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2565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7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40063.4

申请日:

2015.01.27

公开号:

CN104609533A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2F 1/78登记生效日:2016082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中科圣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王丽英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A座A912-02变更后权利人: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钢锋街27栋1层54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1/78申请日:20150127|||公开

IPC分类号:

C02F1/78; C02F9/14

主分类号:

C02F1/78

申请人:

北京中科圣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丽英; 李海波; 马晨; 王项晗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A座A912-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代理人:

巩克栋; 侯潇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系统;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以串级形式相连;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多个设备子控制系统,各设备子控制系统自成回路并与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设备子控制系统包括在线检测装置和执行机构。该述控制方法使用在线仪表来测定设备的流量、液位以及出水水质指标等参数,并将在线仪表的测量值传输给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测量值与预设范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发出信号,能够实时调控废水处理工艺工况,保证出水指标符合排放标准,同时确保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维持在一个平稳高效的运行状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控制系统,其特 征在于,包括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所述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以串级形式相连;所述计算机控制 系统包括多个设备子控制系统,各设备子控制系统自成回路并与所述臭氧非均 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和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包 括在线检测装置和执行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 并行运行,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分时处理控制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回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子控制系 统包括液位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反冲洗控制系统、臭氧控制系统和曝气 控制系统,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通过现场总线与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系统 包括液位计、液位控制流量计、液位控制调节阀、液位控制水泵和液位控制水 泵电机。

5.  根据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系 统包括流量控制流量计、差压计、流量控制调节阀、流量控制水泵和流量控制 水泵电机。

6.  根据权利要求2-5之一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控制 系统包括定时器、反冲洗控制调节阀、反冲洗控制水泵、反冲洗控制水泵电机 和反洗鼓风机。

7.  根据权利要求2-6之一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控制系 统包括第一水质检测仪、臭氧控制流量计、臭氧控制液位检测仪和臭氧发生 器;
优选地,所述曝气控制系统包括第二水质检测仪、溶氧计、曝气控制流量 计和曝气管道。

8.  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非均相 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包括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多介质过滤器单元设备、臭 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单元设备和曝气生物滤池单元设备;
优选地,所述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介质过 滤器进水井、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器出水池、催化氧化塔、催化氧化池、曝气 生物滤池、清水池和浓水池。

9.  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的在线检测装置并行运行测定所述臭氧非均相催化 氧化处理工艺设备的流量、液位和出水水质指标,将测定值传输给所述计算机 控制系统;
2)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将接收到的所述测定值与预设范围值比较,根据比 较结果发出控制信号,自动控制所述执行机构的动作,保证出水指标符合排放 标准。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范围值参考 设备的规模以及常规运行状态设定;
优选地,液位范围取额定值的10%作为波动区间;流量范围取额定值的 5%-10%作为波动区间。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 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废水中的有机物通常无法仅凭生物处理实现完全降解,而需要经过更进一 步的深度脱除工艺才能够符合排放标准。针对这一部分的难降解有机物,CN 104003504A公开了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催化氧化处理装置及工艺,所述装 置包括催化氧化塔、其底部入口连接的臭氧发生器及其顶部出口连接的尾气处 理再利用系统;所述尾气处理再利用系统的出口连接臭氧发生器的入口;所述 尾气处理再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二氧化碳吸收塔、干燥单元及氧气储罐。 在此基础之上,本申请人同时提交的另案申请“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 相催化氧化处理装置及工艺”提供了一种在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催 化氧化环节前加入多介质过滤单元,在催化氧化环节后加入曝气生物滤池单元 形成的一套完整的臭氧非均相氧化处理工艺,以实现更理想的处理效果。
这种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氧化处理工艺是由多级反应环节串联组成,各个 环节之间存有很强的耦合关系,对某一个环节的调节动作同时会对其它关联环 节产生影响,对某个工艺参数的控制也可能需要多个环节的协调动作来完成。 另一方面,系统的内在工作机理复杂,工艺涉及的生物化学反应种类繁多,并 且整个反应流程的时间与空间跨度均相当长,这不但降低了臭氧非均相氧化工 艺的运行性能,同时也拖慢了系统在受到扰动后恢复平衡状态的调节时间。作 为主要的控制目标,COD、氨氮等指标的在线检测操作复杂且实时性差,水质 参数对控制作用的响应存在较大的滞后,这样系统的被控指标将很难收敛到一 个特定的稳态值,甚至可能会发散进而导致整体工艺失效。这些不利因素为实 时控制该臭氧非均相氧化工艺,实现系统的快速响应和平稳运行带来了很大的 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 的控制系统及方法,该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实时调控废水处理工艺工况,保证 出水指标符合排放标准,同时也可以确保设备维持在一个平稳高效的运行状 态。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 的控制系统,包括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 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以串级形式相连;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 多个设备子控制系统,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自成回路并与所述臭氧非均相催化 氧化处理工艺设备和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包括在线 检测装置和执行机构。所述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各类在线仪表,如液位计、流量 计和差压计;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各类调节阀、水泵及驱动水泵的水泵电机。
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并行运行,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分时处理控制所 述多个设备子控制系统回路,所述计算机系统整体控制各设备子控制系统。
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反冲洗控制系 统、臭氧控制系统和曝气控制系统,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通过现场总线与所述 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为计算机。
所述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多介质过 滤器单元设备、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单元设备和曝气生物滤池单元设备。
所述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介质过滤器进水 井、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器出水池、催化氧化塔、催化氧化池、曝气生物滤 池、清水池和浓水池。
所述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液位计、液位控制流量计、液位控制调节阀、液位 控制水泵和液位控制水泵电机。所述液位计分别置于过滤进水井、过滤出水池 和浓水池内部,所述液位控制流量计分别置于多介质过滤器、催化氧化池、曝 气生物滤池和清水排放口之前,且各检测仪表分别与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连 接。
所述流量控制系统包括流量控制流量计、差压计、流量控制调节阀、流量 控制水泵和流量控制水泵电机。所述流量控制流量计分别置于多介质过滤器、 催化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清水排放口之前,所述差压计分别置于多介质过 滤器、催化氧化塔的进水与出水口,且各检测仪表分别与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 连接。
所述反冲洗控制系统包括定时器、反冲洗控制调节阀、反冲洗控制水泵电 机和反洗鼓风机,所述定时器由计算机系统软件实现。
所述臭氧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水质检测仪、臭氧控制流量计、臭氧控制液位 检测仪和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控制流量计分别置于催化氧化塔、催化氧化 池、曝气生物滤池之前,以及催化氧化塔、催化氧化池臭氧进气管道之上,且 各检测仪表分别与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曝气控制系统包括第二水质检测仪、溶氧计、曝气控制流量计和曝气 管道。所述曝气控制流量计分别置于曝气生物滤池、所述第二水质检测仪之 前,且各检测仪表分别与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第一水质检测仪、第二水质检测仪可采用同一个水质 检测仪。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如上所述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1)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的在线检测装置并行运行测定所述臭氧非均相催化 氧化处理工艺设备的流量、液位和出水水质指标,将测定值传输给所述计算机 控制系统;
2)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将接收到的所述测定值与预设范围值比较,根据比 较结果发出控制信号,自动控制所述执行机构的动作,保证出水指标符合排放 标准。
所述预设范围值参考设备的规模以及常规运行状态进行设定。
一般地,液位范围取额定值的10%作为波动区间;流量范围取额定值的 5%-10%作为波动区间。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各设备子控制系统并行运行,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所述液位控制系统由液位计检测水池的液位,由液位控制流量计检测系统 管线中的水流流速,送入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首先将测得的液位值与预设的 液位范围进行比较,然后比较测得的流量值与预设的流量范围,根据比较结果 由计算机发出控制信号,来控制液位控制调节阀的开闭以及液位控制水泵电机 的调节动作,实现自动液位控制。
所述流量控制系统由流量控制流量计检测系统管线中的水流流速,由差压 计检测设备分别检测多介质过滤器进水出水口压力差和催化氧化塔塔顶液位, 送入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将测得的流量值以及差压值分别与预设值比较,根 据比较结果由计算机发出控制信号,来控制流量控制调节阀的开闭以及流量控 制水泵电机的调节动作,实现自动流量控制。
所述反冲洗控制系统针对多介质过滤器、催化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当 定时器指示反冲洗程序开始时,设备对应的进水出水口调节阀与水泵电机关 闭,对应的反冲洗控制调节阀与反冲洗控制水泵电机启动;当定时器指示反冲 洗程序结束时,设备对应的反冲洗控制调节阀与反冲洗控制水泵电机关闭,对 应的进水出水口调节阀与水泵电机启动。
所述臭氧控制系统首先测得设备中水流流量值以及进气管道中的臭氧流量 值,然后比较水质检测值与预设值的偏差,将数据送入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 由计算机分别确定送入催化氧化塔和催化氧化池的臭氧进气量,并以此为根据 来控制臭氧发生器的动作。
所述曝气控制系统首先测得流入曝气生物滤池、流出清水池的水流流量, 以及曝气管道的气体流量,然后比较水质检测值与预设值的偏差,将数据送入 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确定曝气量,并以此为根据来控制曝气管道的 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利用较易实现的液位与流速控制来间接地反映 水质指标控制,克服了水质指标实时检测困难、且对控制作用的响应存在滞后 等问题,配合对反应过程直接施加的控制作用,可以确保出水水质符合排放标 准,同时系统各项指标的波动幅度均被限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若进水口 来水各项水质指标波动≤10%,则相应的出水水质指标波动可以控制为≤5%);
(2)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充分考虑各工艺设备的耦合关系,实现了互联 系统的协调控制,有利于提升对工艺流程的控制效果,增强了臭氧非均相催化 氧化处理工艺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使得整体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 可以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实现平稳高效运行(以进水口来水COD为例,对于 来水COD值在200以下,系统可以稳定地将出水COD控制在30以内);
(3)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针对局部环节构造闭环子控制系统,可以缩短 信号的传递路径,降低局部环节干扰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影响,有效地加快了 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提高了对工艺的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 理工艺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水口;2、进水井调节阀;3、多介质过滤进水井;4、进水井 液位计;5、过滤器调节阀;6、提升泵;7、过滤器流量计;8、多介质过滤 器;9、多介质过滤器进水出水口差压计;10、出水池调节阀;11、过滤器出 水池;12、出水池液位计;13、催化氧化塔调节阀;14、催化氧化塔进水泵; 15、过滤器反洗调节阀;16、过滤器反洗泵;17、反洗鼓风机;18、过滤器反 洗排水调节阀;19、调节池外排口;20、催化氧化池反洗调节阀;21、催化氧 化池反洗泵;22、催化氧化塔流量计;23、催化氧化塔;24、催化氧化塔塔顶 液位检测仪;25、催化氧化池流量计;26、催化氧化池;27、臭氧发生器; 28、催化氧化塔臭氧进气流量计;29、催化氧化池臭氧进气流量计;30、曝气 池调节阀;31、曝气池流量计;32、催化氧化池反洗排水调节阀;33、曝气生 物滤池;34、曝气管道;35、曝气管道流量计;36、浓水池调节阀;37、浓水 池;38、浓水池液位计;39、浓水池排水泵;40、清水池调节阀;41、清水 池;42、曝气池反洗调节阀;43、曝气池反洗泵;44、清水池外排流量计; 45、水质检测仪;46、曝气池溶氧计;47、外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 艺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臭氧非均相 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 设备以串级形式相连;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多个设备子控制系统,所述设 备子控制系统自成回路并与所述工艺设备和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所述设 备子控制系统包括在线检测装置和执行机构。
所述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多介质过 滤器单元设备、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单元设备和曝气生物滤池单元设备。优选 地,所述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介质过滤器进水 井3、多介质过滤器8、过滤器出水池11、催化氧化塔23、催化氧化池26、曝 气生物滤池33、清水池41和浓水池37。
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并行运行,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分时处理控制所 述设备子控制系统回路。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 统、反冲洗控制系统、臭氧控制系统和曝气控制系统,所述设备子控制系统自 成回路并通过现场总线与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为计 算机。
所述控制系统按工艺流程方向依次为:待处理废水从进水口1经进水井调 节阀2进入多介质过滤器进水井3,进水井液位计4位于多介质过滤器进水井3 之上;之后经过滤器调节阀5、提升泵6和过滤器流量计7,进入多介质过滤器 8,多介质过滤器8设有多介质过滤器进水出水口差压计9,多介质过滤器8出 水经出水池调节阀10进入过滤器出水池11,出水池液位计12位于过滤器出水 池11之上;多介质过滤器8反洗用水从过滤器出水池11引出,反洗空气由反 洗鼓风机17提供,过滤器反洗水经过滤器反洗调节阀15、过滤器反洗泵16进 入多介质过滤器8,之后经过滤器反洗排水调节阀18至调节池外排口19;从过 滤器出水池11经催化氧化塔调节阀13、催化氧化塔进水泵14、催化氧化塔流 量计22进入催化氧化塔23,催化氧化塔23设有催化氧化塔塔顶液位检测仪 24,催化氧化塔23出水经催化氧化池流量计25进入催化氧化池26;催化氧化 池26出水经曝气池调节阀30、曝气池流量计31进入曝气生物滤池33;催化氧 化池26反洗水从过滤器出水池11引出,反洗空气由反洗鼓风机17提供,催化 氧化池26反洗水经催化氧化池反洗调节阀20、催化氧化池反洗泵21进入催化 氧化池26,反洗排水经催化氧化池反洗排水调节阀32至调节池外排口19;催 化氧化用臭氧从臭氧发生器27分别经催化氧化塔臭氧进气流量计28、催化氧化 池臭氧进气流量计29进入催化氧化塔23以及催化氧化池26;曝气生物滤池33 用空气从曝气管道34经曝气管道流量计35进入曝气生物滤池33,曝气生物滤 池33上设有曝气池溶氧计46;曝气生物滤池33反洗水从清水池41引出,反洗 空气由反洗鼓风机17提供,曝气生物滤池33反洗水经曝气池反洗调节阀42、 曝气池反洗泵43进入曝气生物滤池33,曝气生物滤池33反洗排水经浓水池调 节阀36进入浓水池37,浓水池37设有浓水池液位计38,浓水池37出水经浓 水池排水泵39排往调节池外排口19;曝气生物滤池33出水经清水池调节阀40 进入清水池41,再经过清水池外排流量计44、水质检测仪45,通过外排口47 排出。
所述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液位计、液位控制流量计、液位控制调节阀、液位 控制水泵和液位控制水泵电机,所述液位计分别为进水井液位计4、出水池液 位计12、浓水池液位计38,所述液位控制流量计分别为过滤器流量计7、催化 氧化塔流量计22、催化氧化池流量计25、曝气池流量计31、清水池外排流量计 44,各检测仪表分别与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液位控制调节阀分别为 进水井调节阀2、过滤器调节阀5、出水池调节阀10、催化氧化塔调节阀13、 曝气池调节阀30、浓水池调节阀36和清水池调节阀40,所述液位控制水泵分 别为提升泵6、催化氧化塔进水泵14和浓水池排水泵39,各液位控制水泵分别 连接有液位控制水泵电机。对于多介质过滤进水井3,其相关液位计为进水井 液位计4,其相关流量计为过滤器流量计7,其相关调节阀为进水井调节阀2、 过滤器调节阀5,其相关水泵为提升泵6;对于多介质过滤器8,其相关流量计 为过滤器流量计7,其相关调节阀为过滤器调节阀5、出水池调节阀10,其相关 水泵为提升泵6;对于过滤器出水池11,其相关液位计为出水池液位计12,其 相关流量计为催化氧化塔流量计22,其相关调节阀为出水池调节阀10、催化氧 化塔调节阀13,其相关水泵为催化氧化塔进水泵14;对于催化氧化塔23,其相 关流量计为催化氧化塔流量计22、催化氧化池流量计25,其相关调节阀为催化 氧化塔调节阀13,其相关水泵为催化氧化塔进水泵14;对于催化氧化池26,其 相关流量计为催化氧化池流量计25、曝气池流量计31,其相关调节阀为曝气池 调节阀30;对于曝气生物滤池33,其相关流量计为曝气池流量计31,其相关调 节阀为曝气池调节阀30、清水池调节阀40;对于浓水池37,其相关液位计为浓 水池液位计38,其相关调节阀为浓水池调节阀36,其相关水泵为浓水池排水泵 39;对于清水池41,其相关流量计为清水池外排流量计44,其相关调节阀为清 水池调节阀40。
所述控制系统工作过程中,所述液位控制系统由液位计检测水池的液位, 由液位控制流量计检测系统管线中的水流流速,送入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首 先将测得的液位值与预设的液位范围进行比较,然后比较测得的流量值与预设 的流量范围,其中预设范围值要参考设备的规模以及常规运行状态,通常取额 定值的10%作为波动区间,并且液位值的影响优先级要高于流量值,根据比较 结果由计算机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液位控制调节阀的开闭以及液位控制水泵电 机的输出负相关于对应设备的液位值和流量值与预设范围的偏差值,以此来实 现自动液位控制。
所述流量控制系统包括流量控制流量计、差压计、流量控制调节阀、流量 控制水泵和流量控制水泵电机,所述流量控制流量计分别为过滤器流量计7、 催化塔流量计22、催化池流量计25、曝气池流量计31、清水池外排流量计 44,所述差压计分别为多介质过滤器进水出水口差压计9和催化氧化塔塔顶液 位检测仪24,各检测仪表分别与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流量控制调节 阀分别为进水井调节阀2、过滤器调节阀5、出水池调节阀10、催化氧化调节阀 13、曝气池调节阀30、浓水池调节阀36和清水池调节阀40,所述流量控制水 泵分别为提升泵6、催化氧化塔进水泵14和浓水池排水泵39,各流量控制水泵 分别连接有流量控制水泵电机。对于多介质过滤进水井3,其相关流量计为过 滤器流量计7,其相关调节阀为进水井调节阀2、过滤器调节阀5,其相关水泵 为提升泵6;对于多介质过滤器8,其相关流量计为过滤器流量计7,其相关差 压计为多介质过滤器进水出水口差压计9,其相关调节阀为过滤器调节阀5、出 水池调节阀10,其相关水泵为提升泵6;对于过滤器出水池11,其相关流量计 为催化氧化塔流量计22,其相关调节阀为出水池调节阀10和催化氧化塔调节阀 13,其相关水泵为催化氧化塔进水泵14;对于催化氧化塔23,其相关流量计为 催化氧化塔流量计22、催化氧化池流量计25,其相关水泵为催化氧化塔进水泵 14;对于催化氧化池26,其相关流量计为催化氧化池流量计25、曝气池流量计 31,其相关调节阀为曝气池调节阀30;对于曝气生物滤池33,其相关流量计为 曝气池流量计31,其相关调节阀为曝气池调节阀30、清水池调节阀40;对于浓 水池37,其相关调节阀为浓水池调节阀36,其相关水泵为浓水池排水泵39;对 于清水池41,其相关流量计为清水池外排流量计44,其相关调节阀为清水池调 节阀40。
所述控制系统工作过程中,所述流量控制系统由流量控制流量计检测系统 管线中的水流流速,由差压计检测设备分别检测多介质过滤器进水出水口压力 差和催化塔塔顶液位,送入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将测得的流量值以及差压值 分别与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其中预设范围值要参考设备的规模以及常规运行状 态,通常取额定值的5~10%作为波动区间,并且流量值与差压值的影响优先级 相同,根据比较结果由计算机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流量控制调节阀的开闭以及 流量控制水泵电机的输出负相关于对应设备的液位值和流量值与预设范围的偏 差值,以此来实现自动流量控制。
反冲洗控制系统包括定时器、反冲洗控制调节阀、反冲洗控制水泵、反冲 洗控制水泵电机和反洗鼓风机17,所述定时器由计算机系统软件实现,所述反 冲洗控制调节阀分别为过滤器调节阀5、出水池调节阀10、催化氧化塔调节阀 13、过滤器反洗调节阀15、过滤器反洗排水调节阀18、催化氧化池反洗调节阀 20、曝气池调节阀30、催化氧化池反洗排水调节阀32、浓水池调节阀36、清水 池调节阀40和曝气池反洗调节阀42,反冲洗控制水泵分别为提升泵6、催化氧 化塔进水泵14、过滤器反洗泵16、催化氧化池反洗泵21和曝气池反洗泵43, 各反冲洗控制水泵分别连接有反冲洗控制水泵电机。对于多介质过滤器8,其 相关进水出水口调节阀为过滤器调节阀5、出水池调节阀10,其相关进水出水 口水泵为提升泵6,其相关反冲洗控制调节阀为过滤器反洗调节阀15和过滤器 反洗排水调节阀18,其相关反冲洗水泵为过滤器反洗泵16;对于催化氧化池 26,其相关进水出水口调节阀为催化氧化塔调节阀13、曝气池调节阀30,其相 关进水出水口水泵为催化氧化塔进水泵14,其相关反洗调节阀为催化氧化池反 洗调节阀20、催化池反洗排水调节阀32,其相关反冲洗水泵为催化氧化池反洗 泵21;对于曝气生物滤池33,其进水出水口调节阀为曝气池调节阀30、清水池 调节阀40,其相关反冲洗控制调节阀为浓水池调节阀36、曝气池反洗调节阀 42,其相关反冲洗水泵为曝气池反洗泵43。
所述控制系统工作过程中,所述反冲洗控制系统在通常情况下,设备的反 冲洗周期通过定时器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来确定,根据设备实际运行情 况,还可以由各传感器提供的流量与压差信号作为设备反冲洗的判断指标:对 于多介质过滤器8,对应的传感器为过滤器流量计7、多介质过滤器进水出水口 差压计9;对于催化氧化塔23,对应的传感器为催化氧化塔流量计22、催化氧 化塔塔顶液位检测仪24、催化氧化池流量计25;对于催化氧化池26,对应的传 感器为催化氧化池流量计25、曝气池流量计31;对于曝气生物滤池33,其对应 的传感器为曝气池流量计31、浓水池液位计38、清水池外排流量计44。根据达 成反冲洗条件的先后顺序,各设备需要排队进入反冲洗程序。当设备反冲洗程 序开始时,设备相关的进水出水口调节阀与水泵电机关闭,相关的反冲洗控制 调节阀、反冲洗控制水泵电机、反洗鼓风机启动;当设备反冲洗程序结束时, 设备相关的反冲洗控制调节阀、反冲洗控制水泵电机、反洗鼓风机关闭,相关 的进水出水口调节阀与水泵电机启动。
所述臭氧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水质检测仪、臭氧控制流量计、臭氧控制液位 检测仪和臭氧发生器27。所述第一水质检测仪为水质检测仪45,所述臭氧控制 液位检测仪为催化氧化塔塔顶液位检测仪24,所述臭氧控制流量计分别为催化 氧化塔流量计22、催化氧化池流量计25、曝气池流量计31,以及催化氧化塔臭 氧进气流量计28、催化氧化池臭氧进气流量计29,各检测仪表分别与所述计算 机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工作过程中,所述臭氧控制系统首先测得设备中水流流量值 以及进气管道中的臭氧流量值,然后比较水质检测45的输出值与预设值的偏 差,这里主要关注的水质指标是COD,将数据送入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 算机分别确定送入催化氧化塔23和催化氧化池26的臭氧进气量,并以此为根 据来控制臭氧发生器27的动作。
所述曝气控制系统包括第二水质检测仪、溶氧计、曝气控制流量计和曝气 管道34。所述第二水质检测仪为水质检测仪45,所述溶氧计为曝气池溶氧计 46,所述曝气控制流量计分别为曝气池流量计31、曝气管道流量计35、清水池 外排流量计44,各检测仪表分别与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工作过程中,所述曝气控制系统首先测得流入曝气生物滤池 33、流出清水池41的水流流量,以及曝气管道34的气体流量,然后比较水质 检测仪45以及曝气池溶氧计46的输出值与预设值的偏差,这里主要关注的水 质指标是氨氮,将数据送入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确定曝气量,并以 此为根据来控制曝气管道34的动作。
本实施方式仅是对发明的实现形式的列举,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指标要求、 设备运营以及环境条件等影响因素的不同,具体采用的仪表、调节阀、水泵、 电机等设备的类型、安装位置、使用数量以及其在控制回路中的作用,也会有 所差异。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系统;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以串级形式相连;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多个设备子控制系统,各设备子控制系统自成回路并与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设备子控制系统包括在线检测装置和执行机构。该述控制方法使用在线仪表来测定设备的流量、液位以及出水水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