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门。
背景技术
在压铸机、注塑机等的机架上需要设置一和横向移动的安全门来保障使用安全,现有的安全门通常采用悬挂式安装,具体为在机架上安装一导轨,再将门板上的导轮挂设在导轨上,而为了不阻挡操作窗口,导轨需要安装在机架的顶部,这样导轮便会占用机架上方较大的空间,会影响模具的吊装,特别是在厂房较矮的情况下,容易与模具出现磕碰,而且该种悬挂式安全门通常没有对门板的上移进行限制的结构,在使用中安全门容易从导轨上滑脱;另一方面,由于现有安全门的导轮通常为普通的平轮,而导轨需要限制导轮的前后移动,因此结构较为复杂,目前通常采用工字钢型材作为导轨,表面较为粗糙,会影响门板滑动的平稳性,容易出现跳动和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对机架上方空间的占用、移动平稳、不易滑脱的安全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门,设置在一机架上,包括一门板、设置在机架上部的一上导轨和设置在机架下部的一下导轨,所述的上导轨和下导轨相平行,所述的门板上枢设有与所述上导轨相匹配的若干上凹槽轮和与所述下导轨相匹配的若干下凹槽轮;所述的上凹槽轮设置在上导轨的下方并抵靠在上导轨上,下凹槽轮设置在下导轨的上方并抵靠在下导轨上,从而将门板滑动设置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的上导轨和下导轨均为平椭圆管。
优选的,所述的上凹槽轮和下凹槽轮均通过轴承枢设在门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
优选的,所述的上导轨和下导轨纵向对齐。
优选的,所述的上导轨和下导轨分别通过若干连接杆固定在机架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门板利用上凹槽轮和下凹槽轮滑动设置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并且上凹槽轮位于上导轨的下方,这样便不会占用上导轨上方的空间,从而不会妨碍模具的吊装;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凹槽轮与上导轨的配合、下凹槽轮与下导轨的配合也限制了门板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移动,能够有效防止门板滑脱,而且该结构有效降低了上导轨和下导轨的结构复杂度,从而可以采用现有的圆管、椭圆管等来作为上导轨和下导轨,表面较为光滑,使得门板的移动更为稳定,不易出现跳动和晃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一种安全门,设置在一机架10上,包括一门板30、设置在机架10上部的一上导轨21和设置在机架10下部的一下导轨22,上导轨21和下导轨22相平行,门板30上枢设有与上导轨21相匹配的若干上凹槽轮31和与下导轨22相匹配的若干下凹槽轮32;上凹槽轮31设置在上导轨21的下方并抵靠在上导轨21上,下凹槽轮32设置在下导轨22的上方并抵靠在下导轨22上,从而将门板30滑动设置在上导轨21和下导轨22上。本实用新型中门板30利用上凹槽轮31和下凹槽轮32滑动设置在上导轨21和下导轨22上,并且上凹槽轮31位于上导轨21的下方,这样便不会占用上导轨21上方的空间,从而不会妨碍模具的吊装;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凹槽轮31与上导轨21的配合、下凹槽轮32与下导轨22的配合也限制了门板30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移动,能够有效防止门板30滑脱,而且该结构有效降低了上导轨21和下导轨22的结构复杂度,从而可以采用现有的圆管、椭圆管等来作为上导轨21和下导轨22,表面较为光滑,使得门板30的移动更为稳定,不易出现跳动和晃动。
本实施例中,上导轨21和下导轨22均为平椭圆管,结构规则,易于获取,承重能力较高,外表也比较光滑,能够有效提高门板30移动的稳定性。上凹槽轮31和下凹槽轮32均通过轴承33枢设在门板30上上凹槽轮31和下凹槽轮32均通过轴承33枢设在门板30上,能够大幅度减小门板30移动时的摩擦阻力,便于移动开合门板30,本实施例中,轴承33选用了圆柱滚子轴承,承重力较大,不易出现损坏,延长了本安全门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上导轨21和下导轨22纵向对齐,能够减小凹槽轮强度较低的侧壁的受力大小,延长使用寿命,当然,实际应用中,上导轨21和下导轨22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并不局限于此。上导轨21和下导轨22分别通过若干连接杆34固定在机架10的后方,这样,机架10便同时能对上导轨21和下导轨22起到遮挡保护的作用,防止上导轨21、下导轨22、上凹槽轮31和下凹槽轮32收到撞击损坏或卷入杂物而影响使用,也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