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耳机检测电路、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577068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26973.1

申请日:

2013.11.28

公开号:

CN104683914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R 3/00申请日:20131128|||公开

IPC分类号:

H04R3/00

主分类号:

H04R3/00

申请人: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洵

地址:

201203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祖冲之路2288弄展讯中心1号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代理人:

吴靖靓; 骆苏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及耳机检测电路、方法和装置,所述耳机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单元,适于检测第一检测端的信号,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一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一电源的电压相关;第二检测单元,适于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二电源的电压相关。本发明技术方案根据两个检测端的信号来确定耳机是否插入或拔出,使得耳机的插入/拔出检测更为准确。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耳机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适于检测第一检测端的信号,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所 述第一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一电源 的电压相关; 第二检测单元,适于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所 述第二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二电源 的电压相关;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分别包括晶体管和电流源;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中,晶体管的第一极适于输入第一参考电压,第二极 适于与所述第一检测端相连接,第三极适于通过电流源与电源端相连接且适 于输出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端与第一电源、 第一接口的连接结构确定;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中,晶体管的第一极适于输入第二参考电压,第二极 适于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相连接,第三极适于通过电流源与电源端相连接且适 于输出第二检测信号;所述第二参考电压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端与第二电源、 第二接口的连接结构确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的启动基 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而触发。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为PMOS管, 所述第一极为栅极,所述第二极为源极,所述第三极为漏极,所述电源端为 工作电压输入端;或者,所述晶体管为NMOS管,所述第一极为栅极,所述 第二极为源极,所述第三极为漏极,所述电源端为地端。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第 二检测单元还分别包括:反相器,适于与晶体管的第三极相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左声道 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麦克风接口或地线接口。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切换单元 和模数转换单元,所述第一切换单元适于切换所述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端 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的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适于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模数 转换,以确定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或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基于 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或第二检测信号而触发。 8.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检 测电路适于与耳机接口电路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电路包括所述第一检测端、 第二检测端、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和地端,还包括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第二 切换单元适于切换耳机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地端的对 应连接。 9.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检测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 所述的耳机检测电路;所述耳机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适于通过所述耳机检测电路输出的第一检测信号判断所 述第一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 确认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至少通过 检测所述第二检测端的信号确认耳机是否插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单元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通过 所述耳机检测电路输出的第二检测信号判断所述第二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 二接口连接; 确认子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二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二接口连接时,确认耳 机插入。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检测装置还包括 启动控制单元,所述启动控制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 连接时,在通过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判断所述第二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二接 口连接前,启动所述第二电源。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切换单元和模数转换单元; 所述第一切换单元适于切换所述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端与所述数模转 换单元的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适于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模数转换,以确定 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或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 所述耳机检测装置还包括:读取单元和类型确认单元; 所述读取单元适于在确认耳机插入后,控制所述第一切换单元连通所述 第一检测端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读取模数转换单元输出的数字信号,以获 得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控制所述第一切换单元连通所述第二检测端与 所述模数转换单元,读取模数转换单元输出的数字信号,以获得所述第二检 测端的电压值; 所述类型确认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 电压值不相等,则确定插入的耳机为四段式耳机;当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 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相等且小于电压阈值,则确定插入的耳机为三 段式耳机。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检测电路适于与 耳机接口电路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电路包括所述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端、 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和地端,还包括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第二切换单元适于 切换耳机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地端的对应连接; 所述耳机检测装置还包括切换控制单元,所述切换控制单元适于当所述 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相等且大于电压阈值,则控 制所述第二切换单元切换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地端的对 应连接; 所述类型确认单元还适于在切换接口连接后,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 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不相等,则确定插入的耳机为四段式耳机。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切换单元和模数转换单元; 所述第一切换单元适于切换所述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端与所述数模转 换单元的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适于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模数转换,以确定 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或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 所述确认单元包括: 读取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控制所述 第一切换单元连通所述第一检测端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读取模数转换单元 输出的数字信号,以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控制所述第一切换单元 连通所述第二检测端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读取模数转换单元输出的数字信 号,以获得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 类型确认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 压值不相等,则确认耳机插入且为四段式耳机;当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 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相等且小于电压阈值,则确认耳机插入且为三段 式耳机。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检测装置还包括 启动控制单元,所述启动控制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 连接时,在所述读取单元读取电压值前,启动所述第二电源。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检测电路适于与 耳机接口电路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电路包括所述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端、 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和地端,还包括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第二切换单元适于 切换耳机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地端的对应连接; 所述耳机检测装置还包括切换控制单元,所述切换控制单元适于当所述 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相等且大于电压阈值,则控 制所述第二切换单元切换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地端的对 应连接; 所述类型确认单元还适于在切换接口连接后,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 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不相等,则确认耳机插入且为四段式耳机。 17.  如权利要求9至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认单元还适于在耳机插入的状态下,当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端的信 号确定所述第一检测端与第一接口断开连接、且基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信号 确定所述第二检测端与第二接口断开连接时,确认耳机拔出。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检测装置还包括 关闭控制单元,所述关闭控制单元适于在确认耳机拔出后,关闭所述第二电 源。 19.  一种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第一检测端的信号,以判断所述第一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一接口 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与 第一电源的电压相关;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至少通过检测第二 检测端的信号确认耳机是否插入;所述第二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二接口, 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二电源的电压相关。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通过检测第 二检测端的信号确认耳机是否插入包括: 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以判断所述第二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二接口 连接; 当所述第二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二接口连接时,确认耳机插入。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第一检测端的信号包括比较第一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一检测端的 电压值,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端与第一电源、第一接口的连 接结构确定; 所述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包括比较第二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二检测端的 电压值,所述第二参考电压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端与第二电源、第二接口的连 接结构确定。 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第一 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在检测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前,启动所述第 二电源。 23.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认耳机插入后,分别读取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和所述第二检测 端的电压值; 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不相等,则确定 插入的耳机为四段式耳机; 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相等且小于电压 阈值,则确定插入的耳机为三段式耳机。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相等且大于电压 阈值,则切换耳机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地端的对应连 接; 在切换接口连接后,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 压值不相等,则确定插入的耳机为四段式耳机。 25.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第一检测端的信号包括比较第一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一检测端的 电压值,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端与第一电源、第一接口的连 接结构确定; 所述至少通过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确认耳机是否插入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分别读取所述第一 检测端的电压值和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 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不相等,则确认 耳机插入且为四段式耳机; 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相等且小于电压 阈值,则确认耳机插入且为三段式耳机。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第一 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在读取电压值前,启动所述第二电源。 27.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相等且大于电压 阈值,则切换耳机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地端的对应连 接; 在切换接口连接后,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 压值不相等,则确认耳机插入且为四段式耳机。 28.  如权利要求19至27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耳机插入的状态下,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端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检测端 是否与第一接口断开连接,基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信号确定所述第二检测端 是否与第二接口断开连接; 当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断开连接、且所述第二检测端与耳 机的第二接口断开连接时,确认耳机拔出。 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确认耳机 拔出后,关闭所述第二电源。

说明书

说明书电子设备及耳机检测电路、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设备及耳机检测电路、方 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插针式的耳机接口标准有两种,如图1所述的OMTP标准为左声道 L-右声道R-麦克风MIC-地线GND,如图2所示的CTIA标准为左声道L-右 声道R-地线GND-麦克风MIC。
耳机插入电子设备后,左声道L接口与弹片接触,弹片通过电阻R2与第 一电源VDD_IO连接,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2,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 检测端HEADSET_L_INT和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地线 GND接口与地端相连接,左声道L接口和右声道R接口分别通过电阻R4和 R5接地。麦克风MIC接口通过电阻R1与第二电源HEADMICBIAS相连接, 且麦克风MIC接口与检测端HEADMIC_IN相连接。麦克风MIC接口还与麦 克风Mic、二极管D0以及耳机按键Send_End、Vol+、Vol-连接。
图1或图2所示的耳机电路实例中,上半部分的电路为耳机接口电路, 为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包括:电阻R1、R2和R3、电容C1、检测端 HEADSET_L_INT和HEADMIC_IN、电源VDD_IO和HEADMICBIAS以及 地端;下半部分的电路为耳机的内部电路,包括:电阻R4和R5、麦克风Mic、 二极管以及耳机按键Send_End、Vol+、Vol-。
通过检测端HEADSET_L_INT可以检测耳机是否插入,通过检测端 HEADMIC_IN可以检测是否有耳机的按键触发并确认按键的类型。例如,可 以通过比较器比较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和参考电压,比较结果经 过去抖电路后输出耳机插入信号。
然而由于仅对检测端HEADSET_L_INT进行电压检测来确定耳机是否插 入,当耳机的插入段仅有部分插入或者说没有完全插入电子设备的耳机接口, 就会存在耳机插入的误检测,通过检测端HEADSET_L_INT可以检测到耳机 插入,但无法通过检测端HEADMIC_IN检测是否有耳机的按键触发和确认按 键的类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的是现有的检测耳机的方案存在误检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耳机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适于检测第一检测端的信号,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所 述第一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一电源 的电压相关;
第二检测单元,适于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所 述第二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二电源 的电压相关;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分别包括晶体管和电流源;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中,晶体管的第一极适于输入第一参考电压,第二极 适于与所述第一检测端相连接,第三极适于通过电流源与电源端相连接且适 于输出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端与第一电源、 第一接口的连接结构确定;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中,晶体管的第一极适于输入第二参考电压,第二极 适于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相连接,第三极适于通过电流源与电源端相连接且适 于输出第二检测信号;所述第二参考电压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端与第二电源、 第二接口的连接结构确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耳机 检测装置和所述的耳机检测电路;所述耳机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适于通过所述耳机检测电路输出的第一检测信号判断所 述第一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
确认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至少通过 检测所述第二检测端的信号确认耳机是否插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耳机检测方法,其特 征在于,包括:
检测第一检测端的信号,以判断所述第一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一接口 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与 第一电源的电压相关;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至少通过检测第二 检测端的信号确认耳机是否插入;所述第二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二接口, 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二电源的电压相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分别检测两个检测端的信号,根据两个检测端的信号来确定耳机是否插 入或拔出,使得耳机的插入/拔出检测更为准确。
检测单元通过电压比较来确定耳机接口是否与检测端相连接,结构实现 简单。检测单元包括晶体管和电流源,相比采用以运算放大器实现的比较器 结构,结构简单,并且可以通过电流源控制电路功耗。
耳机接口电路采用第二切换单元切换接口连接,使得可以兼容三段式耳 机和两种标准的四段式耳机的检测,因此应用更为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耳机插入后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耳机插入后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和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检测电路的检测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和7是基于图3所示的耳机检测电路的耳机检测方法的实施例流程 示意图;
图8是包括图3所示耳机检测电路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接口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和12是基于图9所示的耳机检测电路和图10所示的耳机接口电路 的耳机检测方法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13和14是包括图9所示耳机检测电路和图10所示的耳机接口电路的 电子设备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耳机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单元,适于检 测第一检测端的信号,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一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 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一电源的电压相关;
第二检测单元,适于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所 述第二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二电源 的电压相关。
所述耳机检测电路适于与耳机接口电路相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电路包括 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端、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 测端分别适于连接耳机的两个不同接口。耳机的插入段可以分为三个接口, 包括左声道接口、右声道接口和地线接口,通常称为三段式耳机;也可以分 为四个接口,比三段式耳机多一个麦克风接口,通常称为四段式耳机,如背 景技术所述,一般有两种接口标准。所述第一接口一般是指最先插入的接口, 所述第二接口可以是之后插入的任一接口。
现有技术仅检测一个检测端的信号以确定耳机的插入或拔出,本发明技 术方案的耳机检测电路检测两个检测端的信号,通过对两个检测端的信号检 测来确定耳机是否插入或拔出,在具体实施时,检测检测端的信号可以是检 测与检测端对应的检测信号,也可以是直接检测检测端的电压。本发明技术 方案将耳机部分插入或未全部插入而使第一接口未与第一检测端相连接或第 二接口未与第二检测端相连接的情况均称之为耳机未插入。
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一电源的电压相关,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 与第二电源的电压相关。当耳机没有插入电子设备时,根据耳机接口电路中 第一检测端与第一电源的连接结构可以确定第一检测端的电压,根据耳机接 口电路中第二检测端与第二电源的连接结构可以确定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当 耳机完全插入电子设备的耳机接口时,耳机插入段的第一接口与第一检测端 相连接,第二接口与第二检测端相连接,根据第一检测端与第一电源、第一 接口的连接结构可以确定第一检测端的电压,根据第二检测端与第二电源、 第二接口的连接结构可以确定第二检测端的电压。
因此,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和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均在耳机插入和未插入时 分别是不同的,检测两个检测端的信号来确定耳机是否插入可以通过检测两 个检测端的信号的电压来实现,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适于比 较第一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一 参考电压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端与第一电源、第一接口的连接结构确定,第一 检测信号用以表示第一检测端是否与第一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单元适 于比较第二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所述 第二参考电压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端与第二电源、第二接口的连接结构确定, 第二检测信号用以表示第二检测端是否与第二接口相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也可以通过读取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来判断第一检测端是 否与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也可以通过读取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 来判断第二检测端是否与第二接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源的启动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而触发的, 具体地,当耳机拔出后,第二电源是关闭的;当第一检测信号表示第一检测 端与第一接口相连接时,触发开启第二电源。这样第二电源仅在第一检测端 与第一接口相连接时开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路功耗。
基于上述的耳机检测电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耳机检测方法包括:通过 所述耳机检测电路输出的第一检测信号判断所述第一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 一接口连接;当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至少通过检测所 述第二检测端的信号确认耳机是否插入。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耳机检测电路和方法进行详 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耳机检测电路适于与图1所示耳 机电路的耳机接口电路相连接,按插入顺序来说,所述第一接口为耳机的插 入段的第一个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耳机的插入段的第三个接口。可以理解, 不同电子设备的耳机接口电路可能会不同,相应地,检测端的电压也可能会 不同。另外,耳机检测电路也可以包括耳机接口电路。
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单元1和第二 检测单元2。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3,第一检测单元1适于比较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一 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 AUDIO_HEAD_INSERT1,第一参考电压Vref1根据第一检测端 HEADSET_L_INT与第一电源VDD_IO、第一接口的连接结构确定。
第二检测单元2适于比较第二参考电压Vref2和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 的电压,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AUDIO_HEAD_INSERT,所述第二参考电压 Vref2根据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与第二电源HEADMICBIAS、第二接口的 连接结构确定。
第一检测信号用以表示第一检测端是否与第一接口相连接,第二检测信 号用以表示第二检测端是否与第二接口相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检测单元1和第二检测单元2分别包括晶体管和 电流源。所述晶体管可以是MOS管,也可以是三极管,下面以MOS管为例进 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于以下采用MOS管的检测单元的电路 连接结构,也可以得到采用三极管的检测单元的电路连接结构。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单元的一种电路结构,图4所示的检测单元(a) 包括NMOS管MN1和电流源Ia,NMOS管MN1的栅极连接参考电压输入端 VREF,源极与检测输入端IN相连接,漏极适于与检测输出端OUT相连接。 电流源Ia串接在工作电压Vdd输入端和NMOS管的漏极之间,用于控制电路 的电流,以控制电路的功耗,通常采用电流值较小的电流源Ia,例如可以小 于或等于1μA,因此检测电路的功耗就可以很小。当检测输入端的电压VIN大于(Vref–Vth(n))时,NMOS管截止,NMOS管的漏极输出的信号的电压 为工作电压Vdd输入端的电压;当检测输入端的电压VIN小于(Vref–Vth(n)) 时,NMOS管导通,NMOS管的漏极输出的信号的电压为检测输入端IN的电 压VIN,Vref为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的电压,Vth(n)为NMOS管的阈值电 压。
图4所示的检测单元(b)是(a)的变换例,图4所示的检测单元(b)包括PMOS 管MP1和电流源Ia,PMOS管MP1的栅极连接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源极 与检测输入端IN相连接,漏极适于与检测输出端OUT相连接。电流源Ia串 接在地端和PMOS管MP1的漏极之间,用于控制电路的电流,以控制电路的 功耗。当检测输入端IN的电压VIN大于(Vref–Vth(p))时,PMOS管导通, PMOS管的漏极输出的信号的电压为检测输入端IN的电压VIN;当检测输入 端的电压VIN小于(Vref–Vth(p))时,PMOS管截止,PMOS管的漏极输出 的信号的电压为地端电压,Vref为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的电压,Vth(p)为 PMOS管的阈值电压。
进一步,检测单元还可以包括整形器,用于对晶体管的第三极输出的信 号进行整形,以输出稳定的高电平(逻辑1)或低电平(逻辑0),整形器可 以为反相器,串接在晶体管的第三极和检测输出端OUT之间,以图4为例, 反相器INV的输入端与MOS管的漏极相连接,反相器INV的输出端与检测 输出端OUT相连接。
第一检测单元1可以是图4(a)或图4(b)所示的电路,其中,检测输入端IN 与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相连接,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输入第一参 考电压Vref1,第一参考电压Vref1的设置可以根据耳机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元 件参数确定的。第一检测单元1的检测输出端OUT输出的检测信号为第一检 测信号AUDIO_HEAD_INSERT1,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可以分别表示第一检 测端HEADSET_L_INT与第一接口连接或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未与 第一接口连接。
第二检测单元2可以是图4(a)或图4(b)所示的电路,其中,检测输入端IN 与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相连接,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输入第二参考电 压Vref2,第一参考电压Vref2的设置可以根据耳机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元件参 数确定的。第二检测单元2的检测输出端OUT输出的检测信号为第二检测信 号AUDIO_HEAD_INSERT,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可以分别表示第二检测端 HEADMIC_IN与第二接口连接或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未与第二接口连 接。
以图1所示的耳机电路为例,当耳机拔出或未插入,左声道L接口未与 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相连接,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输出电 压为第一电源VDD_IO的电压的高电平;当耳机插入后,左声道L接口与第 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相连接,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通 过电阻R2和电阻R4对第一电源VDD_IO的电压分压获得,通常电阻R2的 阻值较大,一般为几百KΩ,电阻R4的阻值较小,一般为几十Ω,检测端 HEADSET_L_INT输出接近0V的低电平。因此,第一参考电压Vref1的设置 与第一电源VDD_IO的电压值、电阻R2和R4的阻值以及MOS管的阈值电 压相关。
当耳机拔出或未插入,麦克风MIC接口未与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 相连接,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输出电压为第二电源HEADMICBIAS的 电压的高电平;当耳机插入后,麦克风MIC接口与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 相连接,没有按键触发时,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通过电阻R1和 麦克风Mic对第二电源HEADMICBIAS的电压分压获得,当有按键触发时, 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通过电阻R1和并联电阻(麦克风Mic与按 键并联)对第二电源HEADMICBIAS的电压分压获得。因此,第二参考电压 Vref2的设置与第二电源HEADMICBIAS的电压值、电阻R1和麦克风Mic的 阻值以及MOS管的阈值电压相关。
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还可用于检测被触发的按键类型,当检测输入 端IN与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相连接以检测耳机按键触发时,输入参考 电压输入端VREF的参考电压的设置与第二电源HEADMICBIAS的电压值、 电阻R1、麦克风Mic和按键的阻值以及MOS管的阈值电压相关。不同的按 键的阻值通常是不相同,当不同的按键被触发时,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 的分压值也不同,如果仅通过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检测耳机的某一个按 键是否被触发时,输入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的参考电压的设置与第二电源 HEADMICBIAS的电压值、电阻R1、麦克风Mic和被检测的按键的阻值以及 MOS管的阈值电压相关。
第一检测单元1和第二检测单元2的电路结构并不限于图4所示,还可 以是其他的电路结构,例如图5所示,检测单元也可以采用比较器,比较器 COMP的正输入端VIN1和负输入端VIN2可以分别输入检测端的电压和参考 电压,比较器COMP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用以表示比较结果。进一步,检测 单元还可以包括去抖电路10,用于对比较器COMP的输出信号进行去抖处理, 以输出稳定的检测信号。
具体地,第一检测单元1的比较器COMP适于比较第一参考电压Vref1 和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可以是比较器COMP的正输入端VIN1与第一检测端 HEADSET_L_INT相连接,负输入端VIN2输入第一参考电压Vref1。第一检 测单元1的去抖电路10适于对第一检测单元1的比较器COMP的输出信号进 行去抖处理,去抖电路10的输出端OUT输出第一检测信号 AUDIO_HEAD_INSERT1。
第二检测单元2的比较器COMP适于比较第二参考电压Vref2和第二检 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可以是比较器COMP的正输入端VIN1与第二检 测端HEADMIC_IN相连接,负输入端VIN2输入第二参考电压Vref2。第一 检测单元2的去抖电路10适于对第二检测单元2的比较器COMP的输出信号 进行去抖处理,去抖电路10的输出端OUT输出第二检测信号 AUDIO_HEAD_INSERT。
上述输入检测单元的参考电压可以由电压提供单元提供,所述电压提供 单元可以采用现有的基准源电路,例如最简单的结构可以是分压电路,如通 过电阻分压或通过晶体管分压得到电路设计所确定的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 第二参考电压Vref2。
基于图3所示的耳机检测电路,图6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检测方 法的流程包括:
步骤S11,判断第一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若是则执行步骤 S12,若否则重复步骤S11。通过第一检测信号AUDIO_HEAD_INSERT1判断 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是否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
步骤S12,判断第二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二接口连接,若是则执行步骤 S13,若否则执行步骤S11。通过第二检测信号AUDIO_HEAD_INSERT判断 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是否与耳机的第二接口连接。
步骤S13,确认耳机插入。在确认耳机插入后,可以继续检测第二检测端 HEADMIC_IN的电压,以确定是否有按键触发以及被触发的按键类型。
基于图3所示的耳机检测电路,图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检测方 法的流程包括:
步骤S21,判断第一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若是则执行步骤 S22,若否则重复步骤S21。通过第一检测信号AUDIO_HEAD_INSERT1判断 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是否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
步骤S22,启动第二电源。
步骤S23,判断第二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二接口连接,若是则执行步骤 S24,若否则执行步骤S25。通过第二检测信号AUDIO_HEAD_INSERT判断 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是否与耳机的第二接口连接。
步骤S24,确认耳机插入。
步骤S25,判断第一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若是则执行步骤 S23,若否则执行步骤S26。
步骤S26,关闭第二电源,继续执行步骤S21。
基于图3所示的耳机检测电路,图8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 括耳机接口电路A1、耳机检测电路A2和耳机检测装置A3。耳机检测电路 A2适于与耳机接口电路A1连接,具体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对图3所示的耳机 检测电路的说明。如图8所示,所述的耳机检测装置A3可以用于实现图7所 示的耳机检测方法,包括:第一判断单元A31、确认单元(图中未示出)和 启动控制单元A34。
第一判断单元A31适于通过耳机检测电路A2输出的第一检测信号 AUDIO_HEAD_INSERT1判断所述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是否与耳机 的第一接口连接。
所述确认单元适于当第一判断单元A31的判断结果为是,即所述第一检 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至少通过检测所述第二检测端的信号确认耳 机是否插入。本实施例的确认单元包括第二判断单元A32和确认子单元A33。
第二判断单元A32适于当第一判断单元A31的判断结果为是,即第一检 测端HEADSET_L_INT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通过耳机检测电路A2输 出的第二检测信号AUDIO_HEAD_INSERT判断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是 否与耳机的第二接口连接。
确认子单元A33适于当第二判断单元A32的判断结果为是,即第二检测 端HEADMIC_IN与耳机的第二接口连接时,确认耳机插入。
启动控制单元A34适于当第一判断单元A31的判断结果为是,即当第一 检测端HEADSET_L_INT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在第二判断单元A32通 过耳机检测电路A2输出的第二检测信号AUDIO_HEAD_INSERT判断第二检 测端HEADMIC_IN是否与耳机的第二接口连接前,启动所述耳机接口电路 A1的第二电源HEADMICBIAS。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检测装置可以用 于实现图6所示的耳机检测方法,则也可以不包括启动控制单元A34。
为了能够实现在耳机插入检测时还能够确认插入的耳机是三段式耳机还 是四段式耳机,图9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检测电路,相比于图3,还包 括第一切换单元ADC_SEL和模数转换单元3,第一切换单元ADC_SEL适于 切换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与模数转换单 元3的连接,模数转换单元3适于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模数转换,以确定第一 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或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 模数转换单元3输出的数字信号Vout用以表示电压值。模数转换单元3的启 动可以由第一检测信号AUDIO_HEAD_INSERT1或第二检测信号 AUDIO_HEAD_INSERT触发,这样模数转换单元仅在第一检测端与第一接口 相连接时开启或耳机插入时开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电路功耗。
另外,考虑到四段式耳机接口标准有两种,如图1所述的OMTP标准和 如图2所示的CTIA标准,为了兼容两种标准,本实施例的耳机接口电路如图 10所示,相比于图1,还包括第二切换单元SW,适于切换耳机的第二接口、 第三接口与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地端的对应连接。其中,按照插入顺 序,第二接口为耳机插入段的第三个接口,可以是麦克风MIC接口或者是地 线GND接口,对应地,第三接口为耳机插入段的第四个接口,可以是地线 GND接口或者是麦克风MIC接口。第二切换单元SW包括两个模拟切换开关, 分别用以控制第二接口与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相连接、第三接口与地端 相连接,切换后,第二切换单元SW的两个模拟切换开关分别用以控制第二 接口与地端相连接、第三接口与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相连接。
基于图9所示的耳机检测电路和图10所示的耳机接口电路,图11所示 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检测方法的流程,相比于图7,还包括:
在步骤S21前,先执行步骤S20,控制第二切换单元使第二检测端、地端 分别适于与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相连接。本实施例在检测耳机插入前,先将 耳机接口默认为OMTP标准,即控制第二切换单元SW的两个模拟切换开关, 使得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适于与第二接口相连接、地端适于与第三接口 相连接。
在步骤S24确认耳机插入后,启动模数转换单元3,执行步骤S27,控制 第一切换单元切换第一检测端与模数转换单元的连通以及第二检测端与模数 转换单元的连通,分别读取模数转换单元输出的数字信号,以获得第一检测 端的电压值和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具体可以包括,控制第一切换单元 ADC_SEL连通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与模数转换单元3,读取模数转 换单元3输出的数字信号Vout,以获得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 值;然后,切换模数转换单元3的连接,即控制第一切换单元ADC_SEL连通 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与模数转换单元3,读取模数转换单元3输出的数 字信号Vout,以获得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需要说明的是,可 以通过多次读取数字信号Vout并求平均的方式,获得第一检测端 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和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
接着执行步骤S28,判断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是否 相等,若否则执行步骤S29,若是则执行步骤S30。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插入 的耳机是OMTP标准,耳机的内部电路为如图1的下半部分电路,第一检测 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是电阻R2和电阻R4对第一电源VDD_IO的电 压分压,一般接近于0V;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是电阻R1和麦 克风Mic对第二电源HEADMICBIAS的电压分压,一般在1V~2V之间。
步骤S29,确定插入的耳机为四段式耳机。
步骤S30,判断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是否均小于电 压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1,若否则执行步骤S32。所述电压阈值根据耳机 的内部电路和耳机接口电路的结构和元件参数确定,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 一电源VDD_IO的电压和第二电源HEADMICBIAS的电压相等或近似相等, 如果插入的耳机是三段式耳机,电阻R2、R4、R1串接在第一电源VDD_IO 和第二电源HEADMICBIAS之间,则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模 拟值和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模拟值是相等或近似相等的且接近 为0V,经模数转换后的数字值是相等的;如果插入的耳机是CTIA标准,耳 机的内部电路为如图2的下半部分电路,电阻R2、R4和二极管D0串接在第 一电源VDD_IO和地端之间,电阻R1和二极管D0串接在第二电源 HEADMICBIAS和地端之间,电阻R4的阻值比电阻R2的阻值小得多,第一 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模拟值和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 模拟值是近似相等的且与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相关,经模数转换后的数字值是 相等的。基于此,可以设置一个电压阈值来区分三段式耳机和四段式耳机, 例如电压阈值可以设为0.4V。
步骤S31,确定插入的耳机为三段式耳机。
步骤S32,控制第二切换单元进行接口切换。具体可以是,控制第二切换 单元SW的两个模拟切换开关进行切换,使得地端适于与第二接口相连接、 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适于与第三接口相连接。
继续执行步骤S33,控制第一切换单元切换第一检测端与模数转换单元的 连通以及第二检测端与模数转换单元的连通,分别读取模数转换单元输出的 数字信号,以获得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和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具体可以参 考步骤S27。
步骤S34,判断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是否相等,若 否则执行步骤S29,若是则执行步骤S35。本实施例中,如果插入的耳机是 CTIA标准,耳机的内部电路为如图2的下半部分电路,经过第二切换单元的 接口切换后,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是电阻R2和电阻R4对 第一电源VDD_IO的电压分压,一般接近于0V;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 的电压值是电阻R1和麦克风Mic对第二电源HEADMICBIAS的电压分压, 一般在1V~2V之间。
步骤S35,提示电子设备不支持插入的耳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于图9所示的耳机检测电路和图10所示的耳机接口 电路的耳机检测方法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包括图6所示的流程步骤以 及上述的步骤S20、步骤S27至S35,也就是第二电源可以始终保持开启状态。
基于图9所示的耳机检测电路和图10所示的耳机接口电路,图12所示 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检测方法的流程,相比于图11,省略了通过第二检测 信号判断第二检测端是否与第二接口连接的步骤,在第一检测端与第一接口 连接时,直接通过检测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和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来判断耳 机是否插入和插入的耳机的类型,这样简化了检测流程。
如图12所示,执行步骤S20,控制第二切换单元使第二检测端、地端分 别适于与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相连接。
步骤S21,判断第一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若是则执行步骤 S22,若否则重复步骤S21。
步骤S22,启动第二电源。
步骤S27,控制第一切换单元切换第一检测端与模数转换单元的连通以及 第二检测端与模数转换单元的连通,分别读取模数转换单元输出的数字信号, 以获得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和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
步骤S28,判断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是否相等,若 否则执行步骤S29a,若是则执行步骤S30。
步骤S29a,确认耳机插入,且为四段式耳机。
步骤S30,判断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是否均小于电 压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1a,若否则执行步骤S32。
步骤S31a,确认耳机插入,且为三段式耳机。
步骤S32,控制第二切换单元进行接口切换。
步骤S33,控制第一切换单元切换第一检测端与模数转换单元的连通以及 第二检测端与模数转换单元的连通,分别读取模数转换单元输出的数字信号, 以获得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和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
步骤S34,判断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是否相 等,若否则执行步骤S29a,若是则执行步骤S35。
步骤S35,提示电子设备不支持插入的耳机。
图12所示的部分步骤的说明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对相同标号的步骤的 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二电源一直是开启的,可以省略图12所示的耳 机检测方法的步骤S22。
可以理解,对应图11的实施例流程,所述至少通过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 号确认耳机是否插入可以包括: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以判断所述第二检 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二接口连接;当所述第二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二接口连接 时,确认耳机插入。对应图12的实施例流程,所述至少通过检测第二检测端 的信号确认耳机是否插入可以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 接口连接时,分别读取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和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 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不相等,则确认耳机 插入且为四段式耳机;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 值相等且小于电压阈值,则确认耳机插入且为三段式耳机。
基于图9所示的耳机检测电路和图10所示的耳机接口电路,图13所示 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耳机接口电路A1’、耳机检测电路A2’和耳机 检测装置A3’。耳机检测电路A2’适于与耳机接口电路A1’连接,具体结构可 以参考上述对图9所示的耳机检测电路和图10所示的耳机接口电路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所述的耳机检测装置A3’用于实现图11所示的耳机检测方法, 与图8所示的耳机检测装置A3相比,还包括:读取单元A35、类型确认单元 A36和切换控制单元A37。
读取单元A35适于在确认子单元A34确认耳机插入后,控制耳机检测电路 A2’的第一切换单元ADC_SEL连通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与模数转换 单元3,读取模数转换单元3输出的数字信号Vout,以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端 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控制第一切换单元ADC_SEL连通第二检测端 HEADMIC_IN与模数转换单元3,读取模数转换单元3输出的数字信号Vout, 以获得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
类型确认单元A36与读取单元A35相连接,适于当第一检测端 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与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不相等,则 确定插入的耳机为四段式耳机;当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与 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相等且小于电压阈值,则确定插入的耳机 为三段式耳机。
切换控制单元A37适于当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与第二 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相等且大于电压阈值,则控制耳机接口电路 A1’的第二切换单元SW切换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与第二检测端 HEADMIC_IN、地端的对应连接;类型确认单元A36还适于在切换接口连接 后,通过读取单元A35获取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和第二检 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若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与 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不相等,则确定插入的耳机为四段式耳 机。
第一判断单元A31、第二判断单元A32、确认子单元A33和启动控制单 元A34的说明可以参考对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相同标号的单元的说明。
基于图9所示的耳机检测电路和图10所示的耳机接口电路,图14所示 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耳机接口电路A1’、耳机检测电路A2’和耳机 检测装置B3。耳机检测电路A2’适于与耳机接口电路A1’连接,具体结构可 以参考上述对图9所示的耳机检测电路和图10所示的耳机接口电路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所述的耳机检测装置B3用于实现图12所示的耳机检测方法, 包括:第一判断单元B31、启动控制单元B34、确认单元(图中未示出)和切 换控制单元B37。
第一判断单元B31适于通过耳机检测电路A2’输出的第一检测信号 AUDIO_HEAD_INSERT1判断所述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是否与耳机 的第一接口连接。
所述确认单元适于当第一判断单元A31的判断结果为是,即所述第一检 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至少通过检测所述第二检测端的信号确认耳 机是否插入。本实施例的确认单元包括读取单元B35和类型确认单元B36。
读取单元B35适于在第一判断单元B31的判断结果为是,即当第一检测端 HEADSET_L_INT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控制耳机检测电路A2’的第一切 换单元ADC_SEL连通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与模数转换单元3,读取模 数转换单元3输出的数字信号Vout,以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 的电压值;控制第一切换单元ADC_SEL连通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与模数 转换单元3,读取模数转换单元3输出的数字信号Vout,以获得第二检测端 HEADMIC_IN的电压值。
启动控制单元B34适于当第一判断单元B31的判断结果为是,即当第一检 测端HEADSET_L_INT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在读取单元B35读取电压值 前,启动所述耳机接口电路A1’的第二电源HEADMICBIAS。在其他实施例中, 所述耳机检测装置也可以不包括启动控制单元B34。
类型确认单元B36与读取单元B35相连接,适于当第一检测端 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与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不相等,则 确认耳机插入且为四段式耳机;当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与 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相等且小于电压阈值,则确认耳机插入且 为三段式耳机。
切换控制单元B37适于当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与第二 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相等且大于电压阈值,则控制耳机接口电路 A1’的第二切换单元SW切换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与第二检测端 HEADMIC_IN、地端的对应连接;类型确认单元B36还适于在切换接口连接 后,通过读取单元B35获取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和第二检 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若第一检测端HEADSET_L_INT的电压值与 第二检测端HEADMIC_IN的电压值不相等,则确认耳机插入且为四段式耳 机。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果不考虑耳机接口电路可以兼容两种接口 标准的情况,例如耳机接口电路采用的是图1所示的耳机电路中的耳机接口 电路,即没有第二切换单元,则对应地,基于图9所示的耳机检测电路和图1 所示的耳机接口电路的耳机检测方法可以是将图12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S32 至S34略去,在步骤S30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执行步骤S35。包括图9所示 的耳机检测电路和图1所示的耳机接口电路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将图14所示电 子设备的耳机检测装置B3中的切换控制单元B37略去。
上述实施例的耳机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耳机插入的状态下,当基于 所述第一检测端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检测端与第一接口断开连接、且基于所 述第二检测端的信号确定所述第二检测端与第二接口断开连接时,确认耳机 拔出;在确认耳机拔出后,关闭所述第二电源。对应地,所述确认单元还适 于在耳机插入的状态下,当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端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检测端 与第一接口断开连接、且基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信号确定所述第二检测端与 第二接口断开连接时,确认耳机拔出。所述耳机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关闭控 制单元,所述关闭控制单元适于在确认耳机拔出后,关闭所述第二电源。具 体实施时,可以通过第一检测信号判断所述第一检测端与第一接口是否连接, 通过第二检测信号判断所述第二检测端与第二接口是否连接;也可以通过第 一检测端的电压判断所述第一检测端与第一接口是否连接,通过第二检测端 的电压判断所述第二检测端与第二接口是否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耳机检测电路和耳机检测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 供一种耳机检测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以下各步骤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考 上述相应实施例和附图的说明。
所述耳机检测方法包括:检测第一检测端的信号,以判断所述第一检测 端是否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 连接时,至少通过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确认耳机是否插入。所述第一检测 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一电源的电压相关; 所述第二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二电 源的电压相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至少通过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确认耳机是否 插入包括: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以判断所述第二检测端是否与耳机的第 二接口连接;当所述第二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二接口连接时,确认耳机插入。
所述检测第一检测端的信号包括比较第一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一检测端的 电压值,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端与第一电源、第一接口的连 接结构确定。所述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包括比较第二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二 检测端的电压值,所述第二参考电压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端与第二电源、第二 接口的连接结构确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述第一检测端 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在检测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前,启动所述第二电源。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确认耳机插入后, 分别读取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和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若所述第一 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不相等,则确定插入的耳机为四 段式耳机;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相等且小 于电压阈值,则确定插入的耳机为三段式耳机。
进一步,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 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相等且大于电压阈值,则切换耳机的第二接口、 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地端的对应连接;在切换接口连接后,若所述 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不相等,则确定插入的耳机 为四段式耳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第一检测端的信号包括比较第一参考电压 和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端与第一 电源、第一接口的连接结构确定;所述至少通过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确认 耳机是否插入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分 别读取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和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若所述第一检 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不相等,则确认耳机插入且为四段 式耳机;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相等且小于 电压阈值,则确认耳机插入且为三段式耳机。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述第一检测端与 耳机的第一接口连接时,在读取电压值前,启动所述第二电源。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若所述第一检测端的 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相等且大于电压阈值,则切换耳机的第二 接口、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地端的对应连接;切换接口连接后,若 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值不相等,则确认耳机插 入且为四段式耳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耳机插入的状态 下,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端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检测端是否与第一接口断开连 接,基于所述第二检测端的信号确定所述第二检测端是否与第二接口断开连 接;当所述第一检测端与耳机的第一接口断开连接、且所述第二检测端与耳 机的第二接口断开连接时,确认耳机拔出。
进一步,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确认耳机拔出后,关闭所 述第二电源。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耳机检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是 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 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磁碟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电子设备及耳机检测电路、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电子设备及耳机检测电路、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电子设备及耳机检测电路、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设备及耳机检测电路、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设备及耳机检测电路、方法和装置.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电子设备及耳机检测电路、方法和装置,所述耳机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单元,适于检测第一检测端的信号,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一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一电源的电压相关;第二检测单元,适于检测第二检测端的信号,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检测端适于连接耳机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与第二电源的电压相关。本发明技术方案根据两个检测端的信号来确定耳机是否插入或拔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