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抑制干细胞因子的生成和释放、用于改善瘙痒、皮肤粗糙或皮肤敏感 或用于增白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该活性成分通过抑制干细胞因子(以下称为“SCF”)的生成和/或释放而显示改善瘙痒、皮肤粗糙或皮肤敏感的效果或者皮肤增白的效果,还涉及含有这些活性成分、用于瘙痒、皮肤粗糙、皮肤敏感和/或皮肤增白的药物。
背景技术
各种治疗剂、皮肤外用制剂、化妆品等通常被用于改善瘙痒、皮肤粗糙或皮肤敏感或用于增白皮肤。作为具有改善瘙痒、皮肤粗糙或皮肤敏感效果的常用药物或化妆品的活性成分,已使用抗炎剂或氨基酸、多糖、脂质等,以及具有抗炎效果或者高吸湿效果的各种动物或植物提取物,因为它们具有极佳的防止皮肤瘙痒、发炎或者角质层水分丧失的能力。作为显示增白效果的常用药物或化妆品的活性成分,已所用L-抗坏血酸、谷胱甘肽、曲酸、半胱氨酸、氢醌、胎盘提取物等,因为它们具有极佳的抑制黑色素生成从而防止皮肤斑点、雀斑等的能力。然而,所有它们的效果均不太令人满意,因此需要开发更优良的药物。
已知SCF(也称为“kit ligand”(KL)或肥大细胞生长因子(MCF))在皮肤斑点区等处加速表达,并且紫外照射可加速SCF的表达(L.H.Kligman等人,Photochem.Photobiol.63卷,No.2(1996)123-127页)。SCF是由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生成的一种蛋白。SCF的作用包括使未分化造血干细胞生长、促进生殖细胞的分化、促进肥大细胞的生长和促进色素细胞的生长(“生物科学术语库-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Yodosha出版社(1995),K.Miyazono和K.Sugamura编撰)。已知两种形式的SCF:膜结合形式(SCF-2)和分泌形式(SCF-1),后者在被蛋白酶剪切后自膜中释放。在与角质形成细胞或其它类型细胞结合地同时,SCF-2可与色素细胞上的SCF受体结合,从而激活色素细胞的生长,而SCF-1在其剪切部位被剪切并自细胞膜释放,然后与色素细胞或肥大细胞的SCF受体结合,导致色素细胞的生长激活或者肥大细胞的生长激活和脱粒作用(T.Kunisade等人,J.Exp.Med.187卷,No.10,(1998)1565-1573页)。SCF的生成异常与色素细胞的异常增殖相关,其导致黑色素的生成加速,并成为皮肤斑点、雀斑、皮肤变暗等的原因。其还与肥大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异常脱粒相关,导致化学调节剂如组胺、5-羟色胺和LTB4的释放加速(J.Grabbe等人,Arch.Dermatol.Res.(1984)287:78-84),并且成为导致瘙痒、皮肤粗糙、皮肤敏感和类似状况的原因。
由此可相信:有效抑制被认为是导致瘙痒、皮肤粗糙、皮肤敏感、皮肤斑点、雀斑等的直接原因的SCF的生成和释放的能力将导致全新的更有效的用于瘙痒、皮肤粗糙、皮肤敏感和/或皮肤增白等的药物,这在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具有这种抑制SCF生成和释放活性的物质或植物制剂的有效筛选方法尚不为人所知。T.Kunisada等人(Supra)已使用转基因小鼠通过动物实验检验了SCF对肥大细胞和色素细胞的作用。然而,由于这种动物实验的成本高且耗时,未能成为筛选广泛多样的植物制剂和药物的合适方法,因此需要开发可方便而经济地筛选具有抑制SCF生成和释放活性的活性成分和植物制剂的方法。
令人惊讶的是,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以例如干燥的方式刺激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可促进SCF的生成或释放,结果,成功地对能够有效抑制SCF生成和/或释放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有效的筛选。
【发明内容】
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模式,提供了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该活性成分通过抑制SCF的生成和/或释放而显示改善瘙痒、皮肤粗糙或皮肤敏感的效果或皮肤增白效果,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使表达SCF的细胞与供试成分接触,分析由细胞生成和/或释放的SCF的量,并选择可减少SCF生成和/或释放量的供试成分作为活性成分,其中使表达SCF的细胞受到刺激以促进SCF生成和/或释放。
根据该模式的一个方面,刺激为干燥刺激、紫外照射刺激或化学刺激,优选干燥刺激。
根据该模式的另一方面,筛选方法包括使表达SCF的细胞与供试成分接触,随后使细胞受到刺激,然后分析由细胞生成和/或释放的SCF的量并选择活性成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模式,提供了抑制SCF生成和/或释放的皮肤外用制剂,其包含一种或多种选自以下的成分:玫瑰提取物玫瑰水、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叶提取物、啤酒花提取物、山楂提取物、赤豆粉、白桦提取物、肉桂(cinnamon)提取物、丁香提取物、山金车(arnica)提取物、芍药提取物、来檬、小球藻提取物、白花春黄菊提取物、红茶提取物、桉树提取物、粉状苍术(cang zhu)提取物、粉状白术(bai zhu)提取物、粉状乌龙茶提取物、芒柄花(restharrow)提取物、茜草科钩藤(uncaria gambir)提取物、葡萄叶提取物、防风根提取物、桑树皮提取物、墙草(parietaria)提取物、安息香树(benzoin)提取物、甜叶菊(stevia)提取物、柏木提取物、菖蒲提取物、大豆提取物、中国猫爪草提取物、肥皂草提取物、蜀葵提取物、otogiriso(小连翘,Hypericum erectum)提取物和蒿属植物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模式,提供了用于瘙痒的皮肤外用制剂,其包含抑制SCF生成和/或释放的成分作为改善瘙痒的活性成分。
根据该模式的一个方面,改善瘙痒的活性成分是一种或多种选自以下的成分:啤酒花提取物、山楂提取物、赤豆粉、丁香提取物、白花春黄菊提取物、红茶提取物、桉树提取物、粉状苍术提取物、粉状白术提取物、粉状乌龙茶提取物、芒柄花提取物、防风根提取物、墙草提取物、安息香树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菖蒲提取物、中国猫爪草提取物、肥皂草提取物、蜀葵提取物和otogiriso(小连翘)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模式,提供了用于预防皮肤粗糙的皮肤外用制剂,其包含抑制SCF生成和/或释放的成分作为预防皮肤粗糙的活性成分。
根据该模式的一个方面,预防皮肤粗糙的活性成分为一种或多种选自如下的成分:山楂提取物、粉状苍术提取物、粉状白术提取物、芒柄花提取物、桑树皮提取物、墙草提取物、安息香树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柏木提取物、菖蒲提取物、中国猫爪草提取物、肥皂草提取物和蜀葵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种模式,提供了用于皮肤敏感的皮肤外用制剂,其包含抑制SCF生成和/或释放的成分作为改善皮肤敏感的活性成分。
根据该模式的一个方面,改善皮肤敏感的活性成分为一种或多种选自如下的成分:玫瑰提取物玫瑰水、大叶茶叶提取物、啤酒花提取物、山楂提取物、赤豆粉、白桦提取物、肉桂提取物、丁香提取物、小球藻提取物、红茶提取物、桉树提取物、粉状苍术提取物、粉状白术提取物、粉状乌龙茶提取物、芒柄花提取物、茜草科钩藤提取物、葡萄叶提取物、防风根提取物、桑树皮提取物、墙草提取物、安息香树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柏木提取物、菖蒲提取物、大豆提取物、中国猫爪草提取物、肥皂草提取物、蜀葵提取物、otogiriso(小连翘)提取物和蒿属植物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种模式,提供了用于皮肤增白的皮肤外用制剂,其包含抑制SCF生成和/或释放的成分作为皮肤增白活性成分。
根据该模式的一个方面,皮肤增白活性成分是一种或多种选自如下的成分:玫瑰提取物玫瑰水、芒柄花提取物、茜草科钩藤提取物、墙草提取物、安息香树提取物、肥皂草提取物、小球藻提取物和桉树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种模式,提供了改善瘙痒、皮肤粗糙或皮肤敏感或增白皮肤的方法,其包括将通过抑制SCF生成和/或释放而显示改善瘙痒、皮肤粗糙或皮肤敏感效果或皮肤增白效果的活性成分应用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表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种模式,提供了包含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应答紫外线刺激而在细胞内或细胞膜上表达SCF的成分的药物。
根据该模式的一个方面,这些成分是一种或多种选自如下的成分:玫瑰提取物玫瑰水、大叶茶叶提取物、啤酒花提取物、山楂提取物、赤豆粉、白桦提取物、肉桂提取物、丁香提取物、山金车提取物、芍药提取物、来檬、小球藻提取物、白花春黄菊提取物、红茶提取物、桉树提取物、粉状苍术提取物、粉状白术提取物、粉状乌龙茶提取物、芒柄花提取物、茜草科钩藤提取物、葡萄叶提取物、防风根提取物、桑树皮提取物、墙草提取物、安息香树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柏木提取物、菖蒲提取物、大豆提取物、中国猫爪草提取物、肥皂草提取物、蜀葵提取物、otogiriso(小连翘)提取物和蒿属植物提取物。
根据该模式的另一个方面,这些成分是赤豆粉、山金车提取物、芒柄花提取物和安息香树提取物。
以上提及模式的提取物通过下述方法得到并用于试验。
[1]通过常用方法以水作为溶剂提取若干小时,同时自室温加热至50℃后,得到蒿属植物、肉桂、赤豆粉、菖蒲和甜叶菊提取物。
[2]通过常用方法在室温下于作为溶剂的含水乙醇(30%乙醇)中浸泡和提取一周后,得到肥皂草、山楂、丁香、蜀葵、来檬、芍药、桉树、安息香树、柏木、乌龙茶、桑树皮、大豆和茜草科钩藤提取物。
[3]通过常用方法在作为溶剂的水或含水乙醇(30%乙醇)中提取5小时、同时加热(60℃)后,得到红茶提取物。
[4]通过常用方法在作为溶剂的80%或90%乙醇-水中在60℃下加热提取3小时或者90℃下加热提取2小时后,得到白桦、大叶茶叶、otogiriso、芒柄花、山金车、墙草、小球藻、玫瑰提取物玫瑰水、葡萄叶、啤酒花和白花春黄菊提取物。
附图简介
图1显示各种植物提取物对受到干燥刺激的细胞中的SCF的抑制。
图2显示各种植物提取物对受到干燥刺激的细胞中的SCF的抑制。
图3显示紫外线刺激下的细胞加速表达SCF。
图4显示化学刺激下的细胞加速表达SCF。
图5显示各种植物提取物对受到紫外线刺激的细胞中的SCF的抑制。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筛选通过抑制SCF生成和/或释放而显示改善瘙痒、皮肤粗糙或皮肤敏感效果或皮肤增白效果的活性成分的方法。该筛选方法的特征在于使表达SCF的细胞与供试成分接触,分析由细胞生成和/或释放的SCF的量,并选择可减少SCF生成和/或释放量的供试成分作为活性成分,其中使表达SCF的细胞受到刺激以促进SCF的生成和/或释放。
本发明人已发现:刺激,如使包括人角质形成细胞的皮肤细胞干燥,可导致细胞生成和/或释放SCF加速。因此,使细胞受到这种刺激可诱导SCF在这些细胞中的异常表达,导致出现瘙痒、皮肤粗糙、皮肤敏感和皮肤斑点、雀斑等。应用该知识,本发明人借助可促进SCF生成和/或释放的刺激加速了SCF的表达,同时允许抑制SCF生成和/或释放的供试成分作用于细胞,从而已成功地对有效抑制SCF生成和/或释放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有效的筛选。这种刺激包括干燥刺激以及其它类型的应激,如紫外照射刺激、热刺激(加热或冷却)、化学刺激(例如毛喉素或茶碱)、渗透刺激和氧化刺激。
根据本发明筛选方法的细胞刺激可以在使供试成分作用于细胞之前、期间或之后进行。优选在使供试成分作用于细胞之后,使细胞受到刺激。
更具体而言,筛选方法可以以例如以下方式进行:
(1)将生成SCF的细胞培养于合适的培养液中(例如在约25至37℃、优选在约37℃下培养几小时至几天、优选约72小时)。
(2)用合适的细胞培养液将供试成分稀释至所需浓度(例如0.0001%至0.01%)。
(3)将(1)的细胞培养液与上述稀释的供试成分交换并培养(例如在约25至37℃、优选在约37℃下培养几小时至几天、优选约24小时)。也可任选将具有相同活性的细胞制备于不含供试成分的培养基中,作为对照。
(4)使已被活性成分作用的细胞受到刺激。当刺激是干燥刺激时,除去细胞培养液的上清液并在干燥条件下进行培养。也可任选制备未刺激细胞,作为对照。
(5)将培养基加入经刺激的细胞中并进行培养(例如在约25至37℃、优选在约37℃下培养约30分钟至4小时、优选约2小时)。
(6)收集细胞上清液,分析SCF浓度并选择抑制SCF生成和/或释放的成分。
抑制一定量的SCF生成和/或释放的定义是加入供试成分使SCF的生成减少约25%,相比之下,仅加入培养基所得该值为100%。然而,所加入供试成分的浓度必须处于不导致明显细胞毒性(例如呼吸活性减小至约75%)的范围内。
所使用的生成SCF的细胞可以是人或其它哺乳动物细胞,并且例如它们可以是来自大鼠、小鼠、兔等的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它们优选为人角质形成细胞。
如上所述,刺激包括各种应激如干燥刺激、紫外照射刺激、热刺激(加热和冷却)、化学刺激(例如毛喉素和茶碱)、渗透刺激和氧化刺激等。对于干燥刺激,例如可如下使细胞受到干燥刺激:除去培养箱中的培养基,培养箱中气氛为约1至5%的CO2、湿度为约0到100%、温度为25至37℃,然后放置约15分钟至6小时、优选约1小时。对于紫外照射刺激,例如可通过在波长约290至320mm处、以10至60mJ/cm2进行紫外照射而刺激细胞。对于热刺激,例如可通过将细胞在气氛为1至5%的CO2、湿度约0至100%、温度为4至25℃或37至42℃的CO2培养箱中放置合适的时间如约5分钟至6小时、优选约1小时而对细胞进行刺激。
本发明的筛选方法优选在体外进行,但也可在体内进行。
SCF分析
根据本发明,对表达SCF的细胞生成和/或释放的SCF的分析优选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细胞释放入细胞培养液中的SCF或存在于破裂细胞或细胞膜部分中的SCF进行。待分析的SCF可以是从细胞膜中脱离并释放入细胞培养液中的分泌形式(SCF-1),或者是包含在细胞膜部分中的膜结合形式(SCF-2)。对于SCF分析方法,可以提及各种本技术领域中熟知的方法,如例如免疫分析方法,包括使用酶标记的ELISA分析法;使用放射性标记的RIA法;免疫浊度分析方法,其中根据抗体与抗原反应导致的混浊吸收的改变对抗原进行定量;和乳胶凝聚试验或红血球凝聚方法,其中根据抗原与抗体敏感化的乳胶珠或抗体敏感化的红血球的反应所形成凝聚的程度对抗原的量进行分析。免疫分析系统可以是竞争性或夹心分析系统。免疫分析也可以通过电泳、等电聚焦或色谱法如凝胶过滤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反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或Western印迹分析而完成。根据本发明,SCF分析优选通过ELISA完成。
上述免疫分析方法所使用的SCF特异性抗体可以是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但尤其优选单克隆抗体。制备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使用本发明的筛选方法,本发明人已发现:以下植物制剂可减少生成SCF的细胞生成SCF:
玫瑰提取物玫瑰水、大叶茶叶提取物、啤酒花提取物、山楂提取物、赤豆粉、白桦提取物、肉桂提取物、丁香提取物、山金车提取物、芍药提取物、来檬、小球藻提取物、白花春黄菊提取物、红茶提取物、桉树提取物、粉状苍术提取物、粉状白术提取物、粉状乌龙茶提取物、芒柄花提取物、茜草科钩藤提取物、葡萄叶提取物、防风根提取物、桑树皮提取物、墙草提取物、安息香树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柏木提取物、菖蒲提取物、大豆提取物、中国猫爪草提取物、肥皂草提取物、蜀葵提取物、otogiriso(小连翘)提取物和蒿属植物提取物。这些植物制剂的详细描述可见于NipponHanyou Keshouhin Genryoshu,第四版(Yakuji Nippo)。
上述植物制剂提取物是通过常用方法自天然植物材料得到,对提取方法没有限制,例如对于丁香提取物,可将10kg日本药典中所列的丁香干燥、细分,然后在50v/v%乙醇(根据日本化妆品成分标准制备,使用无水乙醇和纯化水)中浸泡24小时,并挤压分离得到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瘙痒、皮肤粗糙和皮肤敏感是由细胞释放的SCF与肥大细胞的SCF受体结合所诱导的皮肤症状。瘙痒通常意义上指皮肤或头皮发痒,可以提及例如由干燥、特应性皮炎和老年干燥病引起的瘙痒。皮肤粗糙通常意义上指皮肤退化状态,可以提及由瘙痒诱导的剥落或特应性皮炎导致的退化加重所致的皮肤粗糙,和干燥引起的皮肤粗糙。皮肤敏感指皮肤处于高度过敏性状态,并且表示对外部非特异性理化刺激如例如剥落、过热、出汗、阳光、衣物、增积物等或者对心理应激刺激活动过度的皮肤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增白效果”指的是黑色素过度生成所致的皮肤斑点、雀斑、皮肤发暗等的改善,所述黑色素过度生成是由于日灼、干燥和其它原因使细胞释放的SCF与色素细胞SCF受体的结合所致。
本发明的用于瘙痒、皮肤粗糙、皮肤敏感和皮肤增白的药物通常通过将上述抑制SCF生成/释放的活性成分加至水性溶剂如水或乙醇中使用。对抑制SCF生成/释放的成分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它们基于固体部分优选为0.00001至0.01wt%,且尤其为约0.0001至0.005wt%。当欲将本发明的药物制备成沐浴粉时,使用时通常将它们稀释至约100至1000倍,因此,对于这类目的,优选将含量规定在高浓度水平。优选低级醇作为上述水性溶剂,并且低级醇的含量可占本发明药物的20至80wt%、优选40至60%。
除了上述基本成分,本发明的用于瘙痒、皮肤粗糙、皮肤敏感和/或皮肤增白的药物也可视需要和情况而定含有常用于化妆品和医用皮肤外用制剂的成分,如其它皮肤增白剂、润湿剂、抗氧化剂、油性成分、紫外吸收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醇、粉状成分、色素、水性成分、水、各种皮肤营养物等。
根据药物的用途,也可以视情况而定含有金属螯合剂如EDTA二钠、EDTA三钠、柠檬酸钠、多聚磷酸钠、偏磷酸钠或葡萄糖酸,药物活性剂如咖啡因、单宁、维拉帕米、氨甲环酸及其衍生物、甘草提取物、甘草黄酮(glabridin)、榅桲果热水提取物、各种植物制剂、生育酚乙酸酯或甘草亭酸及其衍生物或盐,其它增白剂如维生素C、抗坏血酸磷酸镁、抗坏血酸葡糖苷、熊果甘(albutin)或曲酸,糖如葡萄糖、果糖、甘露糖、蔗糖或海藻糖,以及维生素A化合物如视黄酸、视黄醇、乙酸视黄醇酯、棕榈酸视黄醇酯等。
本发明的用于瘙痒、皮肤粗糙、皮肤敏感和皮肤增白的药物可以根据预计用途而采取任何形式,只要它们是化妆品、药物、准药物等外用制剂即可,实例包括通常用于皮肤外用制剂的形式,如例如化妆水、霜剂、乳剂、洗剂、涂敷剂(pack)、沐浴添加剂、软膏剂、洗发剂、生发剂、发用液剂、洗发香波、润丝、刺激头发或头发生长剂等。
实施例
现利用以下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
实验实施例1
分析经干燥刺激的角质形成细胞所释放的SCF并筛选抑制剂
使用市售可得的无血清培养基(Defined Keratinocyte-SFM,GibcoIndustries,Inc.)培养市售可得的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新生,CryoNHEK-Neo,Sanko Junyaku Co.,Ltd.)。将细胞以1×105个细胞/mL置于12孔微量培养板中并在约37℃培养约72小时至融合。
将用水或乙醇提取的图1和2中所示的各种植物提取物溶于70%乙醇,至2%w/v。
将每种供试植物提取物加至培养液中,终浓度为0.005%w/v,并在37℃下培养24小时。还培养了仅含乙醇(EtOH)的培养物,作为对照。为检查细胞活性,即为了测定供试植物提取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在最后2小时内将alamarBlueTM(Biosource International)以10%加入,并测量各上清液的荧光强度(激发:560nm,发射:590nm)。
通过完全除去上清液并在CO2培养箱中保持1小时进行干燥刺激。
然后加入培养基并在2小时后收集上清液。用市售可得的ELISA分析试剂盒(R&D Systems)对上清液中的SCF水平进行定量。
相对于未经干燥刺激的相同供试提取物,评价每种供试植物提取物抑制SCF水平的作用。
每种供试植物提取物的细胞毒性还通过使用alamarBlueTM的减少量作为指标进行了评价。
结果显示于图1和2。图1(a)和2(a)显示了加入每种植物提取物所引起的alamarBlueTM荧光强度的减少量,图1(b)和2(b)显示了自加入每种植物提取物并经干燥刺激的细胞培养基中游离SCF的量中减去加入每种植物提取物但未经干燥刺激的细胞培养基中游离SCF的量后所得的数值。从图1和2的结果清晰可见:与乙醇相比,植物提取物显著降低了培养液中的SCF水平,因此可有效抑制SCF的生成和/或释放。
实验实施例2
不同刺激所致的角质形成细胞膜上SCF的表达加速
将150万个角质形成细胞置于10cm平板上并培养72小时后,通过以下方法之一刺激细胞:(1)将培养基用PBS(-)替换,用UVB以20mJ/cm2照射培养物然后立即将PBS(-)用培养基替换,(2)加入毛喉素,或(3)加入茶碱。培养24小时后,收集细胞并将其分散于200μl 50mM磷酸盐缓冲液(pH7.8)+蛋白酶抑制剂溶液中,然后在4℃用超声破裂器破裂细胞5次,每次30秒。4℃下以10,000g离心20分钟后,将上清液以100,000g在4℃下进一步离心60分钟。将所得沉淀溶于100μl 25mM磷酸盐缓冲液(pH6.8)+0.1%Triton-X100溶液中,得到膜部分的蛋白提取物。溶液的蛋白含量通过成熟的方法测量,然后分析SCF的量以得到SCF/蛋白值。
结果显示于图3和4。这些图的结果清楚地表明:通过紫外刺激或使用毛喉素或茶碱的化学刺激对细胞进行刺激,加速了SCF在细胞内或细胞膜上的表达。
实验实施例3
分析经紫外线刺激的角质形成细胞膜上所表达的SCF并筛选抑制剂
将150万个角质形成细胞置于10cm平板上并培养72小时后,将培养基用PBS(-)替换,用UVB以20mJ/cm2照射培养物并立即将PBS(-)用培养基替换。加入待筛选的植物制剂并培养24小时后,收集细胞,然后将其分散于200μl 50mM磷酸盐缓冲液(pH7.8)+蛋白酶抑制剂溶液中,并在4℃下用超声破裂器破裂细胞5次,每次30秒。在4℃下以10,000g离心20分钟后,将上清液以100,000g在4℃下进一步离心60分钟。将所得沉淀溶于100μl 25mM磷酸盐缓冲液(pH6.8)+0.1%Triton-X100溶液中,得到膜部分的蛋白提取物。溶液的蛋白含量通过成熟的方法测量,然后分析SCF的量以得到SCF/蛋白值。将抑制剂定义为所加入供试植物制剂中那些使所述数值与仅加入溶剂相比时减少至25%或更低的植物制剂。
结果显示于图5。由该图的结果清楚地显示:与仅用紫外照射处理的细胞相比,用植物提取物处理的细胞显著地抑制了SCF的表达。
以下列出本发明的含植物提取物药物的不同制剂。
实施例1体霜
含量(份数,以重量计)
聚甲基硅氧烷 3
十甲基环戊硅氧烷 13
八甲基环丁硅氧烷 12
聚氧乙烯-聚甲基硅氧烷共聚物 1
乙醇 2
异丙醇 1
甘油 3
双丙甘醇 5
聚乙二醇6000 5
偏磷酸钠 0.05
DL-α-生育酚2-L-抗坏血酸磷酸二酯钾盐 0.1
乙酸DL-α-生育酚酯 0.1
咖啡因 0.1
茴香提取物 0.1
金缕梅(hamamelis)提取物 0.1
人参提取物 0.1
粉状苍术提取物 0.005
L-薄荷醇 适量
对羟基苯甲酸酯 适量
EDTA三钠 0.05
二吗啉代哒嗪 0.01
甲基二(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甲硅烷基异戊基
三甲氧基肉桂酸酯 0.1
黄色氧化铁 适量
钛酸钴 适量
二甲基二硬脂基铵锂蒙脱 1.5
聚乙烯醇 0.1
羟乙基纤维素 0.1
纯化水 补足
三甲基甲硅烷氧基肉桂酸 2
香料 适量
实施例2乳剂
含量(份数,以重量计)
聚甲基硅氧烷 2
二十二醇 1
木糖醇 1
鲨肝醇 0.5
甘油 5
1,3-丁二醇 7
赤藓醇 2
氢化油 3
角鲨烷 6
季戊四醇四(2-乙基己酸酯) 2
聚氧乙烯甘油异硬脂酸酯 1
聚氧乙烯甘油单硬脂酸酯 1
安息香树提取物 0.001
氢氧化钾 适量
六偏磷酸钠 0.05
苯氧基乙醇 适量
羧乙烯基聚合物 0.11
纯化水 补足
实施例3洗剂
含量(份数,以重量计)
甘油 2
1,3-丁二醇 4
赤藓醇 1
聚氧乙烯甲基葡糖苷 1
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 0.5
柠檬酸 0.02
柠檬酸钠 0.08
苯氧基乙醇 0.25
N-椰子油脂肪酸酰基L-精氨酸乙基
DL-吡咯烷酮羧酸酯 0.1
中国猫爪草提取物 0.0001
纯化水 补足
实施例4增白洗剂
含量(份数,以重量计)
乙醇 10
双丙甘醇 1
聚乙二醇1000 1
聚氧乙烯甲基葡糖苷 1
霍霍巴油 0.01
甘油三(2-乙基己酸酯) 0.1
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 0.2
聚二异硬脂酸甘油酯 0.15
N-硬脂酰基-L-谷氨酸钠 0.1
柠檬酸 0.04
柠檬酸钠 0.18
氢氧化钾 0.4
甘草酸二钾 0.1
精氨酸盐酸盐 0.1
L-抗坏血酸2-葡糖苷 2
黄花(golden)提取物 0.1
虎耳草提取物 0.1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0.12
野芝麻提取物 0.1
二丁基羟基甲苯 0.01
EDTA三钠 0.05
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基酯 0.01
肥皂草提取物 0.005
纯化水 补足
矿质水 3
香料 适量
实施例5加药面膜(treatment mask)
含量(份数,以重量计)
乙醇 10
1,3-丁二醇 6
聚乙二醇4000 2
橄榄油 1
全缘叶澳洲坚果 1
羟基硬脂酸植物甾醇酯 0.05
乳酸 0.05
乳酸钠溶液(50%) 0.2
L-抗坏血酸硫酸酯二钠盐 0.1
DL-α-生育酚2-L-抗坏血酸磷酸二酯钾盐 0.1
维生素E乙酸酯 0.1
鱼胶原 0.1
硫酸软骨素钠 0.1
对羟基苯甲酸酯 0.1
羧甲基纤维素钠 0.2
聚乙烯醇 12.5
凝血酸 1
粉状白术提取物 0.001
纯化水 补足
香料 适量
实施例6增白精华
含量(份数,以重量计)
凡士林 2
聚甲基硅氧烷 2
乙醇 5
二十二醇 0.5
鲨肝醇 0.2
甘油 7
1,3-丁二醇 5
聚乙二醇20000 0.5
霍霍巴油 3
角鲨烷 2
羟基硬脂酸胆甾醇酯 0.5
季戊四醇四(2-乙基己酸酯) 1
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 1
氢氧化钾 0.1
焦亚硫酸钠 0.01
六偏磷酸钠 0.05
硬脂基甘草酸酯 0.1
泛醇乙基醚 0.1
熊果甘 7
生育酚乙酸酯 0.1
透明质酸钠 0.05
桉树提取物 0.001
对羟基苯甲酸酯 适量
EDTA三钠 0.05
4-叔-丁基-4’-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 0.1
甘油二对甲氧基肉桂酸单-2-乙基己酸酯 0.1
黄色氧化铁 适量
黄原胶 0.1
羧乙烯基聚合物 0.2
纯化水 补足
实施例7用于瘙痒的沐浴添加剂
含量(份数,以重量计)
液体石蜡 35
聚乙二醇 20
角鲨烷 5
2-乙基己酸十六醇酯 5
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 5
柠檬酸 0.1
柠檬酸钠 0.2
甘氨酸 0.5
透明质酸钠 0.3
苯氧基乙醇 0.5
墙草提取物 1
纯化水 补足
香料 适量
工业应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筛选抑制SCF生成和释放的植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