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卸套管短节的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管短节拆卸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一种用于卸套管短节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水井在生产后期,由于产量较低、含水上升或注水原因、短管损坏及其它因素,造成该井无生产价值,这时需要进行封井、弃井;将井口卸掉封井。有些油水井被进行了破坏,如将套管短节锯掉,这样给作业施工带来很大麻烦及困难。现在的做法主要是依靠气焊进行切割或是更换焊接新的套管接箍来完成。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增大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施工安全可靠,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拆卸简单方便的一种用于卸套管短节的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卸套管短节的装置,包括管柱接箍,所述管柱接箍的下端连接有钻杆柱,所述钻杆柱上转动连接有壳体总成,所述钻杆柱的下端固定设有防脱销,所述钻杆柱上位于壳体总成与防脱销之间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钻杆柱上固定设有锥形体,所述壳体总成内设有与锥形体相适配的锥形腔,所述锥形体上和锥形腔内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壳体总成的锥形腔内活动设有卡瓦牙床,所述壳体总成的圆周表面设有用于卡瓦牙床伸出的牙槽。
所述管柱接箍、钻杆柱、壳体总成和限位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防脱销与钻杆柱的下端焊接在一起。
所述锥形体和锥形腔的直径均为上大下小的结构。
所述管柱接箍、钻杆柱和壳体总成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结构合理,施工安全可靠,当油、气、水井套管短节外侧被损坏时,利用该装置从套管短节内侧进行卸扣,改善单一从套管短节外侧卸扣的施工,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拆卸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柱接箍;2.钻杆柱;3.壳体总成;5.防脱销;6.限位环;7.锥形体;8.锥形腔;9.卡瓦牙床;10.牙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用于卸套管短节的装置,包括管柱接箍1,在管柱接箍1的下端连接有钻杆柱2,在钻杆柱2上转动连接有壳体总成3。在钻杆柱2的下端固定设有防脱销5,通过防脱销5在卸扣过程中,防止限位环6脱落入井内。
在钻杆柱2上位于壳体总成3与防脱销5之间套设有限位环6,限位环6起到限位作用。
在钻杆柱2的下端设有锥形体7,壳体总成3内设有与锥形体7相适配的锥形腔8,锥形体7上和锥形腔8内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在壳体总成3的锥形腔8内活动设有卡瓦牙床9,在壳体总成3的圆周表面设有用于卡瓦牙床9伸出的牙槽10。工作时,管柱接箍1及钻杆柱2旋转带动锥形体7上的螺纹,带动锥形体7向锥形腔内移动,从而推动壳体内的卡瓦牙床9外张,从壳体总成3上的牙槽10伸出,与套管短节内壁结合,继续卸扣时,卡瓦牙床9咬入套管短节内壁。下端的限位环6,起到限位作用,将套管短节从套管接箍处卸下;底部防脱销5在卸扣过程中,防止限位环6脱落入井的效果。
管柱接箍1、钻杆柱2、壳体总成3和限位环6通过螺纹连接,防脱销5与钻杆柱2的下端焊接在一起。管柱接箍1、钻杆柱2、壳体总成3、锥形体7、限位环6、防脱销5均由45﹟碳钢结构制造,连接紧密,结构坚固。
锥形体7和锥形腔8的直径均为上大下小的结构。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在卸扣壳体时以锥体连接面产生径向外胀力,推动卡瓦牙床9外张,使用反扣钻杆螺纹将锥形体7推动,使四片对称的卡瓦牙床9外张。
上述的管柱接箍1、钻杆柱2和壳体总成3同轴设置。
安装时,将该装置钻杆柱2上的锥形体7与壳体总成3内的锥形腔8相连接,卡瓦牙床9放置在牙床位置即可完成,使用时,将该装置放置在套管短节内腔,使用油管钳对该装置上部反扣钻杆短节进行卸扣,转动管柱接箍1带动钻杆柱2转动,锥形体7向锥形腔8内移动,通过锥形体7与锥形腔8形成的连接面向外推动卡瓦牙床9外张,致使四片对称的卡瓦牙床9从牙槽10内推出,与套管短节内壁接触;继续卸扣卡瓦牙床9咬住套管内壁,使卡瓦牙床9与套管短节形成一体,套管短节底部丝扣松动卸下,达到施工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施工安全可靠,当油、气、水井套管短节外侧被损坏时,利用该装置从套管短节内侧进行卸扣,改善单一从套管短节外侧卸扣的施工,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拆卸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