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绿化排水袜子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化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绿化排水袜子结构。
背景技术
排水板一般用于种植屋面,现有的排水板,是在聚合物片材上形成实心或杯状凸起,杯状凸起的杯口在凸起的反方向,凸起一般向上,凸起之间的空间构成排水通道。凸起向下时,凸起之间打孔,水穿过该孔,再从凸起之间的空间流走。
现有技术中利用排水板进行的排水系统,就是单纯的将若干排水板水平平铺在屋面上,上面再铺盖一层过滤布,过滤布上再铺盖绿化土,这样渗下来的污水只能从屋面的侧边排出,且排水效果也不好,更容易造成屋面的渗潮,影响房屋结构。且上述结构只能进行水平铺设,遇到需要垂直的排水结构时,就无法实现排水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将新型排水板和土工布现结合,进行包裹或粘贴处理,形成一体结构后可大大增加排水效率和排水效果,可普遍适用于高速公路、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场合进行排水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的新型绿化排水袜子结构。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绿化排水袜子结构,包括排水板以及隔离布,所述隔离布设在所述排水板的外侧,所述排水板的正、反面分别设有与排水板一体成型的若干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为立体结构,且一端部为开口结构,另一端部为封闭结构,使得所述排水板双面均为凹凸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布包裹在所述排水板的外侧或粘贴在所述排水板的正、反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布包裹在所述排水板的外侧时,其包裹层数至少为两层。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布采用丙纶土工布。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布采用三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设有高耐候性特殊处理层、玻璃纤维毡中间层以及聚氯乙烯衬层。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板和排水槽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的高度范围为8-20mm,孔径为5-10mm。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板上同一面相邻两排水槽之间的间距小于、大于或等于单个排水槽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板的耐热性达到90℃,耐寒性达到-60℃。其拉伸强度大于40N/cm,拉断伸长率大于25%,抗压强度大于300kPa,撕裂强度大于100N,穿刺强度大于300N。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采用圆柱体或锥形体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绿化排水袜子结构,将新型排水板和土工布现结合,进行包裹或粘贴处理,形成一体结构后可大大增加排水效率和排水效果,可普遍适用于高速公路、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场合进行排水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单排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绿化排水袜子结构,该结构同一面相邻两排水槽2之间的间距等于单个排水槽的孔径,包括排水板1以及隔离布,所述隔离布设在所述排水板1的外侧,所述排水板1的正、反面分别设有与排水板1一体成型的若干排水槽2,所述排水槽2为立体结构,且一端部为开口结构,另一端部为封闭结构,使得所述排水板1双面均为凹凸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布包裹在所述排水板1的外侧或粘贴在所述排水板1的正、反面上;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布包裹在所述排水板1的外侧时,其包裹层数至少为两层。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布采用丙纶土工布。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布采用三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设有高耐候性特殊处理层、玻璃纤维毡中间层以及聚氯乙烯衬层。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板1和排水槽2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2的高度范围为8-20mm,孔径为5-10mm。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板1的耐热性达到90℃,耐寒性达到-60℃。其拉伸强度大于40N/cm,拉断伸长率大于25%,抗压强度大于300kPa,撕裂强度大于100N,穿刺强度大于300N。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2采用圆柱体或锥形体结构。
图2所示为单排结构示意图,可见正、反面的排水槽依次上下间隔分布。
图3所示为俯视图。实现为正面排水槽,虚线为反面排水槽。
图4和图5是另一种排水袜子结构,该结构同一面相邻两排水槽2之间的间距大于单个排水槽的孔径,即相邻两排水槽之间的间距更大。
当然,还有一种结构是同一面相邻两排水槽2之间的间距小于单个排水槽的孔径,即相邻两排水槽之间是错开分布的,这样更有利于充分利用排水板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绿化排水袜子结构,将新型排水板和土工布现结合,进行包裹或粘贴处理,形成一体结构后可大大增加排水效率和排水效果,可普遍适用于高速公路、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场合进行排水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