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加固结构.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603163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9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47023.2

申请日:

2016.01.18

公开号:

CN205475266U

公开日:

2016.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17/20

主分类号:

E02D17/20

申请人: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张鹏; 彭卫平; 刘志方; 林青芝; 谢小荣

地址:

51006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郝传鑫;黄华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边坡加固结构,其包括设于边坡上的马道平台,马道平台的两侧设有格构梁,马道平台上设有马道平台板,马道平台板的下方设有多根间隔布置的钢管桩,钢管桩的下端锚定,钢管桩的上端与所述马道平台板连接,钢管桩和马道平台板的连接处设有帽梁。本实用新型钢管桩和帽梁的顶托作用提高了马道平台处浅层土体抗剪切力破坏的能力,有利于浅层土体稳定,有效预防因暴雨冲涮或土体不均匀沉降而引起马道平台下方的土体脱空,防止马道平台悬空和边坡局部坍塌,进而防止格构梁在自重作用下坐落,从而减少边坡坡面失稳安全事故的发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边坡加固结构,其包括设于边坡上的马道平台,所述马道平台的两侧设有格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道平台上设有马道平台板,所述马道平台板的下方设有多根间隔布置的钢管桩,所述钢管桩的下端锚定,所述钢管桩的上端与所述马道平台板连接,所述钢管桩和所述马道平台板的连接处设有帽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梁上设有锚杆或锚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内、外侧均设有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通孔。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的桩长为8~10m,所述钢管桩的直径为150~200mm,相邻两根所述钢管桩之间的间距为2.0~4.0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由无缝钢管制成,所述钢管的直径为110~140mm,所述钢管的壁厚为3~5mm。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0~30mm,所述通孔呈梅花形分布,相邻两个所述通孔的间距为400mm~500mm。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锚入所述帽梁的长度大于等于100mm。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钢管桩包括一根或多根所述钢管,多根所述钢管对接。

说明书

一种边坡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边坡加固技术是对挖(填)方边坡坡面采用
1:0.5~1:1.5的坡率进行放坡,在边坡坡面上布置格构梁。相邻两个格
构梁之间的间距为2.0~3.0m,在格构梁的支点处设置锚杆(索)。进
行多级放坡时,马道平台的宽度为1.5~2.0m;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
石对马道平台进行封闭形成马道平台板,其厚度为0.2~0.4m。格构梁
端部直接坐落于马道平台板上,马道平台板上设置挡水墙和排水沟,
与边坡坡面竖向排水体系相系,构成了边坡支挡结构体系。

此类边坡加固技术的缺点是现有边坡中马道平台下方土体易被
暴雨冲刷流失或不均匀沉降,导致马道平台悬空,容易引发坡面失稳
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马道平台下方的土体易被暴雨冲刷
流失或不均匀沉降,导致马道平台悬空,格构梁在自重作用下坐落,
容易引发坡面失稳安全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边坡加固结构,
其包括设于边坡上的马道平台,所述马道平台的两侧设有格构梁,所
述马道平台上设有马道平台板,所述马道平台板的下方设有多根间隔
布置的钢管桩,所述钢管桩的下端锚定,所述钢管桩的上端与所述马
道平台连接,所述钢管桩和所述马道平台板的连接处设有帽梁。

上述的边坡加固结构中,所述格构梁上设有锚杆或锚索。

上述的边坡加固结构中,所述钢管桩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内、
外侧均设有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通孔。

上述的边坡加固结构中,所述钢管桩的桩长为8~10m,所述钢管
桩的直径为150~200mm,相邻两根所述钢管桩之间的间距为
2.0~4.0m。

上述的边坡加固结构中,所述钢管由无缝钢管制成,所述钢管的
直径为110~140mm,所述钢管的壁厚为3~5mm。

上述的边坡加固结构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0~30mm,所述通
孔呈梅花形分布,相邻两个所述通孔的间距为400mm~500mm。

上述的边坡加固结构中,所述钢管桩锚入所述帽梁的长度大于等
于100mm。

上述的边坡加固结构中,每根所述钢管桩包括一根或多根所述钢
管,多根所述钢管对接。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边坡加固结构,钢管桩和帽梁的顶托
作用提高了所述马道平台处浅层土体抗剪切力破坏的能力,有利于浅
层土体稳定,有效预防因暴雨冲涮或土体不均匀沉降而引起马道平台
下方的土体脱空,防止马道平台悬空和边坡局部坍塌,进而防止格构
梁在自重作用下坐落,从而减少边坡坡面失稳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地,对于有锚杆或锚索的格构梁,钢管桩和帽梁的顶托作
用减少了锚杆或锚索沿边坡向下的剪切力,有利于锚杆与格构梁协同
作用,使锚杆或锚索轴向受力状态与其设计工况相符,增加锚杆或锚
索正常工作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减少马道平台板和格构梁坐落滑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边坡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边坡加固结构中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边坡加固结构中多根钢管对接的结构示
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边坡加固结构中多根钢管对接处双面满
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管桩;2、马道平台板;3、格构梁;4、帽梁;5、
通孔;6、钢管;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
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边坡加固结构,其包
括马道平台,马道平台设于边坡上,进行多级放坡时,马道平台的宽
度为1.5~2.0m,马道平台的两侧设有格构梁3支撑,马道平台上设有
马道平台板2,马道平台的下方设有多根间隔布置的钢管桩1,钢管桩
1的下端锚定,钢管桩1的上端与马道平台板2连接,钢管桩1和马道平
台板2的连接处设有帽梁4。

钢管桩1和帽梁4的顶托作用提高了马道平台处浅层土体抗剪切
力破坏的能力,有利于浅层土体稳定,有效预防因暴雨冲涮或土体不
均匀沉降而引起马道平台下方的土体脱空,防止马道平台悬空和边坡
局部坍塌,从而减少边坡坡面失稳安全事故的发生。

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对马道平台进行封闭形成马道平台板2,
其厚度为0.2~0.4m,格构梁3的端部直接坐落于马道平台上,格构梁3
与马道平台板2的连接处设有锚杆或锚索,马道平台上设有挡水墙和
排水沟,与边坡坡面竖向排水体系相系,构成了边坡支挡结构体系。

对于有锚杆或锚索的格构梁3,钢管桩1和帽梁4的顶托作用减少
了锚杆或锚索沿边坡向下的剪切力,有利于锚杆与格构梁3协同作用,
使锚杆或锚索轴向受力状态与其设计工况相符,增加锚杆或锚索正常
工作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减少马道平台板2和格构梁3坐落滑移;对于
无锚杆或锚索和钢筋拉结的浆砌块石的格构梁3,钢管桩1和帽梁4的
顶托作用减少了格构梁3底部脱空或滑落,防止格构梁3分段拉裂破坏。

如图2所示,钢管桩1包括钢管6,钢管6的内、外侧均设有混凝土
结构,钢管6的一端约1.5m范围内设有多个通孔5,该通孔5用来作为
出浆口,通过该通孔5来实现钢管6内外侧的混凝土结构的浇筑,钢管
6可由无缝钢管制成,钢管6的直径为110~140mm,可以是114、121、
127、133、140mm,钢管6的壁厚为3~5mm,可以是3、4、5mm,通
孔5的直径为20~30mm,通孔5呈梅花形分布,相邻两个通孔5的间距
为400mm~500mm,并沿钢管6间隔一段距离设置定位器,该距离可为
2m,定位器用于固定钢管6的位置,使钢管桩1施工完成后,钢管6位
于钢管桩1的中间位置。

为了确保边坡加固效果,钢管桩1的桩长一般为8~10m,可以是8、
8.5、9或10m,如需加长可采用多根钢管6对接,在相邻两根钢管6的
对接处的外围设有加强筋7,并在对接处采用双面满焊,如图3和4所
示;钢管桩1的直径一般为150~200mm,可以是150、160、180、190
或200mm,相邻两根钢管桩1之间的间距一般为2.0~4.0m,可以是2.0、
2.3、2.5、3、3.5或4.0m。

帽梁4的断面规格宽度×高度为:300×300mm,为增加钢管桩1
和马道平台之间连接的强度,钢管桩1锚入帽梁4的长度大于等于
100mm,由此可加强帽梁4和钢管桩1连接的稳定性。为了提高边坡加
固结构的强度,帽梁4和马道平台板2及格构梁3用加强筋7连接并整体
浇筑。

本实施例的边坡加固结构的施工过程为:

S1、在边坡上形成马道平台,进行多级放坡时,马道平台的宽度
为1.5~2.0m,马道平台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进行封闭形成马道平
台板2,其厚度为0.2~0.4m,马道平台板2的两侧由格构梁3所支撑,
格构梁3的端部直接坐落于马道平台板2上,格构梁3与马道平台板2
的连接处设有锚杆,马道平台板2上设有挡水墙和排水沟,与边坡坡
面竖向排水体系相系,构成了边坡支挡结构体系。

S2、在马道平台板2的下方形成钢管桩1;

具体为:

S2.1、钢管桩1所受承载力主要为马道平台板2的自重和本级坡面
格构梁3沿坡面的有效下滑力,有效下滑力为下滑力减去坡面摩阻力,
钢管桩1所受承载力主要由桩侧摩阻力组成,桩侧摩阻力根据土的状
态确定,具体参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2.2条和5.3.5-1
条,钢管桩1的桩长、桩径、相邻两个钢管桩1的间距和单个钢管桩1
的设计承载力根据钢管桩1顶部所受荷载计算确定;钢管桩1的孔径由
钻机就位钻孔形成,钻机成孔包括干钻成孔或泥浆护壁钻成孔,干钻
成孔后用高压风进行清孔。

S2.2、钢管6由无缝钢管制成,钢管6的直径为110~140mm,钢管
6的壁厚为3~5mm,在钢管6的一端约1.5m范围内设有多个通孔5,通
孔5的直径为20~30mm,通孔5呈梅花形分布,相邻两个通孔5的间距
为400mm~500mm,并沿着钢管6间隔一段距离设置定位器,该距离可
为2m,定位器用于固定钢管6的位置,使钢管桩1施工完成后,钢管6
位于钢管桩1的中间位置。

S2.3、钢管6置于钻孔中,孔口设有止浆塞,在钢管6中插入注浆
管,然后注入水泥浆,注浆的压力为0.3~0.5Mpa,水灰比为0.4~0.6,
可适量加入减水剂,通过钢管6上的通孔5实现钢管6内外侧的混凝土
结构的浇筑,直至孔口翻浆,然后加入瓜米石,边注浆边缓慢提升注
浆管且加入瓜米石,直至水泥浆灌满钻孔,完成后的注浆体的强度等
级达到C20;若钻机成孔为泥浆护壁钻成孔,注浆时要把水泥浆换成
砂浆,必要时可以扩大钢管桩1孔径。

S2.4、钢管桩1顶部设有帽梁4,且钢管桩1锚入帽梁4的长度大于
等于100mm,帽梁4的断面规格宽度×高度为:300×300mm;为了提
高边坡加固结构的强度,帽梁4和马道平台板2及格构梁3用加强筋7
连接并整体浇筑。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边坡加固结构,钢管桩1和帽梁4的顶
托作用提高了马道平台处浅层土体抗剪切力破坏的能力,有利于浅层
土体稳定,有效预防因暴雨冲涮或土体不均匀沉降而引起马道平台下
方的土体脱空,防止马道平台悬空和边坡局部坍塌,从而减少边坡坡
面失稳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地,钢管桩1和帽梁4的顶托作用减少了锚杆或锚索沿边
坡向下的剪切力,有利于锚杆与格构梁3协同作用,使锚杆或锚索轴
向受力状态与其设计工况相符,增加锚杆或锚索正常工作的安全性和
耐久性,减少马道平台板2和格构梁3坐落滑移;对于无锚杆或锚索
和钢筋拉结的浆砌块石格构梁3,钢管桩1和帽梁4的顶托作用减少
了格构梁3底部脱空或滑落,防止格构梁3分段拉裂破坏。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
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

一种边坡加固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边坡加固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边坡加固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边坡加固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边坡加固结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边坡加固结构,其包括设于边坡上的马道平台,马道平台的两侧设有格构梁,马道平台上设有马道平台板,马道平台板的下方设有多根间隔布置的钢管桩,钢管桩的下端锚定,钢管桩的上端与所述马道平台板连接,钢管桩和马道平台板的连接处设有帽梁。本实用新型钢管桩和帽梁的顶托作用提高了马道平台处浅层土体抗剪切力破坏的能力,有利于浅层土体稳定,有效预防因暴雨冲涮或土体不均匀沉降而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