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556714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0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47970.7

申请日:

2014.05.07

公开号:

CN204023430U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F5/00; E02D29/045; E21D9/00

主分类号:

E01F5/00

申请人:

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彭明先; 颜有光; 刘洋; 冯贵情; 陈波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解放路一段9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其中的预制箱涵包括一箱体和两个接口,两个接口分居箱体两侧,箱体为一中间通透的长方体,其中至少一个接口包括一钢筋束和一灌浆槽,钢筋束包括多根钢筋,钢筋束贯穿整个箱体并延伸至灌浆槽中,灌浆槽设置在箱体横截面的内凹部分。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预制箱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预制箱涵,其中两个预制箱涵位于该预制箱涵系统的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的预制箱涵均包括一箱体、一端部箱涵接口和一内部箱涵接口,端部箱涵接口包括一预埋铜板,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施工简单,工期较短和成本较低。适用于市政工程等大型交通建设。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预制箱涵,包括一箱体和两个接口,两个接口分居箱体两侧,箱体为一中间通透的长方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接口包括一钢筋束和一灌浆槽,钢筋束包括多根钢筋,钢筋束贯穿整个箱体并延伸至灌浆槽中,灌浆槽设置在箱体横截面的内凹部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该预制箱涵的接口进一步包括一平台,平台位于预制箱涵的上部并凸出于灌浆槽的横截面,其凸出的长度与灌浆槽的深度相同,其与箱体一体成型。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钢筋在灌浆槽上的单位面积的分布率为每平方米20-40根。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灌浆槽的宽度占箱体总宽度的5-10%。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钢筋束在灌浆槽上的单位面积的分布率为27根每平方米。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该接口包括一预埋铜板,预埋铜板设置在灌浆槽中。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预埋铜板预埋在箱体中的长度占箱体长度的13.5%,外露部分长度小于等于预埋部分长度。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灌浆槽的宽度占箱体总宽度的7.8%。 

9.  一种预制箱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预制箱 涵,其中两个预制箱涵位于该预制箱涵系统的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的预制箱涵均包括一箱体、一端部箱涵接口和一内部箱涵接口,端部箱涵接口包括一预埋铜板,其特征在于:内部箱涵接口包括一钢筋束和一灌浆槽,钢筋束包括多根钢筋,灌浆槽设置在箱体横截面的内凹部分。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箱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预制箱涵系统的各箱涵的两端钢筋通过搭接焊的结构临街,各箱涵之间通过搭接焊的钢筋和浇筑的混凝土相连接并一体成型。

说明书

说明书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涵及箱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箱涵在交通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箱涵施工中常采用现浇箱涵但这种现浇箱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成本较高等问题。预制箱涵部分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大多数预制箱涵存在着彼此连接不牢固,防水的效果差,抗震性差和施工较繁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箱涵存在的工期较长、成本较高、彼此连接不牢固、防水的效果差,抗震性差和施工较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期较短、成本较低、连接牢固、防水效果好、抗震性好和施工较简便的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箱涵,包括一箱体和两个接口,两个接口分居箱体两侧,箱体为一中间通透的长方体,其中至少一个接口包括一钢筋束和一灌浆槽,钢筋束包括多根钢筋,钢筋束贯穿整个箱体并延伸至灌浆槽中,灌浆槽设置在箱体横截面的内凹部分。 
优选地,该预制箱涵的接口进一步包括一平台,平台位于预制箱涵的上部并凸出于灌浆槽的横截面,其凸出的长度与灌浆槽的深度相同,其与箱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钢筋在灌浆槽上的单位面积的分布率为每平 方米20-40根。 
优选地,灌浆槽的宽度占箱体总宽度的5-10%。 
优选地,钢筋束在灌浆槽上的单位面积的分布率为27根每平方米。 
优选地,该接口包括一预埋铜板,预埋铜板设置在灌浆槽中。 
优选地,预埋铜板预埋在箱体中的长度占箱体长度的13.5%,外露部分长度小于等于预埋部分长度。 
优选地,灌浆槽的宽度占箱体总宽度的7.8%。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预制箱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预制箱涵,其中两个预制箱涵位于该预制箱涵系统的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的预制箱涵均包括一箱体、一端部箱涵接口和一内部箱涵接口,端部箱涵接口包括一预埋铜板,内部箱涵接口包括一钢筋束和一灌浆槽,钢筋束包括多根钢筋,灌浆槽设置在箱体横截面的内凹部分。 
优选地,该预制箱涵系统的各箱涵的两端钢筋通过搭接焊的结构临街,各箱涵之间通过搭接焊的钢筋和浇筑的混凝土相连接并一体成型。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施工简单,工期较短和成本较低。灌浆槽的设置简化了支模的程序,避免了支设外模难度较大的问题。平台上设置吊装孔便于移动和吊装预制箱涵,同时平台自身也可以起到施工时模板的作用。在施工时,对接后的平台可以将预制箱涵分成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可以同时焊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较好地设置灌浆槽上单位面积的钢筋束的分布率,使预制箱涵安装完成后结构更加牢固并且安装难度降低。钢筋束和预埋铜板的设置增加了牢固性和防水性。预制箱涵可以和现浇箱涵直接连接。预制箱涵系统使用预制箱涵构建,施工采用预留钢筋搭接后浇混凝土结合,一体成型,防水性高。一体成型的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强,尤其适用于地震易发的区域。在闹市区 施工时,既可以避免一般预制的箱涵防水性差、整体性差、抗震性不高的问题,又可以避免现浇的箱涵工期太长,造成交通妨碍和影响市民出行的问题。适用于市政工程等大型交通建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第一实施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系统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第一实施例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第二实施例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10包括一箱体101和两个接口102。两个接口102分居箱体101两侧。箱体101为一中间通透的长方体。两个接口102的结构相同,其包括钢筋束1021,平台1022和灌浆槽1023。灌浆槽1023设置在箱体101横截面的内凹部分,槽宽H为500mm,该槽宽H占箱体总宽度L的5-10%,优选7.8%,以保证留有足够的空间设置钢筋束1021,增强灌浆后预制箱涵10连接的强度,同时避免过宽的槽宽造成预制箱涵10的边缘变得太薄而导致搬运过程中易碎的问题。灌浆槽1023如此设置可以使预制箱涵10的边缘在支模时起到外模的作用,免除了支设外模的程序,节省了时间和工序。钢筋束1021贯穿整 个箱体101并延伸至灌浆槽1023中形成预留部分。其中,预留部分长250mm。钢筋束1021的预留部分分布在灌浆槽1023中,灌浆槽1023的配筋率如果太大,会带来安装难度加大的问题和工期变长的问题。分布率如果太小钢筋搭接后则起不到加固内部箱涵10的作用,因此,我们取钢筋束1021在灌浆槽1023上单位面积的钢筋分布率为20-40根每平方米,优选27根每平米。该预制箱涵10的接口进一步包括一平台1022,平台1022位于预制箱涵10的上部并凸出于灌浆槽1023的横截面,其凸出的长度与灌浆槽1023的深度相同,其与箱体一体成型,在浇灌混凝土时平台1022可以起到模板的作用。平台1022上设置有吊装孔1024,用来方便吊装预制箱涵10。平台1022在施工时对接预制箱涵10后可以将预制箱涵10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可以同时焊接钢筋,提高工作效率。灌浆槽1023用来在安装预制箱涵10时灌浆。预制箱涵10整体呈轴对称。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预制箱涵20,其与第一实施例预制箱涵10大体相同,预制箱涵20也包括箱体201和接口202,接口202包括钢筋束2021,平台2022,和灌浆槽2023,不同之处在于,接口202进一步包括一预埋铜板2025。预埋铜板2025设置在灌浆槽2023中,预埋在箱体201中的长度占箱体长度的13.5%,外露部分与预埋部分长度相等或稍小于预埋部分长度,起到防水防渗漏的作用。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预制箱涵30,包括箱体301,预制接口302和现浇接口303,预制接口302和现浇接口303分居预制箱涵30的两侧。其中预制接口302的结构和第一实施例中的接口102完全相同,现浇接口303仅包括一预埋铜板3025。预埋铜板3025预埋在箱体301中的长度占箱体长度的13.5%,外露部分与预埋部分长度相等或稍小于预埋部分长度,现浇接口303用于和现浇箱涵(图未示)进行对接。预埋铜板3025具有防水防渗透的作 用。 
请参阅图5-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箱涵系统100,包括端部与现浇箱涵(图未示)相连的预制箱涵30,起连接作用的预制箱涵10和起防水作用的预制箱涵20。其搭配可依照需求决定,在设置沉降缝207的位置安置预制箱涵20,在一般的只起连接作用的部分安置预制箱涵10,在需要和现浇箱涵对接的位置采用预制箱涵30。预制箱涵10与预制箱涵10、预制箱涵20、预制箱涵30的连接方式为钢筋束1021、2021分别于搭接钢筋109的搭接焊,预制箱涵20与预制箱涵20的连接方式为预埋止水带2025与止水带209的搭接焊。安装完成后,箱涵10、20、30一体成型,形成预制箱涵系统100。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10、20、30施工简单,工期较短和成本较低。灌浆槽1023、2023的设置简化了支模的程序,避免了支设外模难度较大的问题。平台1022上设置吊装孔1024便于移动和吊装预制箱涵10,同时平台1022自身也可以起到施工时模板的作用。在施工时,对接后的平台1022可以将预制箱涵10、20、30分成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可以同时焊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较好地设置灌浆槽1023上单位面积的钢筋束1021、2021的分布率,使预制箱涵10、20、30安装完成后结构更加牢固并且安装难度降低。钢筋束1021和预埋铜板2025的设置增加了牢固性和防水性。预制箱涵30可以和现浇箱涵40直接连接。预制箱涵系统100使用预制箱涵10、20、30构建,施工采用预留钢筋搭接后浇混凝土结合,一体成型,防水性高。一体成型的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强,尤其适用于地震易发的区域。在闹市区施工时,既可以避免一般预制的箱涵防水性差、整体性差、抗震性不高的问题,又可以避免现浇的箱涵工期太长,造成交通妨碍和影响市民出行的问题。适用于市政工程等大型交通建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3430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CN204023430U(21)申请号 201420247970.7(22)申请日 2014.05.07E01F 5/00(2006.01)E02D 29/045(2006.01)E21D 9/00(2006.01)(73)专利权人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解放路一段95号(72)发明人彭明先 颜有光 刘洋 冯贵情陈波(54) 实用新型名称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其中的预制箱涵包括一箱体和两个接口,两个接口分居箱体两侧,箱体。

2、为一中间通透的长方体,其中至少一个接口包括一钢筋束和一灌浆槽,钢筋束包括多根钢筋,钢筋束贯穿整个箱体并延伸至灌浆槽中,灌浆槽设置在箱体横截面的内凹部分。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预制箱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预制箱涵,其中两个预制箱涵位于该预制箱涵系统的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的预制箱涵均包括一箱体、一端部箱涵接口和一内部箱涵接口,端部箱涵接口包括一预埋铜板,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施工简单,工期较短和成本较低。适用于市政工程等大型交通建设。(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7页(10)。

3、授权公告号 CN 204023430 UCN 204023430 U1/1页21.一种预制箱涵,包括一箱体和两个接口,两个接口分居箱体两侧,箱体为一中间通透的长方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接口包括一钢筋束和一灌浆槽,钢筋束包括多根钢筋,钢筋束贯穿整个箱体并延伸至灌浆槽中,灌浆槽设置在箱体横截面的内凹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该预制箱涵的接口进一步包括一平台,平台位于预制箱涵的上部并凸出于灌浆槽的横截面,其凸出的长度与灌浆槽的深度相同,其与箱体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钢筋在灌浆槽上的单位面积的分布率为每平方米20-40根。4.如权利要求1所。

4、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灌浆槽的宽度占箱体总宽度的5-1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钢筋束在灌浆槽上的单位面积的分布率为27根每平方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该接口包括一预埋铜板,预埋铜板设置在灌浆槽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预埋铜板预埋在箱体中的长度占箱体长度的13.5,外露部分长度小于等于预埋部分长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涵,其特征在于:灌浆槽的宽度占箱体总宽度的7.8。9.一种预制箱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预制箱 涵,其中两个预制箱涵位于该预制箱涵系统的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的预制箱涵均包括一箱体、一端部箱涵接口和一内。

5、部箱涵接口,端部箱涵接口包括一预埋铜板,其特征在于:内部箱涵接口包括一钢筋束和一灌浆槽,钢筋束包括多根钢筋,灌浆槽设置在箱体横截面的内凹部分。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箱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预制箱涵系统的各箱涵的两端钢筋通过搭接焊的结构临街,各箱涵之间通过搭接焊的钢筋和浇筑的混凝土相连接并一体成型。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3430 U1/3页3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 【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涵及箱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箱涵在交通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箱涵施工中常采用现浇箱涵但。

6、这种现浇箱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成本较高等问题。预制箱涵部分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大多数预制箱涵存在着彼此连接不牢固,防水的效果差,抗震性差和施工较繁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克服现有箱涵存在的工期较长、成本较高、彼此连接不牢固、防水的效果差,抗震性差和施工较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期较短、成本较低、连接牢固、防水效果好、抗震性好和施工较简便的预制箱涵及预制箱涵系统。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箱涵,包括一箱体和两个接口,两个接口分居箱体两侧,箱体为一中间通透的长方体,其中至少一个接口包括一钢筋束和一灌浆槽,钢筋束包括多根钢筋,钢筋束贯穿整个箱体并延。

7、伸至灌浆槽中,灌浆槽设置在箱体横截面的内凹部分。0005 优选地,该预制箱涵的接口进一步包括一平台,平台位于预制箱涵的上部并凸出于灌浆槽的横截面,其凸出的长度与灌浆槽的深度相同,其与箱体一体成型。0006 优选地,钢筋在灌浆槽上的单位面积的分布率为每平 方米20-40根。0007 优选地,灌浆槽的宽度占箱体总宽度的5-10。0008 优选地,钢筋束在灌浆槽上的单位面积的分布率为27根每平方米。0009 优选地,该接口包括一预埋铜板,预埋铜板设置在灌浆槽中。0010 优选地,预埋铜板预埋在箱体中的长度占箱体长度的13.5,外露部分长度小于等于预埋部分长度。0011 优选地,灌浆槽的宽度占箱体总宽。

8、度的7.8。001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预制箱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预制箱涵,其中两个预制箱涵位于该预制箱涵系统的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的预制箱涵均包括一箱体、一端部箱涵接口和一内部箱涵接口,端部箱涵接口包括一预埋铜板,内部箱涵接口包括一钢筋束和一灌浆槽,钢筋束包括多根钢筋,灌浆槽设置在箱体横截面的内凹部分。0013 优选地,该预制箱涵系统的各箱涵的两端钢筋通过搭接焊的结构临街,各箱涵之间通过搭接焊的钢筋和浇筑的混凝土相连接并一体成型。0014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施工简单,工期较短和成本较低。灌浆槽的设置简化了支模的程序,避免了支设外模难度较大的问题。平台上设置吊装孔便于移动和吊。

9、装预制箱涵,同时平台自身也可以起到施工时模板的作用。在施工时,对接后的平台可以将预制箱涵分成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可以同时焊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较好地设置灌浆槽上单位面积的钢筋束的分布率,使预制箱涵安装完成后结构更加牢固并且安装难度降说 明 书CN 204023430 U2/3页4低。钢筋束和预埋铜板的设置增加了牢固性和防水性。预制箱涵可以和现浇箱涵直接连接。预制箱涵系统使用预制箱涵构建,施工采用预留钢筋搭接后浇混凝土结合,一体成型,防水性高。一体成型的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强,尤其适用于地震易发的区域。在闹市区 施工时,既可以避免一般预制的箱涵防水性差、整体性差、抗震性不高的问题,又可以避免。

10、现浇的箱涵工期太长,造成交通妨碍和影响市民出行的问题。适用于市政工程等大型交通建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第一实施例主视图。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系统示意图。0020 图6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第一实施例安装示意图。0021 图7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第二实施例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

11、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23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10包括一箱体101和两个接口102。两个接口102分居箱体101两侧。箱体101为一中间通透的长方体。两个接口102的结构相同,其包括钢筋束1021,平台1022和灌浆槽1023。灌浆槽1023设置在箱体101横截面的内凹部分,槽宽H为500mm,该槽宽H占箱体总宽度L的5-10,优选7.8,以保证留有足够的空间设置钢筋束1021,增强灌浆后预制箱涵10连接的强度,同时避免过宽的槽宽造成预制箱涵10的边缘变得太薄而导致搬运过程中易碎的问题。灌浆槽1023如此设置。

12、可以使预制箱涵10的边缘在支模时起到外模的作用,免除了支设外模的程序,节省了时间和工序。钢筋束1021贯穿整 个箱体101并延伸至灌浆槽1023中形成预留部分。其中,预留部分长250mm。钢筋束1021的预留部分分布在灌浆槽1023中,灌浆槽1023的配筋率如果太大,会带来安装难度加大的问题和工期变长的问题。分布率如果太小钢筋搭接后则起不到加固内部箱涵10的作用,因此,我们取钢筋束1021在灌浆槽1023上单位面积的钢筋分布率为20-40根每平方米,优选27根每平米。该预制箱涵10的接口进一步包括一平台1022,平台1022位于预制箱涵10的上部并凸出于灌浆槽1023的横截面,其凸出的长度与灌。

13、浆槽1023的深度相同,其与箱体一体成型,在浇灌混凝土时平台1022可以起到模板的作用。平台1022上设置有吊装孔1024,用来方便吊装预制箱涵10。平台1022在施工时对接预制箱涵10后可以将预制箱涵10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可以同时焊接钢筋,提高工作效率。灌浆槽1023用来在安装预制箱涵10时灌浆。预制箱涵10整体呈轴对称。0024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预制箱涵20,其与第一实施例预制箱涵10大体相同,预制箱涵20也包括箱体201和接口202,接口202包括钢筋束2021,平台2022,和灌浆槽2023,不同之处在于,接口202进一步包括一预埋铜板2025。预埋铜板2。

14、025说 明 书CN 204023430 U3/3页5设置在灌浆槽2023中,预埋在箱体201中的长度占箱体长度的13.5,外露部分与预埋部分长度相等或稍小于预埋部分长度,起到防水防渗漏的作用。0025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预制箱涵30,包括箱体301,预制接口302和现浇接口303,预制接口302和现浇接口303分居预制箱涵30的两侧。其中预制接口302的结构和第一实施例中的接口102完全相同,现浇接口303仅包括一预埋铜板3025。预埋铜板3025预埋在箱体301中的长度占箱体长度的13.5,外露部分与预埋部分长度相等或稍小于预埋部分长度,现浇接口303用于和现浇箱涵(图未。

15、示)进行对接。预埋铜板3025具有防水防渗透的作 用。0026 请参阅图5-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箱涵系统100,包括端部与现浇箱涵(图未示)相连的预制箱涵30,起连接作用的预制箱涵10和起防水作用的预制箱涵20。其搭配可依照需求决定,在设置沉降缝207的位置安置预制箱涵20,在一般的只起连接作用的部分安置预制箱涵10,在需要和现浇箱涵对接的位置采用预制箱涵30。预制箱涵10与预制箱涵10、预制箱涵20、预制箱涵30的连接方式为钢筋束1021、2021分别于搭接钢筋109的搭接焊,预制箱涵20与预制箱涵20的连接方式为预埋止水带2025与止水带209的搭接焊。安装完成后,箱涵10、20、。

16、30一体成型,形成预制箱涵系统100。0027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涵10、20、30施工简单,工期较短和成本较低。灌浆槽1023、2023的设置简化了支模的程序,避免了支设外模难度较大的问题。平台1022上设置吊装孔1024便于移动和吊装预制箱涵10,同时平台1022自身也可以起到施工时模板的作用。在施工时,对接后的平台1022可以将预制箱涵10、20、30分成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可以同时焊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较好地设置灌浆槽1023上单位面积的钢筋束1021、2021的分布率,使预制箱涵10、20、30安装完成后结构更加牢固并且安装难度降低。钢筋束1021和预埋铜板2025的。

17、设置增加了牢固性和防水性。预制箱涵30可以和现浇箱涵40直接连接。预制箱涵系统100使用预制箱涵10、20、30构建,施工采用预留钢筋搭接后浇混凝土结合,一体成型,防水性高。一体成型的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强,尤其适用于地震易发的区域。在闹市区施工时,既可以避免一般预制的箱涵防水性差、整体性差、抗震性不高的问题,又可以避免现浇的箱涵工期太长,造成交通妨碍和影响市民出行的问题。适用于市政工程等大型交通建设。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023430 U1/7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430 U2/7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430 U3/7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430 U4/7页9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430 U5/7页10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430 U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