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56190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31717.8

申请日:

2002.09.10

公开号:

CN1456043A

公开日:

2003.11.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4.10.2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G29/00; E03F5/10

主分类号:

A01G29/00; E03F5/10

申请人:

雷新周;

发明人:

雷新周; 雷相东

地址:

471700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马店乡东仇村四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在一定耕地面积内修建有储水防渗水窖,水窖内壁有聚乙烯防渗农膜防渗层;在耕地中设置防渗漏储水地槽,槽内铺衬有防渗农膜,膜内回填土壤,防渗漏储水地槽间有一定的间距;在耕地表面设置聚流入渗抗蒸发集径流垅沟,沟中心设置在防渗漏储水地槽纵向中心正上方,垅上铺有地膜,沟内均匀设置引流入渗孔,沟两端设集径流溢流档,档上铺地膜,垅沟两端外开挖有一定坡度的引流入窖沟,与储水防渗水窖相连。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自然降水为水源,以最大的可能来减少每次所降水被自然蒸发和减 少径流流失,找出每次降水后存留在各地层间的存留水源的规律来实 施耕地非灌溉化治理干旱水土流失;先将无效降水聚集入渗到地表含 水率频变层下防蒸发流失,将有效降水转化储存,将强降水径流流失 全部分散储存在植被直接需要地层范围和储水防渗水窖内;在一定耕 地面积内修建有储水防渗水窖(3),水窖内壁有聚乙烯防渗农膜(5) 防渗层;在耕地中设置防渗漏储水地槽(7),槽内铺衬有防渗农膜(8), 膜内回填土壤(9),防渗漏储水地槽间有一定的间距;在耕地表面设 置聚流入渗抗蒸发集径流垅沟(10),沟中心设置在防渗漏储水地槽纵 向中心正上方,垅上铺有地膜(11),沟内均匀设置引流入渗孔,沟两 端设集径流溢流档(14),档上铺地膜;垅沟两端外开挖有一定坡度的 引流入窖沟(12),与储水防渗水窖相连。 2、实施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 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储水防渗水窖(3)直径0.8-1m,深5-10 m;防渗农膜(5)幅宽
2: 3-1.7m,厚5-7丝;防渗漏储水地槽(7)槽 宽0.2-0.4m,深0.5-0.8m,长10-15m;防渗农膜(8)宽1-1.5m,长 10-15m,厚5-7丝;防渗层高0.2-0.4m;防渗漏储水地槽间距为1-1.5 m;防渗漏储水地槽溢流层上沿设在地表下0.2-0.4m处;抗蒸发集径 流垅沟(10)的垅沟宽0.5-0.7m,高0.2-0.3m,长10-15m;地膜(11) 宽0.8-1m,长10-15m;集径流溢流档(14)的档高低于垅高0.02-0.05m; 引流入窖沟(12)的坡度为2-5‰。

说明书


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的浇水灌溉,一种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治理耕地干旱传统的方法是:拦堵堤坝引流,建水库,打机井,建水窑,采集地域外客流水,从客流水引流灌溉,以补充缺水,其存在的缺陷是:

    1、拦堵堤坝引流:引流灌溉的拦堵堤坝,如长江三峡大坝,尽管储水量有近400亿立方米,拦堵设施占用耕地面积大,特别是在本来人均平耕地和可灌溉良田面积就十分贫乏的山区;拦堵堤坝拦堵到的水量均储存在远距直需求水地域或地层千米之外,万米甚至更远,不能适时补给,受引流设施、地形地貌等条件制约,在储存引流灌溉过程中被蒸发、渗漏等二次流失量大,如:引黄入津中引流580KM,引水10亿方米,引水途中流失6亿立方米,自然流失掉60%,在灌溉过程中又流失40%;拦堵堤坝直接利用率低,适时性差,更不方便;若遇干旱年节,也无水可拦。

    2、建水库:如江河、水库、坝塘,全部都是建在远距耕地植被直接需水地层之外,在耕地干旱需要补水时,须经引水设施引流,引水时间长;引流灌溉,只能维持耕地内草本植被全生育期最低需水量,且受时段时限制,无法保证“按需定供”,不能保障治理效果。

    3、建水窑、鱼鳞坑:利用自然降水中强降水水量,对强降水所形成的径流水量一部分储水,储水的容量很小,且自然蒸发损失大,水量有限;在治理耕地干旱须补水时,有时会出现有无补水设施,有补水设施无补水水源的情况。

    4、采用灌溉方法传统的治理干旱,只维持耕地内草本植被全生育期最低需水量为治理目标,无法保障“按需定供”,被动性地向耕地提供水量,水源困乏,补水时机无法保证,保证不了治理效果;靠自然降水方法,则天干旱时,耕地干旱;雨水少时,耕地土壤水份蒸发很快;若遇到百年一遇的特强降水时,无法排出雨水,形成涝灾,同样造成绝产绝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如上所述存在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无需拦堵堤坝、建水库引用客流水,从对地域内的自然降水的综合利用上,找到了一种投资小,见效快,效果好,收益高的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其以自然降水为水源,以最大的可能来减少每次所降水被自然蒸发和减少径流流失,找出每次降水后存留在各地层间的存留水源的规律来实施耕地非灌溉化治理干旱水土流失;先将无效降水聚集入渗到地表含水率频变层下防蒸发流失,将有效降水转化储存,将强降水径流流失全部分散储存在植被直接需要地层范围和储水防渗水窖内;在一定耕地面积内修建有储水防渗水窖,水窖内壁衬有聚乙烯防渗农膜防渗层;在耕地中设置防渗漏储水地槽,槽内铺衬有防渗农膜,膜内回填土壤,防渗漏储水地槽间有一定的间距;在耕地表面设置聚流入渗抗蒸发集径流垅沟,沟中心设置在防渗漏储水地槽纵向中心正上方,垅上铺有地膜,沟内均匀设置引流入渗孔,沟两端设集径流溢流档,档上铺地膜,垅沟两端外开挖有一定坡度的引流入窖沟,与储水防渗水窖相连。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增大了各次降水量在耕地中地存留量和直接被利用量,且增大倍率高于自然状态下的5倍以上,延长降水在有效地耕地中层间存留量,缩短了自然降水的次间间隔时日数,从改变自然降水在耕地层间自然存留规律上,主要把蒸发流失之水转化为有效水,开辟了治理干旱的新水源。将治理得到自然降水,由常规的集中在地表远离直接需要地域内地表储存,改变为就近分散在地表下植被直接需要地层间储存,形成自动动态补给机制,改变了补水程式。本措施能将无客流水补充的300mm降水地域内耕地中自然降水利用率,由自然状态下5-15%提高到60-80%。而各种节水设施尚提高不到20%。本节水设施极为简单易行,能持久性(15-20年)根治干旱和水土流失。适应范围极广,凡有300mm以上年降水量,土壤层深2m以上,坡度25度以下的除含石渣以外的不能修建常规水利设施治理干旱水土流失的各种耕地均适用。

    附图说明:

    如图中所示:1-储水防渗水窖进出水口,2-水窖口盖板,3-储水防渗水窖,4-储水窖壁防渗漏膜底部扎口,5-防渗农膜,6-储水窖壁,7-防渗漏储水地槽,8-防渗农膜,9-土壤,10-抗蒸发集经流垅沟,11-地膜,12-引流入窖沟,13-植物,14-集经流溢流档。

    具体实施例:

    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其储存降水的设施由三部分组成:1、储水防渗水窖:在耕地中的一定面积上修建一个直径0.8-1m,深5-10m的储水防渗水窖(3),窖内衬幅宽1.3-1.7m,厚5-7丝的聚乙烯防渗农膜(5),防渗层的储水窖储水量12-30m3/667m2;2、防渗漏储水地槽:在耕地中设置防渗漏储水地槽(7),槽宽0.2-0.4m,深0.5-0.8m,长10-15m,槽内铺衬宽1-1.5m,长10-15m,厚5-7丝的防渗农膜(8),膜内回填土壤(9),防渗层高0.2-0.4m,防渗层上回填开挖表土,防渗漏储水地槽间距1-1.5m,防渗漏储水地槽溢流层上沿,设在地表下0.2-0.4m处,能将过量的强降水聚集入渗后,待防渗漏储水地槽防渗层内土壤含水率达到饱和含水量后,就会沿防渗层上沿溢流、侧渗到地表下土壤层范围,起到自动调节储水设施容量作用,防渗漏储水地槽一次能静态贮水量50m3/667m2,动态储水量70m3/667m2;3、聚流入渗抗蒸发集径流垅沟:为防径流流失,在耕地地表设置抗蒸发、集径流垅沟(10),垅沟宽0.5-0.7m,高0.2-0.3m,长10-15m,沟中心设置在防渗漏储水地槽纵向中心正上方,垅上铺宽0.8-1m,长10-15m的地膜(11),(铺膜面积是耕地面积5/6.7,使蒸发面积比自然状态下减少了5/6.7),沟内均匀设置引流入渗孔,沟两端设集径流溢流档(14),档高低于垅高0.02-0.05m,档上铺地膜,垅沟两端外开挖引流入窖沟(12),与储水防渗水窖相连,坡度2-5‰,这样能共同拦堵强降水、特强降水形成的径流流失水,转化为有效利用水,能一次性拦堵日降水200mm以下的特强降水量。多储存设施动态储水量一次能达130m3/667m2,静态储水量70m3/667m2。

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在一定耕地面积内修建有储水防渗水窖,水窖内壁有聚乙烯防渗农膜防渗层;在耕地中设置防渗漏储水地槽,槽内铺衬有防渗农膜,膜内回填土壤,防渗漏储水地槽间有一定的间距;在耕地表面设置聚流入渗抗蒸发集径流垅沟,沟中心设置在防渗漏储水地槽纵向中心正上方,垅上铺有地膜,沟内均匀设置引流入渗孔,沟两端设集径流溢流档,档上铺地膜,垅沟两端外开挖有一定坡度的引流入窖沟,与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