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反光镜.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242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20213.8

申请日:

2000.07.13

公开号:

CN1280231A

公开日:

2001.01.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11.2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7.13|||公开

IPC分类号:

E01F9/015

主分类号:

E01F9/015

申请人:

积水树脂株式会社;

发明人:

高室和俊

地址:

日本大阪

优先权:

1999.07.13 JP 198447/199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祖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反光镜底座(1)在前面上有镜面(11),底座外周向后弯曲以形成弯部(12),该弯部又相对于镜面(11)向外弯曲以形成凸缘(13)。多根支承杆(2)径向布置在反光镜底座(1)的后表面上,每根支承杆具有位于反光镜底座(1)后表面中心的底端,使后表面暴露。每根支承杆(2),其末端固定于凸缘(13),其底端固定在一安装板(3)上。安装板(3)包括一个固定在支承杆(2)底端上的座板(31)和一个从座板(31)直立的安装件(32)。安装件(32)用于将反光镜底座固定在立柱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道路反光镜,它包括: 一个反光镜底座,它具有一个前表面和一个后表面,在前表面上 形成镜面,该底座的外周向后弯曲以形成一个弯部,该弯部又相对于 镜面向外弯曲以形成一个凸缘, 多根支承杆,径向地布置在反光镜底座的后表面上,每根支承杆 具有位于反光镜底座后表面中心的底端和固定在所述凸缘上的末端, 使反光镜底座的后表面暴露,以及 一个大致设置在反光镜底座后表面中心且用于将反光镜底座固 定在一立柱上的安装板,其中安装板包括一个固定在每根支承杆底端 上的座板和一个从底板直立以便固定在立柱上的安装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反光镜,其特征在于:一个保护盖 设置在所述凸缘和支承杆的固定在凸缘上的末端上。
3: 一种道路反光镜,它包括: 一个反光镜底座,它具有一个前表面和一个后表面,在前表面上 形成镜面,底座的外周向后弯曲以形成一个弯部, 多根支承杆,径向地布置在反光镜底座后表面上,每根支承杆具 有位于反光镜底座后表面中心的底端和固定在所述弯部上的末端,使 反光镜底座的后表面暴露,以及 一个大致设置在反光镜底座后表面中心且用于将反光镜底座固 定在一立柱上的安装板,其中安装板包括一个固定在每根支承杆底端 上的座板和一个从座板直立以便固定在立柱上的安装件。
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道路反光镜,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一个大致设置在反光镜底座后表面中心的连接板,其中径向布置的 支承杆的底端通过连接板彼此连接,并在连接时固定在所述座板上。
5: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道路反光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为两个安装板,每个安装板具有L形截面,所述安装板的 座板在支承杆的底端上固定,使其安装件彼此背对背地以预定间隔地 设置。
6: 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道路反光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面涂覆光催化剂。

说明书


道路反光镜

    本发明涉及具有去雾性质的道路反光镜。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道路安全,凸或凹反光镜安装在盲角或视野受到限制的地点。但是,传统的反光镜对于在镜面上的露冷凝敏感,由于户外气温和反光镜温度之间的差别,在夜间和寒冷时节尤其是这样。其次,镜面蒙雾,作为反光镜功能不佳。

    造成镜面蒙雾的露冷凝发生在反光镜的温度降至周围大气的露点以下时。本申请人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H-229113(JP-A-229113/1995)号公开了一种道路反光镜,它包括一个反光镜底座,其前表面是镜面;一个围绕底座安装的框架,以及连接于框架的支承杆,反光镜底座后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暴露的,框架通过支承杆固定在一立柱上。

    在这种道路反光镜中,反光镜底座是安装在立柱或类似物上的,反光镜底座后表面是暴露的,这不仅使反光镜底座的前表面,也使其后表面直接暴露于周围大气,因而使反光镜底座的温度与周围大气的温度均衡。因此,这种道路反光镜具有去雾性质并能够快速除去在反光镜底座的镜面上的露冷凝。

    尽管如此,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H-229113号中公开的这种道路反光镜是通过围绕反光镜底座外周缘安装框架并在框架上连接支承杆而构制成的。框架包括一条槽,该槽具有缺少一侧的矩形截面,反光镜底座的外周缘插在该槽中。因此,按照反光镜底座的外周形状,框架应改变成圆的或带角度地形状。这种框架的制备很费劳力。此外,由于反光镜底座外周缘装配在框架中的槽中的方法,使组装方法也很复杂。另外,如果所述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外周缘的厚度,那么在将反光镜底座装入槽中后会形成一个间隙。无论该间隙多么小,风压等因素会使反光镜底座相对于框架振动。另外,这个间隙,加上支承杆的弯曲会使镜像抖动。这种间隙可以通过将槽设计成适当的宽度而消除。但是,在这种情形中,反光镜底座的外周缘就难于装入槽中,引入框架安装中的另一个麻烦。尽管存在上述问题,在道路反光镜的制造和安装中仍要求精确度。

    在另一方面,反光镜底座如不装有框架则自我支承性能不佳。如果没有支承,反光镜底座在运输或组装过程中就容易扭曲。这种扭曲不仅使镜像变形,而且极难修正这种扭曲。传统的道路反光镜应付出最大的谨慎和注意力进行处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道路反光镜,其具有去雾性质、易于制造和组装、可防止反光镜底座扭曲,并进一步改善可视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道路反光镜具有下述结构特征。

    按照权利要求1(下文中称为发明1)的道路反光镜包括一个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并在前表面上形成镜面的反光镜底座,其外周向外弯曲形成一个弯部,该弯部又相对于镜面向外弯曲形成一个凸缘;多个支承杆,它们布置在反光镜底座的后表面上,因而每根支承杆具有位于反光镜底座后表面中心的底端和固定在凸缘上的末端,使反光镜底座的后表面暴露;以及一个大致设置在反光镜底座后表面中心且用于将反光镜底座固定在一立柱上的安装板。该安装板包括一个固定在每根支承杆底端上的座板和一个从座板直立以便固定在立柱上的安装件。

    发明1的结构使反光镜底座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暴露于周围大气,因而使反光镜底座的温度迅速与周围大气的温度均衡。因此,使镜面具有去雾性质,可以快速消除其上的露冷疑。

    此外,反光镜底座设有一个弯部,该弯部是通过将底座外周向后弯曲形成的,将该弯部相对于镜面向外弯曲以形成凸缘。这种结构提供了刚度并改善了自支承性质。此外,每根杆可以简单通过将支承杆末端固定在凸缘而安装在反光镜底座上。以这种方式支承杆,这不仅简化了制造,而且也可得到一种高强度的结构。另外,由于在反光镜底座和每根支承杆的末端之间没有空间,因而反光镜底座不会在支承杆上振动。另外,道路反光镜的功能不会受到温度或材料劣化引起的变形的负面影响。

    因此,这种结构可在运输和组装过程中防止产生扭曲,并最终防止扭曲引起的镜像畸变。在安装之后,还可以防止振动或大风引起的畸变,另外,在运输中,反光镜底座可相互叠放,无需任何支承,并且借助凸缘可容易地彼此分开。

    另外,在将支承杆固定在反光镜底座上的过程中,制造和组装简单,生产效率高,而现有技术采用框架,这要求复杂和烦琐的方法。

    另外,如果象现有技术中那样采用框架,则框架用久后会变形,在框架和反光镜底座之间会形成间隙,因而产生振动。当石块抛向框架或车辆碰撞框架时,框架可能破裂,使反光镜底座掉落。然而发明1可防止反光镜底座在支承杆上振动。甚至当任一支承杆由于风压等而变形时,镜像也不会抖动。此外也没有反光镜底座掉落的危险。

    在发明1的上述结构中,一个保护盖最好设置在凸缘和支承杆的固定在凸缘上的末端上。

    这种结构可保证工作中的安全。由于凸缘和支承杆的端部都不暴露在外,工人受到保护,不会接触这些部分而受伤。此外,保护盖也用于保护反光镜底座本身,使其不受损伤。

    下面描述按照权利要求3(下文中称为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它包括:一个反光镜底座,它具有一个前表面和一个后表面,在前表面上形成镜面,底座的外周向后弯曲以形成一个弯部;多根支承杆,径向地布置在反光镜底座后表面上,每根支承杆具有位于反光镜底座后表面中心的底端和固定在所述弯部上的末端,使反光镜底座的后表面暴露;以及一个大致设置在反光镜底座后表面中心且用于将反光镜底座固定在一立柱上的安装板,其中安装板包括一个固定在每根支承杆底端上的座板和一个从底板直立以便固定在立柱上的安装件。

    发明2的结构可使反光镜底座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暴露于周围大气,因而可使反光镜底座的温度迅速与周围大气的温度均衡。因此,使镜面具有去雾性质,这样就可以快速除去其上的露冷凝。

    此外,反光镜底座设有一个通过向后弯曲其外周形成的弯部,该弯部用于固定每根支承杆的末端。通过以这种方式固定支承杆,不仅可简化制造和组装,而且也可得到一种高强度的结构。另外,由于在反光镜底座和每根支承杆的末端之间没有形成间隙的余地,因而反光镜底座不会在支承杆上振动。因此,每根支承杆的末端固定在弯部上的布置可以简化制造和组装,提高生产效率。

    在发明1和发明2的任何结构中,一连接板可大致设置在反光镜底座的后表面中心,因而径向设置的支承杆的底端可以通过连接板彼此连接,并在连接时固定在座板上。

    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利用连接板及安装板来支承每根支承杆的底端,从而提高安装强度。另外,甚至当拆卸安装板时,支承杆的底端仍通过连接板彼此相连。因此,包装可以在安装板拆下的情形中进行,以便使包装件的厚度减小掉安装板的厚度,安装板是可以分开包装的。因此,这种结构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在安装时,只需将安装板固定在每根支承杆的底端上。

    安装板最好包括两个安装板,每个安装板具有L形截面,安装板的座板固定在支承杆的底端上,使其安装件彼此背对背地以预定间隔设置。

    按照这种结构,一个固定在立柱上的固定件或类似装置可以装配在安装件之间。这样形成的道路反光镜可以按照简单的方式安装。两个安装板的使用可以显著地提供下述效果。例如,当支承杆由于风压等引起的变形传至两安装板上时,连接板承受从固定在弯部或凸缘上的支承杆末端,以及从设置在底端上的安装板而来的复杂的振动。但是,这些振动在两个安装板之间抵消并很快减弱,因而镜像的抖动迅速被克服掉。因此,道路反光镜可以容易地安装在立柱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利用两个安装板,道路反光镜可以具有迅速克服镜像抖动的极好功能。顺便提及,这两个安装板可以借助螺栓或类似物结合为一个整体。尽管如此,按照迅速从镜像抖动中恢复的观点来看,安装板最好彼此独立地形成,而不是整体的。

    另外,在任何上述的道路反光镜中,镜面最好涂覆光催化剂。

    按照这种结构,在镜面上可以防止反光镜底座和周围大气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雾,甚至可以防止在镜面上由于滞留的空气引起的轻微的雾。

    另外,这种结构有助于通过防止镜面生锈而保持理想的镜面状况,另一方面,使镜面上沉积的灰尘容易地被雨水冲洗掉。这样得到的道路反光镜不仅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也非常耐用。

    附图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是按照发明1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2是按照发明1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按照发明1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支承杆的立体图。

    图4表示在按照发明1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安装板的结构,其中图4(a)是其后视图,图4(b)是其前视图,图4(c)是两个安装板结合在一起的侧视图。

    图5表示在按照发明1或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连接板的结构,其中图5(a)是其后视图,图5(b)是其侧视图。

    图6表示在按照发明1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的支承杆的其它实例。

    图7表示在按照发明1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采用的其它支承杆结构的部分立体图。

    图8是按照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9是按照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表示在按照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支承杆的结构,其中图10(a)是从其末端看去的视图,图10(b)是其前视图,图10(c)是其侧视图。

    图11表示在按照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安装板的结构,其中图11(a)是其后视图,图11(b)是其前视图,图11(c)是两个安装板结合在一起的侧视图。

    图12是按照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另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4表示在图12所示实施例中采用的支承杆的结构,其中图14(a)是从其末端看去的视图,图14(b)是其前视图,图14(c)是其侧视图。

    图15表示在图12所示实施例中采用的连接板的结构,图15(a)是其后视图,图15(b)是其侧视图。

    图16表示在图12所示实施例中采用的安装板的结构,图16(a)是其后视图,图16(b)是其前视图,图16(c)是两个安装板结合在一起的侧视图。

    图17表示在按照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另一连接板的结构,其中图17(a)是其后视图,图17(b)是其侧视图。

    图18表示在按照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另一支承杆的结构,其中图18(a)是从其末端看去的视图,图18(b)是其前视图,图18(c)是其侧视图。

    图19表示在按照发明1或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支承杆的布置情况。

    图20表示在按照发明1或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支承杆的另一种布置情况。

    下面对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Ⅰ]

    图1是按照发明1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图2是其剖视图。图3是该实施例中采用的支承杆的立体图。图4表示在该实施例中采用的安装板的结构,其中图4(a)是其后视图,图4(b)是其前视图,图4(c)是两个安装板结合在一起的侧视图。图5表示在该实施例中采用的连接板的结构(注意:该图也适用下述按照发明2的实施例),其中图5(a)是其后视图,图5(b)是其侧视图。

    该实施例的道路反光镜包括一个反光镜底座1、四个支承杆2、一个安装板3和一个连接板4。下面详述这些构件。<反光镜底座1>

    反光镜底座1具有一个前表面和一个后表面,在前表面上形成镜面,底座外周向后弯曲形成一个弯部12。弯部12相对于镜面11后外弯曲形成一个凸缘13。凸缘13设有用于安装支承杆2的孔14。当设置支承杆2时,孔14与支承杆2上的孔22形成一个通孔,凸缘13和支承杆2借助插入上述通孔中的铆钉15紧密固定。弯部12和凸缘13是通过拉拔一平板与反光镜底座1整体形成的。弯部12和凸缘13沿反光镜底座1的整个外周设置。

    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那样,弯部12和凸缘13最好与反光镜底座连为整体,从而简化其制造并增加其强度。弯部12和凸缘13最好沿反光镜底座1的整个外周设置,但是,它们也可沿其一部分形成。

    反光镜底座1的材料包括金属如不锈钢、合成树脂如丙烯酸树脂、玻璃等。为了迅速均衡反光镜底座1的温度和周围大气的温度,适于采用导电性良好且耐腐蚀性极好的材料如不锈钢。镜面11是通过抛光反光镜底座的前表面至镜面光洁度而制备的。镜面11也可以通过在反光镜底座1的前表面上层压例如丙烯酸树脂、不锈钢或玻璃而制成。因此,镜面11的构成不作具体的限制。

    反光镜底座1的形状可以如图1所示是圆的,或者是角形的。一般来说,圆形底座的直径为600mm、800mm或1000mm,角形底座的尺寸为450×600mm或600×800mm。通常使用凸镜,其镜面的曲率半径为1500mm、2200mm、3000mm、3600mm或更大。<支承杆2>2

    为了将反光镜底座1安装在立柱或类似物上,在反光镜底座1的后表面上径向地设有四根支承杆2,每根支承杆具有一个处于反光镜底座1的后表面中心的底端,后表面是暴露的。如图3所示,支承杆3的剖面为缺少一侧的矩形,其总体轮廓为一个长的、缺少一个侧面的矩形杆。在支承杆2上纵向形成一个脊部21,以便增加弯曲强度。支承杆2的末端上,在其每侧设有一个孔22,以便将该末端固定在反光镜底座1的凸缘13上。支承杆2的底端设有一个螺栓孔23,在其每侧还设有一个铆钉孔24,以便短暂紧固及防转。虽然孔22的数目无需严格限定,但是,最好形成多个孔22,从而在固定在反光镜底座1上时支承杆2不会转动。关于两个铆钉孔24,任一个都是按照支承杆2的布置而选择的。<安装板3>

    如图4(a)、(b)所示,安装板3包括一个接近矩形的座板31和一个从座板31的一个边缘相对于座板31垂直向后延伸的安装件32,并且具有一个接近L形的截面。座板31包括在预定位置上相应于支承杆2上的螺栓孔23的螺栓孔33,以及在螺栓孔33附近的自由尺寸孔35。安装件32包括两个方形螺栓孔34,其用于将固定件5的连接件51固定在两个安装件32之间(见图2)。固定件5准备固定在立柱或类似物上。在安装上述安装板3时,背对背以预定间距设置的两个安装板3a、3b一起用作一个安装板装置30,如图4(c)所示。安装板装置30大致设置在反光镜底座1的后表面中央。<连接板4>

    连接板4用于相互连接径向布置的支承杆2的底端。连接板4具有一个固定部分,其用于形成支承杆2的十字形连接(见图1)。即,如图5所示,连接板4具有一个矩形,每侧在中部有一个凹口。四个角部中的每一个形成一个六边形孔41和一个铆钉孔42,它们分别对应于支承杆2上的螺栓孔23和铆钉孔24。连接板4和支承杆2按下述方式固定地连接:连接板4的每个角部装配在支承杆2的一个中空部分25中,并将一个具有凸缘61的带凸缘的六角螺母6插入六边形孔41和螺栓孔23。六边形孔41和铆钉孔42的位置设计得可以在四根支承杆2连接时避免其底端的任何相互接触。<安装>

    上述四根支承杆2设置在反光镜底座1的后表面上,使后表面暴露,安装板3和连接板4安装在反光镜底座1的后表面中心。下面描述安装过程。

    首先,将带凸缘的六方螺母6插入连接板4上的每个六边形孔41中。然后,将连接板4的角部插入支承杆2的中空部分25,从而将连接板4的每个角部相对于每根支承杆2的底端定位,使带凸缘六方螺母6的凸缘61夹在其间。此时,支承杆2上的螺栓孔23和带凸缘六方螺母6应大致彼此对准。然后,将铆钉26插入连接板4上的铆钉孔42和支承杆2的底端上的铆钉孔24,因而使支承杆2的底端通过连接板4彼此连接起来。

    以十字形布置固定支承杆2的连接板4大致设置在反光镜底座1的后表面中心。每根支承杆2的末端借助穿过支承杆2的末端上的孔22和凸缘13上的孔14的螺钉或铆钉等装配装置固定在反光镜底座1的凸缘13上。包装和运输是在支承杆2这样地固定在连接板4和凸缘13上的状态中进行的。在安装地点,在安装板装置30(安装板3a,3b)的安装件32彼此背对背的状态下,螺栓27从座板31的每个螺栓孔33插入支承杆2上的螺栓孔23,并用带凸缘61的六方螺母拧紧。因此,连接板4固定在支承杆2的底端上,安装板装置30横跨支承杆2的底端固定。在这种情形中,用于暂时固定支承杆2的铆钉26的头部接纳在底板31上的自由尺寸孔35中,并不干扰安装板装置30的安装。

    凸缘13和固定在其上的支承杆2的末端最好设有一个保护盖7,该保护盖有一条用于固定凸缘13和支承杆2的末端的槽71。这种结构保护工人使其手部避免凸缘13的边缘的伤害或类似的危险。保护盖7可用金属或非金属制成。为了改进反光镜底座1上的镜面的可认别性,保护盖7可以用明亮的颜色如红色、橙色、黄色或这些颜色的荧光色着色。保护盖7最好用可变形和可拉伸的材料制成,从而可以方便地装配在凸缘13上。从这种观点出发,保护盖7最好用软的合成树脂如橡胶、聚氨酯高弹体或其它氯乙烯橡胶类制成。保护盖7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按照道路反光镜的安装条件适当改变。例如,为了提高夜间的可见性,建议增加保护盖7的宽度,在表面上安装反光板或类似物。因此,通过将保护盖7设置在凸缘13上可以方便地提高安全性、可认别性和可见性。

    这个实施例采用图3中所示那种支承杆,但是,支承杆并不局限于此。可用在该实施例中的其它支承杆包括平板形支承杆2A(图6(a));支承杆2B,该支承杆具有缺少一侧的矩形横截面,并形成一个沿纵向延伸的脊部21A(图6(b))(脊部21A看起来类似图3中所示的脊部21,但具有比脊部21更突出的形状);以及支承杆2C,该支承杆具有缺少一侧的矩形横截面,没有脊部或类似物(图6(c))

    另外,如图7所示,支承杆可以包括通过弯曲平板形成的、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脊部21B。如图所示,还有一种支承杆2D,它形成有四条脊部21B(图7(a)),还有一种支承杆2E,它形成有两条脊部21B(图7(b))。

    另外,支承杆2的数目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四根,而是可以选择调整,只要它们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承反光镜底座1。例如,在反光镜底座1较小,无需太大强度就可以支承的情形中,可以方便地设置三根支承杆210,如图19所示。另一方面,在反光镜底座较大,需要较大强度来支承的情形中,则可使用四根或更多根支承杆。在图20中,径向地布置有六根支承杆220。[实施例Ⅱ]

    图8是按照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图9是其剖视图。图10表示在该实施例中采用的支承杆的结构,其中图10(a)是从其末端看去的视图,图10(b)是其前视图,图10(c)是其侧视图。图11表示在该实施例中采用的安装板的结构,其中图11(a)是其后视图,图11(b)是其前视图,图11(c)是两个安装板结合在一起的侧视图。

    该实施例的道路反光镜包括一个反光镜底座100、四个支承杆200和一个安装板300。下面详述这些构件。<反光镜底座100>

    反光镜底座100具有一个前表面和一个后表面,前表面上形成镜面111,底座外周向后弯曲形成弯部112。

    象在该实施例中那样,弯部112最好与反光镜底座100连为整体,从而简化其制造且增加其强度。另外,弯部112最好沿反光镜底座100的整个外周设置,但是也可沿其一部分设置。

    反光镜底座100的材料、形状和尺寸与对照图1和图2所述的实施例相同,这里无需赘述。<支承杆200>

    为了将反光镜底座100安装在立柱或类似物上,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后表面上径向地设有四根支承杆200,每根支承杆具有一个位于反光镜底座100的后表面中心的底端,使后表面暴露。如图10所示,支承杆200的截面限定一个缺少一侧的矩形,其总体形状是一个长的没有一个侧面的矩形杆。在支承杆200的末端上设有一个折起部122,该折起部每侧有一个孔121,以便将末端固定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弯部112上。折起部122具有一个沿圆形反光镜底座100的弯部112弯曲的弓形。支承杆200的底端通过焊接设置一个螺母123,以及设有一个用于暂时固定和防转的铆钉孔124。虽然孔121的数目不必严格规定,但是最好形成多个孔121,以便在固定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弯部112上时支承杆200不致转动。折起部122的形状最好相应于弯部112的形状。<安装板300>

    如图11(a),(b)所示,安装板300包括一个半圆形座板131和一个从座板131的一个边缘相对于座板131垂直向后延伸的安装件132,并具有一个接近L形截面。座板131包括在预定位置上、分别相应于支承杆200上的螺母123和铆钉孔124的螺栓孔135和铆钉孔136。安装件132包括两个方形螺栓孔137,以便将一个固定件400的一个连接件141固定在两个安装件132之间(见图9)。固定件400准备固定在立柱或类似物上。在安装上述安装板300时,共同采用两个安装板300a,300b作为一个安装板装置,如图11(c)所示。安装板装置301大致设置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后表面中心。<安装>

    上述四根支承杆200设置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后表面上,使后表面暴露。安装板300安装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后表面中心。下面描述安装过程。

    首先,为了得到整体的安装板组件301,安装板300a、300b以预定的间隔背对背布置,其相对的腿部133借助插入相对的连接孔134的螺栓138(或铆钉)彼此接合。

    接着,每根支承杆200和安装板装置300借助穿过座板131上的铆钉孔136和支承杆200上的铆钉孔124的铆钉125被暂时固定。然后,将螺栓126插入座板131上的每个螺栓孔135并拧紧螺栓126及支承杆200的螺母123,并调节每根支承杆200的角度,从而将安装板装置301横跨支承杆200的底端装好。

    径向设有支承杆200的安装板装置301设置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后表面中心。其后,将每根支承杆200的末端通过插过折起部122上的孔121的螺钉或铆钉等装配装置113而固定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弯部112上。(按照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另一实施例)

    图12是按照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另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图13是其剖视图。图14表示在该实施例中采用的支承杆的结构,其中图14(a)是从其末端看去的视图,图14(b)是其前视图,图14(c)是其侧视图。图15表示在该实施例中采用的连接板的结构,其中图15(a)是其后视图,图15(b)是其侧视图。图16表示在该实施例中采用的安装板的结构,其中图16(a)是其后视图,图16(b)是其前视图,图16(c)是两个安装板结合在一起的侧视图。

    该实施例的道路反光镜包括一个反光镜底座100、四个支承杆201、一个安装板302和一个连接板500。下面详述这些构件。

    象在图8和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一样,反光镜底座100具有一个前表面和一个后表面,在前表面上形成镜面111,底座外周向后弯曲形成一个弯部112。

    象在该实施例中那样,弯部112最好与反光镜底座100连为整体,从而简化其制造并增加其强度。另外,弯部112最好沿反光镜底座100的整个外周设置,但是也可以沿其一部分形成。

    反光镜底座100的材料、形状和尺寸与按照图1和图2的上述实施例相同,无需赘述。

    为了将反光镜底座100安装在立柱或类似物上,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后表面上径向地设有四根支承杆201,使每根支承杆201的底端位于反光镜底座100的后表面中心,使后表面暴露。如图14所示,支承杆201的截面限定一个缺少一侧的矩形,其整体形状是一根长的缺少一侧面的矩形杆,其底端宽于末端。由于底端宽于末端,支承杆201在结构和弯曲强度方面有所改善。在支承杆201的末端上设有一个折起部212,在其每侧有一个孔121,以便将末端固定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弯部112上。折起部212呈弓形,其沿圆形反光镜底座100的弯部112弯曲。支承杆201的底端设有一个螺栓孔127及一个铆钉孔124,以便暂时固定及防转动。

    如图16(a),(b)所示,安装板302包括一个接近矩形的座板231和一个从座板的一个边缘相对于座板231垂直向后延伸的安装件232,并且有接近L形的截面。座板231包括在预定位置上、与支承杆201上的螺栓孔127对应的螺栓孔135。安装件232包括两个方形螺栓孔137,以便将一个固定件400的连接件141固定在两个安装件232之间(见图13)。固定件准备固定在立柱或类似物上。

    在安装上述安装板302时,两个安装板302a,302b共同用作一个安装板装置303,如图16(c)所示。安装板装置303大致设置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后表面中心。

    连接板500用于相互连接径向设置的支承杆201的底端。连接板500由一个十字形件构件,以便形成支承杆201的十字形连接,如图12所示。十字形连接板500的每端形成一个六边形孔151和一个铆钉孔152,它们分别对应于支承杆201上的螺栓孔127和铆钉孔124。

    在按照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这个替代实施例中,四根支承杆201布置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后表面上,使后表面暴露。安装板302和连接件500安装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后表面上。下面描述安装过程。

    首先,将带凸缘的六方螺母160插入连接板500上的每个六边形孔中。然后,将连接板500的端部插入支承杆201的中空部分128,从而使十字形连接件500的每端相对于支承杆201的底端定位,使六方螺母160的凸缘161夹在其间。此时,支承杆201上的螺栓孔127和带凸缘六方螺母160应大致彼此对准。然后,将铆钉129插入连接板500上的铆钉孔152和支承杆201的底端上的铆钉孔124中,从而使支承杆201的底端通过连接板500以十字形布置彼此连接。

    以十字形布置固定支承杆201的连接板500大致设置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后表面中心上。每根支承杆201的末端通过例如螺钉或铆钉的装配装置113穿过支承杆201的末端而固定在弯部112上。反光镜底座100是以这种方式包装和运输的。在安装地点,将安装板装置303(安装板302a,302b)安装在反光镜底座100上。安装板装置303(安装板302a,302b)的安装件232背对背设置时,将螺栓126从座板131上的每个螺栓孔135插入支承杆201上的螺栓孔127,并借助带凸缘的六方螺母160拧紧。因此,连接板500固定在支承杆201的底端上,安装板装置303横跨支承杆201的底端固定。

    除了上述的连接板结构外,也可以使用图17的连接板。图17表示在按照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另一种连接板的结构,其中图17(a)是其后视图,图17(b)是其侧视图。图18表示按照发明2的道路反光镜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另一支承杆的结构,其中图18(a)是从其末端看去的视图,图18(b)是其前视图,图18(c)是其侧视图。

    与图15所示十字形连接板500相对比,该实施例的连接板501呈矩形以增加其强度。连接板501的每个角部设有一个六边形孔151以接纳带凸缘的六方螺母160,以及一个对应于支承杆202上的铆钉孔124的铆钉孔152。为了使支承杆202可安装在矩形连接板501上,支承杆202具有L形截面。另外,为了防止扭曲,支承杆202具有一个折起部213,其上设有三个孔121。支承杆202在连接板501的每个角部径向地连接。这个实施例相应于图12和图13所示的实施例,只是连接板501和支承杆202分别地替代了连接板500和支承杆201。除了连接板501和支承杆202以外,这个实施例的结构与图12至图16所示实施例相同。

    也就是说,将支承杆202保持在径向布置上的连接板501大致设置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后表面中心。借助例如穿过折起部213上的孔121中的装配装置,每根支承杆202固定在反光镜底座100的弯部112上。在该实施例中,包装和运输也是以这种状态进行的。在安装地点,在安装板装置303(安装板302a,302b)的安装件232彼此背对背设置的状态下,螺栓126从每个座板131上的螺栓孔135插入支承杆202的螺栓孔127,并借助带凸缘六方螺母160拧紧。因此,连接板501固定在支承杆202的底端上,安装板装置303横跨支承杆202的底端固定。

    在该结构中,连接板501形成矩形以增加其强度。另外,为了便于支承杆202的加工,最好将支承杆202设计成L形截面。但是,L形截面的支承杆202的弯曲强度低于具有缺少一侧的矩形截面的图14所示的支承杆。须记住这一点,在所需要的强度不是高得需要使用矩形连接板501但仍比十字形连接板500得到的强度高的情形中,以及在支承杆的弯曲强度不应减小的情形中,最好采用如图14所示的具有缺少一侧的矩形截面的支承杆201,以及如图5所示的连接板4。

    除了采用连接板4和支承杆201的组合以外,按照发明2的该实施例具有与图12至图16所示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因此无需赘述。

    如上所述,连接板500,501只需具有一种形状,这种形状可以通过支承杆200,201,202中任一种提供支承反光镜底座100的足够强度。因此,只要可以提供支承杆200,201,202的强度,以及反光镜底座100的尺寸,连接板500,501的形状可以审慎地设计以得到所需的强度。只要连接板500(或连接板501)具有相同的形状,一个带肋的具有凹口或类似结构的连接板有利地表现出大于平连接板的弯曲强度。

    在以上的描述中,发明2的实施例也采用四根支承杆2。但是,支承杆的数目是可选择的,只要它们具有支承反光镜底座100的足够强度,并不应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数目。例如,在反光镜底座100较小,无需较大的强度即可支承的情形中,可如图19所示径向地布置三根支承杆210。另一方面,在反光镜底座100较大,需要较大强度来支承的情形中,可使用四根或更多支承杆来支承。因而在图20中,径向布置了六根支承杆220。

    在上面的任一个按照发明1和发明2的实施例中,反光镜底座的镜面11,111最好涂覆光催化剂如氧化钛薄层。一般为氧化钛的光催化剂不仅可改善镜面11,111的去雾性质,而且也可以提供防烟灰及防玷污性质。这样的光催化剂包括ZnO、SnO2、SrTiO3、WO3、BiO3、FeO3等。

道路反光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道路反光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道路反光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反光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反光镜.pdf(3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反光镜底座(1)在前面上有镜面(11),底座外周向后弯曲以形成弯部(12),该弯部又相对于镜面(11)向外弯曲以形成凸缘(13)。多根支承杆(2)径向布置在反光镜底座(1)的后表面上,每根支承杆具有位于反光镜底座(1)后表面中心的底端,使后表面暴露。每根支承杆(2),其末端固定于凸缘(13),其底端固定在一安装板(3)上。安装板(3)包括一个固定在支承杆(2)底端上的座板(31)和一个从座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