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凝胶基材及制造方法与水凝胶敷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凝胶基材及制造方法与水凝胶敷料.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26805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6.05CN103126805A*CN103126805A*(21)申请号 201210022786.8(22)申请日 2012.01.20100143715 2011.11.29 TWA61F 13/02(2006.01)A61L 15/24(2006.01)(71)申请人康那香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南市佳里区民安里同安寮77之1号(72)发明人胡衍荣 耿俊兰(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代理人寿宁 张华辉(54) 发明名称水凝胶基材及制造方法与水凝胶敷料(57) 摘。
2、要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步骤包含:提供一复合片体,复合片体具有一膜层及一层叠于膜层并与膜层结合的布层;在布层上被覆一水凝胶前驱体,且水凝胶前驱体部分渗入布层;将水凝胶前驱体照射紫外光以固化形成一水凝胶层,且水凝胶层的底部与布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体。(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26805 ACN 103126805 A1/1页21.一种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含:提供一复合片体,该复合片体具。
3、有一膜层及一层叠于该膜层并与该膜层结合的布层;在该布层上被覆一水凝胶前驱体,且该水凝胶前驱体部分渗入该布层;将该水凝胶前驱体照射紫外光以固化形成一水凝胶层而制成该水凝胶基材,且该水凝胶层的底部与该布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片体的布层为不织布、梭织布或针织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片体由一送料滚轮送出,被覆该水凝胶前驱体再照光固化形成该水凝胶层后,该水凝胶基材由一收料滚轮卷收。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水凝胶前驱体由一含有光起始剂及交联剂的A试剂与一含有丙。
4、烯酸系单体的B试剂混合而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膜层是以淋膜方式在该布层上成形并与该布层结合,或该膜层与该布层是以贴合方式结合。6.一种水凝胶基材,其特征在于:具有一膜层、一布层及一水凝胶层,该布层介于该膜层与该水凝胶层之间,且该水凝胶层的底部与该布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体。7.一种水凝胶敷料,包含:一透气层、一被覆于该透气层的粘着层,及一离型层;其特征在于:该水凝胶敷料还包含一水凝胶基材,设于该粘着层上且一部分该粘着层露出于该水凝胶基材周围,该水凝胶基材具有一膜层、一布层及一水凝胶层,并以该膜层与该粘着层结合,该布层介于该膜层与该水凝胶层之间,且该水凝胶层。
5、的底部与该布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体;该离型层覆盖该水凝胶基材及露出于该水凝胶基材周围的该粘着层。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26805 A1/4页3水凝胶基材及制造方法与水凝胶敷料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以及进一步使用水凝胶基材制成的水凝胶敷料。背景技术0002 对于伤口愈合而言,若使用不能够保持湿润的伤口敷料,将使伤口不容易愈合。由于水凝胶能够在伤口表面提供较湿润的环境使伤口愈合,并且不会黏附于伤口上,所以不会在移除伤口敷料时造成撕裂伤口,因而含有水凝胶的敷料较常应用于治疗烧烫伤及溃伤的伤口。0003 通常含有水凝胶的敷料产品是将水凝胶层结合具有粘着层。
6、的片体形成岛型贴片,例如美国专利US 6468383揭露一种含有水凝胶层的贴片及制法,该案的水凝胶层及粘着层是通过电子束照射形成共价键结,以加强水凝胶层与粘着层的结合强度,而且依据其实施例所述,其制作过程还需利用模具辅助。0004 由于使用电子束照射所需的设备成本较高,而且使用模具会减缓生产的速度,较不利于大量生产,其制法还有改进的空间。0005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伤口敷料在方法、产品结构及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水凝胶基材及制造方法与水凝胶敷料,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伤口敷料存在的缺陷。
7、,而提供一种新的水凝胶基材及制造方法与水凝胶敷料,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整体工艺可以连续进行以提升生产速度的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非常适于实用。000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伤口敷料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水凝胶基材及制造方法与水凝胶敷料,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水凝胶基材与黏胶层粘着性良好的水凝胶敷料,从而更加适于实用。0008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包含:提供一复合片体,该复合片体具有一膜层及一层叠于该膜层并与该膜层结合的布层;在该布层上被覆一水凝胶前驱体,且。
8、该水凝胶前驱体部分渗入该布层;将该水凝胶前驱体照射紫外光以固化形成一水凝胶层而制成该水凝胶基材,且该水凝胶层的底部与该布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体。0009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0010 前述的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该复合片体的布层为不织布、梭织布或针织布。0011 前述的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该复合片体由一送料滚轮送出,被覆该水凝胶前驱体再照光固化形成该水凝胶层后,该水凝胶基材由一收料滚轮卷收。说 明 书CN 103126805 A2/4页40012 前述的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该水凝胶前驱体由一含有光起始剂及交联剂的A试剂与。
9、一含有丙烯酸系单体的B试剂混合而成。0013 前述的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该膜层是以淋膜方式在该布层上成形并与该布层结合,或该膜层与该布层是以贴合方式结合。0014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凝胶基材,其中:具有一膜层、一布层及一水凝胶层,该布层介于该膜层与该水凝胶层之间,且该水凝胶层的底部与该布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体。0015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凝胶敷料,包含:一透气层、一被覆于该透气层的粘着层,及一离型层;其中:该水凝胶敷料还包含一水凝胶基材,设于该粘着层上且一部分该粘着层。
10、露出于该水凝胶基材周围,该水凝胶基材具有一膜层、一布层及一水凝胶层,并以该膜层与该粘着层结合,该布层介于该膜层与该水凝胶层之间,且该水凝胶层的底部与该布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体;该离型层覆盖该水凝胶基材及露出于该水凝胶基材周围的该粘着层。001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提供一复合片体,该复合片体具有一膜层及一层叠于该膜层并与该膜层结合的布层;在该布层上被覆一水凝胶前驱体,且该水凝胶前驱体部分渗入该布层;将该水凝胶前驱体照射紫外光以固化形成一水凝胶层而制成该水凝胶基材,且该水凝胶层的底部与该布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体。较佳地,该复。
11、合片体由一送料滚轮送出,被覆该水凝胶前驱体再照光固化形成该水凝胶层后,该水凝胶基材由一收料滚轮卷收。依据本发明另一方向,本发明水凝胶基材具有一膜层、一布层及一水凝胶层,该布层介于该膜层与该水凝胶层之间,且该水凝胶层的底部与该布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体。依据本发明又一方向,本发明水凝胶敷料(hydrogel wound dressing),包含:一透气层、一被覆于该透气层的粘着层、一水凝胶基材及一离型层。水凝胶基材设于该粘着层上且一部分该粘着层露出于该水凝胶基材周围,该水凝胶基材层具有一膜层、一布层及一水凝胶层,并以该膜层与该粘着层结合,该布层介于该膜层与该水凝胶层之间,且该水凝胶层的底部与该布层。
1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体。该离型层覆盖该水凝胶基材及露出于该水凝胶基材周围的该粘着层。0017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水凝胶基材及制造方法与水凝胶敷料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复合片体具有膜层及布层可以具有较佳的强度及尺寸安定性,水凝胶层与布层无明显界面,从而提升水凝胶层与布层的结合强度,此外,整体工艺可以连续进行,能够大幅提升生产速度。进一步地,通过膜层与粘着层贴合可具有较佳地结合强度,而且可使水凝胶基材与粘着层稳定地结合而不分离。0018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
13、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0019 图1是一流程示意图,说明本发明水凝胶基材的制造方法及制品的一较佳实施例;及0020 图2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发明水凝胶敷料的一较佳实施例。说 明 书CN 103126805 A3/4页5具体实施方式0021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水凝胶基材及制造方法与水凝胶敷料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0022 参阅图1,本发明水凝胶敷料的制造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其步骤包含:提供一复合片体,复合片体具有一膜层1及一层叠于膜。
14、层1并与膜层1结合的布层2。膜层1与布层2的结合方式,可以采用淋膜或贴合,也就是说,膜层1是以淋膜方式在布层2上成形并与布层2结合,或膜层1与布层2是以贴合方式结合。膜层1由聚合物制成,例如聚乙烯,其材质无特殊限制,以选择熔点略低于布层2的材质较佳。在本实施例,布层2是采用不织布,但是布层2也可以为梭织布或针织布等布材(fabric substrate)。0023 在布层2上被覆一水凝胶前驱体3,且水凝胶前驱体3部分渗入布层2。水凝胶前驱体3由一含有光起始剂及交联剂的A试剂与一含有丙烯酸系单体的B试剂混合而成。光起始剂、交联剂及丙烯酸系单体可以采用现有的适用于以紫外(UV)光照射固化形成水凝胶。
15、的成分即可,光起始剂的具体例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hydroxyl cyclohexyl phenyl ketone),交联剂的具体例如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diacrylate),丙烯酸系单体的具体例如丙烯酸单体( 013)。A试剂与B试剂先分别配制后再混合形成水凝胶前驱体3,水凝胶前驱体3可用涂布或喷注方式被覆于布层3表面,由于水凝胶前驱体3尚未固化而能由布层2表面往下渗入布层2中,并可通过位于布层2下的膜层1防止水凝胶前驱体3渗漏。0024 接着,将水凝胶前驱体3照射紫外光以固化形成一水凝胶层4,且水凝胶层4的底部与布层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
16、体。也就是说,由于水凝胶前驱体3底部的部分渗入布层2中,当水凝胶前驱体3固化时,渗入布层2中的水凝胶前驱体3即混掺布层2的纤维一起固化,因此固化形成水凝胶层4时,水凝胶层4的底部即混掺布层2的纤维而与布层2形成一体,从而使水凝胶层4与布层2之间无明显的界面,换句话说,水凝胶层4的底部可以抓附于布层2,借此提升水凝胶层4与布层2的结合强度。水凝胶层4与布层2形成一体的深度(即两者重合的深度)取决于水凝胶前驱体3渗入布层2的深度。0025 形成水凝胶层4后即制成水凝胶基材10,也就是说,水凝胶基材10具有一膜层1、一布层2及一水凝胶层4,布层2介于膜层1与水凝胶层4之间,且水凝胶层4的底部与布层2。
17、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体。0026 在本实施例,复合片体由一送料滚轮(未图示)送出,被覆水凝胶前驱体3再照光固化形成水凝胶层4后制成水凝胶基材10,水凝胶基材10由一收料滚轮(未图示)卷收,借此整体工艺可以连续进行,能够大幅提升生产速度。0027 参阅图2,水凝胶基材10可以裁切成适当大小进一步地制成水凝胶敷料100,水凝胶敷料100包含:一透气层5、一被覆于透气层5的粘着层6、一水凝胶基材10及一离型层7。透气层5为防水且透气的材料制成,具体例如聚胺甲酸酯(polyurethane),水凝胶基材10设于粘着层6上并以膜层1与粘着层6结合,利用膜层1与粘着层6结合可以有较佳的结合强度,因此通过膜层。
18、1及布层2来结合粘着层6与水凝胶层4,可以避免水凝胶层4脱离粘着层6,而且一部分粘着层6露出于水凝胶基材10周围,即形成岛型,露出的粘着层6说 明 书CN 103126805 A4/4页6即可贴附于伤口周围的皮肤上,而将水凝胶层4固定覆盖于伤口处。离型层7覆盖水凝胶基材10及露出于水凝胶基材10周围的粘着层6,可以在未使用水凝胶敷料100前保护水凝胶基材10及粘着层6以避免污染,当要使用水凝胶敷料100时再将离型层7撕离。0028 综上所述,本较佳实施例的复合片体具有膜层1及布层2可以具有较佳的强度及尺寸安定性,而且将水凝胶前驱体3被覆于布层2时,利用膜层1可以防止水凝胶前驱体3泄漏,使水凝胶。
19、前驱体3部分渗入布层2再通过紫外光照射固化形成水凝胶层4,可以使水凝胶层4与布层2无明显界面,从而提升水凝胶层4与布层2的结合强度,此外,整体工艺可以连续进行,能够大幅提升生产速度。进一步地,将水凝胶基材10制成水凝胶敷料100时,通过膜层1与粘着层6贴合可具有较佳地结合强度,而且通过膜层1与布层2中介,也可以使水凝胶层4与粘着层6稳定地结合而不分离。002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说 明 书CN 103126805 A1/2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26805 A2/2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268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