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563463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12192.3

申请日:

2013.01.14

公开号:

CN103077801A

公开日:

2013.05.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F 13/00申请公布日:201305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F 13/00申请日:20130114|||公开

IPC分类号:

H01F13/00

主分类号:

H01F13/00

申请人:

长治市中瑞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志安; 王文芳; 王芳; 王国亮

地址:

046000 山西省长治市长安路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代理人:

崔雪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属于轴承退磁设备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冷却效果好的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和退磁线圈,线圈箱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通过接线柱与线圈箱外部的电路连接,接线柱安装在线圈箱外侧,还包括油冷却箱和循环泵,油冷却箱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连通油冷却箱的底部,循环泵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连通,线圈箱出油孔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的内部连通;本发明主要用于轴承退磁机的线圈冷却。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1)和退磁线圈,线圈箱(1)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通过接线柱(6)与线圈箱(1)外部的电路(7)连接,接线柱(6)安装在线圈箱(1)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冷却箱(2)和循环泵(3),油冷却箱(2)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2)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3),循环泵(3)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8)连通油冷却箱(2)的底部,循环泵(3)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4)连通,线圈箱出油孔(5)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2)的内部连通。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箱进油孔(4)和线圈箱出油孔(5)分别设置在线圈箱(1)的一个对角线的两个端点上。

说明书

说明书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属于轴承退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承制造完成后出厂前需要进行轴承退磁处理,以防止轴承运行中微小金属物或金属粉末进入轴承滚珠轨道,造成轴承磨损或故障。
退磁设备的核心部件是退磁线圈,线圈为中空的矩形线圈,线圈输入工频380伏交流电,产生交变磁场,轴承用输送带传输,通过退磁线圈中孔,完成消磁处理。
由于退磁线圈电流大、功耗高,较长时间工作,产生很高的温度,现有的退磁线圈没有降温装置,只采用自然冷却,常造成线圈局部短路、线圈被烧毁等事故。有些厂家为了提高线圈安全性,满足消磁电流需要,同时又不产生过高温度,采用加大线圈导线截面的方法,以降低温度。但带来的问题是消磁设备体积增大,设备成本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冷却效果好的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和退磁线圈,线圈箱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通过接线柱与线圈箱外部的电路连接,接线柱安装在线圈箱外侧,还包括油冷却箱和循环泵,油冷却箱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连通油冷却箱的底部,循环泵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连通,线圈箱出油孔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的内部连通。
所述的线圈箱进油孔和线圈箱出油孔分别设置在线圈箱的一个对角线的两个端点上。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循环泵将油冷却箱中的油液抽送到线圈箱中对退磁线圈进行冷却,油液再通过线圈箱出油孔回到油冷却箱中进行自然冷却,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系统,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且成本低廉,延长了退磁线圈的使用寿命;将线圈箱出油孔和线圈箱进油孔设置在线圈箱的对角线两个端点上,使油液在线圈箱中流动行程增加,冷却面积增大,增强了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线圈箱,2为油冷却箱,3为循环泵,4为线圈箱进油孔,5为线圈箱出油孔,6为接线柱,7为电路,8为抽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1和退磁线圈,线圈箱1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通过接线柱6与线圈箱1外部的电路7连接,接线柱6安装在线圈箱1外侧,还包括油冷却箱2和循环泵3,油冷却箱2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2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3,循环泵3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8连通油冷却箱2的底部,循环泵3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4连通,线圈箱出油孔5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2的内部连通。
所述的线圈箱进油孔4和线圈箱出油孔5分别设置在线圈箱1的一个对角线的两个端点上。
工作过程
使用前先在油冷却箱2中注入油液,然后开启循环泵3,再开启电路7使退磁线圈连通电源,开始轴承退磁的工作,在此过程中由于退磁线圈电流大、功耗高,温度会慢慢升高;在退磁过程中循环泵3通过抽水管8从油冷却箱2底部抽取油液并通过与线圈箱进油孔4连通的管道输送至线圈箱1内部,油液在线圈箱1内部流过对退磁线圈进行降温,防止退磁线圈温度过高造成局部短路或被烧毁,最后从线圈箱出油孔5流出,并通过管道再次回到油冷却箱2中进行自然冷却,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当消磁工作完成后,关闭电路7和循环泵3。

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7801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CN103077801A*CN103077801A*(21)申请号 201310012192.3(22)申请日 2013.01.14H01F 13/00(2006.01)(71)申请人长治市中瑞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地址 046000 山西省长治市长安路39号(72)发明人刘志安 王文芳 王芳 王国亮(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代理人崔雪花(54) 发明名称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57) 摘要本发明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属于轴承退磁设备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2、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冷却效果好的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和退磁线圈,线圈箱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通过接线柱与线圈箱外部的电路连接,接线柱安装在线圈箱外侧,还包括油冷却箱和循环泵,油冷却箱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连通油冷却箱的底部,循环泵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连通,线圈箱出油孔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的内部连通;本发明主要用于轴承退磁机的线圈冷却。(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7801 ACN 103077801 A1/1页21.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1)和退磁线圈,线圈箱(1)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通过接线柱(6)与线圈箱(1)外部的电路(7)连接,接线柱(6)安装在线圈箱(1)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冷却箱(2)和循环泵(3),油冷却箱(2)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2)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3),循环泵(3)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8)连通油冷却箱(2)的底部,循环泵(3)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4)连通,线圈箱出油孔(5)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2)。

4、的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箱进油孔(4)和线圈箱出油孔(5)分别设置在线圈箱(1)的一个对角线的两个端点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77801 A1/2页3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属于轴承退磁设备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轴承制造完成后出厂前需要进行轴承退磁处理,以防止轴承运行中微小金属物或金属粉末进入轴承滚珠轨道,造成轴承磨损或故障。0003 退磁设备的核心部件是退磁线圈,线圈为中空的矩形线圈,线圈输入工频380伏交流电,产生交变磁场,轴承用输送带传输,通过退磁线圈中孔,完成消磁处。

5、理。0004 由于退磁线圈电流大、功耗高,较长时间工作,产生很高的温度,现有的退磁线圈没有降温装置,只采用自然冷却,常造成线圈局部短路、线圈被烧毁等事故。有些厂家为了提高线圈安全性,满足消磁电流需要,同时又不产生过高温度,采用加大线圈导线截面的方法,以降低温度。但带来的问题是消磁设备体积增大,设备成本大幅提高。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冷却效果好的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和退磁线圈,线圈箱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

6、通过接线柱与线圈箱外部的电路连接,接线柱安装在线圈箱外侧,还包括油冷却箱和循环泵,油冷却箱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连通油冷却箱的底部,循环泵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连通,线圈箱出油孔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的内部连通。0007 所述的线圈箱进油孔和线圈箱出油孔分别设置在线圈箱的一个对角线的两个端点上。0008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循环泵将油冷却箱中的油液抽送到线圈箱中对退磁线圈进行冷却,油液再通过线圈箱出油孔回到油冷却箱中进行自然冷却,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系统,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且成本低廉,延长了退磁线圈的使用寿命;将。

7、线圈箱出油孔和线圈箱进油孔设置在线圈箱的对角线两个端点上,使油液在线圈箱中流动行程增加,冷却面积增大,增强了冷却效果。附图说明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1 图中:1为线圈箱,2为油冷却箱,3为循环泵,4为线圈箱进油孔,5为线圈箱出油孔,6为接线柱,7为电路,8为抽水管。说 明 书CN 103077801 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2 如图1所示,本发明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1和退磁线圈,线圈箱1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通过接线柱6与线圈箱1外部的电路7连接,接线柱6安装在线圈箱1外侧,还包括油冷却。

8、箱2和循环泵3,油冷却箱2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2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3,循环泵3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8连通油冷却箱2的底部,循环泵3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4连通,线圈箱出油孔5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2的内部连通。0013 所述的线圈箱进油孔4和线圈箱出油孔5分别设置在线圈箱1的一个对角线的两个端点上。0014 工作过程使用前先在油冷却箱2中注入油液,然后开启循环泵3,再开启电路7使退磁线圈连通电源,开始轴承退磁的工作,在此过程中由于退磁线圈电流大、功耗高,温度会慢慢升高;在退磁过程中循环泵3通过抽水管8从油冷却箱2底部抽取油液并通过与线圈箱进油孔4连通的管道输送至线圈箱1内部,油液在线圈箱1内部流过对退磁线圈进行降温,防止退磁线圈温度过高造成局部短路或被烧毁,最后从线圈箱出油孔5流出,并通过管道再次回到油冷却箱2中进行自然冷却,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当消磁工作完成后,关闭电路7和循环泵3。说 明 书CN 103077801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77801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