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1609703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19888.9

申请日:

2015.11.18

公开号:

CN205329626U

公开日:

2016.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B3/06; E02B3/14; E02B3/12; A01G9/02; C02F3/32; C02F3/34

主分类号:

E02B3/06

申请人:

上海海洋大学

发明人:

张饮江; 方敬雯; 宋盈颖; 谷月; 周曼舒; 姬芬; 张雨婷

地址: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代理人:

周春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设有由渗水砖铺设的坡岸、溢水道和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所述渗水砖是具有特殊形状,所述渗水砖中种植水生植物,形成一个水体生态系统;所述溢水道是铺设在渗水砖下面,从坡岸延伸到河床底部;所述石笼坡基是具有一定形状的石笼。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的景观生态驳岸可对水体进行生态净化,减少水体污染,可防止水土流失,并具有景观美化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设有渗水砖、溢水道与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砖为缺少一部分的长方体,所述渗水砖设有两个侧壁,第一侧壁高度高于第二侧壁高度,所述渗水砖铺设在具有一定坡度的驳岸上;所述的溢水道铺设在渗水砖的下面,从驳岸延伸到河床基底;所述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是在渗水砖的下面,同渗水砖一起铺设在驳岸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砖内部铺设一层土工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砖是水平铺设在驳岸上,所述渗水砖与驳岸呈一定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砖铺设在驳岸上时第一块渗水砖的第一侧壁与第二块渗水砖的第二侧壁齐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是放满大石头和碎石的固定形状的钢丝网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是铺设在渗水砖与驳岸所呈角度的空间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道是设置在驳岸最靠近陆域的地方,所述溢水道紧邻铺设完成的渗水砖。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道铺设从驳岸一直延伸到河床底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道内部设置一层生物膜。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道在与河床底部水体交换的地方设置防止水体倒灌阀门。

说明书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生态净化、驳岸结构与防止驳岸水土流失三方面,是属于景观生态驳岸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

背景技术

河湖驳岸是水陆生态交错地带的重要部分,同样也是地球上最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对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和生物流发挥缓冲带作用,相当于过滤器和屏障作用,减少面源污染,同时可以发挥稳定湖岸、控制土壤侵蚀的护岸功能,此外,还具有一定的景观美化作用。

传统的河湖驳岸一般都采用混凝土、浆砌石挡墙等直立型刚性材料,形成一种会抑制水域与陆域生态交换的硬质驳岸,尽管会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但是这种驳岸会完全阻断河湖水体与河湖坡岸的自然循环,明显缺乏生态效益及景观效益。

现今河湖的生态驳岸,大多过于简单,不能维持水体持续净化的效果。中国专利申请CN202830872U,该实用新型沿岸坡近坡体处间隔施打松木桩,相邻两根松木桩间以插入粘土层的竹篱笆连接,竹篱笆内侧及紧贴岸坡覆盖土工布竹篱笆与岸坡所形成的沟槽内填充砂石和种植土。但此结构过于简单,当雨季或水流速与流量较大时,河湖驳岸的安全性较低,驳岸生态系统相对脆弱,防止水体流失有效性相对较低。本实用新型改良了河湖驳岸的安全性,同时有效降低了驳岸水土流失的情况,同时提高了驳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040567.7,该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城市河道硬质化驳岸的美化和生态修复装置,包括硬质化驳岸、嵌于硬质化驳岸内的若干个可替换生态砖箱以及镶嵌入驳岸上端的供水管道,但该装置只适用于陡峭硬质驳岸,完全利用人工手段,仅靠生态砖箱内的小型生态系统净化水质,成本高,且净化水质效率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是运用一种工程技术手段对驳岸的结构进行生态改造,将驳岸水土流失、驳岸生态与水体净化直接与驳岸结构相结合,主要利用特殊形状的渗水砖构建驳岸结构,且在特殊形状的渗水砖内部铺设土工布与构建小型生态系统来净化水质,不仅可以有效防止驳岸水土流失,且具有生态效应的特殊形状的渗水砖也将发挥作用。相对于生态砖箱来说,特殊形状的渗水砖具有材料生态且渗水的优势,且形状特别,既具有景观亲水平台,又可一定程度防止水体飞溅,提供很好的生态景观体验。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既可以加快水陆域生态系统的净化循环时间,又可以适用于大多数河湖畔的新型生态驳岸,这是生态环境领域的迫切需求。

本实用新型专利将传统的混凝土驳岸改变成水体净化的景观生态驳岸,把防止水土流失的驳岸结构中引入水体生态净化措施,所述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是运用一种特殊形状渗水砖结合水体生态净化措施,安全性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亲水景观美学,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防汛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和防止水土流失的景观生态驳岸技术,它利用一种特殊形状的渗水砖,在构建小型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同时,结合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与溢水道,对防止驳岸的水土流失与防汛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兼具景观生态亲水美化等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设有渗水砖、溢水道与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砖为缺少一部分的长方体,所述渗水砖设有两个侧壁,第一侧壁高度高于第二侧壁高度,所述渗水砖铺设在具有一定坡度的驳岸上;所述的溢水道铺设在渗水砖的下面,从驳岸延伸到河床基底;所述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是在渗水砖的下面,同渗水砖一起铺设在驳岸上。

所述渗水砖内部铺设一层土工布。

所述渗水砖是水平铺设在驳岸上,所述渗水砖与驳岸呈一定角度。

所述渗水砖铺设在驳岸上时第一块渗水砖的第一侧壁与第二块渗水砖的第二侧壁齐平。

所述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是放满大石头和碎石的固定形状的钢丝网框。

所述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是铺设在特殊形状的渗水砖与驳岸所呈角度的空间中。

所述溢水道是设置在驳岸最靠近陆域的地方,所述溢水道紧邻铺设完成的渗水砖。

所述溢水道铺设从驳岸一直延伸到河床底部。

所述溢水道内部设置一层生物膜。

所述溢水道在与河床底部水体交换的地方设置防止水体倒灌阀门。

所述渗水砖内设有土工布、砂砾层、种植土壤层,且所述渗水砖内在不同水位种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与挺水植物)。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渗水砖采用绿色环保新型建材高压成形,原材料多采用砂、粉煤灰等环保材料,耐磨性与透水性好,不易变形,维护成本低,且易于更换,且特殊形状的渗水砖堆砌在驳岸上形成墙体,可有效防止驳岸水土流失与驳岸防汛。

2、本实用新型渗水砖表面粗糙且美观,水流在表面流过的同时会在渗水砖的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可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起到净化污水的效果,同时也营造了优美的景观生态。

3、本实用新型将在渗水砖内部可种植水生(藻类与沉水植物)和湿生植物(浮水与挺水植物),这些植物对有机物的进一步吸收利用、对有害有毒物质的进一步吸附与富集,完成了水体的生态净化。

4、本实用新型设有溢水道,在溢水道内设有生物膜,且在溢水道与河床底部进行水体交换的地方设置防止水体倒灌阀门,这样可以有效防汛,当河水过多溢出时,倒灌阀门打开,水可通过溢水道,将溢出的水通过生物膜进行净化,在汇入河水中。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的景观生态驳岸所用渗水砖纵向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的景观生态驳岸纵向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渗水砖内部铺设的土工布

2.特殊形状的渗水砖

3.沸石+卵石

4.种植土壤层

5.砂砾混合层

6.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

7.沉水植物

8.浮水植物

9.景观亲水平台

10.挺水植物或湿生植物

11.溢水道

12.溢水道内的生物膜

13.防止水体倒灌阀门

14.第一侧壁

15.第二侧壁

请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的景观生态驳岸中所用特殊形状渗水砖的纵向结构剖面示意图,所述特殊形状渗水砖2是缺少一部分的长方体,所述特殊形状渗水砖2设有两个侧壁,第一侧壁14高度大于第二侧壁15,所述特殊形状渗水砖2内部铺设有一层土工布1,在所述特殊形状的渗水砖内部结构中从底部依次铺设砂砾混合层5、种植土壤层4、沸石与卵石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的景观生态驳岸设计纵向剖面图,所述特殊形状渗水砖2铺设在具有一定坡度的驳岸上,所述特殊形状渗水砖2是水平铺设在驳岸上,与驳岸呈一定角度,所述特殊形状的渗水砖2铺设在驳岸上时应将第一块渗水砖的第一侧壁14与第二块渗水砖的第二侧壁15齐平;所述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6是固定形状的钢丝网框中放满大石头和碎石,所述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6是放置在渗水砖与驳岸呈一定角度的空间中;所述溢水道11设置在驳岸最靠近陆域的地方,所述溢水道11紧邻铺设的特殊形状渗水砖2,由地面纵向向下,所述溢水道11从驳岸一直延伸到河床底部,所述溢水道11内部在驳岸部分设有一层生物膜12,在所述溢水道11与河床底部水体交换的地方设有防止水体倒灌阀门13;所述铺设在驳岸上的特殊形状的渗水砖2内部种植沉水植物7、浮水植物8、挺水植物10(8和10也可为湿生植物),在特殊形状渗水砖2内部形成一个小型的水体净化生态系统;所述景观亲水平台是特殊形状的渗水砖2中第一侧壁14与第二侧壁15形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特殊形状的渗水砖2对于水流流速较缓、驳岸坡度较缓的驳岸来说可有效体现生态、净化、景观与亲水几个方面。所述特殊形状的渗水砖2中第一侧壁14的高度大于第二侧壁15的高度,就特殊形状的渗水砖材料而言,高度较高的第一侧壁14对水体有一定的防汛作用,且驳岸上铺设的特殊形状的渗水砖还可有效防止驳岸水土流失;所述特殊形状的渗水砖2内部设有一层土工布1,土工布1可有效防止特殊形状的渗水砖2内部大颗粒物外漏,所述特殊形状渗水砖2内部从底部往上依次是砂砾混合层5、种植土壤层4、沸石和卵石3,当所述特殊形状渗水砖2内部种植水生植物与湿生植物时,整个渗水砖内部形成一个小型的水体生态净化生态系统。所述溢水道11是从地面纵向向下,一直从驳岸延伸到河床底部,溢水道11内沿着驳岸设有一层生物膜12,当水体水位上涨溢出时,溢出的水会通过驳岸边的溢水道11重新流回到水体中,在流回水体的过程,水体经过溢水道11内的生物膜12的作用,水体的有机物由流动水层转移到生物膜12上,进而被生物膜12所吸附,空气中与流动水体中的氧溶解,通过流动水体传递给生物膜12,供微生物呼吸之用。在此条件下,好氧菌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和同化合成,产生的CO2和其他代谢产物一部分溶入水体,一部分析出到空气中;此外厌氧菌也会进行反应,发挥作用。如此循环往复,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不断减少,从而净化污水。当生物膜超过一定厚度后,内部得不到反应的膜会脱落,在水力冲刷作用下,更新速度快,微生物活性强,对水体中污染物净化效率高;所述溢水道11内防止水体倒灌阀门是在水体溢出通过溢水道11回流到重新水体中时才打开,正常水位下的水体,溢水道11内的防止水体倒灌阀门13是关起来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是利用混凝土、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铺设溢水道11,对溢水道11进行加固;所述特殊形状渗水砖2是利用采用绿色环保新型建材高压成形,原材料多采用砂、粉煤灰等环保材料,耐磨性与透水性好,不易变形,维护成本低,且易于更换,且特殊形状的渗水砖2堆砌在驳岸上形成墙体,可有效防止驳岸水土流失与驳岸防汛;所述特殊形状的渗水砖2内部所种植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主要是看水体的主要污染类型,从而针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来选择净化的植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设有由渗水砖铺设的坡岸、溢水道和固定形状的石笼坡基,所述渗水砖是具有特殊形状,所述渗水砖中种植水生植物,形成一个水体生态系统;所述溢水道是铺设在渗水砖下面,从坡岸延伸到河床底部;所述石笼坡基是具有一定形状的石笼。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的景观生态驳岸可对水体进行生态净化,减少水体污染,可防止水土流失,并具有景观美化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