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放电加工机.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6200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80764.2

申请日:

2004.10.08

公开号:

CN1605423A

公开日:

2005.04.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23H 7/02申请日:20041008授权公告日:20061206终止日期:200911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23H7/18; B23H7/32; B23H1/00

主分类号:

B23H7/18; B23H7/32; B23H1/00

申请人:

发那科株式会社;

发明人:

安部博之; 绪方俊幸

地址:

日本山梨

优先权:

2003.10.07 JP 2003-34879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郝庆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线放电加工机,其可以调节一喷嘴和一工件之间的间距,无需人工操作并且不会损坏加工机和工件。线放电加工机包括:线提供装置,用于通过该线引导件向该工件提供线电极;线提供量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该线电极的提供量;线前端探测装置,用于在一线前端探测位置上,探测由所述的线提供装置提供的线电极的前端;线接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线电极的前端与工件上表面的接触。基于该线前端探测位置和从该工件的前端被所述的线前端探测装置探测到开始、直到线电极的前端与工件上表面的接触被所述的线接触探测装置探测到为止,由所述的提供量测量装置测量到的线电极提供量,决定该工件上表面的位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线放电加工机,用于在一工件上执行放电加工,其具有一线引导件、一依附到所述的线引导件上用于提供加工液的喷嘴、用于移动该线引导件的线引导件驱动装置、一用于安装该工件的工作台、用于移动该工作台的工作台驱动装置、以及根据加工程序控制该放电加工的控制器,该加工机包括:
线提供装置,用于通过该线引导件向该工件提供线电极;
线提供量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该线电极的提供量;
线前端探测装置,用于在一线前端探测位置上,探测由所述的线提供装置提供的线电极的前端;
线接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线电极的前端与工件上表面的接触,
其中,基于该线前端探测位置和从该线电极的前端被所述的线前端探测装置探测到开始、直到线电极的前端与工件上表面的接触被所述的线接触探测装置探测到为止,由所述的提供量测量装置测量到的线电极提供量,决定该工件上表面的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中,该线前端探测位置与该线引导件的位置分开一固定距离,且该线前端探测位置基于该线引导件的位置和该固定距离而决定。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中,所述的线前端探测装置,在与线引导件的位置相隔一固定距离的线前端探测位置处,探测该线引导件的前端,
所述的线提供装置提供线电极,直到所述的线接触探测装置探测到该线电极与工件接触为止,
通过将表示该线引导件位置的坐标值减去该固定距离,决定表示该前端探测位置的坐标值,以及通过将表示该线引导件位置的坐标值减去所测量到的线电极的提供量,决定工件上表面位置的坐标位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进一步包括,设定所述的喷嘴和工件上表面之间的喷嘴间距量的目标值的装置,
其中,线引导件驱动装置移动所述线引导件,从而基于工件上表面的所决定的位置,将喷嘴间距量调节至目标值。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的喷嘴与工件上表面之间的喷嘴间距量设定加工条件的装置,其中,该喷嘴间距量基于工件上表面的位置而决定。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中,所述的控制器根据由输入信号或加工程序中的程序码提供的指令,控制所述的线提供装置、所述的线前端探测装置以及所述的线接触探测装置。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中,所述的线提供装置,在所述控制器读取和分析该加工程序并计算出工件上的加工起始点后,将线电极通过线引导件向工件提供,以及所述的工作台驱动装置,移动该工作台,使得该喷嘴在离该工件上的加工起始点一预设距离的位置处面对该工件。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中,所述的线前端探测装置包括一固定到所述的线引导件的金属元件,通过线电极的前端与该金属元件的接触,探测线电极的前端。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中,所述的线提供量测量装置包括一用于探测所述的线提供装置的操作的位置传感器。

10.
  一种线放电加工机,用于在一工件上执行放电加工,其具有一线引导件、一依附到所述的线引导件上用于提供加工液的喷嘴、用于移动该线引导件的线引导件驱动装置、一用于安装该工件的工作台、用于移动该工作台的工作台驱动装置、以及根据加工程序控制该放电加工的控制器,该加工机包括:
线提供装置,用于通过线引导件向工件提供线电极;
线提供量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该线电极的提供量;
线前端探测装置,用于在一线前端探测位置上,探测由所述的线提供装置提供的线电极的前端;
线接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线电极的前端与工件上表面的接触,
其中,基于从该线电极的前端被所述的线前端探测装置探测到开始、直到线电极的前端与工件的上表面的接触被所述的线接触探测装置探测到为止,由所述的提供量测量装置测量到的线电极提供量,决定所述的喷嘴和工件上表面之间的喷嘴间距量。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中,该喷嘴间距量通过将测量到的线电极的提供量,加到线前端探测位置和喷嘴的尾端之间的距离上而决定。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进一步包括,根据所决定的喷嘴间距量设定一加工条件的装置。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中,所述的控制器根据由输入信号或加工程序中的程序码提供的指令,控制所述的线提供装置、所述的线前端探测装置以及所述的线接触探测装置。

1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中,
所述的线提供装置,在所述控制器读取和分析该加工程序并计算出工件上的加工起始点后,将线电极通过线引导件向工件提供,以及所述的工作台驱动装置,移动该工作台,使得该喷嘴在离该工件上的加工起始点一预设距离的位置处面对该工件。

15.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中,所述的线前端探测装置包括一固定到所述的线引导件的金属元件,通过线电极的前端与该金属元件的接触,探测线电极的前端。

16.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中,所述的线提供量测量装置包括一用于探测所述的线提供装置的操作的位置传感器。

说明书

线放电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放电加工机,更特别是,涉及工件和上喷嘴之间的间距调节。
背景技术
对于一线放电加工机,为在加工工件中保持通常的精度以及达到加工速度,这需要调节并固定提供在上引导件上的上喷嘴,因此该喷嘴固定在离该工件上表面有一固定距离的位置上。
该喷嘴的间距调节通常由操作者通过如下步骤而进行:在上喷嘴和该工件之间的插入测隙规,然后上下移动一Z轴同时检测该间距,由此固定该Z轴,从而可以获得预定的上喷嘴间距。
由于这种采用测隙规的调节是由人工执行的,因此存在执行调节费时和该调节的间距变化的问题。相反地,非人工的间距调节已被提出。关于这样的间距调节,例如,提出了用于线切割放电加工的喷嘴设备,其中,在喷嘴被带到与工件接触之后,将喷嘴与工件分离一预定距离(如,参阅日本专利第2576050号)。
根据上述的用于线切割放电加工的喷嘴设备,由于在测量该喷嘴与工件的间距的时候,该喷嘴被带到直接与该工件接触,因此,存在由于工件的推动引起的接触变形使得该加工机损坏,以及该工件受到来自该喷嘴的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放电加工机,其可以测量喷嘴和工件之间的间距量,无需人工操作并且不会损坏加工机和工件。
根据本发明,该喷嘴和该工件之间的间距量通过使用该线电极的提供量决定,该线电极自一线引导件提供并被带到与该工件接触。这使得可以测量该间距量和/或者该工件上表面的位置,而无需直接施加更大的力量到加工机或者工件,并且无需人工操作。该间距量自动被探测,并且加工条件根据该间距量自动改变,或者使用所测量的间距量和/或该工件上表面位置调节该间距量。
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机,其具有一线引导件、一依附到所述的线引导件上用于提供加工液的喷嘴、用于移动该线引导件的线引导件驱动装置、一用于安装该工件的工作台、用于移动该工作台的工作台驱动装置、以及根据加工程序控制该放电加工的控制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线放电加工机包括:线提供装置,用于通过该线引导件向该工件提供线电极;线提供量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该线电极的提供量;线前端探测装置,用于在一线前端探测位置上,探测由所述的线提供装置提供的线电极的前端;线接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线电极的前端与工件上表面的接触。基于该线前端探测位置和从该工件的前端被所述的线前端探测装置探测到开始、直到线电极的前端与工件上表面的接触被所述的线接触探测装置探测到为止,由所述的提供量测量装置测量到的线电极提供量,决定该工件上表面的位置。
该线前端探测位置与该线引导件的位置分开一固定距离,且该线前端探测位置基于该线引导件的位置和该固定距离而决定。
该线前端探测装置,在与线引导件的位置相隔一固定距离的线前端探测位置处,探测该线引导件的前端。该线提供装置提供线电极,直到所述的线接触探测装置探测到该线电极与工件接触为止。通过将表示该线引导件位置的坐标值减去该固定距离,决定表示该前端探测位置的坐标值,以及通过将表示该线引导件位置的坐标值减去所测量到的线电极的提供量,决定工件上表面位置的坐标位置。
该线放电加工机进一步包括,设定所述的喷嘴和工件上表面之间的喷嘴间距量的目标值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线引导件驱动装置移动所述线引导件,从而基于工件上表面的所决定的位置,将喷嘴间距量调节至目标值。
该线放电加工机可以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的喷嘴与工件上表面之间的喷嘴间距量设定加工条件地装置,其中,该喷嘴间距量基于工件上表面的位置而决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该线放电加工机包括:线提供装置,用于通过线引导件向工件提供线电极;线提供量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该线电极的提供量;线前端探测装置,用于在一线前端探测位置上,探测由所述的线提供装置提供的线电极的前端;线接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线电极的前端与工件上表面的接触。基于从该工件的前端被所述的线前端探测装置探测到开始、直到线电极的前端与工件的上表面的接触被所述的线接触探测装置探测到为止,由所述的提供量测量装置测量到的线电极提供量,决定所述的喷嘴和工件上表面之间的喷嘴间距量。
该喷嘴间距量通过将测量到的线电极的提供量,加到线前端探测位置和喷嘴的尾端之间的距离上而决定。
该线放电加工机可以进一步包括,根据所决定的喷嘴间距量设定一加工条件的装置。
该控制器根据由输入信号或加工程序中的程序码提供的指令,控制所述的线提供装置、所述的线前端探测装置以及所述的线接触探测装置。
该线提供装置,在所述控制器读取和分析该加工程序并计算出工件上的加工起始点后,将线电极通过线引导件向工件提供,以及所述的工作台驱动装置,移动该工作台,使得该喷嘴在离该加工起始点一预设距离的位置处面对该工件。
该线前端探测装置包括一固定到所述的线引导件的金属元件,通过线电极的前端与该金属元件的接触,探测线电极的前端。
该线提供量测量装置包括一用于探测所述的线提供装置的操作的位置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连续加工中自动测量该喷嘴间距量,可以根据该喷嘴间距量自动改变改加工条件,并且可以调节该喷嘴间距。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线放电加工机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上喷嘴间距测量顺序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上喷嘴间距测量顺序的流程图;
图4a-4d是本发明测量顺序的过程图;
图5是在本发明测量顺序中探测电极线和工件之间的接触的示意图;
图6是在本发明测量顺序中计算该线电极的上表面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在本发明测量顺序中计算间距量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调节上喷嘴的间距量的流程图;
图9a-9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调节上喷嘴的间距量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依照本发明的间距量改变加工条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机。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线放电加工机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构造示意图。在图1中,线放电加工机1包括线电极提供装置2、线引导件3、固定在线引导件3上的喷嘴4、线引导件驱动装置5、其上安装有一工件(图未示)的工作台6、用于驱动该工作台6的工作台驱动设备7、以及根据一指令控制加工的控制器10。控制器10驱动工作台6,同时根据一指令使得线电极9被提供,并同时从喷嘴4提供加工液以加工该工件。
除上述提及的构造外,线放电加工机进一步具有用于调节线电极9前端位置的线前端调节装置、用于测量线电极9提供量的线提供量测量装置、以及用于探测线电极9和该工件之间的接触的线探测装置。
作为一构造例子,该线前端调节装置可以由线电极提供装置2、线前端探测元件8、电压提供装置11、以及接触判断装置12组成。在与线引导件3的上引导件3a的一端间隔一固定距离B的线前端探测位置上,该线前端探测元件8具有与线电极9的接触点。该线前端探测元件8是一电极元件,其由该喷嘴供给并沿着线电极9的路径延伸,并且,该线前端探测元件8连接到电压提供装置11的一输出端。在图1中,线前端探测元件8由具有一端与上引导件3a接触的U形导电材料(如,金属材料)构成。
电压提供装置11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到线电极9。线电极9沿着线提供方向进给,因此,由电刷触点、滚轴触点或者类似触点滑动地形成与电压提供装置11的另一输出端的连接。如图4所示的、用于探测线端位置的滚轴13是该滚轴触点的构造的例子。
由线电极提供装置2提供的线电极9暴露在上引导件3a的外部,并到达固定在距离上引导件3a固定距离B的线前端探测位置。线电极9的一端与线前端探测元件8在该线前端探测位置接触。该接触形成一闭合电路,该闭合电路由电压提供装置11的一端、线前端探测元件8、线电极9、以及电压提供装置11的另一端构成。该闭合电路构成一第一探测电路,其用于探测线前端调节的完成。
接触判断装置12探测流经该闭合电路的电流,从而探测线电极9的该端到达线前端探测元件8。由于线前端探测元件8和上引导件3a之间的距离固定为距离B,因此通过使用接触判断装置12探测线电极和线前端探测元件之间的接触,可以在作为线前端调节位置的线前端探测位置调节线电极的前端。
线提供量测量装置为计算线电极9提供量的装置,例如,其可以由耦合到线电极提供装置2的提供滚轴(未示)的编码器构成。
该线探测装置用于探测线电极9和该工件之间的接触,作为一构造例子,其可以由电压提供装置11和接触判断装置12组成。电压提供装置11的一输出端接地,其另一输出端连接到线电极9。接地的输出端通过工作台6电连接到该工件(图未示)。由于线电极9沿着线提供方向提供,因此,由电刷触点、滚轴触点或者类似触点滑动地形成与电压提供装置11的另一输出端的连接,如上所述。如图4所示的滚轴13是该滚轴触点的构造的例子。该连接可以与线前端调节装置的构造一起使用。
由线电极提供装置2提供的线电极接触位于工作台6上的该工件(图未示)的上表面。该接触形成一闭合电路,该闭合电路由电压提供装置11的一端、地、工作台6、该工件(图未示)、线电极9、以及电压提供装置11的另一端组成。该闭合电路构成一第二探测电路,其用于探测线电极9的端部与该工件上表面的接触。
接触判断装置12探测流经该闭合电路的电流,从而探测线电极9的端部与该工件上表面的接触。
对由线前端调节装置执行的前端调节的控制,和对由线探测装置探测到的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接触的控制,均由控制器10执行。用于探测线前端的第一探测电路和用于探测线电极与工件上表面的接触的第二探测电路,将电压提供装置11和接触判断装置12作为共同组成部分共享。因此,控制器10切换这些探测电路,并执行线前端调节控制和接触控制。
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机可以实现一个间距可以调节的实施例,以及一个基于间距量改变加工条件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不仅可以在找到该工件上表面位置的过程中执行,也可以在得到喷嘴和该工件上表面之间的间距量的过程中执行。
在获得工件上表面位置的实施例中,获得了由线前端调节装置调节的线电极的前端调节位置(Y)和一由线前端调节提供的、直到与该工件接触为止的线电极提供量(X)。其后,工件上表面位置(W)可以基于该获得的前端调节位置(Y)与获得的线电极提供量(X)之差而决定:(W=Y-X)。线电极提供量(X)可以由一线提供量而获得,该线提供量是从线电极前端被调节开始,直到线探测装置探测到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接触为止,由线提供量测量装置测量到的线提供量。
依照获得喷嘴尾端与工件上表面之间的喷嘴间距量的实施例,喷嘴间距量(S)可以通过将喷嘴3a尾端和该前端调节位置之间的距离(B)加到该提供量(X)上而决定。该提供量(X)是从线电极前端被调节开始,直到线探测装置探测到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接触为止所测量的线提供量。
在调节该喷嘴间距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决定工件上表面位置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一喷嘴间隔设置装置,用于设置该喷嘴间距量的目标值(N)。基于工件上表面位置(W)和由喷嘴间距设置装置设置的喷嘴间距量的目标值(N),线引导件驱动装置5驱动线引导件3,以使得该喷嘴间距量等于该目标值(N)。
在根据该间距量改变加工条件的实施例中,不仅使用由工件上表面位置决定的间距量的处理,而且基于该线电极提供量(X)和该喷嘴尾端与前端调节位置之间的距离(B)来决定该喷嘴间距量的处理,也可以使用
以下将描述该上喷嘴的间距测量、基于在上喷嘴间距测量中获得的工件上表面位置而进行的上喷嘴间距量的调节、以及根据在上喷嘴间距测量中得到的间距量而设置加工条件的顺序。
首先,将参考图2的流程图和图4-7说明该上喷嘴间距测量的顺序。图4用于说明该测量顺序的过程;图5用于说明在该测量顺序中探测电极线和工件之间的接触;图6用于说明在该测量顺序中该线电极的上表面位置的计算;图7用于说明在该测量顺序中间距量的计算。
首先,上喷嘴间距测量模式由一指令设置,并且控制器10开始执行图2中所示过程以决定该工件上表面的位置和/或该上喷嘴的间距量。该指令可以由送至控制器10的外部信号提供,也可以由存储在该控制器10中的程序提供。
首先,该控制器切换到探测线电极前端的第一探测电路(步骤S1)。
在步骤S2-S4中执行该线电极前端的调节。如图4a所示,在线电极9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切断该线电极9(步骤S2)。在确定该切断完成后,调节该线电极前端的位置。该线电极的切断可以由第一探测电路确定。在该第一探测电路中,如果线电极被切断,在上引导件3a(喷嘴4)和该线前端探测元件8之间将存在一缝隙,这表示该电路处于开路状态。接触判断装置12可以通过探测该电路的开路状态来确定该切断。
该切断也可以由提供给线电极9的电流的状态来确定。该线电极9的非导电状态可以确定该切割。
在确定该线电极9的切割后,由线电极提供装置2提供线电极9(步骤S3)。该提供的线电极9在其到达工件的上表面之前,被带到与线前端探测元件8接触。一旦线电极9接触线前端探测元件8,该第一探测电路形成一闭合电路。接触判断装置12探测该第一探测电路闭合(步骤S4)。
由于该线前端探测元件8的线前端探测位置设置为与上引导件3a分开一固定距离(如距离B),因此线电极9前端的位置可以调节到与线前端探测位置一致。
当探测到线电极9的尾端位于线前端探测位置时,将第一探测电路切换到第二探测电路。该第二探测电路探测线电极的一端与工件20的上表面接触,且同第一探测电路一样,该接触可以通过采用接触判断装置12来探测。当探测到线电极的尾端位于该固定位置时,该第二探测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在第二探测电路处于开路状态的情况下,在随后的步骤S6-S9中,由线电极提供装置2提供线电极9,线电极9的一端被带到与工件20的上表面接触。
在线电极9的一端与工件20的上表面接触的情况下,第二探测电路处于闭合状态,由接触判断装置12探测该接触(步骤S9)。图5为该第二探测电路的一构造例子。基于一探测信号,控制器10停止线电极提供装置2,不在继续提供线电极9的进给(步骤S10)。
例如,如果该进给的线电极9穿过工件20的一起始孔,或者其与工件20没有对齐,则在线电极9和工件20之间不存在接触。因此,如图4c所示,当即使线电极9被进给了当前量或者更大的量,但线电极9没有与工件20接触时(步骤S6),线电极9的一端将绕回到前端探测位置,然后移动工作台6因此使得线引导件3固定在工件20的上表面上(步骤S7)。此外,可以设置该提供量的当前量或者更大的量,例如,与在上部位置的线引导件3和工作台6之间的距离相同的值。
在工作台6移位后,如图4d所示,再次提供线电极9(步骤S8)。在步骤S9中,接触判断装置12探测线电极9和工件20之间的接触。基于该探测到的信号,控制器10使线电极提供装置2停止提供线电极9。
参考图6,其用于说明在该测量顺序中线上表面位置的计算,其中,A是喷嘴4的长度、B是喷嘴4尾端和线前端调节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C是从上引导件3a到线前端调节位置的距离,距离C等于(A+B)。
这里,当上引导件3a位于距离作为参考面的工作台表面的高度(H)的位置上时,线前端调节位置表示为(H-C)。从线电极前端被调节开始,直到线电极和工件接触为止,由线电极提供装置2提供的线电极9的提供量(X),相应于图6中的线前端探测位置与工件20上表面之间的间距量。
在测量线电极9的提供量(X)后,重新缠绕线电极9,因此使得线电极位于线前端探测位置(步骤S11)。
在图6中,工件上表面位置由一以工作台表面作为参考的坐标值W表示。表示工件上表面位置的坐标值W,可以基于表示上引导件当前位置的高度H、线电极9的提供量X和固定距离C获得,其可以表示为一等式:W=(H-C-X)。这里,上引导件3a的高度(H)可以由上引导件3a的位置控制获得。例如,上引导件的高度(H)可以由一控制线引导件驱动装置5的指令获得。由于距离(C)是一固定值,且上引导件的当前高度(H)同样为一由指令决定的值,因此,工件上表面位置可以通过获得线电极9的提供量(X)而获得(步骤S12)。
参考图7,其说明了在测量顺序中间距量的计算。喷嘴4一端与工件20上表面之间的该间距量(S)可以由上引导件的当前高度(H)、工件上表面位置(W)以及喷嘴4的长度(A)决定,并表示为一等式:S=(H-A-W)。
这里,如上所述,上引导件的当前高度(H)可以通过上引导件的位置控制获得,并且喷嘴4的长度(A)为先前决定的一个值。因此,间距量(S)可以由工件上表面位置获得(步骤S13)。
间距量(S)不仅可以基于上引导件的当前高度(H)、工件上表面位置以及喷嘴4的长度(A)来决定,也可以基于线电极9的提供量(X)以及喷嘴4尾端和线前端调节位置之间的距离(B)来决定。
在图6中,间距量(S)可以由距离(C)、喷嘴的长度(A)以及线电极9的提供量(X)计算出,其由一等式表示为:S=(C-A+X)。这里,由于距离(C)和喷嘴4的长度(A)是固定值,因此间距量(S)可以由线电极9的提供量(X)获得(图3流程图中的步骤S14)。
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机可以通过使用上述处理获得的工件上表面位置,来调节喷嘴的间距量,并可以根据该间距量(S)改变加工条件。
上喷嘴的间距量的调节将首先描述。
图8和9分别是用于说明上喷嘴的间距量的调节的流程图和示意图。
首先,设置该喷嘴间距量的期望值(T)。该喷嘴间距量的期望值(T)的设置可以通过输入装置且参照控制器10的显示屏而输入,或者通过一程序码输入(步骤S21)。
其后,将执行如图2或者图3所示的喷嘴间距测量的顺序,从而决定工件上表面位置(W)或者喷嘴间距量(S)(步骤S22)。如图9a所示,移动该工作台,因此使得喷嘴3a面对工件的加工起始孔(步骤S23),如图9b所示,该线被连接(步骤S24)。
上引导件位置的一目标值(I)可以由喷嘴间距量的期望值(T)和工件上表面位置,根据等式:I=(W+A+T)而获得(步骤S25)。如图9c所示,给Z轴提供一动作指令,从而使得上表面3a的位置等于该目标值(I)。可选择的是,上喷嘴3a可以移动一差值,其中,差值为决定的喷嘴间距量(S)和该喷嘴间距量的期望值(T)之间的差值。根据上引导件3a的上述定位,喷嘴和工件上表面之间的喷嘴间距量可以调节到期望值(T)(步骤S26)。
接下来,根据该间距量(S)改变加工条件将参考图10的流程进行描述。
该间距量(S)通过执行如图2或者图3所示的上喷嘴间距测量的顺序来决定(步骤S31)。根据该决定的喷嘴间距量(S)的加工条件被自动选择和设置(步骤S32)。关于该喷嘴间距量的加工条件的不同设置值,存储在控制器10的存储装置中。
在设置加工条件后,开始进行加工。如果该间距量(S)在连续加工中发生改变,将重复执行步骤S31和S32,以根据该决定的间距量(S)重新设置加工条件,并重新开始加工(步骤S33)。
根据本发明,由于上喷嘴不被带到与该工件接触,因此减少了线放电加工机的可能的加工损坏。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应用到上喷嘴的自动调节中,也可以应用到根据间距量改变加工条件的自动调节中。

线放电加工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线放电加工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线放电加工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放电加工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放电加工机.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线放电加工机,其可以调节一喷嘴和一工件之间的间距,无需人工操作并且不会损坏加工机和工件。线放电加工机包括:线提供装置,用于通过该线引导件向该工件提供线电极;线提供量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该线电极的提供量;线前端探测装置,用于在一线前端探测位置上,探测由所述的线提供装置提供的线电极的前端;线接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线电极的前端与工件上表面的接触。基于该线前端探测位置和从该工件的前端被所述的线前端探测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