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座位深度可调的座椅上的座位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座位深度可调的座椅的座位板。通常的深度可调座椅尤其用于办公椅。在已知技术的深度可调办公椅中,深度的调节是通过靠背实现的。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如果是贴合人体轮廓的座椅,调节深度时,座椅的人体工程学特征就会有一些损失。由于靠背进行深度调节,座椅的外形轮廓就与使用者的座姿不那么协调了。由于办公椅使用者身高的巨大差异,在实际中,例如在EN 1335的设计中,座位深度的调节范围要求至少为50mm。这恶化了上述人体工程学的问题。
在汽车座位的情况下,已知技术是用设置在座位前缘附近、可以用压力空气充气的软管或波纹管来调节座位深度。这种设计的前提是有压力空气可用。而且,座位深度的可调节范围远小于50mm。
本发明的目地是提供一种普通座位板,通过使用简单的装置,可使座位深度在一相对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按照本发明,所述目的是通过如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的特征达到的。
本发明的措施确保座椅的整体式基体——也就是所述座位板本身——在调节确定座位深度的尺寸时同时被调节。尤其是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有助于确保经过所述的任何调节,座椅的基本轮廓仍得以保持,也就是说,所述座椅的轮廓仍然适应使用者的落座表面。根据权利要求3,座椅深度的调节只发生在座椅深度本身要被调节的方向上。
从属权利要求叙述了优选的含部分发明特征的实施例。
在结合附图对实施例所作的说明中,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优点和细节会显现出来。在附图中:
图1是座位板的仰视图;
图2是座位板的侧视图,局部有分解;
图3是沿图1中III-III线的座位板的垂直方向的部分纵向剖面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IV-IV线的座位板垂直方向局部横剖面图。
附图中的用于可调深度座椅的座位板被分解了,其包括一个主座位板1和一个前缘座位板2。因此,整个座位板被分解了,形成主座位板1和座位边板2。在座位的靠前部分形成了缝隙3。由板1、2构成的整个座位板按照人体轮廓构形,也就是说,其后部4稍向上弯曲,其前部5稍向下弯曲。在后部4的下侧,设置有弹性缓冲装置6,其自身支承在座椅架或者靠背架上。其余的用来向座椅之座椅架上支承或固定的固定装置图中未示出。
所述板1、2通过两个导向装置7联合起来。每一导向装置7包括,例如一个装在座位边板2上的导杆8和一个也是安装在所述主座位板1的下侧的导向套筒9,所述导杆8在调节方向10上相互平行,所述调节方向,也就是大致平行于座位深度调节方向。该调节方向10垂直于所述缝隙3、座位边板2的前缘11。
在所述板1的下侧还装有一个可释放的锁定装置12,用来将所述座位边板2固定得与所述主座位板1相隔给定的距离。该可释放锁定装置12包括一个安装在所述主座位板1下侧的锁栅,该锁栅在调节方向10上延伸,其上设置有系列锁孔14,所述锁孔14相互稍微间隔一定距离a,在调节方向10上连续设置。借助于一个旋转轴16,在所述座位边板2的下侧安装有一个锁杆15,该锁杆可在安装在所述座位边板2下侧的一个枢转轴承中转动。该锁杆15是双臂杆,其弯向所述前缘11的杆臂18在所述座位边板2的前缘11附近有一个曲柄19。弯向所述主座位板1的杆臂20抵达所述锁栅13的下方,其末端有一个向上的挂闩21,后者与所述锁孔14的形状相匹配。一预压压力弹簧22设置在所述座位边板2和所述杆臂18之间,从所述座位边板2向下压所述杆臂18,从而将带所述挂闩21的杆臂20向上压向所述锁栅13。
如果要调节座位边板2到主座位板1的距离,即在朝向座位边板2的方向上拉动曲柄19,挂闩21就会从锁栅13的锁孔14中脱出。然后操纵曲柄19,将座位边板2移至所要的相对于主座位板1的位置,然后松开曲柄19。松开曲柄19之后,所述挂闩21锁进锁栅13的另一个锁孔14中,从而将座位边板2相对于主座位板1固定起来。
由所述主座位板1和座位边板2构成的整个座位板用合适的包覆材料加以装饰装配。选用合适的包覆材料,使得可借助于所用的材料或者装饰物来对所述座位边板2和主座位板1间的距离变化,从而对所要实现的座位深度的调节加以补偿。从前述说明中显然可以看出,座位深度的调节可以由座位的使用者在坐在该座椅上时进行。
从前述说明可以看到,所述座位边板2相对于主座位板1的移动大致在水平线上。所述可释放的锁定装置可以结合到所述导向装置中去,例如可以通过Bowden线(即,鲍登线)进行操作。术语“可释放的锁定”可以理解为确定的啮合锁定,也可以理解为非确定的啮合锁定。具体而言,所述非确定的啮合可以是连续可调的。调节级数可以选择得任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