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速输送与回收输药管的送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调速输送与回收输药管的送管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5108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CN103105108A*CN103105108A*(21)申请号 201310008886.X(22)申请日 2013.01.10F42D 1/10(2006.01)(71)申请人山西惠丰特种汽车有限公司地址 046000 山西省长治市府后西街338号(72)发明人吉学军 刘敏杰 崔树宏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代理人崔雪花(54) 发明名称可调速输送与回收输药管的送管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井下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装备的送管装置,提供。
2、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制造成本低、加工精度低、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维修使用方便、能满足车作业时输药管自动输送和收回的送管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进口导管、壳体、第三链轮、第一轴、第一链轮、第二轴、第二链轮、链条、传动胶块、出口导管,方形壳体的上下侧均开有通孔,两个传动装置平行设置在壳体内,两个传动装置之间形成的夹持面间距小于输药导管的直径,输药导管位于两个传动装置形成的夹持面间且从壳体上、下侧的通孔贯穿壳体,本发明主要用于矿下输药管的输送和回收。(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5108 ACN 103105108 A1/1页21.可调速输送与回收输药管的送管装置,包括进口导管(1)、壳体(2)、第三链轮(3)、第一轴(4)、第一链轮(5)、第二轴(6)、第二链轮(7)、链条(9)、传动胶块(10)、出口导管(11),其特征在于,方形壳体(2)的上下侧均开有通孔,两个传动装置(8)平行设置在壳体(2)内,两个传动装置(8)之间形成的夹持面间距小于输药导管(12)的直径,输药导管(12)位于两个传动装置(8)形成的夹持面间且从壳体(2)上、下侧的通孔贯穿壳体(2);所述传动装置(8)的结构为:第一链轮(5)设置在第一。
4、轴(4)的一端,第一轴(4)的另一端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联结,第三链轮(3)通过链条(9)与第一链轮(5)连接,多个圆弧形槽状的传动胶板(10)等间距的铰接在链条(9)的外侧,传动胶板(10)的圆弧中心背向链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速输送与回收输药管的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通孔上设置有进口导管(1),所述壳体(1)的上通孔上设置有出口导管(11),输药导管(12)穿插在进口导管(1)和出口导管(11)内并贯穿壳体(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速输送与回收输药管的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传动装置(8)上对应的两个传动胶板(10)形成的夹持圆直径小于输药胶。
5、管(12)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速输送与回收输药管的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8)中还设置有第二链轮(7),第二链轮(7)通过轴承套装在第二轴(6)上且位于第一链轮(5)和第三链轮(3)之间,所述第二链轮(7)的齿通过与链条(9)啮合驱动第二链轮(7)转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05108 A1/2页3可调速输送与回收输药管的送管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井下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装备的送管装置。背景技术0002 井下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用于井下矿的添药爆破作业,目前输药管的输送和回收都是由人工完成的,但井下狭小的作业空间和作业难度等因素对车的自动化程度和作业。
6、人员的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可调速输送与回收输药管的送管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制造成本低、加工精度低、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维修使用方便、能满足车作业时输药管自动输送和收回的送管装置。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调速输送与回收输药管的送管装置,包括进口导管、壳体、第三链轮、第一轴、第一链轮、第二轴、第二链轮、链条、传动胶块、出口导管,方形壳体的上下侧均开有通孔,两个传动装置平行设置在壳体内,两个传动装置之间形成的夹持面间距小于输药导管的直径,输药导管位于两个传动装置形成的夹持面间且从壳体上、下。
7、侧的通孔贯穿壳体;所述传动装置的结构为:第一链轮设置在第一轴的一端,第一轴的另一端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联结,第三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连接,多个圆弧形槽状的传动胶板等间距的铰接在链条的外侧,传动胶板的圆弧中心背向链条。0005 所述壳体的下通孔上设置有进口导管,所述壳体的上通孔上设置有出口导管,输药导管穿插在进口导管和出口导管内并贯穿壳体。0006 所述两个传动装置上对应的两个传动胶板形成的夹持圆直径小于输药胶管的直径。0007 所述传动装置中还设置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通过轴承套装在第二轴上且位于第一链轮和第三链轮之间,所述第二链轮的齿通过与链条啮合驱动第二链轮转动。000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
8、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控制液压马达的正、反转实现输药管的传送与回收,自动化程度高、制造成本低 、加工精度低、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使用维修简便。附图说明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001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传动胶块的放大图。0011 图中1为进口导管、2为壳体、3为第三链轮、4为第一轴、5为第一链轮、6为第二轴、7为第二链轮、8为传动装置、9为链条、10为传动胶块、11为出口导管、12为输药胶管。说 明 书CN 103105108 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2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可调速输送与回收输药管的送管装置,包括进口。
9、导管1、壳体2、第三链轮3、第一轴4、第一链轮5、第二轴6、第二链轮7、链条9、传动胶块10、出口导管11,方形壳体2的上下侧均开有通孔,两个传动装置8平行设置在壳体2内,两个传动装置8之间形成的夹持面间距小于输药导管12的直径,输药导管12位于两个传动装置8形成的夹持面间且从壳体2上、下侧的通孔贯穿壳体2;所述传动装置8的结构为:第一链轮5设置在第一轴4的一端,第一轴4的另一端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联结,第三链轮3通过链条9与第一链轮5连接,多个圆弧形槽状的传动胶板10等间距的铰接在链条9的外侧,传动胶板10的圆弧中心背向链条9。0013 所述壳体1的下通孔上设置有进口导管1,所述壳体1的上通孔。
10、上设置有出口导管11,输药导管12穿插在进口导管1和出口导管11内并贯穿壳体2。0014 所述两个传动装置8上对应的两个传动胶板10形成的夹持圆直径小于输药胶管12的直径。0015 所述传动装置8中还设置有第二链轮7,第二链轮7通过轴承套装在第二轴6上且位于第一链轮5和第三链轮3之间,所述第二链轮7的齿通过与链条9啮合驱动第二链轮7转动。0016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第一链轮5和第一轴4通过平键连接,第一轴4与液压马达的传动轴通过平键连接,链条9与传动胶块10通过销轴连接,第一链轮5的齿与链条9的啮合最终带动传动胶块10的往复运动,同样,第二链轮7的齿与链条9的啮合带动第二链轮7,轴承装配在第二链轮7上加工出的槽内,以上的传动系共有左右对称的两套,两套传动胶块10在中心形成的圆直径比输药胶管12略小,通过挤压力和摩擦力实现输药胶管12的传输。0017 通过液压阀调节液压大小和操作电控系统来改变输药胶管12传输速度的大小和上传与收回。说 明 书CN 103105108 A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0510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