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交通工具的劫持案件时常发生,当恐怖分子在交通工具内劫持人质时,
一旦警方与恐怖分子谈判失败,便要展开突击营救。在进行突击营救时,公安特警往往要借
助锤子等锐器破窗,车窗距离地面的高度又会限制特警队员快速地进入,使用普通的锤子
加梯子的方法不仅慢,而且难以保证成功率。因而,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了攻击梯,便于特
警队员快速突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其延
长段可相对梯身拆卸,从而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攻击梯的整体长度。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包括梯身,其特征在于:该攻击梯还包括上端可拆卸
地连接于所述梯身下端的延长段,所述延长段的上端具有向上延伸的插销,所述梯身的下
端开设有与所述插销相互配合的插孔,所述插销可脱离地插设在上述插槽中,所述梯身和
所述延长段之间设置有第二锁紧夹具,所述第二锁紧夹具包括设置在所述梯身和延长段二
者之一上的凸起、活动地设于另一者上的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卡钩,所述卡钩可在所述凸
起上以将所述梯身和延长段稳定连接且允许所述卡钩自所述凸起脱离以将所述梯身和延
长段相拆卸。
优选地,所述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梯身或延长段的左右两侧,所述卡钩分别设置
在所述梯身或延长段的左右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锁紧夹具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卡钩动作的扳手。
优选地,所述插销的中心线、插孔的中心线分别沿所述梯身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梯身包括第一梯身和第二梯身,所述第一梯身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梯
身的上端相转动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梯身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梯身的上端相铰接。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梯身和第二梯身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锁紧夹具,所述第一锁紧
夹具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梯身和第二梯身二者之一上的凸起、活动地设于另一者上的与所
述凸起相配合的卡钩,所述第一锁紧夹具的所述卡钩可在所述凸起上以将所述第一梯身和
第二梯身锁定在展开状态且允许所述卡钩自所述凸起脱离以将所述第一梯身和第二梯身
折叠。
更优选地,所述插槽开设于所述第二梯身的下端。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梯身的下端部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延长段的下端部设置有橡胶垫。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梯身的下端可拆卸地连
接有延长段,可根据车窗高度等实际情况选择连接延长段或将延长段拆卸,使得攻击梯的
高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使用更为方便;而且,通过梯身、延长段上的凸起与卡钩配合,当
延长段连接在梯身上后,第二锁紧夹具将二者锁紧使延长段的连接更为稳定,避免脱离。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的正面透视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附图3为附图1中的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展开时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的交通工具劫持攻击器折叠后的侧面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
1、第一梯身;2、第二梯身;20、插槽;3、延长段;30、插销;4、第一锁紧夹具;5、第二
锁紧夹具;
10、方管;11、格栅板;12、压花铝板;13、踏板;14、握把;15、凸起;16、卡勾;17、扳
手;18、铰链;19、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中述及的“上”、“下”等方位词是根据
本领域人员在攻击梯处于展开使用状态下的惯常观察角度及叙述方便而定义的,不限定具
体的方向,如“上”对应于附图1中纸面的右侧,“下”对应于附图1中纸面的左侧。
附图1至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参照附图1至4所示,
该攻击梯包括第一梯身1、上端和第一梯身1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梯身2、可拆卸地连
接于第二梯身2下端的延长段3,第一梯身1、第二梯身2及延长段3构成攻击梯的梯体。第一
梯身1、第二梯身2及延长段3分别具有由方管10构成的骨架,方管10的规格为80×30mm,方
管10骨架上通过焊接铺设压花铝板12或格栅板11。
参照附图3所示,第一梯身1和第二梯身2相铰接使得梯身可折叠。具体到本实施例
中,第一梯身1的下端和第二梯身2的上端通过铰链18相铰接。第一梯身1和第二梯身2之间
还设有用于使第一梯身1和第二梯身2稳定处于展开状态的第一锁紧夹具4,第一锁紧夹具4
具体设置在第一梯身1和第二梯身2的左右两侧部。第一锁紧夹具4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第
一梯身1左右侧部的凸起15、分别活动地设置在第二梯身2左右侧部的与凸起15相配合的卡
钩16、用于带动卡钩16动作的扳手17,当卡钩16卡在凸起15上后,第一梯身1和第二梯身2被
锁紧在展开状态;折叠时,操作扳手17带动卡钩16移动使卡钩16自凸起15上脱离,第一梯身
1和第二梯身2被解锁从而可被折叠,便于携带。第一梯身1的长度和第二梯身2的长度近似
相等。
延长段3和第二梯身2可拆卸地插接。具体地,延长段3的上端具有向上延伸的插销
30,第二梯身2的下端开设有与插销30相配合的插槽20。插销30的中心线和插槽20的中心线
分别沿梯身的长度方向延伸,插销30可脱离地插在插槽20中,当插销30插在插槽20中时,延
长段3连接于第二梯身2的下端。第二梯身2和延长段3之间还设有用于使第二梯身2和延长
段3稳定连接的第二锁紧夹具5。第二锁紧夹具5的结构类似于第一锁紧夹具4,即第二锁紧
夹具5也包括凸起15、卡钩16以及用于带动卡钩16动作的扳手17,不同的是,第二锁紧夹具5
的凸起15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梯身2的左右侧部,其卡钩16分别活动地设置在延长段3的左
右侧部。当插销30在插槽20中插接到位后,第二锁紧夹具5的卡钩16卡在凸起15上,延长段3
和第二梯身2被锁紧使二者连接稳定,不会轻易脱离;拆卸时,操作第二锁紧夹具5的扳手17
带动卡钩16移动使卡钩16自凸起15上脱离,插销30可自插槽20内脱出。
第一梯身1的上部铺设格栅板11、下部铺设压花铝板12。格栅板11位于攻击梯的最
顶部,是较靠近车窗的部分之一,可使车窗玻璃击碎后的玻璃碎片自格栅板11的孔处漏下,
且格栅板11本身具有防滑功能,不影响特警队员突击营救。
梯体上等间隔设置有多个踏板13,踏板13的截面为三角形,相邻两个踏板13的间
距为50~55cm,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及人体工程学,提高登梯成功率。该攻击梯还包括多个沿
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在梯体上的防滑条,具体为防滑条依次设置在第一梯身1、第二梯身2
及延长段3的压花铝板12上。第一梯身1的左右两侧、第二梯身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握把
14。第二梯身2的下端及延长段3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橡胶垫19。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
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
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