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626634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34599.4

申请日:

2014.11.12

公开号:

CN104355430A

公开日:

2015.02.1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9/02申请日:20141112|||公开

IPC分类号:

C02F9/02

主分类号:

C02F9/02

申请人:

宁夏嘉翔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黎; 贾立军

地址:

75000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紫荆花公寓E座121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池槽系统,包括格栅井1、泵井2、阀门井Ⅰ3、阀门井Ⅱ4、隔油沉淀池5、污泥井6、集油井Ⅰ7、集油井Ⅱ8、回用水池9、溢流井10组成,本发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各级池槽设计作用独立、隔离沉底作用明显、效果突出。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包括格栅井1、泵井2、阀门井Ⅰ3、阀门井Ⅱ4、隔油沉淀池5、污泥井6、集油井Ⅰ7、集油井Ⅱ8、回用水池9、溢流井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隔油沉淀池5用于对污水进行油污分离的初级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井1用于储存待处理污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井2用于安装一级提升泵和预储存污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井Ⅰ3和阀门井Ⅱ4用于安装隔油沉淀池5的刮油器的检查阀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井6用于沉淀下来的污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油井Ⅰ7、集油井Ⅱ8用于储存刮油器刮出的油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用水池9用于储存处理后的回用水。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井10用于储存处理后溢流的回用水。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 机械加工行业的污水主要来自铸造、锻造、机械加工、调质、电镀、焊接、涂装、装配等各车间,其排放的典型污水是含油污水,这种污水主要是润滑、冷却工艺介质、洗涤溶液和消毒溶液以及润滑系统和润滑设备泄漏及其它润滑油物质的混合物。在一般的机加行业中排放的这部分污水占总排放量的40~60。因此,有必要首先对润滑-冷却工艺介质进行处理。 在现有的含油污水中,润滑剂-冷却工艺介质表现出乳浊的、半乳浊的和综合介质,其中常见类型是第一种,占污水3~11的是以乳浊性油-水同乳化剂-稳定剂、腐蚀氧化抑制剂、合金添加剂、杀菌剂等添加剂的形式存在。 在机械加工条件下,多次利用润滑-冷却工艺介质时,由于金属颗粒累积的结果和油热分解产物的结果而使其失去工艺性质,在工作过程中润滑-冷却工艺介质氧化,由于乳化液带走金属屑结果而形成胶质物使其贫化、润滑-冷却工艺介质、润滑油及特殊液体由机床及轧机回跳而提高水相中的液体盐含量,微生物大量繁殖、污染加重。为了延长润滑-冷却工艺介质的使用寿命,必须定期的清除固态和胶态混合物。当继续使用润滑-冷却工艺介质不可能时就要更换他们。 机械加工行业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有:絮凝法、氧化法、焚烧法、汽化法、冷凝法、薄膜过滤法、生物化学法等。含废润滑油及冷却油的污水进入接受容器,在该容器中经过若干小时滞留,飘浮的油流入容器,沉淀的渣滓进入回收槽。用泵把乳浊液打入混合器,在混合器中废油用硫酸处理,硫酸由硫酸贮槽打入混合器,并达到要求的pH值。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有机相导入回收器,而要局部净化的浮浊液进入反应器。在反应器中用絮凝法进行润滑油及冷却油污水工艺流程处理,油容器进行药剂配料,并且在空气喷雾流作用下进行混合。然后进行溶液沉积。有机物进入沉淀池,并且水相用石灰乳浊液进行石灰乳中和后,由容器配料,经过处理的污水经化验分析,根据最终途径不同,可再进行重复利用或排入市政下水道。 以上几种污水处理方式均使用硫酸处理,对环境和工作者具有一定危害性。本发明是配套于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含污油较多的机械铸造行业的污水处理方式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不使用硫酸中和反应的石英砂过滤器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池槽系统,包括格栅井1、泵井2、阀门井Ⅰ3、阀门井Ⅱ4、隔油沉淀池5、污泥井6、集油井Ⅰ7、集油井Ⅱ8、回用水池9、溢流井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池槽系统的隔油沉淀池5用于对污水进行油污分离的初级处理。所述的格栅井1用于储存待处理污水。所述的泵井2用于安装一级提升泵和预储存污水。所述的阀门井Ⅰ3和阀门井Ⅱ4用于安装隔油沉淀池5的刮油器的检查阀门。所述的污泥井6用于沉淀下来的污泥。所述的集油井Ⅰ7、集油井Ⅱ8用于储存刮油器刮出的油泥。所述的回用水池9用于储存处理后的回用水。所述的溢流井10用于储存处理后溢流的回用水。
本发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各级池槽设计作用独立、隔离沉底作用明显、效果突出。
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示意图:
1-格栅井   2-泵井   3-阀门井Ⅰ   4-阀门井Ⅱ   5-隔油沉淀池    6-污泥井7-集油井Ⅰ 8-集油井Ⅱ  9-回用水池   10-溢流井。
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实施例1:下面结合图1讲述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工作过程:
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池槽系统包括格栅井1、泵井2、阀门井Ⅰ3、阀门井Ⅱ4、隔油沉淀池5、污泥井6、集油井Ⅰ7、集油井Ⅱ8、回用水池9、溢流井10组成,隔油沉淀池5用于对污水进行油污分离的初级处理,格栅井1用于储存待处理污水,泵井2用于安装一级提升泵和预储存污水,阀门井Ⅰ3和阀门井Ⅱ4用于安装隔油沉淀池5的刮油器的检查阀门,污泥井6用于沉淀下来的污泥。所述的集油井Ⅰ7、集油井Ⅱ8用于储存刮油器刮出的油泥,回用水池9用于储存处理后的回用水,溢流井10用于储存处理后溢流的回用水。

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55430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2.18CN104355430A(21)申请号 201410634599.4(22)申请日 2014.11.12C02F 9/02(2006.01)(71)申请人宁夏嘉翔自控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75000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紫荆花公寓E座1211室(72)发明人李黎 贾立军(54) 发明名称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池槽系统,包括格栅井1、泵井2、阀门井3、阀门井4、隔油沉淀池5、污泥井6、集油井7、集油井8、回用水池9、溢流井10。

2、组成,本发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各级池槽设计作用独立、隔离沉底作用明显、效果突出。(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55430 ACN 104355430 A1/1页21.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包括格栅井1、泵井2、阀门井3、阀门井4、隔油沉淀池5、污泥井6、集油井7、集油井8、回用水池9、溢流井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隔油沉淀池5用于对污水进行油污分离的初级处理。2.根据权利要。

3、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井1用于储存待处理污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井2用于安装一级提升泵和预储存污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井3和阀门井4用于安装隔油沉淀池5的刮油器的检查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井6用于沉淀下来的污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油井7、集油井8用于储存刮油器刮出的油泥。7.根据权利要求1。

4、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用水池9用于储存处理后的回用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井10用于储存处理后溢流的回用水。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55430 A1/2页3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背景技术0002 目前 机械加工行业的污水主要来自铸造、锻造、机械加工、调质、电镀、焊接、涂装、装配等各车间,其排放的典型污水是含油污水,这种污水主要是润滑、冷却工艺介质、洗涤溶液和消毒溶液以及润滑系统和润滑设备泄漏及其它润。

5、滑油物质的混合物。在一般的机加行业中排放的这部分污水占总排放量的4060。因此,有必要首先对润滑-冷却工艺介质进行处理。 在现有的含油污水中,润滑剂-冷却工艺介质表现出乳浊的、半乳浊的和综合介质,其中常见类型是第一种,占污水311的是以乳浊性油-水同乳化剂-稳定剂、腐蚀氧化抑制剂、合金添加剂、杀菌剂等添加剂的形式存在。 在机械加工条件下,多次利用润滑-冷却工艺介质时,由于金属颗粒累积的结果和油热分解产物的结果而使其失去工艺性质,在工作过程中润滑-冷却工艺介质氧化,由于乳化液带走金属屑结果而形成胶质物使其贫化、润滑-冷却工艺介质、润滑油及特殊液体由机床及轧机回跳而提高水相中的液体盐含量,微生物大。

6、量繁殖、污染加重。为了延长润滑-冷却工艺介质的使用寿命,必须定期的清除固态和胶态混合物。当继续使用润滑-冷却工艺介质不可能时就要更换他们。 机械加工行业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有:絮凝法、氧化法、焚烧法、汽化法、冷凝法、薄膜过滤法、生物化学法等。含废润滑油及冷却油的污水进入接受容器,在该容器中经过若干小时滞留,飘浮的油流入容器,沉淀的渣滓进入回收槽。用泵把乳浊液打入混合器,在混合器中废油用硫酸处理,硫酸由硫酸贮槽打入混合器,并达到要求的pH值。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有机相导入回收器,而要局部净化的浮浊液进入反应器。在反应器中用絮凝法进行润滑油及冷却油污水工艺流程处理,油容器进行药剂配料,并且在空气喷雾流作用。

7、下进行混合。然后进行溶液沉积。有机物进入沉淀池,并且水相用石灰乳浊液进行石灰乳中和后,由容器配料,经过处理的污水经化验分析,根据最终途径不同,可再进行重复利用或排入市政下水道。 以上几种污水处理方式均使用硫酸处理,对环境和工作者具有一定危害性。本发明是配套于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0003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含污油较多的机械铸造行业的污水处理方式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不使用硫酸中和反应的石英砂过滤器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池槽系统,包括格栅井1、泵井2、阀门井3、阀门井。

8、4、隔油沉淀池5、污泥井6、集油井7、集油井8、回用水池9、溢流井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池槽系统的隔油沉淀池5用于对污水进行油污分离的初级处理。所述的格栅井1用于储存待处理污水。所述的泵井2用于安装一级提升泵和预储存污水。所述的阀门井3和阀门井4用于安装隔油沉淀池5的刮油器的检查阀门。所述的污泥井6用于沉淀下来的污泥。所述的集油井7、集油井8用于储存刮油器刮出的油泥。所述说 明 书CN 104355430 A2/2页4的回用水池9用于储存处理后的回用水。所述的溢流井10用于储存处理后溢流的回用水。0004 本发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各级池槽设计作用独立。

9、、隔离沉底作用明显、效果突出。0005 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示意图:1-格栅井 2-泵井 3-阀门井 4-阀门井 5-隔油沉淀池 6-污泥井7-集油井 8-集油井 9-回用水池 10-溢流井。0006 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实施例1:下面结合图1讲述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工作过程:一种石英砂过滤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池槽系统的池槽系统包括格栅井1、泵井2、阀门井3、阀门井4、隔油沉淀池5、污泥井6、集油井7、集油井8、回用水池9、溢流井10组成,隔油沉淀池5用于对污水进行油污分离的初级处理,格栅井1用于储存待处理污水,泵井2用于安装一级提升泵和预储存污水,阀门井3和阀门井4用于安装隔油沉淀池5的刮油器的检查阀门,污泥井6用于沉淀下来的污泥。所述的集油井7、集油井8用于储存刮油器刮出的油泥,回用水池9用于储存处理后的回用水,溢流井10用于储存处理后溢流的回用水。说 明 书CN 104355430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55430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