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系统及其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供水系统及其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6010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CN204026010U(21)申请号 201420479525.3(22)申请日 2014.08.22F16L 41/03(2006.01)F16L 37/08(2006.01)E03C 1/02(2006.01)(73)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汇泉路17号东海国际大厦25楼(72)发明人滕召武 雷少华 王尊明 张鹏飞(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代理人李海建(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供水系统及其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57) 摘要。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水系统及其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利用废旧镀锌钢管、水龙带和阀门,加工成型,废物利用,可周转使用。采用与干管相同的材质,一般常用DN100的热镀锌钢管为干管,DN65的热镀锌钢管为支管,在每个支管设单独阀门,阀门后面通过一段30cm长的水龙带接头,干管末端为与主管道一致的凹槽,可通过一个卡箍迅速与主管道连接。预留的3-5个支管,拧上水龙带,打开阀门就可以实现不同区域快速供水。本方案拆卸、安装方便,一个工人一只扳手(不再需要氧气切割和焊机)几分钟之内即可完成拆卸、组装和供水;支管预留的水龙带接头解决了建筑施工时模板未拆除几层的供水困难,为高层施工和消防提供了便利。(51)In。
3、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6010 UCN 204026010 U1/1页21.一种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管(10)和支管(20);所述干管(10)的第一端具有用于同供水管道的末端配合的凹槽,能够通过卡箍与所述供水管道的末端连接;所述支管(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管(20)的第一端均连通于所述干管(10)的第二端,每个所述支管(20)的第二端均通过水龙带(22)连接有水龙带接头(23),每个所述支管(20)内均设置有阀门(2。
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管(10)为DN100的热镀锌钢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20)为DN65的热镀锌钢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带(22)的长度不小于30c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20)的数量为3-5个。6.一种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道的末端通过卡箍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6010 U1/4页3一种供水系。
5、统及其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水系统及其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背景技术0002 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消防、生产供水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但施工现场供水管道的多变,随着楼层不断地升高不断地加高、加长或者变更,给施工现场,尤其是楼层最高处未拆模板几层的消防、施工供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经常造成消防、施工用水长时间中断,成为项目面临的普遍性难题。0003 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有两种:1、采用盲板焊接在末端封堵,2、变径焊接连接小管道。但是这两种方案均不能满足顶部3-5层同时供水;同时存在拆卸、组装困难的问题:每次需要临时切割、焊接。变更或者加长时耗。
6、费人工、时间和材料,停水时间过长,影响生产、存消防安全隐患。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很好的解决了供水管道在加长或者变更费时费力费材料,接驳时间长、存安全隐患的难题,能够满足顶端3-5层同时供水。000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的供水系统。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7 一种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包括干管和支管;0008 所述干管的第一端具有用于同供水管道的末端配合的凹槽,能够通过卡箍与所述供水管道的末端连接;0009 所述支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管的第一端均连通于所述干管的第二端,。
7、每个所述支管的第二端均通过水龙带连接有水龙带接头,每个所述支管内均设置有阀门。0010 优选的,所述干管为DN100的热镀锌钢管。0011 优选的,所述支管为DN65的热镀锌钢管。0012 优选的,所述水龙带的长度不小于30cm。0013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数量为3-5个。0014 一种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的末端通过卡箍安装有上述的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0015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水系统及其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实现了接驳简单,只需拆卸一个卡箍件就可以更换完毕,并可确保多层的快速供水,同时可作为厂区内的消火栓使用,较以前人工减少一半,时间为。
8、原先的五分之一,确保了消防、施工用水及时供应,3-5个接驳口,保证了顶端施工层的消防安全。并且无材料损耗,可以重复使用。说 明 书CN 204026010 U2/4页4附图说明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的结构示意图。0018 其中,10为干管,11为卡箍凹槽;20为支管,21为阀门,22为水龙。
9、带,23为水龙带接头。具体实施方式0019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很好的解决了供水管道在加长或者变更费时费力费材料,接驳时间长、存安全隐患的难题,能够同时满足顶层3-5层同时供水。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1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的结构示意图。002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0、提供的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其核心改进点在于,包括干管10和支管20;0023 其中,干管10的第一端具有用于同供水管道的末端配合的凹槽,能够通过卡箍与供水管道的末端直接快速连接;0024 支管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管20的第一端均连通于干管10的第二端,每个支管20的第二端均通过水龙带22连接有水龙带接头23,为与外来水龙带相接的专用接头;每个支管20内均设置有阀门21,在使用时拧上外来水龙带,打开阀门21就可以实现不同区域快速供水,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所示。0025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实现了接驳简单,只需拆卸一个卡箍件就可以更换完毕,并可。
11、确保多层的快速供水,同时可作为厂区内的消火栓使用,较以前人工减少一半,时间为原先的五分之一,确保了消防、施工用水及时供应,保证了消防安全。并且无材料损耗,可以重复使用。0026 作为优选,干管10采用与供水管道相同材质的热镀锌钢管,一般常用DN100(即公称直径100mm)的热镀锌钢管。类似的,支管20为DN65(即公称直径65mm)的热镀锌钢管。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可以直接利用工地上的废旧镀锌钢管、阀门、水龙带及接头,加工成型,废物利用,可周转使用。0027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水龙带22的长度不小于30cm,能够活动范围的较大,以便于同外来水龙带。
12、接头的对接。0028 在本方案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支管20的数量为3-5个。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说 明 书CN 204026010 U3/4页5需要增减支管20的数量,在此不再赘述。002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管道,其核心改进点在于,供水管道的末端通过卡箍安装有上述的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即将该接头根据项目实际需要预留在供水系统内,可广泛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施工用水管道。003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水系统及其供水管道末端快速接头,利用废旧镀锌钢管、水龙带和阀门,加工成型,废物利用,可周转使用。采用与干管相同的材质,一般常用DN100的热镀锌钢管为干。
13、管,DN65的热镀锌钢管为支管,在每个支管设单独阀门,阀门后面通过一段30cm长的水龙带接头,干管末端为与主管道一致的凹槽,可通过一个卡箍迅速与主管道连接。预留的3-5个支管,拧上水龙带,打开阀门就可以实现3-5个不同区域快速供水。0031 一个工程随着楼层施工进度每层循环使用,工程使用完毕可再次用于其他工程的相同地方,一次投入,长期见效,多次使用效益明显。关键是拆卸、安装方便,一个工人一只扳手(不再需要氧气切割和焊机)几分钟之内即可完成拆卸、组装和供水;支管预留的水龙带接头解决了建筑施工时模板未拆除几层的供水困难,为高层施工和消防提供了便利。0032 关于本方案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参照下表。
14、:0033 0034 0035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0036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说 明 书CN 204026010 U4/4页6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说 明 书CN 204026010 U1/1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601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