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屏柜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屏柜,涉及电力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力及通信领域,大量使用机架式屏柜,所有设备都安装于机架式屏柜内,屏柜前门安装门锁,可以通过钥匙锁止,防止未授权的人打开屏柜。
当前屏柜大量采用MS828柜锁,该柜锁重量适中,操作简单。该类型柜锁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从外观上判断屏柜是否锁止,也无法给当地或者远方监控后台发信号告知柜锁的状态是打开还是锁止。目前也有在柜锁上增加通讯芯片,提供RS485接口,通过通讯的方式告知监控后台柜锁状态的,但是采用这种方式,柜锁的成本增加太多,且站所当地需要增加规约接入的设备,加大了变电站或者通讯机房的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屏柜,在增加较少投资的情况下,满足了监视柜门是否锁上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屏柜,包括柜体和柜锁,在所述柜体前门设置第一行程开关,在所述柜锁上设置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均包括输出触点;第一行程开关通过柜门的开闭实现开关的触发动作,所述第二行程开关还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行程开关压板,用以实现开关的触发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柜体前门打开时,第一行程开关输出触点闭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柜锁的具体型号为MS828,所述柜锁的旋转把手底部拆除把手限位,旋转把手中部安装行程开关压板,锁体中部对应位置安装第二行程开关;
旋转把手按压下去的时候会自动弹起,旋转把手弹起时,第二行程开关输出触点闭合,在柜锁钥匙旋转到锁止位置的时候,旋转把手不会弹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输出触点和第二行程开关输出触点并联后接入测控设备,实时监控柜门闭锁的具体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区别与传统MS828锁无法从外观直接区别钥匙是否为锁止状态其无法上送状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柜锁,旋转把手只有压下或者弹起两种状态,旋转把手为压下状态时钥匙是锁止的,旋转把手为弹起状态时钥匙是解锁的,实际状态一目了然,且能上送锁止状态给当地监控后台,给工程现场的调试和维护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标准MS828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后的MS828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后的柜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程开关的接点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柜锁锁止状态示意图;
其中:1.锁连杆、2.锁体、3.行程开关压板、4.旋转把手、5.锁芯、6.锁芯舌头、7.第二行程开关、8.锁芯舌头限位、9.第二行程开关输出触点、10.旋转把手限位、11.第一行程开关、12.第二行程开关输出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标准MS828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锁连杆1、锁体2、旋转把手4、锁芯5、锁芯舌头6、锁芯舌头限位8和旋转把手限位1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包括柜体和柜锁,在所述柜体前门设置第一行程开关,在所述柜锁上设置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均包括输出触点;第一行程开关通过柜门的开闭实现开关的触发动作,所述第二行程开关还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行程开关压板,用以实现开关的触发动作。
所述柜体前门打开时,第一行程开关输出触点闭合,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后的柜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后的MS828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取消了旋转把手限位10,增加设置了第二行程开关7和行程开关压板3,所述第二行程开关还包括第二行程开关输出触点9。旋转把手4压下的时候,会带动行程开关压板3按压第二行程开关7,导致第二行程开关输出触点9断开,这个时候通过钥匙锁止,则接点一直打开,告知当前的状态为屏柜柜门锁止状态,如果钥匙没有锁止,则通过锁体本身的弹簧,旋转把手4会弹起,行程开关压板3也会弹起,第二行程开关输出触点9导通,因此只有钥匙锁止柜锁的时候接点才会导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柜锁锁止状态示意图如图5所示。
屏柜柜门上还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11,柜门关闭的时候第一行程开关输出触点12断开,告知当前的状态为柜门关闭,柜门打开的时候第一行程开关输出触点12导通,告知当前的状态为柜门打开。将第一行程开关输出触点12和第二行程开关输出触点9并联后接入当地测控或者综保等设备,可以向当地监控或者远方监控实时反馈屏柜柜门是否锁好的状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程开关的接点示意图如图4所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