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键、液压键、键位切换装置和鼠标、键盘暨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567190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90718.1

申请日:

2012.12.31

公开号:

CN103076895A

公开日:

2013.05.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3/033申请公布日:20130501|||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G06F 3/033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罗琮贵变更后:罗琮贵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湾花园海信苑A栋3单元501号变更后: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西藏路银湾花园赤水苑8单元102号|||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G06F 3/033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罗琮贵变更后:罗琮贵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四川路电信小区5-503号变更后: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湾花园海信苑A栋3单元501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33申请日:20121231|||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33(2013.01)I; G06F3/02; G06F3/01

主分类号:

G06F3/033

申请人:

罗琮贵

发明人:

罗琮贵

地址: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四川路电信小区5-50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手指键由按键与手指连接器组合而成,其作为鼠标或键盘的按键即成为手指鼠标或手指键盘。手指鼠标和键盘皆省略了原有的托盘而将按键直接连接在手指上,故可随时、随处、随手使用,并可大大减少用料和生产成本。一种分体键盘,是将鼠标组合到右手或左手键盘上,且实指、中指和无名指负责按压的键当中最少有两个兼任键盘按键和鼠标按键,并将鼠标的电路与键盘的电路连接到同一个两路切换开关,故键盘和鼠标能同键操作并快捷切换。手指键盘或手指鼠标的一种销售或使用方法,是一种将手指键盘和手指鼠标与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与电脑或智能手机组合使用的方法。液压按键以液囊或气囊传递点击压力,而键位切换装置以两路切换开关作为电路切换键。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手指键,键盘、鼠标、单片机或电器的按键或开关,其特征是:按键或开关与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相互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键,其特征是:所述手指键由双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压按键与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组合而成。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键,其特征是:所述手指键具有的按键数或开关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键,其特征是:所述手指键配置有用于测定其按键所处位置的装置或系统。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指键,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含有置于按键内部的信号发射器、置于按键外部的信号接收器和能够根据信号接收器提供的信息判断按键所处位置的芯片,或者包含有置于手指键的按键内部的信号反射器、置于手指键的按键外部的信号发射器和对应于各个发射器的接收被反射回波的多个信号接收器,及能够根据信号接收器提供的信息判断按键所处位置的芯片。
 手指鼠标,现有各种鼠标的原理和基本组件,其特征是:鼠标的全部或部份按键与鼠标体分离,并且各个分离出来的键皆采用手指键。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指鼠标,其特征是:鼠标的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摄像头,或者自成一体并与连接器组合在一起,或者与鼠标除左、右键(或)之外的其他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并与连接器组合在一起。
 手指键盘,现有键盘的键通过数据线和/或电线连接成整个键盘系统,其特征是:取消键盘的托盘;全部按键或部份按键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指键。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指键盘,其特征是:包含有权利要求权13所述的键位切换装置,且采用该装置中的电路切换键作为键位切换键。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指键盘,其特征是:手指键盘的按键中最少有一个同时兼任手指鼠标按键。
 一种分体键盘,左手击打的键和右手击打的键分别布置在分开的两块键盘上,其特征是:键盘组合有鼠标,所述鼠标最少有两个按键兼任键盘的H键、J键、K键、L键、U键、I键、M键、<键、N键中的任一个或G键、F键、D键、S键、R键、EV键、C键、B键中的任一个,而鼠标的电路与键盘的电路连接到同一个两路切换开关;两路切换开关或者与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连接而组成手指键,或者设置为键盘的一个按键。
 液压键,其特征是:以液囊或气囊作为传递压力的机构。
 键位切换装置,用于电脑或智能电器按键的键位切换,其特征是:以两路切换开关的按键作为电路切换键,两路切换开关的电路总线接头与一个按键或开关作电路连接,两路切换开关的两个电路分线接头之一者与一个键位的击键信号发生装置作电路连接,另一者与另一个键位的击键信号发生装置作电路连接。
 手指键盘或手指鼠标的一种销售或使用方法,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指键盘,其特征是:所述手指键盘和/或手指鼠标与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及电脑或智能手机组合后一同销售或使用。

说明书

说明书手指键、液压键、键位切换装置和鼠标、键盘暨方法
  
技术领域
手指键和液压按键,皆涉及一种键盘、鼠标、单片机或电器的按键或开关。 
手指鼠标,涉及电脑或智能机构所使用的鼠标。 
手指键盘,涉及电脑或智能机构所使用的键盘。 
一种分体键盘,涉及左手和右手所击打的键分别布置在分开的两个板块上的键盘。 
手指键盘和手指鼠标的一种销售或使用方法,涉及一种将手指键盘和手指鼠标与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与电脑或智能手机组合使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越来越离不开电脑,希望电脑能够随身而行、随处可用、随手操作、自由舒适,然而,现有鼠标和键盘却只能限于办公室等场所特定使用,而且使用时必须正襟危坐,使用者容易过度紧张、疲劳,还容易得颈椎病、“鼠标手”、“键盘手”等电脑职业病。现有鼠标和键盘使记者无法在采访时当即输入文字,更不能边摄录、边提问、边输入文字,因此无法即时将文稿传输、发表,这样既要多浪费时间和人力,还把一些现场临时迸发的精彩文字遗忘;使设计人员无法在野外漫步、在咖啡桌讨论或施工现场考察等场合随时操作鼠标和键盘,将想法和创意画进设计图,而这些场合下往往最容易发现新问题、产生新创意、新思维,并且许多思维的亮点往往是一闪即过,时过境迁之后往往会一去不复返;使那些不桌子跟前的人只能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膝盖上,要挪动半步或欠起身子都不可能,而且笔记本鼠标板难以快捷、准确地操作,只好以复杂的键盘操作代替,未经严格训练的人基本上不可能在此种情况下使用笔记本。 
现有掌上电脑已经十分便于携带,其功能和速度也已逐渐接近一般电脑,现有智能手机的功能也日渐接近于掌上电脑,而现有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可以使掌上电脑或智能手机取得大屏幕显示效果,因此以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为载体的智能化浪潮即将席卷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掌上电脑或智能手机如何才能在更多场合下取代台式电脑的功能,就必然成为首当其冲的重要课题,而这个课题中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就是鼠标技术和键盘技术的变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一)创造一种全新的鼠标和键盘,让人即使在漫步、躺卧、站立、交谈、拍照、喝咖啡等“不正常”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电脑。
(二)创造一种全新的鼠标和键盘,让人能够随时、随处、“随手”使用电脑。 
(三)创造一种全新的鼠标和键盘,它们重量很轻、收拢后体积很小,十分便于随身携带。 
(四)创造一种全新的鼠标和键盘,与掌上电脑和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组合,成为十分便携、随处可用并且对身体和眼睛健康有好处的电脑套装。 
(五)较大地降低鼠标和键盘(尤其是键盘)的生产成本。 
  
技术方案
一、手指键的技术方案:
将按键或开关与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相互连接,就成为手指键。
手指键可采用任一种适用于电脑、鼠标、单片机或家用电器的按键或开关作为其按键。也就是说,凡厚度、体积、反应速度和操作手感可满足电脑、鼠标或单片机要求的按键或开关,皆可作为手指键的按键。因此,许多常用的机械按键、电容按键、薄膜按键或各式开关都可用作手指键的按键。 
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即是将键连接固定在手指或手的其他部位上的装置,如指套、掌套、腕套、指夹、腕夹、掌夹等。其作用是使键与手指连接而不再依托于键盘底板或鼠标体,从而实现随处、随手击键,即使是在站立、卧床或漫步当中,也可从容、准确而且快捷地操作鼠标或键盘,达到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进人体健康的目的。 
在以上方案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所述手指键由双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或液压按键与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组合而成。
所谓两路切换开关,就是可以使一个电路或者接通此回路,或者接通彼回路的开关。图14所示就是一种两路切换开关的电路关系,其电路总线A连接到开关的总接头10‑1,总接头10‑1与开关的弹簧片11连接,弹簧片11的末端有活动触点d,而电路支线B和电路支线C分别连接到两个分接头10‑2。只需设置一到两个按键用于推动活动触点d,使之或者与电路B连接,或者与电路C连接,就可以达到了切换线路的目的。 
所谓双按键两路切换开关,是两路切换开关的一种。设置有两个按键,按下其中一个按键会使按下另一个按键则会使活动触点d与电路C连接。 
所谓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也是两路切换开关的一种。不过,它只有一个按压键,在不按压时,活动触点d总是保持接通B、C两个电路中的一路而断开另一路,只在按压时才断开该路而接通另一路。图15所示就是一种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特别适合应用于键盘与鼠标的组合体切换两者的电源——松开按键时总是接通键盘电源而切断鼠标电源,按下按键时切断键盘电源而接通鼠标电源,这使得同一组键(如实指的J键、中指的K键)既可以作为键盘的键,又可以作用鼠标的键,使得本系列发明中的“手指键盘”和“一种分体键盘”能够将本来只能用于键盘的按键兼作鼠标键。 
所谓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就是将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两支电路取消一路而保留一路,因此按下按键时接通电源,松开按键时断开电源(也可设置为按下断电、松开通电。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特别适合用作下文所述的“手指鼠标”的电源开关。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不过这样不利于鼠标操作。在键盘或鼠标中,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可以用作按键,而其它类型的开关一般只用作电源开关(由于它们与手指连接器或手连接器连接,因此也属于手指键的一种。) 
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和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用作“手指鼠标”的电源键或用作“一种分体键盘”的鼠标与键盘的电源切换键时,最好是作为拇指键或实指键,并且使用时应使开关的按键处于手的虎口处,也就是说,当开关作为拇指键的一部份时,开关按键应朝向实指一方,当开关作为实指键的一部份时,开关按键应朝向拇指一方,因为拇指是最空闲的手指,而且它和实指相配合比任何其他手指都能更快、更准地捏紧(即按下按键)或松开(按键)。
液压按键用于手指键时,既可在一个手指键上只设置一个按键(如图7所示),也可在一个手指键上设置多个微缩化的液压式(或气压式)按键。前者的意义在于使手指能够以任意角度击键,因此其比较适宜于设置为配置有用于测定该按键所处位置的位置测定仪器或位置测定系统的手指键;而后者的意义是更有利于按键的微缩化,并且在微缩化的同时保持按键的反应速度。 
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所述手指键具有的按键数或开关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这是一种具有多个按键的手指键,由于手指不可能安置数个较大的按键,因此按键必须缩小化(一般来说其键帽以6~10mm为宜)。一个手指键如果组合有多个按键,那么其中每个按键都是一支电路的开关,点击哪个键,哪个键的电路就会接通,从而发出该键特定的击键信号。 
  
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所述手指键配置有用于测定其按键所处位置的装置或系统。
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所述系统包含有置于手指键的按键内部的信号发射器、置于手指键的按键外部的信号接收器和能够根据信号接收器提供的信息判断按键所处位置的芯片,或者包含有置于手指键的按键内部的信号反射器、置于手指键的按键外部的信号发射器和对应于各个发射器的接收被反射回波的多个信号接收器,及能够根据信号接收器提供的信息判断按键所处位置的芯片。前者将发射器置于按键内而将接收器置于按键外部不随按键运动的部位,后者将信号反射器置于按键内而将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置于按键外部不随按键运动的部位,而测位仪的芯片综合几个不同位置的接收器得到的数据就可以准确判断该按键的位置。如果判断其进入了某个键位的区域,就可向该个键位的电路开关发出电磁信号,使其闭合而接通该键位电路。为了节省电池电量,测位仪一般来说只发出十分微弱的电磁信号,因此各键位电路开关应采用簧管开关。
本优选方案如果应用于手指键盘,最好的设置方式和步骤如下: 
(一)将信号发射器置于按键内而将数个信号接收器分布于手指键盘上的其他位置,各个信号接收器最好是分别位于手掌内侧各手指与掌骨相交之处,这样可以使各个信号接收器之间的空间距离不会在手的各种动作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改变从而影响测位精度。
(二)通过电脑或芯片上的程序,设置各按键所代表的各个键位的相对位置。以右手实指键所代表的各键位的设置为例,按现有键盘上属于实指点击的各键位的相对位置(也就是左右两列,左列从下往上顺序排为M、J、U键、6键、F6键和N键,右列从下往上顺序排为、H键、Y键、7键、F7键)设置该右手实指键所代表的各键位。这样,由于信号接收器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不管手整体移动到那里,测位仪都可以随时感知该实指键的是否进入了某个键位从而发出指令,接通或关闭该键位的电路开关,而各键位的电路只需设置电磁开关(尤其是),即可敏捷地执行测位仪发出的接通或断开电路的指令。 
一个手指键需要代表多少个键就应有多少支由测位仪控制的电路开关,每路开关接通时都会发出其所代表的键位的击键脉冲,从而达到与在实体键盘上点击该键一样的效果。 
    内部和/或外部组合了用于测定该按键位置的仪器的按键,可以使手指键的体积更为缩小。 
(三)本优选方案可以使手指键的体积更为缩小,但是,如果整个手指键盘皆采用此种组合了用于测定该按键所处位置的仪器或系统的按键,那么可能会使手指键盘的整体成本增加,因此可以优先考虑在双手的实指键、中指键、无名指键采用包含有多个按键的手指键(即是类似图4所示的手指键),这样就可以完全不使用或基本不使用组合了测位仪器或系统的按键。 
  
二、手指鼠标的技术方案:
和现有各种鼠标具有基本相同的原理和本组件,在此基础结构上进行变化,手指鼠标的特征是:鼠标的全部或部份按键与鼠标体分离(左右键,或左右键加前后滚页键),并且各个分离出来的键皆采用手指键。分离出来的按键与鼠标体之间既可通过电线、光纤连接,又可通过蓝牙或红外线装置等无线方式连接。
一般应采用两至三个手指键作为其他按键,即是每个手指键上有一到两个按键,每个按键代替一个鼠标键。手指鼠标也可以采用四个手指键,即是每个手指键上只安排一个按键,其中两个按键分别作为左右键,另两个按键作为前后滚页键。手指鼠标还可以只采用一个手指键,即是手指键上安排两至四个按键,因此只用一个手指键也能灵活操控鼠标。 
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鼠标的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摄像头,或者自成一体(可独具外壳)并与连接器组合在一起,或者与鼠标除左、右键(或)之外的其他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可具有同一外壳)并与连接器组合在一起(连接器指能将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光学镜连接、固定在手指或手上的装置,可以是指套、夹子等)。
    手指鼠标将左、右键与其他部位分离,操作鼠标时,利用手指键上的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将鼠标左、右键分别固定在实指、中指上,而鼠标的其他部位则连接到手的其他部位,这就使鼠标得以固定在手上,使人能够在任何姿态或动态下使用鼠标,使作图人员和其他需要长时间频繁使用鼠标的人不必一直保持单一坐姿,从而有益于健康并提高工作效率。 
  
三、手指键盘的技术方案:
    和现有键盘一样通过数据线、电线和/或集成电路将各键连接成整个键盘系统,手指键盘的特征是:取消键盘的托盘;采用手指键作为其全部按键或部份按键。这里所谓“托盘”,指现有键盘用于支撑和固定按键的底板(将手当作了键盘的托盘,使用时将按键直接固定在手指上,将手指作为按键的支架)。
手指键盘的各个手指键的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既可以连接成同一个大的连接器,图11、图12就是连接成一个手套的形式,也可以只通过一条带或一条线等串连起来。手指键盘还可以另设一个专用于固定临时取下的手指键或手指键盘的手掌夹或手腕夹,作用是临时将手指键或手指键盘取下时能够将其很方便地暂时“搁”到手背上“挂”起来,使手能够临时做一点别的事。 
手指键盘可以先将左、右手键盘分别作为一个整体,两者自成体系各构成一个独立的键盘,然后各自与同一个USB插件作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或左右两键盘之间先作有线或无线连接,再与USB插件作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也可以采用将各手指键分别与USB插件作有线或无线连接,并在USB插件中设置相应软件处理各键输入的信号然后再与将综合处理后的信号传输给电脑。    
手指键盘与电脑之间的连接,和现有键盘一样可以采用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连接。
一付完整的键盘必须能够点击出数十个键位的击键信号,但是一双手仅有10个手指,因此每个手指键(尤其除拇指外的四指)必须能够代表数个键位,要达此目的,有两种方法:一是依靠测位仪器或测位系统来确定某个手指键在击键时处于哪个键位,二就是给一个手指键设置数个较小的按键。在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成本更低且同样便于使用者操作。 
以下是对第二种方法的介绍: 
(一)双手除拇指键和小指键外的其余6个手指键,皆可采用类似实施例3(如图4所示)的手指键,即是设置指尖键、指腹键和指背键。
指尖键,即处于指尖位置的键。根据所选用的按键的大小程度,指尖部一般可以设置1~3个键。 
指腹键,即处于指腹位置的键,一般应安置于第一指节和第三指节腹部,第二指节腹部也可以考虑设置一个指腹键,同一手指键上的指腹键应有高度差,即,第二指腹键高于第一指腹键,第三指腹键又高于第二指腹键,这样才能在单独点击一个指腹键或同时点击两个指腹键时不至于误压指尖键。 
指背键,即处于指背上的键,一般应安置于第一指节和第三指节背部,尤其是指关节或指关节背部。 
(二)小指键,除可在指尖和指腹上设置数个按键外,还可在小指外侧、小指与掌廓相交突起处和拳轮相对靠近手腕一段等3个位置上各设置一个按键,以右手小指键为例,可考虑这3个按键分别设置为Eter键、Shift键和Ctrl键,当然,也可以将第一个按键设置为Ctrl键,将第三个按键设置为Eter键。 
(三)拇指键,由于其点击部位一般会在拇指的外侧(偏向于指腹一侧),因此拇指击键的各个常用的按键应设置在拇指外侧。而一个拇指键上以设置两个常用的按键为宜,此两个按键,第一个的最佳位置是拇指第一节外侧,第二个的最佳位置在拇指第二节与掌骨相交的关节处,这样,点击第一个键时感觉和点击现有键盘的空格键是完全一样的,点击第二个键也十分方便、准确,而需要同时点击此两个键时亦十分便捷。一般来说,两个拇指键较为有利的设置是,将单击右手拇指键设置为空格键而单击将左手拇指键设置为F1~F8的专用切换键(单击该键后点击左手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实指的第一按键即可相当于直接点击了(现有键盘上的)F1~F4键,同时点击左手实指和中指的第一按键相当于直接点击了F5,同时点击右手实指和中指的第一按键相当于直接点击了F6,而点击右手的实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按键即可相当于直接点击了现有键盘上的F7~F10,(至于(F11和F12可以设置为同时点击)。拇指键的指尖和指腹部位均以只设置一个不常用的键为宜,比如Esc键、Home键、End键等。 
上面介绍的方法能够解决常用键位的需求,而对于一些不常用的键位,侧可设置在手指上或手上其他位置,如各手指的指背,尤其是手指指背的各个关节处,其中又以第二个指关节、第三指关节(手指与掌骨交接处)为最好。这种处于指背关节处的按键只需屈指或翻掌就可点击,也十分便捷。 
然而,上面的方法还是不能完全解决十个指头键代表数十个键位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可以效仿现有键盘设置切换键的方法(比如同时点击和Ctrl键则相当于点击了某种功能的切换键,双比如同时点击Shift键和“%  5”键则相当于点击了“%”键)。这就需要用到下面的优选方案了。 
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包含有键位切换装置,且采用该装置中的电路切换键作为键位切换键。也就是以两路切换开关的按键作为键位切换键,两路切换开关的电路总线接头与电脑的按键作电路连接,两路切换开关的两个分接头之一者与一个发生装置作电路连接,另一者与另一个键位的击键信号发生装置作电路连接。此所谓“键位”并非指手指键盘上的某个实体按键,而此所谓“键位的击键信号”,相当于现有键盘上点击或按压某个按键或某组按键(两个或多个按键)时向电脑发出的一个击键信号,也就是由按键触发的能使电脑根据这个信号作出下一步反应的特定电磁信号。
这种装置通过简单切换电路,就能让一个按键打出两个键位的击键信号,如图16所示,甲键位击键时:如果不按下切换键,就会使甲键位击键信号发生装置通电,从而发出甲键位的击键信号;如果同时按下切换键,就会使乙键位击键信号发生装置通电,从而发出乙键位的击键信号。 
如果在上述切换装置中再插入一个同样的切换装置(如图17),那么它就能让一个按键切换出三个键位的击键信号。 
运用本优选方案,即使不借助智能软件(类似现有电脑快捷键的软件),也可以基本解决手指键盘只有10个手指键,却要代表数十个键位的难题。 
在以上方案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手指键盘的按键中最少有一个同时兼任手指鼠标按键。
此种手指键盘组合了手指鼠标,鼠标的按键也兼任着键盘的按键。 
为使手指鼠标与手指键盘互不干扰,就必须确保两者之一的电源被接通时另一者的电源必然被断开,因此可以将两者的电路连接到同一个两路切换开关,也就是“手指键的技术方案”第6自然段所述的两路切换开关(如图14所示),用两路切换开关的按键作为鼠标和键盘的切换键,而且最好是采用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图15)。 
在手指键的整体设计上应该注意:
一、如果手指键盘的全部手指键或大部份手指键采用类似图4所示的具有多个按键的形式,那么,由于此种手指键指尖部的三个按键是最便于点击的按键,也由于现有键盘上的26个字母键正好排列为三行,而这26个按键对于中、英文输入至关重要,使用率最高,因此,应将此种手指键指尖部的三个按键所触发的键位设置为现有键盘上的26个字母键所代表的键位,而将指腹键、指背键和指侧键设置为其他键位和切换键、功能键等。
二、由于具有用于测定其按键所处位置的装置或系统的手指键有利于减少切换键,而具有多个按键的手指键可以进一步减少成本,因此,大部份或绝大部分手指键应该采用具有多个按键的手指键,小部份手指键采用具有用于测定其按键所处位置的装置或系统的手指键,这样才能达到既减少总体成本,又不必设置过多切换键的目的。 
  
四、一种分体键盘的技术方案:
    和现有的分体键盘一样,左手击打的键和右手击打的键分别布置在分开的两块键盘上(左手键盘或右手键盘可以完全分离,也可以保留部份活动式连接,而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键位的设置,或者按现有整体键盘的规律设置各键盘的键,即是将现有整体键盘左手击打的键设置在左手键盘,将现有整体键盘右手击打的键设置在右手键盘,或者按照不同的方式分配设置两键盘上的键),其特征是:键盘组合有鼠标,所述鼠标最少有两个按键兼任键盘的H键、J键、K键、L键、U键、I键、M键、<键、N键中的任一个或G键、F键、D键、S键、R键、EV键、C键、B键中的任一个,而鼠标的电路与键盘的电路连接到同一个两路切换开关;两路切换开关或者与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连接而组成手指键,或者设置为键盘的一个按键。
鼠标的左、右键最好是分别设置在实指键和中指键;如果需要在左、右键之间设置滚页键,那么最好将中指键设置为中间键而将实指键和无名指键分别设置为左、右键。最好是直接将鼠标的实指键、中指键和无名指键与手指键盘的实指键、中指键和无名指键分别合体,只需用一个双向切换开关控制两者的电路,那么在切换到任何一者的电路时,另一者的电路就会被切断,因此不管调用任何一方的键位,都不会误击对方的键位。 
    鼠标的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光学镜可以有多种设置方法。比如,对于分体键盘来说,可以置于键盘的底面或设置于该键盘的侧边(朝向下),而鼠标的其他部份置于该键盘上面空闲处或夹层空闲处(也可以与键盘的线路和元件组合成同一集成块),甚至可以将手指鼠标整体移植到键盘(两者电路连接后再与电脑连接,或两者分别与电脑连接,通过电脑而成一个整体),使用时直接将手指鼠标的鼠标体佩戴在手指背面,将鼠标左右手指键佩戴于手指的腹部(这样就不至于妨碍指尖击键)。 
    对于本发明的分体键盘来说,最好是将开关的按键端竖起于或突出于键盘之上,使开关的按键处于手的虎口处,以方便随时切换电源。此种设置使操作者仅需夹紧或松开拇指即可实现鼠标和键盘工作状态的切换。而支撑开关竖起的物体最好是有弹性的、可弯折的,以便适应手部必要的小范围移动,而不至于将手始终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使之完全不能作必要的小范围移动。因此,该开关最好是与键盘作可以活动的连接,即柔性的、有弹性的、可变形的连接,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手部在微移动过程中按压该键。由于使用双向切换开关同时控制鼠标和键盘两者的电路,凡其中一者的电源被接通时,另一者的电源必然被切断,因此随时可以操作键盘或操作鼠标,两者完全不会相互妨碍。 
    键盘和鼠标两者的切换开关最好能采用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 
五、液压按键技术方案:
    以液囊或气囊作为传递压力的机构。
此处液囊或气囊的“囊”,泛指各种在受压条件下会改变其内腔体积的容器,而不仅仅限于囊状容器。 
  
六、键位切换装置技术方案:
以两路切换开关的按键作为电路切换键,两路切换开关的电路总线接头与一个按键或开关作电路连接,两路切换开关的两个电路分线接头之一者与一个键位的击键信号发生装置作电路连接,另一者与另一个键位的击键信号发生装置作电路连接。
这种切换装置能将一支电路在两个回路之间自由切换。如果在上述切换装置中再插入一个同样的切换装置(如图17),那么它就能让一支电路在三个回路之间自由切换。 
所谓两路切换开关,详见于“手指键的技术方案”第6自然段和图14、图15。 
七、“手指键盘或手指鼠标的一种使用方法”的技术方案:
    所述手指键盘和/或手指鼠标与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及电脑或智能手机组合后一同销售或使用。
这里所谓眼罩式显示屏和眼镜式显示屏,都是指直接佩戴在眼睛前方的小型显示屏,不同之处是:后者的显示屏是透明的,因此人通过调节眼睛的焦点就可以观看屏幕上的视频或透过屏幕观察前方景象;前者的屏幕不透明,不能观察前方景象。 
    
有益效果
一.手指键的有益效果:
(一)按键随手移动,随时随处皆可击键(甚至可用拇指点按其他四指上的手指键,或用其他四指点按拇指上的手指键),因此鼠标或键盘的操作者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方便。
(二)使人可以在任何姿态下(包括漫步或躺卧)时操作鼠标、键盘或任何电器的按键,而且手指键并不妨碍手指临时操作其他的事情或操持其他物体。 
(三)大大降低鼠标和键盘(尤其是键盘)的用料,从而较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二.手指鼠标的有益效果:
(一)使需要长时间操作鼠标的人(如游戏玩家或某些专业绘图员)能够以任何舒适的姿态操作鼠标,从而大大地有益于健康并提高游戏过关速度和提高工作效率。
(二)使需要在膝盖上打字的人能够随时以大腿为垫使用鼠标,从而避免了使用笔记本配置的鼠标板带来的种种烦恼。 
(三)由于能将左右键和前后滚页键设置在同一根手指上,因此使那些手指严重残缺的人也可以和常人一样敏捷地操作鼠标。 
(四)减少用料,节约成本,形成量产之后有价格优势。 
(五)由于其舒适、自由、便携,又有一定价格优势,因此能迅速占领相当大份额的市场。 
三.手指键盘的有益效果:
(一)使人可以随时、随处、随意(包括站立、漫步或躺卧)条件下使用键盘,因此能够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十分有益于健康。
(二)使键盘甚至可收拢到一个比眼镜盒略大的盒子里,可极大方便需要随身携带并随时使用键盘的人。 
(三)大大减少键盘的用料、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量产之后可取得明显价格优势。 
(四)由于其舒适、自由、有益健康且十分便携,又有明显价格优势,因此能迅速占领相当大份额的市场。 
四.一种分体键盘的有益效果:
(一)可以将鼠标与键盘可以共同使用H键、J键、K键、L键,因此与现有的一些组合了鼠标的键盘减少了按键数量。
(二)可以随时在键盘和鼠标间自由、敏捷地切换,而且无论如何切换,实指、中指、无名指始终不必离开键盘的J键、K键和L键,从而达到便捷操作之目的。 
五.液压按键
(一)可以保持按键的灵敏度,同时使按键达到更薄的厚度;
(二)应用于单按键的手指键中,可使手指能够以任意角度击键;
(三)应用于具有多个按键的手指键中,则更有利于按键的微缩化,并且有利于保持按键的反应速度。
六.键位切换装置的有益效果:
七.“手指键盘和手指鼠标的一种使用方法”的有益效果:
(一) 使人能在站立、躺卧、行走、谈判、交流等情况下正常使用电脑(输入文字等),尤其方便需要在工作现场使用电脑的人们,如记者(在摄影和采访的同时,现场输入文字、及时传输发表),如现场设计师(在考察现场、与人探讨的同时将新的设计画在电脑上)。
(二) 大大扩展电脑的使用空间,大大提高电脑的实用性。 
      大大降低每天长时间使用电脑者的职业病发病率。 
  
附图说明
标记: 
1.手指 
2.按键 
2‑1.指侧键 
3.夹式手指连接器 
4.环式手指连接器 
4‑1.套式手指连接器 
5.连接杆或连接片 
6.按键连接杆或连接片之间的连接环 
7.固定连接扣 
8.活动连接扣 
9.电路 
10.电源触点 
10‑1.两路切换开关的电路总线接头 
10‑2.两路切换开关的电路支线接头 
10‑3.甲键位击键信号发生装置 
10‑4.乙键位击键信号发生装置 
10‑5.丙键位击键信号发生装置 
11.电路开关的弹簧片 
12.实指的指尖或指腹 
13.中指的指尖或指腹 
14.无名指的指尖或指腹 
15.拇指的指尖 
16.小指的指尖 
17.牚根左侧 
18.掌根右侧 
19.鼠标左键 
20.鼠标右键 
21.鼠标前滚页键 
22.鼠标后滚页键 
23.鼠标体(或仅为光学组件) 
24.鼠标的光学摄像头 
25.活页式连接器 
26.夹式手掌连接器 
27.液囊(或气囊) 
27‑1.键帽面板 
27‑2.指套状液囊(或气囊) 
28.管道 
29.活塞 
30.推杆 
31.弹簧 
32.弹簧限制块 
33.电路正极触点 
34.电路负极触点 
35.发声触点 
36.发声器 
37.导电片 
38.活塞筒 
39.机构盒体 
40.按键测位器 
41.键盘的集成电路板或芯片(虚线表示该电路板或芯片被手套或手掌遮挡的 
部份) 
图号: 
图1:指夹式手指键示意图 
图2:指环式手指键示意图 
图3:指套式手指键示意图 
图4:具有多个按键的手指键示意图 
图4‑1:手指键的指尖键和指腹键位置示意图 
图5:一种液压(或气压)按键示意图 
图6:一种液压(或气压)按键示意图 
图7:一种液压(或气压)手指键 
图8:手指鼠标的手指键及光学组件分布示意图 
图9:一种手指鼠标的鼠标体或光学组件通过连接器与手部连接示意图一种 
图10:鼠标体置于指背的手指鼠标示意图 
图11:一种手指键盘示意图 
图12:一种键盘与鼠标合体的手指键盘示意图 
图13:图11、图12所示的手指键盘的各按键及鼠标体在手上的分布图 
图14:两路切换开关电路示意图 
图15:一种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 
图16:键位切换装置示意图(一个按键代表两个键位) 
图17:键位切换装置示意图(一个按键代表三个键位) 
图18:由实指键点击触发键位信号的各个键位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手指键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或图3)
按键2连接在夹式手指连接器3上。按键2可以是适用于电脑、鼠标、单片机或家用电器的任一种按键或开关,按键或开关在满足厚度、手感需求的同时可保持现有键盘键或鼠标按键的结构方式,也可采用现有家用电器按键所用的薄膜开关的架构。可将原先键帽面板接触手指尖的部位朝向外,作为手指键点击桌面或垫、板的面板(此面板可制作成弧面),而将原先键帽以下的部份则隐藏于键帽与手指连接器之间。至于各按键内部元件向外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现有键盘的线路结构,也可采用其他更好的线路连接方式,如组合有无线发射器的方式。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夹式手指连接器换为环式手指连接器。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夹式手指连接器换为套式手指连接器。
实施例四:
以实施例一、二或三为基础,在其手指键内部增设用于测定该按键所处位置的装置,该装置的测定出按键所在的相对位置后,接通该相对位置所代表的键位的电路,从而发出该键位的击键信号。
实施例五:
以实施例一、二或三为基础,按键2内部增设一个用于测定按键位置的无线信号发射器而按键之外增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应的信号接收器。各接收器之间拉开距离,且每两个接收器与发射器所处的三点的连接必须构成三角形而不能三点皆处于同一直线上,各接收器应安装在同一块连接片上(使各个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始终能够基本保持不变),这块连接片既可以与手指键连接为一体,也可以独立;各接收器分别连接到判断发射器位置的芯片,芯片根据各个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及各接收器与发射器之间的距离即可判断发射器所处的相对位置(即按键所处位置),然后接通该相对位置所代表的键位的电路,从而发出该键位的击键信号。
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既可采用有线方式连接也可采用无线方式连接。 
此种手指键如果应用于手指键盘,那么可以将各接收器设置于手指键盘的连接片上,当手指键盘戴在手上之后,凡两个接收器与发射器三点的连线都应构成三角形。 
实施例四:(如图4) 
    此是一种设置有多个按键的手指键。各按键连接固定于连接杆或连接片5,各按键分别位于指尖部、指腹部和指背部;连接杆或连接片5除贴近指尖部的一段为弯曲(适应手指尖的弧线)之外,其他各段基本呈平直的线状或片状,而且各段皆应具有弹性、能够在受力时弯曲,不受力时挺直(以便更好地适应手指的各种姿态变化);连接杆或连接片5的各段之间有连接环6,使各段之间能够随手指姿态的变化而形成相应的夹角,以增加手指键整体的灵活度;在数只连接环6上设置有夹式手指连接器3,使连接杆或连接片5能够稳固地连接在手指上;连接杆或连接片5的两端分别与固定连接扣7和活动连接扣8连接,而固定连接扣7与环式手指连接器4作固定连接,活动连接扣8与环式手指连接器4作活动连接(既能扣紧连接于环式手指连接器4,又能与之分离),活动连接扣8与环式手指连接器4分离后能与固定连接扣7扣紧连接(使整个手指键翻卷固定于指背之上,从而使人须要临时使用手指拿其他东西或作其他操作时不必将手指键完全取下)。
    为也防止在点击或按压第三节指腹部的按键2时误击第二指节指腹部的按键2;由于同样的原因,第二节指腹部的按键2必须高于第一指节指腹部的按键2。 
本实施例的实际效果是,依靠一个手指键即可直接触发多个键位的击键信号,即是当手指第一节与垂线形成三个不同角度时(也就是作三个不同的弯曲度时)能分别点击前三个键(指尖部的三个键),当手指完全伸直时能单独点击第二节、第三节指腹上的任一键。当手指弯曲时就能点击指背键,而指背键一般应设置为不常用的键位。 
实施例五:
在以上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手指键的指侧部位增加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按键(如图11或图12上处于指侧的按键2‑1),此种指侧键四种主要用途:一、用作键盘上一些特殊的键位(如右手小指的指侧键中起码有三个可用作Enter键、Caps键、Ctrl键,双手拇指的指侧键中起码有一个可用作空格键);二、用作鼠标与键盘两者的电源切换键,此种切换键最好是处于虎口周边拇指紧靠实指根部时能够方便地按压到的地方,一般以实指与掌骨交接处或拇指第一节、第二节交接处为宜);三、用于设置手指键盘上一些使用频率不算太高的键位(处于拇指或小指的外侧);四、用于在同一个手指键上设置鼠标的左、右键(处于该手指尖部或腹部之两侧)
实施例六(如图7):
在实施例一、例二或例三的基础上,用液压或气压按键或开关(详见于“液压或气压按键实施例一”)作为手指键的按键。即是:在指套4‑1的外围包裹一个指套状液囊(或气囊),指套状液囊27‑2通过管道28连接活塞筒38;指套状液囊(或气囊)27‑2的覆盖范围包括指尖部、指腹部和指尖两侧,指套状液囊内部最好是完全贯通的,亦可分成多个液室。
指套状液囊(或气囊)27‑2如果设计成完全贯通,则须在其夹着液体或气体的两层囊皮之间设置多个连接柱(或连接点),目的是使充满液体或气体后外层囊皮保持与内层囊皮基本相同的曲线(也就是全部液体或气体保持指套状包裹在指头外围),并且在按压或点击液囊(或气囊)时能够将压力敏捷地传达至活塞29。 
指套状液囊(或气囊)27‑2如分成多个液室,那么,或者各液室(或气室)间有管道相通,保证在受压时各室间液体(或气体)能够流动,或者各个液室(或气室)互不相通,凡互不相通的液室或气室皆通过各自独立的管道28与活塞筒38连接。 
实施例七:
将实施例四中每个按键2皆改为“液压或气压按键或开关的实施例二”所述的液压或气压式按键(如图6),并将这些按键的液囊或气囊适当缩小,使各按键不至于太过庞大(直径以6~10mm为宜),并将其它组成部份作适当缩小(以能够藏之于手指键的按键之内或手指键的连接片之内)。
实施例八:
在以上实施例中,选取除实施例四之外的任一例,给其手指键的两端或两段各加一个(或一组)扣(如图4中的固定连接扣7和活动连接扣8),这两个(或两组)扣能够相互配对扣紧、连接在一起。作用是使人能够随时将戴在手指尖或手指末节的按键取下,并将两个(或两组)扣连接(即是扣紧),使手指键既能够留在手上,又不妨碍手指临时做一点其他的工作(如握笔签字,如拿杯子喝茶)。
  
手指鼠标实施例
实施例一:
将鼠标键的左键、右键分置于两根手指键的指尖部或指腹部,将滚轮机构或光学组件(或仅是鼠标摄像头)自成一体辅以外壳,将其外壳的背面与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连接(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仅是鼠标摄像头最好是置于掌侧或掌根部),将鼠标其他部分做成一个没有按键的“鼠标体”,其背面也与连接器连接(该部份可置于手背上),这就形成了该鼠标三大部份(鼠标体、光学组件、按键),三个部份之间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本实施例及以下各实施例中的手指鼠标虽然分成了独立的两个或三个部份,但实际上除了各部分间没有连线(采用无线方式连接)或连线更长一点之外,其结构与别的鼠标完全一样。
作为手指鼠标按键的手指键,与手指作连接时并非一定要将其按键置于指尖部,最好是将按键置于手指的指腹部,因为这样既不妨碍手指鼠标的操作,也不妨碍随时执笔书写或构勒草图,并且便于随时用手点击现有键盘或本系列发明的“分体键盘”上的键。 
手指鼠标的各个手指键皆可各有各的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也可两个或三个共用一个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共用一个连接器的手指键须要以相互间连接起来,而且这种连接不能妨碍手指鼠标的操作。这样可以使手指鼠标结构更简约并减少手指键与手指连接或分离的时间。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新增一个手指键,这个手指键上有两个按键,这两个按键就作为前滚页键和后滚页键,这两个按键沿手指的纵向排列在指尖部或指腹部,靠近指尖的按键作为向前的滚页键,离指尖相对较远的按键作为向后的滚页键,并将此手指键设置于例一中已有的两根手指键之间。这样设置的手指鼠标在使用时将鼠标左键戴在右手实指上,将鼠标右键戴在右手无名指上,将鼠标滚页键戴在中指上。作为前滚页键和后滚页键的按键最好是采用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因为此种开关具有按下通电、松开断电的特点,使得滚页键能够完全模拟现有鼠标滚页轮的功能,如此则可以形成使用方式完全等同于现有鼠标的手指鼠标。
新增的这个手指键最好是安置于作为左右键的两个手指键之间,使用时将作为鼠标左键的手指键固定在右手实指,将作为鼠标右键的手指键固定在右手实指,将作为滚页键的手指键固定在中指。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例二的基础上,将所述手指鼠标除按键之外的其他两部份合为一体,置于掌下(最好是置于右手掌根部之右侧,如图8、图9中的鼠标光学组件23所处的位置)。
实施例四:
在例一或例二的基础上,将所述手指鼠标除按键之外的其他部份合为一体,置于某个手指的指背上。
实施例五:
在例四的基础上,在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与鼠标之间设置一个活页式连接器(如图10),从而使鼠标底面在运行中更好地贴近鼠标垫。
此种设置可以使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鼠标光学镜更好地贴近鼠标垫,以一个只有左右键而无滚页键的手指鼠标为例,在使用时,将左、右键分别固定在实指和中指,将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鼠标光学镜固定在无名指第一节或第二节,而将“鼠标体”固定在手的其他部位。这样,只需将无名指屈回,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鼠标光学镜即可贴近桌面可大腿(以大腿为鼠标垫),此时只需按照使用现有鼠标的方法进行操作即可。应用此种设置,鼠标应尽可能微缩化,这样才能达到随时打字并随手使用鼠标的目的。 
实施例六:
两个手指键的指尖部和第一节指腹部上分别有两个按键,将其中一个手指键上的两个按键作为鼠标的左、右键,将另一手指键上的两个按键作为前滚页键和后滚页键)。
鼠标的其他部份的设置可仿效实施例一、例三、例四或例五中的任一例。 
实施例七:
用一个手指键上四个按键分别作为鼠标的左键、右键、前滚页键和后滚页键,其中左右键分别处于手指第一节中线的两侧,而前后滚页键分别处于指尖部和指腹第二或第三节,后滚页键应高于其他三个键,以免按压该键时误压其他键。
此种手指鼠标的意义在于:使得某些手指严重残缺失的人也可以正常地使用鼠标。 
实施例八:
鼠标只有一个手指键,且该手指键采用配置有用于测定该按键所处位置的测定仪器或测定系统的按键;将该手指键处于左、右、前、后四个相对位置时的击键效果设置为相当于分别点击鼠标的左键、右键、前滚页键和后滚页键。
鼠标的其他部份的设置可仿效实施例一、例三、例四或例五中的任一例。 
实施例九:
以上述八个实施例中任一例为基础,将手指键设计为露出指头的形状(戴在手指上之后会露出指头),以便于随时点击键盘的按键。
  
手指键盘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11所示是一个左手手指键盘,与之配对的右手手指键盘的形状和结构可以与之完全对称。本实施例用类似于半截手套的连接片将各个手指键连起来,使两手可以如同穿戴手套般将手指键盘戴在手上。各手指键之间所连接的电线隐藏于手套式连接片内(或分布于连接片上),如果键盘的集成电路板或芯片过大,可以将其集成于一个盒体内(即图中的集成电路板或芯片41)。各手指键上的各个按键的位置如图上所示。手套式连接片的大拇指根部的侧面和小指根部的侧面分别连接有一个指夹式手指连接器3,其作用是使整个手指键盘与手部和各手指能够稳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拇指键除了指腹上有一个按键外,还有两个排列在指侧边的指侧键2‑1;小指键除了指尖、指腹上各有一个按键之外,还有三个指侧键2‑1。排列在拇指的指侧键主要用作空格键、切换键和一些较常用的键,而排列在小指的指侧键则主要用作Enter键、Backspace键和Ctrl键。另外,还可以在左、右手小指键除在指尖和指腹上设置多个键外,比如,可在右手小指外侧、小指与掌廓相交突起处和拳轮相对靠近手腕一段等3个位置上各设置一个按键,这三个键可以设置为:不同时按左手拇指切换键时分别相当于Enter键、Shift键、Ctrl键,同时按下左手拇指键切换键时分别相当于Backspace键、Del键和lns键。 
本实施例中处于拇指的指腹部和其他各手指背部部的按键,可以用来设置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键位,而那些使用频率极低的键位则可以设置在第三指节与掌骨连接的关节背部或掌背部、拳轮部等处。 
在左拇指或右拇指中将一个指侧键设置为空格键(或左、右两个拇指各有一个指侧键用作空格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顺应人们的使用习惯(人们从现有键盘中早已形成用拇指侧边点击空格键的习惯)。 
实施例二:(左手键盘如图11、右手键盘如图12)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两点改动:一是取消了右手小指根部原有的一个指夹式连接器3,将此处的连接片延伸至掌根部,并在此末端连接一个夹式手掌连接器26;二是给其右手手指键盘配置一个手指鼠标(如图12),实际上是让键盘的按键兼任鼠标按键,而将鼠标体(或仅为光学组件)23连接于夹式手掌连接器26。本实施例的手指键盘佩戴到手上后,各按键及鼠标体(或仅为光学组件)所处的位置见于图13。
将右手实指键上的第二个按键(将指尖部的按键视为第一个键)设置为鼠标的左键,将无名指键上的第二个按键设置为鼠标的右键,将中指的第2、第3按键分别设置为鼠标的前滚页键和后滚页键。 
为使实指键和无名指键上的第二按键和中指的第2、第3按键能够担负起键盘按键和鼠标按键的双重任务,应按图15所示之结构将鼠标和键盘作连接,即是将鼠标电路作为图中的B电路,将键盘电路作为图中的C电路,电路A作为两者共同的电源来路,因此,这个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在不被按压时,总是接通键盘电路(即C电路),在受到按压时才会断开键盘电路而接通鼠标电路(即B电路)。 
使用时应将键盘电路与鼠标电路的切换键安置于实指与手掌连接的关节处(或虎口边沿拇指夹紧时能够很容易按压到的地方)。这样,当夹紧拇指时,键盘电路断开而鼠标电路接通,所有击键皆属于鼠标击键;当不夹紧拇指时,鼠标电路断开而键盘电路接通,所有击键皆属于键盘击键。如此,鼠标和键盘就可以用同一套手指键操作却完全不会相互干扰。 
实施例三:
在例二的基础上,将连接各按键和鼠标组件的手套式连接器取消,改为用连接杆或连接片连接各按键和鼠标组件,但可保留原有的夹式手掌连接器,并且,为保证各手指键上的按键能与手指连贴,应在各手指键上增设夹式手指连接器(如图4所示);为保持手指键盘的整体性,在各手指键之间用连接片连接,各键(包括鼠标)间的电线或数据线,可隐藏于连接片内。
本实施例中,各个手指键仅以连接片或连接杆串连各按键的,并且各个手指键之间也采用最简约的连接方式,这种结构虽然缺乏了例一、例二所述手指键盘的美观,却可以进一步减少成本并缩小携带时所需的空间。 
在图4中,指夹式手指连接器3皆采用由下向上卡夹方式(即夹口向上),但在实际设计中也可以采用由上向下的卡夹方式或由指侧横向卡夹的方式。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至三中任一例手指键盘的基础上,将甲按键(可以是任何一个按键)设置为可以触发某两个键位击键信号的按键,将另一个按键设置为该两个键位的键位切换键。
具体设置方法如图16所示:将甲按键的电路连接到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电路总线接头10‑1,将甲键位击键信号发生装置10‑3和乙键位击键信号发生装置10‑4分别连接到图15所示的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两个电路支线接头10‑2,并且以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切换键作为甲按键的键位切换键。 
这样,点击甲按键时,如不同时按下切换键,就会触发甲键位击键信号,如同时按下切换键,就会触发乙键位击键信号。甲键位可以是任何一个不同一乙键位的键位。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一至四中任一例手指键盘的基础上,将甲按键(可以是任何一个按键)设置为可以触发某三个键位击键信号的按键,将另一个按键设置为该三个键位的键位切换键。
具体设置方法如图17所示: 
将甲按键的电路连接到一个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电路总线接头10‑1,并以个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切换键作为第一个键位切换键(即切换键1);
第一个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两个电路支线接头10‑2,其中一个与甲键位击键信号发生装置10‑3连接,而另一个与第二个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电路总线接头10‑1直接连接,并以第二个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切换键作为第二个键位切换键(即切换键2);
第二个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两个电路支线接头10‑2分别与乙键位击键信号发生装置10‑4和丙键位击键信号发生装置10‑5连接。
和乙键位击键信号发生装置10‑4分别连接到图15所示的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两个电路支线接头10‑2,并且以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切换键作为甲按键的键位切换键。 
这样,点击甲按键时,如不同时按下任何一个切换键,就会触发甲键位击键信号,如同时按下切换键1(不按切换键2),就会触发乙键位击键信号,如同时按下两个切换键,就会触发丙键位击键信号。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一到例五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借用现有电脑的切换键或快捷键设置软件,将某键或某些键设置为切换键,将按压切换键的同时点击某按键设置为接通另一键位的电路。
实施例七:
在实施例一到例五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将手指键盘的部份手指键键采用为具有用于测定该按键所处位置的位置测定仪器或位置测定系统的手指键,并且,此种手指键皆为只有一个按键的手指键;给此种手指键设定其按键在各个不同的相对位置时所代表的不同键位,使得用手指键直接点击其各个不同的相对位置,即等于点击了该相对位置所代表的键位。以右手实指键的设置为例说明:将右手实指键点击图18所示的各个键位的相对区域时触发的键位信号分别设置为图中各区域所标定的键位(如点击U区域即相当于点击现有键盘的U键,点击Y区域即相当于点击现有键盘的Y键)。
  
一种分体键盘实施例
实施例一:
以现有任一种分体键盘为基础,将手指鼠标与之结合为一体,即是将手指鼠标的电路与右手(或左手)键盘的电路按图15所示方式连接,即是将鼠标电路作为图中的B电路,将键盘电路作为图中的C电路,电路A作为两者共同的电源来路,因此,这个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在不被按压时,总是接通键盘电路(即C电路),在受到按压时才会断开键盘电路而接通鼠标电路(即B电路)。
将手指鼠标通过柔性连接片或柔性连接杆与右手(或左手)键盘体连接,并在手指鼠标戴在手上之后,切换键应处于右手虎口之内,目的是只须捏紧拇指,就可即时切换到鼠标电路。因此该按键应连接于实指键的外侧(拇指能够方便拿捏之处)。 
该手指鼠标的左键、右键、滚页键皆应安置于指腹部,使之不妨碍手指尖点击键盘按键,使用时将手指鼠标戴在手上,即可达到操作鼠标、键盘互不妨碍的目的。 
    实施例二:
将鼠标的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光学摄像头设置在分体键盘中的右手键盘的下面,并且,以右手键盘中的某两个键分别兼任鼠标的左键、右键,或者以右手键盘上的某四个键分别兼任鼠标的左键、右键、前滚页键、后滚页键(最好是以键盘的J键和L键作为鼠标的左、右键,以键盘的I键和K键作为前、后滚页键,这样就使右手可以在使用键盘的过程中,在右手实指、中指、无名指完全不离开原位的情况下直接操作鼠标,从而大大方便使用者)。
鼠标除按键之外的部份可以象现有鼠标一样与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成为一个集成块而置于键盘面板之内(露出鼠标的光学摄像头),也可以将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光学摄像头设置在右手键盘的其他空余位置(比如右手手掌窝部靠后位置,这样即使设置为突起的龟壳状也不妨碍打字)。 
鼠标各部份之间按现有鼠标的连接方式作连接,仅连线作必要的伸长而已。而鼠标电路与键盘电路按连接方式详见于上一实施例。 
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所处位置:右手键盘的面板上有一竖起或突起物,该竖起或突起物的位置处于右手虎口之内(当右手实指置于J键、无名指置于L键时),而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按键则处于该竖起或突起物上(拇指能够方便拿捏之处)。如此设置之目的,同样是只须捏紧拇指,就可即时切换到鼠标电路。该竖起或突起物最好能够有一定的柔软度和弹性,使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既不至于瘫倒在键盘面板上,又能够容许右手在面板上有一定的自由移动空间。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例二的基础上,将键盘面板原有的硬性的、不可弯曲的材料改为可折叠、弯曲或卷曲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或者仅在键盘的末段和靠近腕部一段各设置一个扣或一组扣,或者不但在键盘的末段和靠近腕部一段各设置一个扣或一组扣,而且在键盘的两边也各有一个扣或一组扣。
    各个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于键盘的下面或边缘或上面,还可以通过扣搭与键盘连接,至于需不需要扣搭和需要多长的扣搭,则以实际需求为准。 
   相对的两扣必须是配对的,必要时能够相互扣紧而连接在一起。处于中指平行线上的两扣,相互扣起后能使键盘既不必离手又能让手做别的事,而处于中指垂直线上的两扣,相互扣起后能使键盘和承托键盘的键盘或(布片等)能绕在手上(最好是将舒适而紧密地环绕于手腕),从而更便于手的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该键盘与手腕连接,使手得以自由移动,手无论置于何处皆可随时击键操作,而需要用手操持其他东西时,又可以将键盘面板掀起固定甚至环绕到手腕或手臂上。
  
液压或气压按键或开关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5):
液囊(或气囊)27上有键帽面板27‑1,液囊(或气囊)27通过管道28连接活塞筒38。活塞筒38内部:活塞29连接推杆30,套在推杆30外围,弹簧31的一端顶在活塞29上,另一端顶在弹簧限制块32,弹簧限制块32与活塞筒内壁固定连接,弹簧限制块32可以是分散的数块,也可以是一个环状物体;推杆30的末端有导电片37,对应于导电片37设置有发声触点35,发声触点35连接发声器36(发声器36既可以是一个发声的簧片,由发声触点35机械运动引起振动而发声,也可以是电脑的喇叭或是一个安装在手指键内部的微型喇叭,由发声触点35接通其电路而发声)。
当液囊(或气囊)27被点击,液体压力推动活29运动,使导电片37接触电路正极触点33、电路负极触点34,从而接通电路发出按压或击键信号,导电片37同时还触碰到从而使发声器发出模拟现有按键的击键声。发声触点35可以是一个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这样就可以在发声触点35受时接通发声器的电路使其发声,由于击键完成时液压或气压消失,弹簧31自然会将活塞29、推杆30复位,导电片37会随推杆离开导电片37接触电路正极触点33、电路负极触点34,触碰自然解除,因此击键完成时发声也会自然停止。 
    实施例二(如图6):
取消上一实施例(图5)中的键帽27‑1,将液囊(或气囊)27的形状改为圆形或椭圆形。
  
键位切换装置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手指键盘或手指鼠标的一种销售或使用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在销售时将手指键盘和/或手指鼠标和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与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配套销售。
   实施例二:
    将手指键盘和/或手指鼠标和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作为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鼠标和/或键盘一同组合使用。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电脑指定为掌上电脑或智能手机。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将电脑指定为掌上电脑或智能手机。

手指键、液压键、键位切换装置和鼠标、键盘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手指键、液压键、键位切换装置和鼠标、键盘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手指键、液压键、键位切换装置和鼠标、键盘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指键、液压键、键位切换装置和鼠标、键盘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指键、液压键、键位切换装置和鼠标、键盘暨方法.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6895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CN103076895A*CN103076895A*(21)申请号 201210590718.1(22)申请日 2012.12.31G06F 3/033(2013.01)G06F 3/02(2006.01)G06F 3/01(2006.01)(71)申请人罗琮贵地址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四川路电信小区5-503号(72)发明人罗琮贵(54) 发明名称手指键、液压键、键位切换装置和鼠标、键盘暨方法(57) 摘要手指键由按键与手指连接器组合而成,其作为鼠标或键盘的按键即成为手指鼠标或手指键盘。手指。

2、鼠标和键盘皆省略了原有的托盘而将按键直接连接在手指上,故可随时、随处、随手使用,并可大大减少用料和生产成本。一种分体键盘,是将鼠标组合到右手或左手键盘上,且实指、中指和无名指负责按压的键当中最少有两个兼任键盘按键和鼠标按键,并将鼠标的电路与键盘的电路连接到同一个两路切换开关,故键盘和鼠标能同键操作并快捷切换。手指键盘或手指鼠标的一种销售或使用方法,是一种将手指键盘和手指鼠标与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与电脑或智能手机组合使用的方法。液压按键以液囊或气囊传递点击压力,而键位切换装置以两路切换开关作为电路切换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9页 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3、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9页 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6895 ACN 103076895 A1/1页21.手指键,键盘、鼠标、单片机或电器的按键或开关,其特征是:按键或开关与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键,其特征是:所述手指键由双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压按键与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组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键,其特征是:所述手指键具有的按键数或开关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键,其特征是:所述手指键配置有用于测定其按键所处位置的装。

4、置或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指键,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含有置于按键内部的信号发射器、置于按键外部的信号接收器和能够根据信号接收器提供的信息判断按键所处位置的芯片,或者包含有置于手指键的按键内部的信号反射器、置于手指键的按键外部的信号发射器和对应于各个发射器的接收被反射回波的多个信号接收器,及能够根据信号接收器提供的信息判断按键所处位置的芯片。6.手指鼠标,现有各种鼠标的原理和基本组件,其特征是:鼠标的全部或部份按键与鼠标体分离,并且各个分离出来的键皆采用手指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指鼠标,其特征是:鼠标的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摄像头,或者自成一体并与连接器组合在一起,或者与鼠标除左。

5、、右键(或)之外的其他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并与连接器组合在一起。8.手指键盘,现有键盘的键通过数据线和/或电线连接成整个键盘系统,其特征是:取消键盘的托盘;全部按键或部份按键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指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指键盘,其特征是:包含有权利要求权13所述的键位切换装置,且采用该装置中的电路切换键作为键位切换键。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指键盘,其特征是:手指键盘的按键中最少有一个同时兼任手指鼠标按键。11.一种分体键盘,左手击打的键和右手击打的键分别布置在分开的两块键盘上,其特征是:键盘组合有鼠标,所述鼠标最少有两个按键兼任键盘的H键、J键、K键、L键、U键、I键。

6、、M键、键、N键中的任一个或G键、F键、D键、S键、R键、EV键、C键、B键中的任一个,而鼠标的电路与键盘的电路连接到同一个两路切换开关;两路切换开关或者与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连接而组成手指键,或者设置为键盘的一个按键。12.液压键,其特征是:以液囊或气囊作为传递压力的机构。13.键位切换装置,用于电脑或智能电器按键的键位切换,其特征是:以两路切换开关的按键作为电路切换键,两路切换开关的电路总线接头与一个按键或开关作电路连接,两路切换开关的两个电路分线接头之一者与一个键位的击键信号发生装置作电路连接,另一者与另一个键位的击键信号发生装置作电路连接。14.手指键盘或手指鼠标的一种销售或使用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指键盘,其特征是:所述手指键盘和/或手指鼠标与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及电脑或智能手机组合后一同销售或使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76895 A1/19页3手指键、 液压键、 键位切换装置和鼠标、 键盘暨方法0001 技术领域0002 手指键和液压按键,皆涉及一种键盘、鼠标、单片机或电器的按键或开关。 0003 手指鼠标,涉及电脑或智能机构所使用的鼠标。 0004 手指键盘,涉及电脑或智能机构所使用的键盘。 0005 一种分体键盘,涉及左手和右手所击打的键分别布置在分开的两个板块上的键盘。 0006 手指键盘和手指鼠标的一种销售或使用方法,涉及一种将手。

8、指键盘和手指鼠标与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与电脑或智能手机组合使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0007 人类越来越离不开电脑,希望电脑能够随身而行、随处可用、随手操作、自由舒适,然而,现有鼠标和键盘却只能限于办公室等场所特定使用,而且使用时必须正襟危坐,使用者容易过度紧张、疲劳,还容易得颈椎病、“鼠标手”、“键盘手”等电脑职业病。现有鼠标和键盘使记者无法在采访时当即输入文字,更不能边摄录、边提问、边输入文字,因此无法即时将文稿传输、发表,这样既要多浪费时间和人力,还把一些现场临时迸发的精彩文字遗忘;使设计人员无法在野外漫步、在咖啡桌讨论或施工现场考察等场合随时操作鼠标和键盘,将想法和创意画进设计图,而这些场。

9、合下往往最容易发现新问题、产生新创意、新思维,并且许多思维的亮点往往是一闪即过,时过境迁之后往往会一去不复返;使那些不桌子跟前的人只能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膝盖上,要挪动半步或欠起身子都不可能,而且笔记本鼠标板难以快捷、准确地操作,只好以复杂的键盘操作代替,未经严格训练的人基本上不可能在此种情况下使用笔记本。 0008 现有掌上电脑已经十分便于携带,其功能和速度也已逐渐接近一般电脑,现有智能手机的功能也日渐接近于掌上电脑,而现有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可以使掌上电脑或智能手机取得大屏幕显示效果,因此以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为载体的智能化浪潮即将席卷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掌上电脑或智能手机如何才能在更多场合。

10、下取代台式电脑的功能,就必然成为首当其冲的重要课题,而这个课题中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就是鼠标技术和键盘技术的变革。 发明内容0009 发明目的(一)创造一种全新的鼠标和键盘,让人即使在漫步、躺卧、站立、交谈、拍照、喝咖啡等“不正常”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电脑。0010 (二)创造一种全新的鼠标和键盘,让人能够随时、随处、“随手”使用电脑。 0011 (三)创造一种全新的鼠标和键盘,它们重量很轻、收拢后体积很小,十分便于随身携带。 说 明 书CN 103076895 A2/19页40012 (四)创造一种全新的鼠标和键盘,与掌上电脑和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组合,成为十分便携、随处可用并且对身体和眼睛。

11、健康有好处的电脑套装。 0013 (五)较大地降低鼠标和键盘(尤其是键盘)的生产成本。 0014 技术方案一、手指键的技术方案:将按键或开关与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相互连接,就成为手指键。0015 手指键可采用任一种适用于电脑、鼠标、单片机或家用电器的按键或开关作为其按键。也就是说,凡厚度、体积、反应速度和操作手感可满足电脑、鼠标或单片机要求的按键或开关,皆可作为手指键的按键。因此,许多常用的机械按键、电容按键、薄膜按键或各式开关都可用作手指键的按键。 0016 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即是将键连接固定在手指或手的其他部位上的装置,如指套、掌套、腕套、指夹、腕夹、掌夹等。其作用是使键与手指连接。

12、而不再依托于键盘底板或鼠标体,从而实现随处、随手击键,即使是在站立、卧床或漫步当中,也可从容、准确而且快捷地操作鼠标或键盘,达到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进人体健康的目的。 0017 在以上方案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所述手指键由双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或液压按键与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组合而成。0018 所谓两路切换开关,就是可以使一个电路或者接通此回路,或者接通彼回路的开关。图14所示就是一种两路切换开关的电路关系,其电路总线A连接到开关的总接头10-1,总接头10-1与开关的弹簧片11连接,弹簧片11的末端有活动触点d,而电路支线B和电路支线C分别连接到两个分接。

13、头10-2。只需设置一到两个按键用于推动活动触点d,使之或者与电路B连接,或者与电路C连接,就可以达到了切换线路的目的。 0019 所谓双按键两路切换开关,是两路切换开关的一种。设置有两个按键,按下其中一个按键会使按下另一个按键则会使活动触点d与电路C连接。 0020 所谓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也是两路切换开关的一种。不过,它只有一个按压键,在不按压时,活动触点d总是保持接通B、C两个电路中的一路而断开另一路,只在按压时才断开该路而接通另一路。图15所示就是一种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特别适合应用于键盘与鼠标的组合体切换两者的电源松开按键时总是接通键盘电源而切断鼠标电源,按下按键时。

14、切断键盘电源而接通鼠标电源,这使得同一组键(如实指的J键、中指的K键)既可以作为键盘的键,又可以作用鼠标的键,使得本系列发明中的“手指键盘”和“一种分体键盘”能够将本来只能用于键盘的按键兼作鼠标键。 0021 所谓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就是将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的两支电路取消一路而保留一路,因此按下按键时接通电源,松开按键时断开电源(也可设置为按下断电、松开通电。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特别适合用作下文所述的“手指鼠标”的电源开关。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不过这样不利于鼠标操作。在键盘或鼠标中,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可以用作按键,而其它类型的开关一般只用作电源开关(由于它们与手指连接器或手连接器连接,因此也属于手。

15、指键的一种。) 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和单按键单极弹性开关用作“手指鼠标”的电源键或用作“一种分体键盘”的鼠标与键盘的电源切换键时,最好是作为拇指键或实指键,并且使用时应使开关说 明 书CN 103076895 A3/19页5的按键处于手的虎口处,也就是说,当开关作为拇指键的一部份时,开关按键应朝向实指一方,当开关作为实指键的一部份时,开关按键应朝向拇指一方,因为拇指是最空闲的手指,而且它和实指相配合比任何其他手指都能更快、更准地捏紧(即按下按键)或松开(按键)。0022 液压按键用于手指键时,既可在一个手指键上只设置一个按键(如图7所示),也可在一个手指键上设置多个微缩化的液压式(或气压式)按键。

16、。前者的意义在于使手指能够以任意角度击键,因此其比较适宜于设置为配置有用于测定该按键所处位置的位置测定仪器或位置测定系统的手指键;而后者的意义是更有利于按键的微缩化,并且在微缩化的同时保持按键的反应速度。 0023 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所述手指键具有的按键数或开关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0024 这是一种具有多个按键的手指键,由于手指不可能安置数个较大的按键,因此按键必须缩小化(一般来说其键帽以610mm为宜)。一个手指键如果组合有多个按键,那么其中每个按键都是一支电路的开关,点击哪个键,哪个键的电路就会接通,从而发出该键特定的击键信号。 0025 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述手。

17、指键配置有用于测定其按键所处位置的装置或系统。0026 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所述系统包含有置于手指键的按键内部的信号发射器、置于手指键的按键外部的信号接收器和能够根据信号接收器提供的信息判断按键所处位置的芯片,或者包含有置于手指键的按键内部的信号反射器、置于手指键的按键外部的信号发射器和对应于各个发射器的接收被反射回波的多个信号接收器,及能够根据信号接收器提供的信息判断按键所处位置的芯片。前者将发射器置于按键内而将接收器置于按键外部不随按键运动的部位,后者将信号反射器置于按键内而将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置于按键外部不随按键运动的部位,而测位仪的芯片综合几个不同位置的接收器得到的数据就可。

18、以准确判断该按键的位置。如果判断其进入了某个键位的区域,就可向该个键位的电路开关发出电磁信号,使其闭合而接通该键位电路。为了节省电池电量,测位仪一般来说只发出十分微弱的电磁信号,因此各键位电路开关应采用簧管开关。0027 本优选方案如果应用于手指键盘,最好的设置方式和步骤如下: (一)将信号发射器置于按键内而将数个信号接收器分布于手指键盘上的其他位置,各个信号接收器最好是分别位于手掌内侧各手指与掌骨相交之处,这样可以使各个信号接收器之间的空间距离不会在手的各种动作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改变从而影响测位精度。0028 (二)通过电脑或芯片上的程序,设置各按键所代表的各个键位的相对位置。以右手实指键所代。

19、表的各键位的设置为例,按现有键盘上属于实指点击的各键位的相对位置(也就是左右两列,左列从下往上顺序排为M、J、U键、6键、F6键和N键,右列从下往上顺序排为、H键、Y键、7键、F7键)设置该右手实指键所代表的各键位。这样,由于信号接收器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不管手整体移动到那里,测位仪都可以随时感知该实指键的是否进入了某个键位从而发出指令,接通或关闭该键位的电路开关,而各键位的电路只需设置电磁开关(尤其是),即可敏捷地执行测位仪发出的接通或断开电路的指令。 0029 一个手指键需要代表多少个键就应有多少支由测位仪控制的电路开关,每路开关说 明 书CN 103076895 A4/19页6接通时都会。

20、发出其所代表的键位的击键脉冲,从而达到与在实体键盘上点击该键一样的效果。 0030 内部和/或外部组合了用于测定该按键位置的仪器的按键,可以使手指键的体积更为缩小。 0031 (三)本优选方案可以使手指键的体积更为缩小,但是,如果整个手指键盘皆采用此种组合了用于测定该按键所处位置的仪器或系统的按键,那么可能会使手指键盘的整体成本增加,因此可以优先考虑在双手的实指键、中指键、无名指键采用包含有多个按键的手指键(即是类似图4所示的手指键),这样就可以完全不使用或基本不使用组合了测位仪器或系统的按键。 0032 二、手指鼠标的技术方案:和现有各种鼠标具有基本相同的原理和本组件,在此基础结构上进行变化。

21、,手指鼠标的特征是:鼠标的全部或部份按键与鼠标体分离(左右键,或左右键加前后滚页键),并且各个分离出来的键皆采用手指键。分离出来的按键与鼠标体之间既可通过电线、光纤连接,又可通过蓝牙或红外线装置等无线方式连接。0033 一般应采用两至三个手指键作为其他按键,即是每个手指键上有一到两个按键,每个按键代替一个鼠标键。手指鼠标也可以采用四个手指键,即是每个手指键上只安排一个按键,其中两个按键分别作为左右键,另两个按键作为前后滚页键。手指鼠标还可以只采用一个手指键,即是手指键上安排两至四个按键,因此只用一个手指键也能灵活操控鼠标。 0034 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鼠标的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摄。

22、像头,或者自成一体(可独具外壳)并与连接器组合在一起,或者与鼠标除左、右键(或)之外的其他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可具有同一外壳)并与连接器组合在一起(连接器指能将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光学镜连接、固定在手指或手上的装置,可以是指套、夹子等)。0035 手指鼠标将左、右键与其他部位分离,操作鼠标时,利用手指键上的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将鼠标左、右键分别固定在实指、中指上,而鼠标的其他部位则连接到手的其他部位,这就使鼠标得以固定在手上,使人能够在任何姿态或动态下使用鼠标,使作图人员和其他需要长时间频繁使用鼠标的人不必一直保持单一坐姿,从而有益于健康并提高工作效率。 0036 三、手指键盘的技术方案:和。

23、现有键盘一样通过数据线、电线和/或集成电路将各键连接成整个键盘系统,手指键盘的特征是:取消键盘的托盘;采用手指键作为其全部按键或部份按键。这里所谓“托盘”,指现有键盘用于支撑和固定按键的底板(将手当作了键盘的托盘,使用时将按键直接固定在手指上,将手指作为按键的支架)。0037 手指键盘的各个手指键的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既可以连接成同一个大的连接器,图11、图12就是连接成一个手套的形式,也可以只通过一条带或一条线等串连起来。手指键盘还可以另设一个专用于固定临时取下的手指键或手指键盘的手掌夹或手腕夹,作用是临时将手指键或手指键盘取下时能够将其很方便地暂时“搁”到手背上“挂”起来,使手能够临时做。

24、一点别的事。 0038 手指键盘可以先将左、右手键盘分别作为一个整体,两者自成体系各构成一个独说 明 书CN 103076895 A5/19页7立的键盘,然后各自与同一个USB插件作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或左右两键盘之间先作有线或无线连接,再与USB插件作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也可以采用将各手指键分别与USB插件作有线或无线连接,并在USB插件中设置相应软件处理各键输入的信号然后再与将综合处理后的信号传输给电脑。 手指键盘与电脑之间的连接,和现有键盘一样可以采用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连接。0039 一付完整的键盘必须能够点击出数十个键位的击键信号,但是一双手仅有10个手指,因此每个手指键(尤其除拇指外。

25、的四指)必须能够代表数个键位,要达此目的,有两种方法:一是依靠测位仪器或测位系统来确定某个手指键在击键时处于哪个键位,二就是给一个手指键设置数个较小的按键。在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成本更低且同样便于使用者操作。 0040 以下是对第二种方法的介绍: (一)双手除拇指键和小指键外的其余6个手指键,皆可采用类似实施例3(如图4所示)的手指键,即是设置指尖键、指腹键和指背键。0041 指尖键,即处于指尖位置的键。根据所选用的按键的大小程度,指尖部一般可以设置13个键。 0042 指腹键,即处于指腹位置的键,一般应安置于第一指节和第三指节腹部,第二指节腹部也可以考虑设置一个指腹键,同一手指键上的指腹。

26、键应有高度差,即,第二指腹键高于第一指腹键,第三指腹键又高于第二指腹键,这样才能在单独点击一个指腹键或同时点击两个指腹键时不至于误压指尖键。 0043 指背键,即处于指背上的键,一般应安置于第一指节和第三指节背部,尤其是指关节或指关节背部。 0044 (二)小指键,除可在指尖和指腹上设置数个按键外,还可在小指外侧、小指与掌廓相交突起处和拳轮相对靠近手腕一段等3个位置上各设置一个按键,以右手小指键为例,可考虑这3个按键分别设置为Eter键、Shift键和Ctrl键,当然,也可以将第一个按键设置为Ctrl键,将第三个按键设置为Eter键。 0045 (三)拇指键,由于其点击部位一般会在拇指的外侧(。

27、偏向于指腹一侧),因此拇指击键的各个常用的按键应设置在拇指外侧。而一个拇指键上以设置两个常用的按键为宜,此两个按键,第一个的最佳位置是拇指第一节外侧,第二个的最佳位置在拇指第二节与掌骨相交的关节处,这样,点击第一个键时感觉和点击现有键盘的空格键是完全一样的,点击第二个键也十分方便、准确,而需要同时点击此两个键时亦十分便捷。一般来说,两个拇指键较为有利的设置是,将单击右手拇指键设置为空格键而单击将左手拇指键设置为F1F8的专用切换键(单击该键后点击左手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实指的第一按键即可相当于直接点击了(现有键盘上的)F1F4键,同时点击左手实指和中指的第一按键相当于直接点击了F5,同时点击。

28、右手实指和中指的第一按键相当于直接点击了F6,而点击右手的实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按键即可相当于直接点击了现有键盘上的F7F10,(至于(F11和F12可以设置为同时点击)。拇指键的指尖和指腹部位均以只设置一个不常用的键为宜,比如Esc键、Home键、End键等。 0046 上面介绍的方法能够解决常用键位的需求,而对于一些不常用的键位,侧可设置在手指上或手上其他位置,如各手指的指背,尤其是手指指背的各个关节处,其中又以第二说 明 书CN 103076895 A6/19页8个指关节、第三指关节(手指与掌骨交接处)为最好。这种处于指背关节处的按键只需屈指或翻掌就可点击,也十分便捷。 0047。

29、 然而,上面的方法还是不能完全解决十个指头键代表数十个键位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可以效仿现有键盘设置切换键的方法(比如同时点击和Ctrl键则相当于点击了某种功能的切换键,双比如同时点击Shift键和“% 5”键则相当于点击了“%”键)。这就需要用到下面的优选方案了。 0048 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包含有键位切换装置,且采用该装置中的电路切换键作为键位切换键。也就是以两路切换开关的按键作为键位切换键,两路切换开关的电路总线接头与电脑的按键作电路连接,两路切换开关的两个分接头之一者与一个发生装置作电路连接,另一者与另一个键位的击键信号发生装置作电路连接。此所谓“键位”并非指手指键盘上的。

30、某个实体按键,而此所谓“键位的击键信号”,相当于现有键盘上点击或按压某个按键或某组按键(两个或多个按键)时向电脑发出的一个击键信号,也就是由按键触发的能使电脑根据这个信号作出下一步反应的特定电磁信号。0049 这种装置通过简单切换电路,就能让一个按键打出两个键位的击键信号,如图16所示,甲键位击键时:如果不按下切换键,就会使甲键位击键信号发生装置通电,从而发出甲键位的击键信号;如果同时按下切换键,就会使乙键位击键信号发生装置通电,从而发出乙键位的击键信号。 0050 如果在上述切换装置中再插入一个同样的切换装置(如图17),那么它就能让一个按键切换出三个键位的击键信号。 0051 运用本优选方。

31、案,即使不借助智能软件(类似现有电脑快捷键的软件),也可以基本解决手指键盘只有10个手指键,却要代表数十个键位的难题。 0052 在以上方案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手指键盘的按键中最少有一个同时兼任手指鼠标按键。0053 此种手指键盘组合了手指鼠标,鼠标的按键也兼任着键盘的按键。 0054 为使手指鼠标与手指键盘互不干扰,就必须确保两者之一的电源被接通时另一者的电源必然被断开,因此可以将两者的电路连接到同一个两路切换开关,也就是“手指键的技术方案”第6自然段所述的两路切换开关(如图14所示),用两路切换开关的按键作为鼠标和键盘的切换键,而且最好是采用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图15)。 0055 在手指。

32、键的整体设计上应该注意:一、如果手指键盘的全部手指键或大部份手指键采用类似图4所示的具有多个按键的形式,那么,由于此种手指键指尖部的三个按键是最便于点击的按键,也由于现有键盘上的26个字母键正好排列为三行,而这26个按键对于中、英文输入至关重要,使用率最高,因此,应将此种手指键指尖部的三个按键所触发的键位设置为现有键盘上的26个字母键所代表的键位,而将指腹键、指背键和指侧键设置为其他键位和切换键、功能键等。0056 二、由于具有用于测定其按键所处位置的装置或系统的手指键有利于减少切换键,而具有多个按键的手指键可以进一步减少成本,因此,大部份或绝大部分手指键应该采用具有多个按键的手指键,小部份手。

33、指键采用具有用于测定其按键所处位置的装置或系统的手指键,这样才能达到既减少总体成本,又不必设置过多切换键的目的。 说 明 书CN 103076895 A7/19页90057 四、一种分体键盘的技术方案:和现有的分体键盘一样,左手击打的键和右手击打的键分别布置在分开的两块键盘上(左手键盘或右手键盘可以完全分离,也可以保留部份活动式连接,而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键位的设置,或者按现有整体键盘的规律设置各键盘的键,即是将现有整体键盘左手击打的键设置在左手键盘,将现有整体键盘右手击打的键设置在右手键盘,或者按照不同的方式分配设置两键盘上的键),其特征是:键盘组合有鼠标,所述鼠标最少有两个按键兼任键盘的H键。

34、、J键、K键、L键、U键、I键、M键、键、N键中的任一个或G键、F键、D键、S键、R键、EV键、C键、B键中的任一个,而鼠标的电路与键盘的电路连接到同一个两路切换开关;两路切换开关或者与手指连接器或手部连接器连接而组成手指键,或者设置为键盘的一个按键。0058 鼠标的左、右键最好是分别设置在实指键和中指键;如果需要在左、右键之间设置滚页键,那么最好将中指键设置为中间键而将实指键和无名指键分别设置为左、右键。最好是直接将鼠标的实指键、中指键和无名指键与手指键盘的实指键、中指键和无名指键分别合体,只需用一个双向切换开关控制两者的电路,那么在切换到任何一者的电路时,另一者的电路就会被切断,因此不管调。

35、用任何一方的键位,都不会误击对方的键位。 0059 鼠标的滚轮机构或光学机构或光学镜可以有多种设置方法。比如,对于分体键盘来说,可以置于键盘的底面或设置于该键盘的侧边(朝向下),而鼠标的其他部份置于该键盘上面空闲处或夹层空闲处(也可以与键盘的线路和元件组合成同一集成块),甚至可以将手指鼠标整体移植到键盘(两者电路连接后再与电脑连接,或两者分别与电脑连接,通过电脑而成一个整体),使用时直接将手指鼠标的鼠标体佩戴在手指背面,将鼠标左右手指键佩戴于手指的腹部(这样就不至于妨碍指尖击键)。 0060 对于本发明的分体键盘来说,最好是将开关的按键端竖起于或突出于键盘之上,使开关的按键处于手的虎口处,以方。

36、便随时切换电源。此种设置使操作者仅需夹紧或松开拇指即可实现鼠标和键盘工作状态的切换。而支撑开关竖起的物体最好是有弹性的、可弯折的,以便适应手部必要的小范围移动,而不至于将手始终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使之完全不能作必要的小范围移动。因此,该开关最好是与键盘作可以活动的连接,即柔性的、有弹性的、可变形的连接,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手部在微移动过程中按压该键。由于使用双向切换开关同时控制鼠标和键盘两者的电路,凡其中一者的电源被接通时,另一者的电源必然被切断,因此随时可以操作键盘或操作鼠标,两者完全不会相互妨碍。 0061 键盘和鼠标两者的切换开关最好能采用单按键两路切换开关。 0062 五、液压按键技术方案。

37、:以液囊或气囊作为传递压力的机构。0063 此处液囊或气囊的“囊”,泛指各种在受压条件下会改变其内腔体积的容器,而不仅仅限于囊状容器。 0064 六、键位切换装置技术方案:以两路切换开关的按键作为电路切换键,两路切换开关的电路总线接头与一个按键或开关作电路连接,两路切换开关的两个电路分线接头之一者与一个键位的击键信号发生装置作电路连接,另一者与另一个键位的击键信号发生装置作电路连接。0065 这种切换装置能将一支电路在两个回路之间自由切换。如果在上述切换装置中再说 明 书CN 103076895 A8/19页10插入一个同样的切换装置(如图17),那么它就能让一支电路在三个回路之间自由切换。 。

38、0066 所谓两路切换开关,详见于“手指键的技术方案”第6自然段和图14、图15。 0067 七、“手指键盘或手指鼠标的一种使用方法”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指键盘和/或手指鼠标与眼镜式或眼罩式显示屏及电脑或智能手机组合后一同销售或使用。0068 这里所谓眼罩式显示屏和眼镜式显示屏,都是指直接佩戴在眼睛前方的小型显示屏,不同之处是:后者的显示屏是透明的,因此人通过调节眼睛的焦点就可以观看屏幕上的视频或透过屏幕观察前方景象;前者的屏幕不透明,不能观察前方景象。 0069 有益效果一手指键的有益效果:(一)按键随手移动,随时随处皆可击键(甚至可用拇指点按其他四指上的手指键,或用其他四指点按拇指上的手指键。

39、),因此鼠标或键盘的操作者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方便。0070 (二)使人可以在任何姿态下(包括漫步或躺卧)时操作鼠标、键盘或任何电器的按键,而且手指键并不妨碍手指临时操作其他的事情或操持其他物体。 0071 (三)大大降低鼠标和键盘(尤其是键盘)的用料,从而较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0072 二手指鼠标的有益效果:(一)使需要长时间操作鼠标的人(如游戏玩家或某些专业绘图员)能够以任何舒适的姿态操作鼠标,从而大大地有益于健康并提高游戏过关速度和提高工作效率。0073 (二)使需要在膝盖上打字的人能够随时以大腿为垫使用鼠标,从而避免了使用笔记本配置的鼠标板带来的种种烦恼。 0074 (三)由于能将左右键和。

40、前后滚页键设置在同一根手指上,因此使那些手指严重残缺的人也可以和常人一样敏捷地操作鼠标。 0075 (四)减少用料,节约成本,形成量产之后有价格优势。 0076 (五)由于其舒适、自由、便携,又有一定价格优势,因此能迅速占领相当大份额的市场。 0077 三手指键盘的有益效果:(一)使人可以随时、随处、随意(包括站立、漫步或躺卧)条件下使用键盘,因此能够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十分有益于健康。0078 (二)使键盘甚至可收拢到一个比眼镜盒略大的盒子里,可极大方便需要随身携带并随时使用键盘的人。 0079 (三)大大减少键盘的用料、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量产之后可取得明显价格优势。 0080 (四)由于其舒适、自由、有益健康且十分便携,又有明显价格优势,因此能迅速占领相当大份额的市场。 0081 四一种分体键盘的有益效果:(一)可以将鼠标与键盘可以共同使用H键、J键、K键、L键,因此与现有的一些组合了鼠标的键盘减少了按键数量。0082 (二)可以随时在键盘和鼠标间自由、敏捷地切换,而且无论如何切换,实指、中指、无名指始终不必离开键盘的J键、K键和L键,从而达到便捷操作之目的。 0083 五液压按键说 明 书CN 103076895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