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楣亮窗的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门楣亮窗.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03266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1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4598.1

申请日:

1996.03.27

公开号:

CN1160806A

公开日:

1997.10.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E06B9/24

主分类号:

E06B9/24

申请人:

富士工芸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丸昭

地址:

日本岐阜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范明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由过去相同厚度的板材而易于制造更厚而有立体感的门楣亮窗的方法,以及由该法制造的门楣亮窗。将正背板面不平行的斜面板的厚的一侧,作为门楣亮窗顶边,斜面板是按照板材断面上的斜线进行切断,而切出形状大致相同的二块一组斜面板,然后雕刻二块一组的门楣亮窗,另外,所得的门楣亮窗的正面和背面各自向外突出部分的凸部,相应于雕刻前板面上的高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门楣亮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正背板面不平 行的斜面板雕刻出门楣亮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楣亮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斜面板的厚的一面作为顶边而雕刻出门楣亮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楣亮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斜面板是将要切出斜面板的板材,按照板材断面的斜的分割线 切断,切出二块一组的形状大致相同的斜面板,然后从该二块一组 的斜面板雕刻出二块一组的门楣亮窗。
4: 一种门楣亮窗,其特征在于,将正背板面不平行的斜面板 的厚的一侧作为门楣亮窗的顶边而雕刻出的门楣亮窗, 雕刻保留上述斜面板所形成的各种造形或背景图案等的部件部 分中的门楣亮窗的正面以及背面的各自向外突出的部件部分的凸部, 形成相应于雕刻前的板面上的高度。
5: 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楣亮窗,其特征在于,上述门楣亮窗是 在门楣亮窗的内框上设置突条的镶边的镶边门楣亮窗,该镶边是在 雕刻前的板面的对应高度上形成。

说明书


门楣亮窗的制造方法及由该 方法制造的门楣亮窗

    本发明涉及能够有效地使用材料的同时,易于制造具有立体而美感的门楣亮窗的制造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得的门楣亮窗。

    门楣亮窗一般其宽度约一草席长(大约180cm),它是在房间和房间之间界面的门上框上,以左右二块组合起来而安装地。

    大部分门楣亮窗是从木板雕刻出各种图案而形成的,这种板通称为门楣亮窗板,它是由杉木或扁柏切出的,与门楣亮窗大小大致相同的板而用作适宜的材料。另外,施加的图案大部分是传统的风景画或动植物画,通过“镂空雕刻”或者“无镂空雕刻”等而在门楣亮窗板的正背面上进行实施。    

    门楣亮窗是由二块组合安装的,只装配其中一块的情况实际上是不存的。因此,从原木切出门楣亮窗板时,首先要切出二块厚度的板材,然后将板材进而分割切开而成二块门楣亮窗板。如果一块一块地切出则有可能有碎板,但先切出板材,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另外,门楣亮窗,正背面越厚,则越有立体感,稳重感,而且能够雕刻精巧的图案,因而作为高级品而被使用,但这样的门楣亮窗的厚度决定于雕刻前的门楣亮窗板的板厚度。该板厚度对廉价品为1寸5分(约45mm)左右,随其厚度,以2寸、2寸5分、3寸(也即大约60mm、75mm、90mm)厚度而成为高级品。也有4寸(120mm)以上的极厚的门楣亮窗。

    即使是很薄的廉价品,人们也希望看起来稍厚,对此,在门楣亮窗的正背面上使雕刻的深度不同,把背面作成薄的而正面作成厚的,使之只从一面看起来像是高级品。

    另外,门楣亮窗是用普通的平板不必用特殊的方法而进行雕刻的,因此这种板面的真正的正面角度直接成为雕刻图案的真正的正面角度。但是,门楣亮窗是设置在比人的身高更高的位置上,也就是说从斜下方往上看,不能从真面角度处看门楣亮窗(的图案)。

    对此,最近在雕刻图案时,将每个造形物稍稍向下进行雕刻。例如,将植物的叶,岛的翼等,如图11的门楣亮窗断面所示那样,对于整体的加工以无障碍程度斜的向下进行雕刻。

    然而,即使采用了这类办法,雕刻斜的向下图案是有限的,不能充分满足在观看人方向上对门楣亮窗的要求。首先,虽然门楣亮窗板的板面是垂直面的,但各个造形物在垂直面上和向不同的斜的方向进行雕刻的操作是困难的。

    再有,若将门楣亮窗板作成厚的,可以使加工后的门楣亮窗变厚,但此时用相同的原木所制造的门楣亮窗的制品量就减少。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用和过去的相同厚度的板材,也能易于制造出比过去厚而且有立体感的门楣亮窗的制造方法,而且提供这类有优越厚度及立体感的,适于从下观看的门楣亮窗。

    在本发明中,门楣亮窗本身和过去一样纵向地装配的同时,主要着眼于将门楣亮窗的正背面斜地向下,为此,使雕刻前的门楣亮窗板不是用像过去那样的平板,而是使用正背板面不平行的斜面板而进行制造的。

    这样的斜面板由于板厚不均匀,其板本身有立体感。因此,由这类斜面板的门楣亮窗板制造门楣亮窗时,就能够容易地制造有立体感的门楣亮窗。取斜面的倾斜度大时,可以制造出立体感更强的门楣亮窗。

    另外,将斜面板厚的一面对应于门楣亮窗的顶边,使雕刻前的板面对应于斜的向下方向,由此尽管不是特别有意识,也能够容易雕刻出对应于板面方向的斜的向下的图案。另外,为此所用的板材,可按板材断面的斜的分割线切断,而切出二块一组的形状大致相同的斜面板。

    通过这种方法制造的门楣亮窗,门楣亮窗的正面侧以及背面侧的各自向外突出的部件部分的凸部,形成在雕刻前的斜面板的板面相对应的高度上,由此使图案向下方向。另外,这种方法适用于镶边的门楣亮窗,可以呈现更有趣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涉及的斜面板;在制造的门楣亮窗的安装位置关系上替换的配置情况,并表示雕刻前的斜面板的形状对于制造后的门楣亮窗形状的影响图。

    图2是表示从板材切出斜面板的斜的分割线,并说明在其后的门楣亮窗制作时如何使用切出的斜面板的图示。

    图3是表示从板材切出斜面板时的斜的分割线角度的各种变化而切出各种斜面板的图示。

    图4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斜面板的一例,将其在制造后的门楣亮窗的安装位置关系上替换的配置情况,并表示雕刻前的斜面板的如何影响制造后门楣亮窗的形状的图示。

    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设置镶边的门楣亮窗的斜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门楣亮窗的侧面图。

    图7是图5所示的门楣亮窗的X-X断面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门楣亮窗的造形物可向下,以及在斜面板上沿着板面雕刻时可以雕刻出自然向下的造形物情况的图示。

    图9是涉及本发明的门楣亮窗的又一断面图。

    图10是涉及另一门楣亮窗,该门楣亮窗的一面是斜的向下,另一面与过去的门楣亮窗同样地是正面的门楣亮窗,说明该门楣亮窗与雕刻时的板材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斜面板之间关系的图示。

    图11是说明过去的门楣亮窗中向下雕刻造形物的状态的图示。

    符号说明

    1门楣亮窗

    2作为门楣亮窗板的斜面板

    3顶边

    4板材

    5斜的分割线

    6材料部分

    7凸部

    8镶边

    10二块一组

    A厚的一侧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图示。图1是表示根据本申请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门楣亮窗1,装在门上框时如何被人们看到的情况。即,门楣亮窗板使用的正背面的板面2a、2b是不平行的斜面板2,并将该斜面板2的厚的一侧A作为门楣亮窗顶边3而雕刻出二块一组10的门楣亮窗,装在门上框时,斜面板2的排列如图1所示的外观形象。图2、图3是表示由板材4切出二块一组的斜面板2的斜的分割线5所示的断面图。另外,通过改变斜的分割线5的角度可以调整门楣亮窗1的风格。

    另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如图4所示,将斜面板2的厚的一侧A作成门楣亮窗左右的任一侧,它也能够雕刻出门楣亮窗。例如,将二块一组10的门楣亮窗,左右排列起来装配时,排列的二块组10的两端10a、10b上配置厚的一侧A、A,以及显出更有深度的风格。

    图5是本发明的门楣亮窗。有镶边8,其顶边8a高,而底边8b低,左右边8c,8c连结在其顶边和底边之间以呈斜状。该门楣亮窗的侧面如图6所示,呈倒梯形。另外所雕刻图案的部件部分,如图9所示那样,其门楣亮窗的正面和背面是各自向外突出的凸部7,它对应于雕刻前的板面2a、2b的高度。

    这种门楣亮窗1,在雕刻出建筑物、植物的枝叶、动物体形等各种造形物时,也只是沿着斜面雕刻,雕刻出如图8所示那样斜的向下的造形物9。另外,由于从下往上看门楣亮窗1,因而观察者的目光相对而言更集中在靠近顶边3,由于该顶边3的附近成为厚而深的门楣亮窗1,因而提高了观赏效果。相反,靠近底边的较薄的部分,成为门上框的阴影部分,是目光不大停留的部分,因此不妨碍。

    还有,并不只限于有镶边的门楣亮窗,如图9所示,也可适用于无镶边门楣亮窗,或者无镂空门楣亮窗,在此情况下就成为本发明的另一种门楣亮窗。

    另外,不需要将正背面同样进行雕刻,根据如图10所示的雕刻,也可以和过去同样地雕刻背面1b,使背面1b整体几乎呈垂直面状态,而只将表面1a向下雕刻而呈现厚的门楣亮窗。这样只将一面向下时,即使从相同板材4得到的门楣亮窗,与两面都向下的门楣亮窗比较,向下正面的厚度感增加而更加增加风趣。特别是,两面都呈现有厚度的廉价品是困难的,只表现出斜面板厚度不同的正面,所以用薄板材制造也可以得到过去所没有的有稳重感的正面。另一方面,用厚板材制造的高级品中实施这样的只把一面向下的工艺时,顶边变得非常厚,即使由3寸的门楣亮窗板雕刻,看上去好像是由4寸以上的门楣亮窗板雕刻的,具有相当的高级感。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特点是,使用正背板面不平行的斜面板雕刻出门楣亮窗。

    由此,整体地观赏门楣亮窗时,能够做到使门楣亮窗的一方到另一方的门楣亮窗的雕刻部分的高度不同,而能够制造有立体感的门楣亮窗。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点是,将上述斜面扳的厚的一侧作为门楣亮窗的顶边而雕刻出门楣亮窗。

    为此,只沿着斜面板的板面雕刻,可以雕刻出自然向下的门楣亮窗。

    本发明的又一个特点是,上述斜面板是将用于切出该斜面板的板材,按板材断面的斜的分割线切断而切成形状大致相同的二块一组的斜面板,并从该二块一组的斜面板雕刻出二块一组的门楣亮窗。

    为此,从与过去相同板厚的板材能够制造门楣亮窗的最大高度部分具有比过去更厚的门楣亮窗。

    本发明的再一个特点是将正背板面不平行的斜面板的厚的一侧,作为门楣亮窗的顶边而雕刻出的门楣亮窗,其中将上述斜面板雕刻保留以形成各种造形或背景图案等的部件部分,使形成的门楣亮窗的正面和背面各自向外突出的部件部分中的凸部,大致相当于雕刻前的板面的高度。

    为此,能够使雕刻出的部分的最大高度,从门楣亮窗的顶边沿到底边而不同,从整体观赏门楣亮窗时,可以得到门楣亮窗顶边沿到底边在高度方面的高低变化而成为有立体感的门楣亮窗。另外,由于门楣亮窗的正背面是斜地向下,适合于向上观看,并由于各个造形物也斜地向下,因而增加风趣。

    还有,由于造形物是这样斜的向下,污染灰尘少,这一点也保持了作为观赏的美感。

    根据本发明上述特点,上述门楣亮窗是在门楣亮窗的内框上设置有突条的镶边门楣亮窗,该镶边是在雕刻前的板面上形成大致相对应的高度。

    为此,加强该镶边的立体感。这是因为镶边和其他造形物不同,它形成连续的形状,因此明显地看出顶边和底边的高低。另外特别是顶边的镶边像遮檐那样较大地突出,从下朝上看时可以看到强调的突出的镶边的下面,给本发明带来很大的效果。

门楣亮窗的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门楣亮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门楣亮窗的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门楣亮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门楣亮窗的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门楣亮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门楣亮窗的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门楣亮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楣亮窗的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门楣亮窗.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由过去相同厚度的板材而易于制造更厚而有立体感的门楣亮窗的方法,以及由该法制造的门楣亮窗。将正背板面不平行的斜面板的厚的一侧,作为门楣亮窗顶边,斜面板是按照板材断面上的斜线进行切断,而切出形状大致相同的二块一组斜面板,然后雕刻二块一组的门楣亮窗,另外,所得的门楣亮窗的正面和背面各自向外突出部分的凸部,相应于雕刻前板面上的高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