩国登录特许公报的登录编号为第10-0260341号的“锚固轨道”提出一种建设施工用锚固轨道,包括:一个以上的锚固,从锚固轨道突出,锚固下部,以插入的方式与锚固轨道相结合,以及一 个安装部,位于形成在锚固的杆的自由端部,上述建设施工用锚固轨道的特征在于,至少锚固的杆以规定长度的管来制造。
韩国登录特许公报的登录编号为第10-0712233号的“埋入于混凝土结构物的一体型槽钢”提出如下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与支撑被支撑体的托架相紧固,主体部,两侧面的上端向内部突出地倾斜,用于防止上述螺栓脱离,以及支撑部,以与上述主体部的底面形成为一体,来防止上述主体部的拉延;向混凝土板及壁等建筑结构体埋入。
韩国公开特许公报公开编号第10-2010-0070297号的“锚固轨道”提出如下技术,具有轨道主体,在上述轨道主体形成有用于收容在锚固轨道固定元件的紧固部件的收容空间,并在上述轨道主体设有孔,在上述孔内设有用于在轨道主体固定锚固元件的结合部件。结合部件由铆钉形成,通过贯通孔来插入的上述铆钉的固定部分为了在轨道主体固定铆钉而被扩张,且上述铆钉具有用于在轨道主体固定锚固元件的固定机构。
韩国登录特许公报的登录编号为第10-0995121号的“用于固定紧固物的改良的埋入型槽钢的制造方法”提出如下技术,上述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槽钢部,开放的两侧面向内侧凹陷,以防止T螺栓插入后分离,以及多个锚固部,以一体方式与上述槽钢部的下部面接合为一列;上述锚固部包括:钢杆形状的本体,一端与上述槽钢部的下部接合成一体,以及圆板形状的支架,以一体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另一端。
图1为用于说明通常所使用的锚固槽钢的图。
参照图1,具有如下技术:如图1的(a)部分,锚固槽钢6的锚固部5借助压延成形来在杆(stem)2的两端以一体方式形成锚固头 (anchor head)1、3,在槽钢4形成接合用孔之后,将与槽钢4相结合的锚固头3通过铆钉锻造来接合。并且还有如下技术:如图1的(b)部分,借助压延成形来在杆2的两端以一体方式形成锚固头1、3,并将一侧锚固头3的末端焊接于槽钢4的边缘的技术;如图1的(c)部分,借助压延成形来在杆2的一端以一体方式形成锚固头1,并将另一端螺柱焊接于槽钢4的技术;如图1的(d)部分,适用对通过压延成形来产生的型钢进行切割的形态的一体型锚固部5,与上述(b)类似的方式将型钢的一端边缘焊接于槽钢4的技术;如图1的(e)部分,将弯曲加工成“┐”字形态的钢材适用为锚固头1和杆2,并将垂直末端焊接于槽钢4的技术;以及如图1的(f)部分,将弯曲加工成波纹形态的钢材2焊接于槽钢4的技术。
区分这种锚固槽钢6的结构,大致由槽钢4和锚固部5构成。槽钢4因使用通常的现有的标准产品而相同,但锚固部5根据锚固头1、3和杆2的几何特征或结合方式来分为如上所述的多个种类的锚固槽钢,且对锚固槽钢的锚固(Anchorage)性能和生产可能的规格及费用等产生很大影响。
图2及图3作为用于说明通常作用于锚固槽钢的负荷及混凝土的破坏形态的图,图2为示出基于锚固槽钢的设定位置的负荷的作用方向的图,图3为用于说明借助作用于锚固槽钢的拉伸负荷及剪切负荷来发生的混凝土的破坏形态的图。
如图2所示,设于混凝土结构物的锚固槽钢6在其使用特性上由于与轨道4相结合的设置物的影响而以复合性的方式受拉伸负荷和剪切负荷,而如图3所示,这拉伸负荷和剪切负荷具有诱发混凝土破坏的倾向。即,通常锚固槽钢6设于如图2的(a)部分所示的结构物的侧面或如图2的(b)部分所示的结构物的上下表面,然而不管是在哪种情况,均有向与槽钢4和锚固部5整齐的方向作用的拉伸负荷P1和向与其垂直的方向作用的剪切负荷P2。由于这种理由,如图3所示, 在混凝土结构物中诱发混凝土的破坏现象。此时,基于作用于锚固槽钢6的拉伸负荷的锚固的破坏模式除了锚固钢材的破坏之外,还具有在结构物的内部发生的锚固的拔出(pull-out)、混凝土的破坏(concrete breakout)(图3的(a)部分)、侧面破裂(side-face blowout)(图3的(b)部分)、龟裂(splitting)等。并且,基于作用于锚固槽钢6的剪切负荷的锚固的破坏模式除了锚固钢材的破坏之外,还具有混凝土撬出(concrete pryout)(图3的(c)部分)及在结构物的侧面发生的混凝土的突出(concrete breakout)(图3的(d)部分)。
一般情况下,锚固槽钢6为了设置固定外部设施而主要配置于结构物的外侧边缘,由此可使其作用效果极大化,然而现有技术的锚固槽钢6与借助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内的锚固部5来锚固的拉伸负荷不同,具有没有对剪切负荷的锚固方法的问题。结果,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的基于剪切负荷的破坏,向结构物的内侧方向后退来施工,或者在现场铺设追加的加强钢筋(锚固钢筋),因此存在锚固槽钢6的现场适用性减半或现场铺设作业变得苦难的问题。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图4为示出现有技术的锚固钢材的另一例的图,图5为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锚固槽钢的问题的图。
参照图4,在剪切负荷作用于如上所述的普通的锚固槽钢的情况下,会发生混凝土的破坏,因而存在很难以接近结构物的外侧边缘的方式设置的问题,作为用于克服上述问题的方案,提出适用用于连接与设置物的定子8相结合的槽钢4的两端的钢带(steel band)6的锚固槽钢6’。这种锚固槽钢6’能够使槽钢4和钢带7相互闭合,在槽钢4的两端附着钢带7的两端,由此通过钢带7来确保了对剪切负荷的锚固能力,从而与上述锚固槽钢相比,不需要用于抵抗剪切负荷的额外的设计(用于抵抗剪切负荷的铺设设计等),并防止施工时因遗漏加强结构而发生的施工不良。
然而,与上述以往锚固槽钢6相比,这种锚固槽钢6’虽具有可减少由剪切负荷引起的混凝土的破坏的优点,但仍具有需要改善的问题。即,如图4及图5所示,由于钢带7固定于槽钢4的两端,使得这种锚固槽钢6’向混凝土的表面露出或从混凝土的表面以低的方式埋入,因此无法确保混凝土的覆盖厚度。基于上述理由,存在无法防止钢带7的腐蚀,且在发生火灾等时,因钢带7受损而无法发挥其原本功能的问题。并且,由于用于吸收剪切负荷的钢带7在混凝土覆盖厚度区域具有锚固部,因此锚固能力脆弱且很容易发生该部分的混凝土覆盖脱落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存在锚固槽钢瞬间丧失对剪切负荷的锚固能力的问题。并且,由于钢带7为与槽钢6的两末端相结合的结构,因此,与由剪切负荷产生作用的外部设置物的定子8隔开相当程度,从而很难确保有效的支撑力。
图6作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锚固槽钢的另一例及其问题的图,图6的(a)部分为锚固槽钢的仰视图,图6的(b)部分为示出图6的(a)部分中的锚固部5的杆2和交叉锚固7’的杆7a之间的剖面关系的图。
参照图6,如上所述,在剪切负荷作用于锚固槽钢的情况下,存在因剪切负荷而使混凝土破坏的情况,而作为用于克服上述情况的方案,提出为了确保对拉伸应力的锚固能力而在槽钢4整齐地设置螺柱形状的锚固部5,且在上述锚固部5的杆2设置螺柱形状的交叉锚固7’的锚固槽钢6"。
然而,用于设置这种螺柱形状的交叉锚固7’的方法大大发生因作用于交叉锚固7’的剪切负荷P而在与锚固部5的杆2之间的交叉部分发生偏心d1引起的扭矩T1(P×d1),由此存在对剪切负荷的锚固能力减少的问题。并且,这种现有技术在相互坚固地结合锚固部5的杆(棒钢形态)2和交叉锚固(棒钢形态)7’的杆7a方面,在交叉部分的形态上对焊接工作的要求苛刻,且很难确保固定工作的质量。尤其, 由于现场焊接更艰难,因而主要是在工厂预先制作并运送,因此,可发生由产品形态上的运送体积的过大、现场设置之前的焊接部冲击损伤等引起的焊接部的质量下降。并且,当进行现场设置时,由于预先固定的交叉锚固7’而发生与已施工的钢筋间的干涉现象,从而具有无法利用后施工方式(在结束钢筋施工之后设置的方式)来施工的缺点。
图7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锚固槽钢的施工方法的一例的图。
参照图7,现有技术的锚固槽钢6具有施工难的问题。即,以往的锚固槽钢6需要利用辅助材料(木质板材等)来相互固定于模具和锚固槽钢之间,然而锚固槽钢6具有具有木质板材9不便固定,且用于浇注混凝土的模具的设置及解除工作变得困难的问题。尤其,近来的模具为了反复使用而主要使用铝等金属材质,因此,这种锚固槽钢6的固定方式具有增加模具的材料损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锚固槽钢稳定地抵抗剪切负荷的新形态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上述锚固槽钢能够在对包括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物进行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首先进行设置,从而在固化之后,能够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施工锚固槽钢的过程中,将锚固槽钢独立固定于铺设的钢筋,使得施工变得容易的新形态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上述锚固槽钢能够在对包括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物进行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首先进行设置,从而在固化之后,能够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
尤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形态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 固槽钢,上述锚固槽钢能够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首先进行设置,从而在固化之后,能够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与现有技术相比,除了具有对现有的拉伸负荷的锚固能力之外,还具有对剪切负荷(拉伸负荷及剪切负荷)发挥锚固性能的更好的机构,由此在与混凝土结构物相结合的过程中,混凝土的破坏现象破坏模式中发挥抵抗混凝土破坏、锚固的拔出、侧面破裂、混凝土撬出及龟裂等的提高的剪切负荷锚固性能,且以简单的设置施工方式使现场施工变快。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形态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上述新形态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在构成用于发挥对现有技术的剪切负荷的锚固性能的机构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改善锚固性能,提高制造的便利性,且能提高制造成本。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特征,本发明提供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当进行建筑物的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预先设置锚固槽钢之后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上述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包括:槽钢20,具有上表面22和下表面24,在上述上表面22以开口方式形成有引导空间21,以使外部设置物的紧固件能够向长度方向移动,上述引导空间21以向混凝土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埋入设置于混凝土;锚固部30,以向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方向延伸的方式与上述槽钢20相结合,当浇注混凝土时,上述锚固部30向混凝土的内部埋入,来抵抗拉伸负荷;以及副锚固件40,包括副杆42和副锚固头44,上述副杆42在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以下的位置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和锚固部30中的至少一个相结合,上述副锚固头44设于上述副杆42的末端,当浇注混凝土时,上述副锚固件40埋入于混凝土的内部来抵抗剪切负荷;上述副杆42、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的结合部41以平坦的面形成,从而上述副杆42、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通过面接触方式相结 合。
在这种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中,上述副杆42可由一体的板材形成。
在这种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中,上述锚固部30可具有杆板32,上述杆板32由板材形成,并以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垂直的方式进行焊接结合,上述副杆42与上述锚固部30的杆板32相结合。
在这种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中,还可包括紧固单元50,上述紧固单元50用于使上述副锚固件40、与上述副锚固件40相结合的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相结合。
在这种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中,上述紧固单元50包括:第一孔52,形成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和上述锚固部30;第二孔54,以与上述第一孔52相对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副杆42;以及紧固件56,通过上述第一孔52及第二孔54固定于上述副杆42和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或上述锚固部30,来使上述副杆42与上述槽钢20或上述锚固部30相结合。
根据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本发明提供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当进行建筑物的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预先设置锚固槽钢之后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上述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包括:槽钢20,具有上表面22和下表面24,在上述上表面22以开口方式形成有引导空间21,以使外部设置物的紧固件能够向长度方向移动,上述引导空间21以向混凝土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埋入设置于混凝土;锚固部30,以向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方向延伸的方式与上述槽钢20相结合,当浇注混凝土时,上述锚固 部30埋入于混凝土的内部来抵抗拉伸负荷;副锚固件40,包括副杆42和副锚固头44,上述副杆42在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以下的位置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和锚固部30中的至少一个相结合,上述副锚固头44设于上述副杆42的末端,当浇注混凝土时,上述副锚固件40埋入于混凝土的内部来抵抗剪切负荷;以及紧固单元50,用于使上述副锚固件40、与上述副锚固件40相结合的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相结合。
在这种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中,上述紧固单元50包括:第一孔52,形成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和上述锚固部30;第二孔54,以与上述第一孔52相对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副杆42;以及紧固件56,通过上述第一孔52及第二孔54固定于上述副杆42和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或上述锚固部30,来使上述副杆42与上述槽钢20或上述锚固部30相结合。
在这种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中,上述第一孔52和第二孔54形成于上述副杆42、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相结合的结合部41,上述结合部41以平坦的面形成,从而上述副杆42、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通过面接触方式相结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由于具有抵抗拉伸负荷的锚固部30和抵抗剪切负荷的被改良的副锚固件40,因而提高锚固槽钢10的锚固能力,能够有效地防止剪切负荷方向的混凝土破坏现象。尤其,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以改善的方式设置作为能够发挥对现有的拉伸负荷的锚固能力和对剪切负荷的锚固性能的机构的副锚固件40,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混凝土破坏、锚固的拔出、侧面破裂、混凝土撬出及龟裂等在与混凝土结构物相结合时发生的混凝土的破坏现象。并且,根据本发明,适用板材来构成用于提高对剪切负荷的锚固性能的副锚固件40,从而具有提供对剪切负荷的更为稳定的结构, 并使副锚固件40的制造变得容易,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降低产品成本的优点。并且,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在副锚固件40以能够与槽钢20或锚固部30分离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适用间隔200来固定垂直方向的位置,使用副锚固件40来固定水平方向的位置,由此以独立固定于铺设的钢筋的方式使施工变得容易,并以简单的设置施工方式使现场施工变快。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通常所使用的锚固槽钢的图。
图2及图3为用于说明通常作用于锚固槽钢的负荷及混凝土的破坏形态的图。
图4为示出现有技术的锚固槽钢的另一例的图。
图5为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锚固槽钢的问题的图。
图6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锚固槽钢的另一例及其问题的图。
图7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锚固槽钢的施工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8及图9为用于说明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的图。
图10为用于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的现有技术相比较的图。
图11至图1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及其施工形态的图。
图15为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中,在具有螺柱形态的锚固部的情况下的副锚固件的变形例的图。
图16为用于说明适用于锚固槽钢的副锚固件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图1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的施工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中的图11至图17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 例,在图8至图17中,对于执行相同功能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另一方面,在各附图中,省略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从普通的锚固槽钢及与其施工方法相关的技术中容易地适用的技术的详细说明。并且,在附图的图示过程中,虽然具有要素之间的大小之比以略微不同的方式表示或相互结合的部件之间的大小以不同的方式表示的部分,但由于这种附图的表示差异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的部分,因而省略单独的说明。
图11至图1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及其施工形态的图。此时,图11示出副杆配置与槽钢的一侧方向的副锚固件的一例,图12示出配置于与图11相同的方向或副锚固头不同的情况,图13示出副杆配置于槽钢的两侧方向的副锚固件的一例,图14示出以与图13相同的方式配置,且向上下设置多列的副锚固件的例。并且,想图11至图14中,各附图的(a)部分为具有优选实施例的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的立体图,各附图的(b)部分为示出附图的(a)部分设置于混凝土结构物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1至图14,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能够包括槽钢20、锚固部30及副锚固件40来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设置,之后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尤其,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的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抵抗拉伸负荷的锚固部30和用于抵抗剪切负荷的副锚固件40,由此预防混凝土破坏、锚固的拔出、侧面破裂、混凝土撬出及龟裂等在与混凝土结构物相结合的过程中发生的混凝土的破坏现象。
在这种本发明中,槽钢20具有上表面22和下表面22,在上述上表面22以开口方式形成有引导空间21,以使外部设置物的紧固件能够向长度方向移动,引导空间21以向混凝土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埋入设置于混凝土。并且,锚固部30与槽钢20相结合,并向槽钢20的下表面24方向延伸,当浇注混凝土时,向混凝土内埋入的方式抵抗拉伸负荷。 并且,副锚固件40具有副杆42,上述副杆42在槽钢20的下表面24以下的位置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和锚固部30中的至少一个相结合,当浇注混凝土时,向混凝土的内部埋入,来抵抗剪切负荷。
一般情况下,锚固强度不仅需要考虑钢材的强度,而且还需要考虑借助与锚固的埋入部分相关的强度(混凝土破坏等)来发生的破坏模式。锚固的钢材强度相对较容易计算。然而除了以由软性钢材要素的强度支配的方式故意设计的情况,通常,钢材强度不支配连接部的设计。与锚固的埋入要素相关的破坏模块具有混凝土破坏、锚固的拔出、侧面破裂、混凝土撬出及龟裂等。若在负荷状态下呈现这些破坏模式,则对拉伸负荷的锚固的破坏模式具有钢材破坏、拔出破坏及龟裂,而对剪切负荷的锚固的破坏模式具有钢材破坏、撬出及混凝土破坏。一般情况下,锚固槽钢通过锚固部来抵抗拉伸负荷,然而不具有用于抵抗剪切负荷的结构。只是借助埋入于混凝土的槽钢的侧面来略微抵抗剪切负荷。为此,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能够通过副锚固件40来抵抗剪切负荷,从而可有效地防止钢材破坏、撬出及混凝土破坏等。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拉伸负荷及剪切负荷可以为以单一的负荷或以多个负荷之和呈现的复合负荷。即,在本发明中,拉伸负荷为借助锚固部30来抵抗的单一的负荷或复合负荷,剪切负荷为借助副锚固件40来抵抗的单一的负荷或复合负荷。因此,优选地,在本发明中,副锚固件40和锚固部30具有垂直的结构。当然,由于副锚固件40是对作用于锚固部30的剪切负荷而设定的,因此根据需要,能够以对锚固部30具有规定角度(与以大的方式发生的剪切负荷平行)的方式结合。
并且,在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中,优选地,锚固部30可适用图8及图9所示的形态,然而也能一同适用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多种的锚固部。
像这样,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通过副锚固件40来对锚固部30的主要锚固功能具有副锚固件功能,因此具有稳定抵抗剪切负荷的特征。尤其,由于副锚固件40的位置可设于槽钢20的下表面或锚固部30的任意位置,因此对扭曲或负荷具有提高的抵抗性能。
因此,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与图1所示的普通的锚固槽钢不同,无需使用用于防止混凝土破坏、龟裂等的追加的加强钢筋(细销,锚固钢筋等)。并且,在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锚固槽钢的另一例中,锚固槽钢6’因使用与槽钢4的两末端部相连接的钢带7而具有无法满足覆盖厚度规定的缺点。并且,由于钢带7的锚固部位于覆盖厚度区域,因而具有锚固能力下降,且在混凝土的覆盖脱落的情况下,具有急剧丧失锚固能力的问题。并且,在现场辅助使用锚固钢筋的情况下,由于不与槽钢4直接连接,因而降低锚固效果。然而,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能够借助副锚固件40来稳定地抵抗剪切负荷,因而能够以接近混凝土结构物的边缘方式设置锚固槽钢10,从而在设置实施物时,可使使用更为便利。
再次参照图11至图14,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包括槽钢20、锚固部30及副锚固件40。此时,槽钢20具有上表面22和下表面24,在上述上表面22以开口方式形成有引导空间21,以使外部设置物的紧固件能够向长度方向移动,引导空间21以向混凝土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埋入设置于混凝土。并且,锚固部30与槽钢20相结合,并以向槽钢20的下表面24方向延伸的方式在浇注混凝土时,向混凝土内埋入,并抵抗拉伸负荷。当然,这种锚固槽钢10的槽钢20和锚固部30可直接适用图1所示现有的多种锚固槽钢所适用的技术来构成。
这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的特征在于,具有抵抗剪切负荷的副锚固件40,而如图8所示,这种副 锚固件40以平坦的方式形成接合部41,且如9所示,构成紧固单元50,从而以分离形构成。
这种副锚固件40在槽钢20的下表面24以下的位置设有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和锚固部30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的副杆42,并埋入于混凝土内来抵抗剪切负荷,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可确保对剪切负荷的有效的支撑力,尤其在混凝土结构物的边缘也能确保充分的支撑力。例如,图11所示的副锚固件40a示出以与锚固部30的杆板32的上侧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有紧固单元50的例,图12所示的副锚固件40b示出以与槽钢20的下表面24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有紧固单元50的例,图13所示的副锚固件40c示出以与锚固部30的杆板32的下侧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有紧固单元50的例,14所示的例示出以在锚固部30的杆板32的上下侧配置一对副锚固件40d的方式在锚固部30的杆板32的上下侧形成紧固单元50的例。当然,上述紧固单元50能够以如图9所示的方式形成。
像这样,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中,副锚固件40以与锚固部30的杆板32相结合或与槽钢20的下表面24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此时,副锚固件40的数量可根据结合位置、抵抗的剪切负荷的形态等使用条件而有所不同。例如,如图11及图13,在与锚固部30的杆板32相结合,且在各杆板32分别结合一个的情况下,副锚固件40的数量与锚固部30的杆板32的数量相匹配。并且,如图12,与槽钢20的下表面24相结合的情况下,优选地,副锚固件40配置于锚固部30的杆板32之间,但在此情况下,副锚固件40的数量比锚固部30的数量少一个。并且,如图14所示,在锚固部30的杆板32的上下侧分别结合副锚固件40的情况下,副锚固件40的数量为锚固部30的数量的倍数。即,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中,可根据设计人员的需要来以多种方式适用副锚固件40的设置数量及位置。
因此,本实施例的锚固槽钢10可通过副锚固件40来有效地改善基于剪切负荷的混凝土的破坏现象(图11,“步骤S1”、“步骤S2”),从而去除了由追加的锚固钢筋的加强引起的工作负担,并在无需担心混凝土的破坏的情况下,对混凝土结构物的边缘进行便利的施工,最终将原有的锚固槽钢10的功能极大化。
这种本实施例的锚固槽钢10的锚固部30包括杆板32和锚固头34。其中,杆板32的一端与槽钢20的下表面24相结合,并从槽钢20的下表面24向下方垂直地延伸,锚固头34以在杆板32的另一端具有大于杆板32的面积的吧、头部面积的方式设置。当然,如图1所示,上述锚固槽钢10的结构能够选择性适用本技术领域所提出的多种结构。。
并且,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中,副锚固件40具有副锚固头44,上述副锚固头44具有与上述锚固部30的锚固头34相同的作用这种副锚固头44与副杆42的末端相结合,来具有与上述锚固部30的锚固头34相同的功能。其中,副锚固头44的头部面积以大于副杆42的截面积的方式设置,如图1、图11至图16所示,可在多个种类中选择性使用。例如,图11及图12示出副杆42向一侧方向(与剪切负荷产生作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在副杆42的一端形成有紧固单元50,且在副杆42的另一端设有副锚固头44的例。并且,图13及图14示出副锚固件40的副杆42向槽钢20的两侧方向延伸,在副杆42的两端设有头部面积大于副杆42的截面积的副锚固头44的例。并且,图11、图13、图14及图15的情况为副锚固头44呈图8所示的形态的例,图12作为使用单一的平坦的板材来形成副杆42的总长度的例,是弯曲副杆42的末端来形成的例,图16示出副锚固头44的另一例。
像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副锚固件40根据剪切负荷的大小、方向等来具有能够使设计人员选择性适用的多种形态。并且,在副杆42的 延伸方向的末端形成副锚固头44来获得通常能够利用锚固头来获得的锚固性能的提高。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的副锚固件40可具有紧固单元借助焊接等来固定的结构,但优选地,以能够与槽钢20的下表面24和锚固部20相分离的方式结合,从而在需要时,能够组装使用,由此,如图17所示,当进行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时,在进行铺设作业之后,设置由槽钢20和锚固部30形成的锚固槽钢10’,并结合副锚固件40来形成锚固槽钢10,从而具有便于进行子锚固40的施工的优点。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中,防止副锚固件40具有与为了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而铺设的钢筋相干涉的位置的,开维持施工的便利性。为此,如图11、图13及图14所示,在与锚固部30的杆板32相结合的情况下,副锚固件40位于所铺设的上部钢筋100、下部钢筋110之间。并且,如图12所示,在与槽钢20的下表面相结合的情况下,副锚固件40卡在上述钢筋100的上侧。
图15为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中,在具有螺柱(stud)形态的锚固部的情况下的副锚固件的变形例的图,图16为用于说明适用于锚固槽钢的副锚固件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如上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的副锚固件40具有副杆42和副锚固头44,并具有在槽钢20的下表面24以下的位置结合的结构。并且,如上述例,杆42具有在一端或中间部分与槽钢20的下表面24或锚固部30相结合的紧固单元50,而这种紧固单元50可借助焊接等来具有完整的固定结构,或者具有使用螺栓及螺母等紧固件的分离结构。
图15及图16示出副杆42及其紧固单元50的种类与上述例的一体形不同,能够以分割形态等多种方式构成。即,图16示出副杆42以锚固部30的杆板32为中心向两侧延伸,从而形成为第一副杆42a和第二副杆42b,在第一副杆42a和第二字杆42b分别设有各副锚固头44、46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第一副杆42a和第二副杆42b具有借助与锚固部30的杆板32相结合的连接托架43来固定的结构。并且,图16的(a)部分及图16的(b)部分示出副杆42在如图15所示的被分割成第一副杆42a和第二副杆42b的情况下可具有的形状的例。
另一方面,图16的(c)部分及图16的(d)部分例示出副杆42的另一形态。图16的(c)部分的副杆42与上述的例不同,具有第一副杆42a和第二副杆42b借助连接托架43’来连接成一体的结构,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具有整体上与向两侧方向延伸的副锚固件40相同的结构,且在两端形成有螺柱形态的副锚固头46。并且,图16的(d)部分示出在平坦的板形态的副杆42的两端以弯曲的方式形成有副锚固头46的例。
图1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的施工方法的图。
基本上,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使用使副锚固件40与槽钢20的下表面24相结合,并结合用于使垂直方向的位置得到固定的间隔200来实现的完成形态。在此情况下,首先在结束铺设钢筋的作业后,在所铺设的钢筋内设置如图17的(b)部分所示的状态的预制锚固槽钢10,并利用捆扎线等来与钢筋相互固定并使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优选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作为副锚固件40构成为分离形的情况,其特征在于,在将间隔200与锚固部30相结合,并设于所铺设的钢筋内,来固定垂直方向的位置 之后,还使用副锚固件40来固定水平方向的位置,从而以独立固定于所铺设的钢筋的方式使施工变得容易,并以简单的设置施工方式使现场施工变快。
如上所述,这种锚固槽钢的施工方法以能够使副锚固件40与槽钢20或锚固部30相分离的方式构成锚固槽钢10。因此,本实施例锚固槽钢的施工方法首先通过准备锚固槽钢10’和副锚固件40的步骤来开始,上述锚固槽钢10’具有向槽钢20的下表面24方向延伸的锚固部30,上述副锚固件40以与作用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以下的位置的剪切负荷的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在准备好这种锚固槽钢10’和副锚固件40的状态下,会经过用于浇注混凝土的铺设上部钢筋100、下部钢筋110的步骤。并且,如图17的(a)部分所示,进行如下步骤,即,通过使间隔200与锚固槽钢10’的锚固部20相结合,由此进行使锚固槽钢10’的垂直方向位置固定的步骤。并且,如图17的(b)部分所示,进行如下步骤,即,使副锚固件40与锚固槽钢10’的下表面24和锚固部30中的一个相结合来形成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而在铺设的钢筋固定副锚固件40的本实施例中,示出利用铁丝固定于上部钢筋100的例,从而固定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的步骤。并且,会经过通常进行的混凝土的浇注及固化过程。
这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的施工方法为了固定以往的锚固槽钢的位置而使用辅助材料(木质板材等),从而能够有效地去除所发生的作业上的多种问题。
如上所示,虽然根据上述的说明及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及其加工方法进行了示出,但这仅为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理解可在不图例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变化及变更。
图8及图9为用于说明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的图。
参照图8,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具有槽钢20、锚固部30及副锚固件40,从而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时,可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首先设置锚固槽钢10,并在之后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
这种本发明的锚固槽钢10的槽钢20具有上表面22和下表面24,在上述上表面22以开口方式形成有引导空间21,以使外部设置物的紧固件能够向长度方向移动,引导空间21以向混凝土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埋入设置于混凝土。锚固部30以向槽钢20的下表面24方向延伸的方式与槽钢20相结合,当浇注混凝土时,向混凝土的内部埋入,来抵抗拉伸负荷。副锚固件40具有副杆42和副锚固头44,而副杆42在槽钢20的下表面24以下的位置与上述槽钢20的下表面24和锚固部30中的至少一个相结合,且副锚固头44设于副杆42的末端。
此时,由具有上部锚固头功能的锚固头板34、具有杆功能的杆板32及槽钢20构成,杆板32、锚固头板34分别作为单独的部件来相互焊接结合,杆板32通过焊接方式与槽钢20的上表面相结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锚固槽钢10在结构力学方面提高锚固能力,从而在与混凝土结构物相结合时发挥稳定的性能,且以容易的生产方式便于制造多种规格的锚固槽钢。
这种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使副杆42、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的结合面41呈平坦的面,从而副杆42、槽钢20的下表面及锚固部30通过面接触方式相结合。
这种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适用板材来构成用于提高对剪切负荷的锚固性能的副锚固件40,由此提供对剪切负荷 更为稳定的结构,并使副锚固件的制造变得容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降低制造成本的优点。即,本发明通过却断通常以多种规格提供的板材,并适用焊接或紧固方式来构成副锚固件40,由此确保通过面接触的结构稳定性,并确保制造的容易性。此时,如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副锚固件40可在整个副杆42适用板材,并如图16的(a)部分及图16的(c)部分的例,能够仅仅使与锚固部30或槽钢20的下表面24相紧贴的结合部41成为平坦的板材的结构。
参照图9,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钢筋10具有槽钢20、锚固部30、副锚固件40、副锚固件40及紧固单元50,上述紧固单元50用于使副锚固件40相结合的槽钢20的下表面24和锚固部30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相结合,并以独立固定于所铺设的钢筋的方式使施工变得容易,并以简单的设置施工方法使现场施工变快。
这种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具有如上所述的槽钢20、锚固部30及副锚固件40,且具有紧固单元50,上述紧固单元50用于使副锚固件40、与副锚固件40相结合的槽钢20的下表面24及锚固部30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中,紧固单元50包括:销56a,与孔52、54相结合;螺栓56b及螺母56c;紧固件56,应用螺栓和螺母的结合结构的形态等。即,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能够制造可通过适用孔的紧固机理来分解为简单结构的副锚固件40,也能在现场进行组装,并向所铺设的钢筋之间设置槽钢20和锚固部30的组装体之后,组装副锚固件。
图10作为用于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的现有技术相比较的图,图10的(a)部分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锚固槽钢的立体图,图10的(b)部分为示出图10的(a)部分中的锚固部30的杆板32和副锚固件40的副杆42之间的剖面关系的图。
参照图10,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与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不同,以平坦的面形成结合部41,由此使结合部41的结合通过面接触方式来实现。通过这种结构,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具有如下优点:因作用于副锚固件40的负荷P而在锚固部30的杆板32产生的扭矩T2小于在图6所示的因作用于锚固槽钢6"的交叉锚固7’负荷P而在锚固的杆2产生的扭矩T1,因此,在结构上稳定,且能够抵抗更大的剪切负荷。即,在本发明的锚固部30的杆32中产生的扭矩T2(=P×d2)远远小于在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锚固的杆2中产生的扭矩T1(=P×d1)(由于d2的直径远远小于棒钢的直径d1,因而对相同的P发生非常小的扭矩)。
尤其,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具有如下优点:在使用螺栓及螺母的紧固件50来构成为分离形的情况下,结合作业简便,当对副锚固件40施加一方向的拉伸力时,在结合部几乎不发生扭曲(torque),并且结合部41不易旋转或被破坏,因此具有强的结合强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由于具有抵抗拉伸负荷的锚固部30和抵抗剪切负荷的被改良的副锚固件40,因而提高锚固槽钢10的锚固能力,能够有效地防止剪切负荷方向的混凝土破坏现象。尤其,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以改善的方式设置作为能够发挥对现有的拉伸负荷的锚固能力和对剪切负荷的锚固性能的机构的副锚固件40,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混凝土破坏、锚固的拔出、侧面破裂、混凝土撬出及龟裂等在与混凝土结构物相结合时发生的混凝土的破坏现象。并且,根据本发明,适用板材来构成用于提高对剪切负荷的锚固性能的副锚固件40,从而具有提供对剪切负荷的更为稳定的结构,并使副锚固件40的制造变得容易,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降低产品成本的优点。并且,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在副锚固件40 以能够与槽钢20或锚固部30分离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适用间隔200来固定垂直方向的位置,使用副锚固件40来固定水平方向的位置,由此以独立固定于铺设的钢筋的方式使施工变得容易,并以简单的设置施工方式使现场施工变快。

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上述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能够在对包括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物进行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首先进行设置,从而在固化之后,能够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本发明的具有副锚固件的预制锚固槽钢(10)能够包括槽钢(20)、锚固部(30)及副锚固件(40)来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设置,之后将各种外部设置物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物,尤其,能够稳定抵抗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