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开式玻璃门框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门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开式玻璃门框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体现,玻璃门框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且现在很多家庭也采用玻璃门框来实现区域分隔。
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玻璃门框产品;然而,对于现有的玻璃门框产品而言,
在实际的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其安装施工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开式玻璃门框结构,该
双开式玻璃门框结构设计新颖、安装施工简单且使用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开式玻璃门框结构,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轨道,固定轨道的下端
侧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玻璃边框体,玻璃边框体包括有上端边框体、下端边
框体、左端边框体、右端边框体、中间边框体,上端边框体的左端部与左端边框体的上端部
连接,上端边框体的右端部与右端边框体的上端部连接,下端边框体的左端部与左端边框
体的下端部连接,下端边框体的右端部与右端边框体的下端部连接,中间边框体位于上端
边框体与下端边框体之间,中间边框体的左端部与左端边框体的中部连接,中间边框体的
右端部与右端边框体的中部连接,上端边框体与中间边框体之间装设有上端钢化玻璃,下
端边框体与中间边框体之间可相对转动开合地装设有活动玻璃门框;
固定轨道开设有沿着固定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朝下开口的活动槽,上端边框体
装设有呈竖向布置且上端部延伸至固定轨道的活动槽内的吊杆,吊杆的上端部可相对转动
地套装有卡装于固定轨道的活动槽内的吊轮;
上端边框体包括有上端边框主体以及扣卡于上端边框主体且沿着上端边框主体
延伸的上端玻璃压条,上端钢化玻璃的上端边缘部卡装于上端边框主体与上端玻璃压条之
间,中间边框体包括有中间边框主体以及扣卡于中间边框主体且沿着中间边框主体延伸的
中间玻璃压条,上端钢化玻璃的下端边缘部卡装于中间边框主体与中间玻璃压条之间,左
端边框体包括有左端边框主体以及扣卡于左端边框主体且沿着左端边框主体延伸的左端
玻璃压条,上端钢化玻璃的左端边缘部卡装于左端边框主体与左端玻璃压条之间,右端边
框体包括有右端边框主体以及扣卡于右端边框主体且沿着右端边框主体延伸的右端玻璃
压条,上端钢化玻璃的右端边缘部卡装于右端边框主体与右端玻璃压条之间,上端玻璃压
条、中间玻璃压条、左端玻璃压条、右端玻璃压条位于同一侧。
其中,所述上端边框主体与所述上端钢化玻璃之间、所述中间边框主体与上端钢
化玻璃之间、所述左端边框主体与上端钢化玻璃之间、所述右端边框主体与上端钢化玻璃
之间、所述上端玻璃压条与上端钢化玻璃之间、所述中间玻璃压条与上端钢化玻璃之间、所
述左端玻璃压条与上端钢化玻璃之间、所述右端玻璃压条与上端钢化玻璃之间分别卡装有
玻璃胶条。
其中,所述上端边框主体开设有朝上开口且沿着上端边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
上端容置槽,上端容置槽内嵌装有上端内藏框条,上端边框主体与上端内藏框条之间装设
有呈竖向布置的上端伸缩调节杆,上端伸缩调节杆的上端部与上端内藏框条连接,上端伸
缩调节杆的下端部与上端容置槽的底面连接,上端内藏框条与所述固定轨道的下表面之
间、上端内藏框条与上端边框主体之间分别装设有上端密封胶条。
其中,所述下端边框体开设有朝下开口且沿着下端边框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下端
容置槽,下端容置槽内嵌装有下端内藏框条,下端边框体与下端内藏框条之间装设有呈竖
向布置的下端伸缩调节杆,下端伸缩调节杆的下端部与下端内藏框条连接,下端伸缩调节
杆的上端部与下端容置槽的底面连接,下端内藏框条与下端边框体之间装设有下端密封胶
条,下端内藏框条的下表面也装设有下端密封胶条。
其中,所述上端边框主体于所述上端内藏框条的前端侧、后端侧分别装设有上端
掩条,各上端掩条分别与所述固定轨道的下表面触接。
其中,所述下端边框体于所述下端内藏框条的前端侧、后端侧分别装设有朝下凸
出延伸的下端掩条。
其中,所述左端边框主体的左侧面装设有左端密封胶条。
其中,所述右端边框主体的右侧面装设有右端密封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开式玻璃门框结构,其包括
固定轨道、玻璃边框体,玻璃边框体包括上端、下端、左端、右端及中间边框体,中间边框体
的左、右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左、右端边框体的中部连接,上端、中间边框体之间装设上端
钢化玻璃,下端、中间边框体之间装设活动玻璃门框;固定轨道开设活动槽,上端边框体装
设有延伸至活动槽内的吊杆,吊杆上端部套装吊轮;上端边框体包括上端边框主体、扣卡于
上端边框主体的上端玻璃压条,上端钢化玻璃上端边缘部卡装于上端边框主体与上端玻璃
压条之间,中间边框体包括中间边框主体、扣卡于中间边框主体的中间玻璃压条,上端钢化
玻璃下端边缘部卡装于中间边框主体与中间玻璃压条之间,左端边框体包括左端边框主
体、扣卡于左端边框主体的左端玻璃压条,上端钢化玻璃左端边缘部卡装于左端边框主体
与左端玻璃压条之间,右端边框体包括右端边框主体、扣卡于右端边框主体的右端玻璃压
条,上端钢化玻璃的右端边缘部卡装于右端边框主体与右端玻璃压条之间,上端玻璃压条、
中间玻璃压条、左端玻璃压条、右端玻璃压条位于同一侧。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
具有设计新颖、安装施工简单且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
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
1——固定轨道 11——活动槽
2——玻璃边框体 21——上端边框体
211——上端边框主体 2111——上端容置槽
212——上端玻璃压条 22——下端边框体
221——下端容置槽 23——左端边框体
231——左端边框主体 232——左端玻璃压条
24——右端边框体 241——右端边框主体
242——右端玻璃压条 25——中间边框体
251——中间边框主体 252——中间玻璃压条
31——上端钢化玻璃 32——活动玻璃门框
41——吊杆 42——吊轮
5——玻璃胶条 61——上端内藏框条
62——下端内藏框条 63——下端伸缩调节杆
71——上端密封胶条 72——下端密封胶条
73——左端密封胶条 74——右端密封胶条
81——上端掩条 82——下端掩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开式玻璃门框结构,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轨道
1,固定轨道1的下端侧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玻璃边框体2,玻璃边框体2包括
有上端边框体21、下端边框体22、左端边框体23、右端边框体24、中间边框体25,上端边框体
21的左端部与左端边框体23的上端部连接,上端边框体21的右端部与右端边框体24的上端
部连接,下端边框体22的左端部与左端边框体23的下端部连接,下端边框体22的右端部与
右端边框体24的下端部连接,中间边框体25位于上端边框体21与下端边框体22之间,中间
边框体25的左端部与左端边框体23的中部连接,中间边框体25的右端部与右端边框体24的
中部连接,上端边框体21与中间边框体25之间装设有上端钢化玻璃31,下端边框体22与中
间边框体25之间可相对转动开合地装设有活动玻璃门框32。
进一步的,固定轨道1开设有沿着固定轨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朝下开口的活动槽
11,上端边框体21装设有呈竖向布置且上端部延伸至固定轨道1的活动槽11内的吊杆41,吊
杆41的上端部可相对转动地套装有卡装于固定轨道1的活动槽11内的吊轮42。
更进一步的,上端边框体21包括有上端边框主体211以及扣卡于上端边框主体211
且沿着上端边框主体211延伸的上端玻璃压条212,上端钢化玻璃31的上端边缘部卡装于上
端边框主体211与上端玻璃压条212之间,中间边框体25包括有中间边框主体251以及扣卡
于中间边框主体251且沿着中间边框主体251延伸的中间玻璃压条252,上端钢化玻璃31的
下端边缘部卡装于中间边框主体251与中间玻璃压条252之间,左端边框体23包括有左端边
框主体231以及扣卡于左端边框主体231且沿着左端边框主体231延伸的左端玻璃压条232,
上端钢化玻璃31的左端边缘部卡装于左端边框主体231与左端玻璃压条232之间,右端边框
体24包括有右端边框主体241以及扣卡于右端边框主体241且沿着右端边框主体241延伸的
右端玻璃压条242,上端钢化玻璃31的右端边缘部卡装于右端边框主体241与右端玻璃压条
242之间,上端玻璃压条212、中间玻璃压条252、左端玻璃压条232、右端玻璃压条242位于同
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吊轮42可沿着固定轨道1的活动槽11左右方向滚动,即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边框体2可带动上端钢化玻璃31以及活动玻璃边框可相对固定轨道1左
右移动,进而实现开合动作。
需进一步解释,在本实用新型的上端钢化玻璃31安装过程中,先将上端边框主体
211、下端边框体22、左端边框主体231、右端边框主体241依次连接并将中间边框主体251安
装于左端边框主体231与右端边框主体241之间,然后将上端钢化玻璃31搭放于上端边框主
体211、中间边框主体251、左端边框主体231、右端边框主体241之间,最后将上端玻璃压条
212、中间玻璃压条252、左端玻璃压条232、右端玻璃压条242依次扣卡于相应的上端边框主
体211、中间边框体25、左端边框主体231、右端边框主体241,此时,上端钢化玻璃31的上端
边缘部卡装于上端边框主体211与上端玻璃压条212之间,上端钢化玻璃31的下端边缘部卡
装于中间边框主体251与中间玻璃压条252之间,上端钢化玻璃31的左端边缘部卡装于左端
边框主体231与左端玻璃压条232之间,上端钢化玻璃31的右端边缘部卡装于右端边框主体
241与右端玻璃压条242之间,上端钢化玻璃31安装完毕。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而转动打开活动玻璃门框32,
即在玻璃边框体2没有移动至打开位置时,使用者也可通过开启活动玻璃门框32来实现通
风,使用方便。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上端钢化玻璃31快
速方便安装,且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性开启关闭活动玻璃门框32,即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
颖、安装施工简单且使用方便的优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上端边框主体211与上端钢化玻璃31之间、中间
边框主体251与上端钢化玻璃31之间、左端边框主体231与上端钢化玻璃31之间、右端边框
主体241与上端钢化玻璃31之间、上端玻璃压条212与上端钢化玻璃31之间、中间玻璃压条
252与上端钢化玻璃31之间、左端玻璃压条232与上端钢化玻璃31之间、右端玻璃压条242与
上端钢化玻璃31之间分别卡装有玻璃胶条5。需进一步解释,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玻
璃胶条5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保证上端钢化玻璃31与玻璃边框体2之间的密封连接,另一方面
能够有效地对上端钢化玻璃31进行缓冲保护。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上端边框主体211开设有朝上开口且沿着上端
边框主体2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上端容置槽2111,上端容置槽2111内嵌装有上端内藏框条
61,上端边框主体211与上端内藏框条61之间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上端伸缩调节杆,上端伸
缩调节杆的上端部与上端内藏框条61连接,上端伸缩调节杆的下端部与上端容置槽2111的
底面连接,上端内藏框条61与所述固定轨道1的下表面之间、上端内藏框条61与上端边框主
体211之间分别装设有上端密封胶条71;另外,上端边框主体211于上端内藏框条61的前端
侧、后端侧分别装设有上端掩条81,各上端掩条81分别与固定轨道1的下表面触接。
同样的,下端边框体22开设有朝下开口且沿着下端边框体2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下
端容置槽221,下端容置槽221内嵌装有下端内藏框条62,下端边框体22与下端内藏框条62
之间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下端伸缩调节杆63,下端伸缩调节杆63的下端部与下端内藏框条
62连接,下端伸缩调节杆63的上端部与下端容置槽221的底面连接,下端内藏框条62与下端
边框体22之间装设有下端密封胶条72,下端内藏框条62的下表面也装设有下端密封胶条
72;另外,下端边框体22于下端内藏框条62的前端侧、后端侧分别装设有朝下凸出延伸的下
端掩条82。
需进一步解释,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者过程中,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者过程中,使用者
或者安装人员可通过调节上端伸缩调节杆的高度来调节上端内藏框条61的高度,以保证上
端内藏框条61上表面的上端密封胶条71能够有效地与固定轨道1的下表面接触,以保证密
封隔音效果;使用者或者安装人员可通过调节下端伸缩调节杆63的高度来调节下端内藏框
条62的高度,以保证下端内藏框条62下表面的下端密封胶条72能够有效地与地面或者墙体
水平接触,以保证密封隔音效果。
此外,左端边框主体231的左侧面装设有左端密封胶条73,右端边框主体241的右
侧面装设有右端密封胶条74。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各密封胶条用于实现相应位置的
密封隔音作用。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