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570328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6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69858.9

申请日:

2013.03.05

公开号:

CN103106106A

公开日:

2013.05.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F 9/46申请公布日:201305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9/46申请日:20130305|||公开

IPC分类号:

G06F9/46

主分类号:

G06F9/46

申请人:

上海市电力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

袁检; 杨凌辉; 康继光; 范长澜; 郑庆荣

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11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宣慧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通过消息接口构建消息适配器对CIS服务集群进行数据访问,并且通过消息接口实现外部系统的无缝接入,所述的消息接口包括第一类接口、第二类接口和第三类接口,分别连接调度系统、营销系统和线损精细化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符合我国电力系统组织、业务实际,使负控系统更加关注运行相关信息,弱化运行人员不太关注的资产信息,减少了运行人员维护系统的工作量。此外,把生产运行关注的信息独立为资源,与其它应用交换时,只交换资产信息,从而减少了与各应用接口交换的信息量,提高了接口开发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该系统模型通过消息接口构建消息适配器对CIS服务集群进行数据访问,并且通过消息接口实现外部系统的无缝接入,所述的消息接口包括第一类接口、第二类接口和第三类接口,分别连接调度系统、营销系统和线损精细化系统。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息接口的技术构架包括五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物理层、网络层、载体层、语法层及语义层。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类接口用于向负荷控制系统模型传送负荷控制命令,并反馈符合控制系统的响应,所述的第二类接口用于传输电力表计和电力终端变更所引起的配置变更信息,所述的第三类接口用于向负荷控制系统模型提出查询需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
背景技术
负荷控制系统模型作为保障电网安全的重要控制手段,国内外已经有较多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终端设计、通信规约与相关技术、应用功能设计方面,有关负荷系统主站数据模型设计方面,研究成果较少。
基于IEC619670国际标准的负荷控制系统模型设计国内尚没有同类技术。而国外的负荷控制业务更多的是关注的资产模型上,与我国的实际业务差别较大,必须在资产模型上进一步扩展,增加其资源模型,满足调度业务对负荷控制的实际需要。
目前国内的负荷控制系统模型设计主要从终端控制角度出发,并没有从负荷控制业务角度进行建模,无法有效解决因表计、终端更换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普遍存着与其它系统集成困难等各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国内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的负荷控制系统模型。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通过消息接口构建消息适配器对CIS(组件接口规范)服务集群进行数据访问,并且通过消息接口实现外部系统的无缝接入,所述的消息接口包括第一类接口、第二类接口和第三类接口,分别连接调度系统、营销系统和线损精细化系统。
所述的消息接口的技术构架包括五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物理层、网络层、载体层、语法层及语义层。
所述的第一类接口用于向负荷控制系统模型传送负荷控制命令,并反馈符合控制系统的响应,所述的第二类接口用于传输电力表计和电力终端变更所引起的配置变更信息,所述的第三类接口用于向负荷控制系统模型提出查询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符合我国电力系统组织、业务实际,使负控系统更加关注运行相关信息,弱化运行人员不太关注的资产信息,减少了运行人员维护系统的工作量。此外,把生产运行关注的信息独立为资源,与其它应用交换时,只交换资产信息,从而减少了与各应用接口交换的信息量,提高了接口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过消息接口与各个业务系统的通信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消息接口的技术构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1,该系统模型通过其消息接口分别连接调度系统2、营销系统3和线损精细化系统4。所述的消息接口包括了第一类接口、第二类接口和第三类接口,其中,第一类接口用于向负荷控制系统模型传送负荷控制命令,并反馈符合控制系统的响应,第二类接口用于传输电力表计和电力终端变更所引起的配置变更信息,第三类接口用于向负荷控制系统模型提出查询需求。这些消息接口采用的技术构架为五层结构,如图2所示,由下至上依次为物理层、网络层、载体层、语法层及语义层。本发明的系统能够通过消息接口构建消息适配器对CIS服务集群进行数据访问,并且通过消息接口实现外部系统的无缝接入,实现与外部系统松耦合模式的集成,解决了与调度系统、营销系统、线损精细化系统的通用消息接口的设计问题,为IEC61968接口开发工程化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6106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CN103106106A*CN103106106A*(21)申请号 201310069858.9(22)申请日 2013.03.05G06F 9/46(2006.01)(71)申请人上海市电力公司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1122号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72)发明人袁检 杨凌辉 康继光 范长澜郑庆荣(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代理人宣慧兰(54) 发明名称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通过消息接口构建消息适配器对CIS。

2、服务集群进行数据访问,并且通过消息接口实现外部系统的无缝接入,所述的消息接口包括第一类接口、第二类接口和第三类接口,分别连接调度系统、营销系统和线损精细化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符合我国电力系统组织、业务实际,使负控系统更加关注运行相关信息,弱化运行人员不太关注的资产信息,减少了运行人员维护系统的工作量。此外,把生产运行关注的信息独立为资源,与其它应用交换时,只交换资产信息,从而减少了与各应用接口交换的信息量,提高了接口开发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

3、公布号 CN 103106106 ACN 103106106 A1/1页21.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该系统模型通过消息接口构建消息适配器对CIS服务集群进行数据访问,并且通过消息接口实现外部系统的无缝接入,所述的消息接口包括第一类接口、第二类接口和第三类接口,分别连接调度系统、营销系统和线损精细化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息接口的技术构架包括五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物理层、网络层、载体层、语法层及语义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类接口用于向负荷控制系统模型传送负荷控制命令,并反馈符合控制系统的响应。

4、,所述的第二类接口用于传输电力表计和电力终端变更所引起的配置变更信息,所述的第三类接口用于向负荷控制系统模型提出查询需求。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06106 A1/2页3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背景技术0002 负荷控制系统模型作为保障电网安全的重要控制手段,国内外已经有较多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终端设计、通信规约与相关技术、应用功能设计方面,有关负荷系统主站数据模型设计方面,研究成果较少。0003 基于IEC619670国际标准的负荷控制系统模型设计国内尚没有同类技术。而国外的负荷控制业务更多的是关注的资产模型上,与。

5、我国的实际业务差别较大,必须在资产模型上进一步扩展,增加其资源模型,满足调度业务对负荷控制的实际需要。0004 目前国内的负荷控制系统模型设计主要从终端控制角度出发,并没有从负荷控制业务角度进行建模,无法有效解决因表计、终端更换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普遍存着与其它系统集成困难等各种问题。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国内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的负荷控制系统模型。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7 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通过消息接口构建消息适配器对CIS(组件接口规范)服务集群进行数据访问,并且通过消息接口实现外部系统的。

6、无缝接入,所述的消息接口包括第一类接口、第二类接口和第三类接口,分别连接调度系统、营销系统和线损精细化系统。0008 所述的消息接口的技术构架包括五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物理层、网络层、载体层、语法层及语义层。0009 所述的第一类接口用于向负荷控制系统模型传送负荷控制命令,并反馈符合控制系统的响应,所述的第二类接口用于传输电力表计和电力终端变更所引起的配置变更信息,所述的第三类接口用于向负荷控制系统模型提出查询需求。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符合我国电力系统组织、业务实际,使负控系统更加关注运行相关信息,弱化运行人员不太关注的资产信息,减少了运行人员维护系统的工作量。此外,把生产运行关注的。

7、信息独立为资源,与其它应用交换时,只交换资产信息,从而减少了与各应用接口交换的信息量,提高了接口开发效率。附图说明0011 图1为本发明通过消息接口与各个业务系统的通信示意图;0012 图2为本发明中消息接口的技术构架示意图。说 明 书CN 103106106 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14 实施例0015 如图1所示,一种负荷控制系统模型1,该系统模型通过其消息接口分别连接调度系统2、营销系统3和线损精细化系统4。所述的消息接口包括了第一类接口、第二类接口和第三类接口,其中,第一类接口用于向负荷控制系统模型传送负荷控制命令,并反馈符合控制系统的响应,第二类接口用于传输电力表计和电力终端变更所引起的配置变更信息,第三类接口用于向负荷控制系统模型提出查询需求。这些消息接口采用的技术构架为五层结构,如图2所示,由下至上依次为物理层、网络层、载体层、语法层及语义层。本发明的系统能够通过消息接口构建消息适配器对CIS服务集群进行数据访问,并且通过消息接口实现外部系统的无缝接入,实现与外部系统松耦合模式的集成,解决了与调度系统、营销系统、线损精细化系统的通用消息接口的设计问题,为IEC61968接口开发工程化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说 明 书CN 103106106 A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06106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