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尘室用支架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净室或无尘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洁净室或无尘室用安
装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现有固定技术是将过滤-通风单元利用一个放置框安装在固定装置
上,固定装置一般有网格天花板构成,网格天花板由结点以及连接结点的型条
构成,但这种结构存在很多的缺点:拼装的结构复杂,需在平面焊接好整个框
架,然后打磨、喷涂,工艺复杂、成本高;安装要有足够的上部空间,当整个
框架焊接好后,就形成一个1.2米左右的空方体了。从铝合金龙骨的框架下不
能穿上来,只能在搭建铝合金天花龙骨框时把此(铁或铝)框事先放铝合金龙
骨的上面,等天花龙骨搭建完成后,把需要装高效过滤器(风口)的天花龙骨
槽口内放置已经烧焊的框架,然后再放入高效过滤器(风口);维护不方便,
当高效过滤器(风机)有损坏或者需要更换时,需要取走整个高效过滤器拆除
烧焊的铝(铁)框,然后进行高效过滤器(风机)的检修和维护;密封性能不
好,烧焊后的整个高效过滤器框架势必存在变形,四个角上必然会有间隙和漏
缝,存在一定的漏气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首要技术
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尘室用支架结构,通过卡合的方式,完成整体支架结构的拼
接。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尘室用支架结构,包括龙骨和卡条,所述卡条卡合在
龙骨上,所述卡条为L型卡条,所述卡条的上部具有L型卡件,所述龙骨包括
上部件和下部件,所述下部件的两侧壁上设有与L型卡件相匹配的L型卡槽,
所述卡条的L型卡件卡合在龙骨的L型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遮盖件,所述遮盖件设置于龙骨下部
件的底部,且所述卡条的下表面与遮盖件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遮盖件包括盖板和设置在盖板上的卡脚,
所述卡脚的上端呈向外弯曲的弧形,所述龙骨的下部件底部具有向内延伸的钩
状凸缘,所述卡脚的上端卡在钩状凸缘上,所述遮盖件通过卡脚盖合在龙骨下
部件的底部,且盖板下表面与卡条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卡条的下表面与龙骨下部件的下表面位
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L型卡件转角的外角为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龙骨上部件的左右两侧间隔设有L型限
位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结构,卡条与龙骨相卡合连接,其结构非常简单,
从而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结构,结构简单,因此安装时只需将卡条与龙骨
相卡合连接即可,安装非常方便高效,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安装时上部
也不需要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可以直接以龙骨的下方直接安装。
3、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结构,因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因此在对吊顶
上方的设备或装置进行维护时,在吊顶下方即可提供检修维护,无需从吊顶上
部的设备顶部进行维修,方便快捷,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室用支架结构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室用支架结构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室用支架结构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室用支架结构实施例二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室用支架结构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室用支架结构实施例三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室用支架结构实施例三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尘室用支架结构,包括龙骨1和
卡条2,所述卡条2卡合在龙骨1上,所述卡条2为L型卡条,所述卡条2的
上部具有L型卡件21,所述龙骨1包括上部件11和下部件12,所述下部
件12的两侧壁上设有与L型卡件21相契合匹配的L型卡槽13,所述卡条
2的L型卡件21卡合在龙骨1的L型卡槽13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遮盖件3,所述遮盖件3设置于龙骨
1下部件12的底部,用于密封盖合龙骨1下部件12的底部,且所述卡条2
的下表面与遮盖件3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使得直接结构底部更整体、美观,
同时便于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遮盖件3包括盖板31和设置在盖板3
1上的卡脚32,所述卡脚32的上端呈向外弯曲的弧形,所述龙骨1的下部
件12底部具有向内延伸的钩状凸缘14,当盖合遮盖件3是,所述卡脚32
的上端卡在钩状凸缘14上,所述遮盖件3通过卡脚32盖合在龙骨1下部件
12的底部,且盖板31下表面与卡条2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L型卡件21转角的外角为圆角,进而
便于卡条2与龙骨1的卡合与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结构在使用时,通过L型卡件21与L型卡槽13
的卡合固定作用,使得卡条2的安装和拆卸均需倾斜45°左右才能完成,进
而卡条2不会轻易脱离龙骨1,而且拆装方便,同时,龙骨1与卡条2之间通
过EVA泡棉胶带进行密封。
实施例二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尘室用支架结构,包括龙骨1和
卡条2,所述卡条2卡合在龙骨1上,所述卡条2为L型卡条,所述卡条2的
上部具有L型卡件21,所述龙骨1包括上部件11和下部件12,所述下部
件12的两侧壁上设有与L型卡件21相契合匹配的L型卡槽13,所述卡条
2的L型卡件21卡合在龙骨1的L型卡槽13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遮盖件3,所述遮盖件3设置于龙骨
1下部件12的底部,用于密封盖合龙骨1下部件12的底部,且所述卡条2
的下表面与遮盖件3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使得直接结构底部更整体、美观,
同时便于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遮盖件3包括盖板31和设置在盖板3
1上的卡脚32,所述卡脚32的上端呈向外弯曲的弧形,所述龙骨1的下部
件12底部具有向内延伸的钩状凸缘14,当盖合遮盖件3是,所述卡脚32
的上端卡在钩状凸缘14上,所述遮盖件3通过卡脚32盖合在龙骨1下部件
12的底部,且盖板31下表面与卡条2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L型卡件21转角的外角为圆角,进而
便于卡条2与龙骨1的卡合与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龙骨1上部件11的左右两侧间隔设有
L型限位固定件15,此L型限位固定件15上能够卡合其他L型部件,放置
其他设备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结构在使用时,通过L型卡件21与L型卡槽13
的卡合固定作用,使得卡条2的安装和拆卸均需倾斜45°左右才能完成,进
而卡条2不会轻易脱离龙骨1,而且拆装方便,同时,龙骨1与卡条2之间通
过EVA泡棉胶带进行密封。
实施例三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尘室用支架结构,包括龙骨1和
卡条2,所述卡条2卡合在龙骨1上,所述卡条2为L型卡条,所述卡条2的
上部具有L型卡件21,所述龙骨1包括上部件11和下部件12,所述下部
件12的两侧壁上设有与L型卡件21相契合匹配的L型卡槽13,所述卡条
2的L型卡件21卡合在龙骨1的L型卡槽13内,且龙骨1下部件12的底
部为封闭式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龙骨1上部件11的左右两侧间隔设有
L型限位固定件15,此L型限位固定件15上能够卡合其他L型部件,放置
其他设备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卡条2的下表面与龙骨1下部件12的
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使得支架整体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整齐、美观,且
易清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结构在使用时,通过L型卡件21与L型卡槽13
的卡合固定作用,使得卡条2的安装和拆卸均需倾斜45°左右才能完成,进
而卡条2不会轻易脱离龙骨1,而且拆装方便,同时,龙骨1与卡条2之间通
过EVA泡棉胶带进行密封。
应当理解,方位词均是结合操作者和使用者的日常操作习惯以及说明书附
图而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
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
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
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