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1604501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51416.9

申请日:

2016.08.08

公开号:

CN205907785U

公开日:

2017.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F1/00; E03F5/22

主分类号:

E03F1/00

申请人:

苏州华安普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江涛; 徐加; 张庆

地址:

215129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前桥路18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代理人:

伍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包括腔室、出油管、挡板、观察孔、过滤网、出水管、水泵、积水坑、压力传感器、微处理器、控制器、电源,所述腔室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室两侧分别设有与腔室侧壁连通的出油管和排水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的腔室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能保证腔室的使用寿命,所述过滤网网孔直径为0.1‑0.5mm,能保证水泵不被损坏,所述观察孔的直径为0.3‑0.5m,能方便修理人员通过,所述控制器设有控制按钮,为了能人为的控制水泵,所述出水管为PVC塑料管,能方便对出水管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对原有的积水处理装置进行了较大的优化,满足了更多变电站的需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包括腔室(1)、出油管(2)、挡板(3)、观察孔(4)、过
滤网(5)、出水管(6)、水泵(7)、积水坑(8)、压力传感器(9)、微处理器(10)、控制器(11)、电
源(12),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室(1)两侧分别设有与腔室(1)侧
壁连通的出油管(2)和排水管(6),所述腔室(1)的上壁设有观察孔(4),所述观察孔(4)的上
方设有挡板(3),所述腔室(1)底部安装有出水管(6)一侧设有积水坑(8),所述积水坑(8)内
设有水泵(7),所述水泵(7)与排水管(6)连接,所述积水坑(8)上方与腔室(1)底面齐平处设
有过滤网(5),所述水泵(7)的上方设有压力传感器(9),所述压力传感器(9)与腔室外的微
处理器(10)相连,所述处理器(10)的右侧设有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右侧设有电源
(12),所述压力传感器(9)、微处理器(10)、控制器(11)、电源(12)、水泵(7)之间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1)
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
(5)网孔直径为0.1-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
(4)的直径为0.3-0.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
(11)设有控制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
(6)为PVC塑料管。

说明书

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运维工作中,当雨季来临时,雨水会逐渐渗入变电站事故油池,导致变电
站事故油池内蓄存积水,由此导致变压器等充油电气设备损坏后外泄出来的油无处储存,
从而容易引发火灾,进而给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消除上述安全隐
患,需要及时将变电站事故油池内蓄存的积水进行排除,现有的事故池结构太过复杂,不能
有效的处理积水,并且没有对事故池中油的回收进行很好处理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
置,通过在事故池中设置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水泵,可使积水的排放更加的快速有效,并且控
制器设有手动按钮,可在积水排除后对油进行处理,本装置结构紧凑,对原有的积水处理装
置进行了较大的优化,满足了更多变电站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包括腔室、出油管、挡板、观察孔、过滤网、出水
管、水泵、积水坑、压力传感器、微处理器、控制器、电源,所述腔室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室
两侧分别设有与腔室侧壁连通的出油管和排水管,所述腔室的上壁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
孔的上方设有挡板,所述腔室底部安装有出水管一侧设有积水坑,所述积水坑内设有水泵,
所述水泵与排水管连接,所述积水坑上方与腔室底面齐平处设有过滤网,所述水泵的上方
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腔室外的微处理器相连,所述微处理器的右侧设有控
制器,所述控制器右侧设有电源,所述压力传感器、微处理器、控制器、电源、水泵之间电连
接。

进一步,为了能保证腔室的使用寿命,所述腔室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为了能保证水泵不被损坏,所述过滤网网孔直径为0.1-0.5mm。

进一步,为了能方便修理人员通过,所述观察孔的直径为0.3-0.5m。

进一步,为了能人为的控制水泵,所述控制器设有控制按钮。

进一步,为了能方便对出水管的控制,所述出水管为pvc塑料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的腔室采用不锈钢材料
制成,能保证腔室的使用寿命,所述过滤网网孔直径为0.1-0.5mm,能保证水泵不被损坏,所
述观察孔的直径为0.3-0.5m,能方便修理人员通过,所述控制器设有控制按钮,为了能人为
的控制水泵,所述出水管为PVC塑料管,能方便对出水管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对原
有的积水处理装置进行了较大的优化,满足了更多变电站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腔室、2-出油管、3-挡板、4-观察孔、5-过滤网、6-出水管、7-水泵、8-积水
坑、9-压力传感器、10-微处理器、11-控制器、12-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包括腔室1、出油管2、挡板3、观察孔
4、过滤网5、出水管6、水泵7、积水坑8、压力传感器9、微处理器10、控制器11、电源12,所述腔
室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室1两侧分别设有与腔室1侧壁连通的出油管2和排水管6,所述腔
室1的上壁设有观察孔4,所述观察孔4的上方设有挡板3,所述腔室1底部安装有出水管6一
侧设有积水坑8,所述积水坑8内设有水泵7,所述水泵7与排水管6连接,所述积水坑8上方与
腔室1底面齐平处设有过滤网5,所述水泵7的上方设有压力传感器9,所述压力传感器9与腔
室外的微处理器10相连,所述处理器10的右侧设有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右侧设有电源
12,所述压力传感器9、微处理器10、控制器11、电源12、水泵7之间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腔室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过滤网4
网孔直径为0.1-0.5mm;所述观察孔3的直径为0.3-0.5m;所述控制器11设有控制按钮;所述
出水管6为PVC塑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当出现变电器出现事故时,油会从出油管2流入腔室1,由于油的密
度比水低,有水浮在水的上面,当流入一定量时,压力传感器9将数据传给微处理器10,微处
理器10将信号传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控制水泵7工作,将积水从积水坑8中抽走,当需要对
油进行处理时,可以手动控制控制器11,对水泵7进行工作,可将油通过水泵7抽出腔室1。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
做出各种变化。

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包括腔室、出油管、挡板、观察孔、过滤网、出水管、水泵、积水坑、压力传感器、微处理器、控制器、电源,所述腔室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室两侧分别设有与腔室侧壁连通的出油管和排水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事故池积水处理装置的腔室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能保证腔室的使用寿命,所述过滤网网孔直径为0.10.5mm,能保证水泵不被损坏,所述观察孔的直径为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