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鱼帐篷.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553546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00521.9

申请日:

2014.09.01

公开号:

CN204081635U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5/34

主分类号:

E04H15/34

申请人:

杭州宏凯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生锐

地址: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大道丰岭路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代理人:

陈俊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钓鱼帐篷,包括支架系统和篷布,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支架系统包含有第一支架组、第二支架组和第三支架组,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架组,所述第三支架组由至少三根后撑杆组成,所述后撑杆呈放射状,所述后撑杆之间有一共同连接部,所述共同连接部高于所述第二支架组架杆的平面,所述第二支架组位于所述共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支架组之间。本实用新型在撑大了帐篷的内部空间同时保证了帐篷的牢固程度,顶部的斜坡构造更有利于排水,整个支架系统比现有的钓鱼帐篷使用支架更少,重量更轻。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钓鱼帐篷,包括支架系统和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包含有第一支架组、第二支架组和第三支架组,所述第一支架组的架杆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支架组的架杆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架组的触地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的触地端构成帐篷底角,所述第一支架组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通过至少一根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的顶部、第二支架组的顶部和所述横杆构成所述钓鱼帐篷的篷顶,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架组,所述第三支架组由至少三根后撑杆组成,所述后撑杆的一端部共同连接在一个共同连接部上,所述后撑杆相对于共同连接部呈放射状展开,所述共同连接部位于第二支架组架杆的平面远离第一支架组一侧,至少一根所述后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相连,至少两根所述后撑杆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篷布依附在所述支架系统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连接部高于任意三根所述后撑杆的远端所确定的平面,所述后撑杆在所述第二支架组和所述共同连接部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鱼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组由第一后撑杆、第二后撑杆、第三后撑杆和共同连接部组成,所述共同连接部为三通连接件,所述第一后撑杆、第二后撑杆和第三后撑杆共同固定在所述三通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后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二后撑杆和第三后撑杆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所述第一后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后撑杆和第三后撑杆的中垂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鱼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组的架杆为一对立杆与一对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互相斜向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鱼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组的架杆为一对立杆与一对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互相斜向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两根斜杆的固定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两根斜杆的固定连接部由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斜杆与立杆的固定连接部和同侧的所述第二支架组斜杆与立杆的固定连接部由横杆固定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钓鱼帐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是一种钓鱼帐篷。
背景技术
野钓,是指在野外的天然沟渠、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进行钓鱼。野钓的难度大于人工鱼池钓和竞技钓难度,它在台钓的基础上增加了包括选塘口、打窝子、观鱼星、找底调标等过程,对渔人的经验和技术要求都很高,而这也正是野钓的魅力所在。由于野钓经常需要在野外长期居住,少则两三天多则十天半个月,因此对于野钓爱好者来说,一个宽敞、牢固而且轻便的钓鱼帐篷才是理想的野钓选择。然而现有的钓鱼帐篷的设计往往存在以下缺陷:首先,还停留于旅行帐篷的设计思路,通常采用“金字塔式”或者“圆顶式”的结构,由两对对称的支架支起锥形或者是弧形的内部空间,这种设计虽然结构简单且轻便,但是但是内部空间小,不便于野钓者在里面直立活动,如果单纯延长支架长度,则在增大帐篷整体重量的同时帐篷的牢固程度反而会下降;其次如图1所示,现有不走旅行帐篷设计路线的钓鱼帐篷顶部常常会有积水,对帐篷有腐蚀作用,而且支架结构较多,非常笨重。另一方面,防灾救灾用的军用帐篷虽然满足了空间、牢固程度及排水的要求,却在轻便方面考虑有所不足。因此,足够大的空间、尽可能牢固的结构以及有效的排水与轻便性是在钓鱼帐篷设计中需要平衡与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内部空间大、结构牢固、便于排水且轻便的钓鱼帐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钓鱼帐篷,包括支架系统和篷布,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支架系统包含有第一支架组、第二支架组和第三支架组,所述第一支架组的架杆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支架组的架杆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架组的触地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的触地端构成帐篷底角,所述第一支架组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通过至少一根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的顶部、第二支架组的顶部和所述横杆构成所述钓鱼帐篷的篷顶,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架组,所述第三支架组由至少三根后撑杆组成,所述后撑杆的一端部共同连接在一个共同连 接部上,所述后撑杆相对于共同连接部呈放射状展开,所述共同连接部位于第二支架组架杆的平面远离第一支架组一侧,至少一根所述后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相连,至少两根所述后撑杆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篷布依附在所述支架系统上,第三支架组的设计在明显扩大帐篷内部空间的同时也保证了帐篷的牢固程度。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共同连接部高于所述任意三根所述后撑杆的远端所确定的平面,所述后撑杆在所述第二支架组和所述共同连接部之间,这一设计进一步扩大了帐篷的空间。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三支架组由第一后撑杆、第二后撑杆、第三后撑杆和共同连接部组成,所述共同连接部为三通连接件340,所述第一后撑杆、第二后撑杆和第三后撑杆共同固定在所述三通连接件340上,所述第一后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二后撑杆和第三后撑杆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所述第一后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后撑杆和第三后撑杆的中垂面上,三根后撑杆的设置为衡帐篷空间、重量和牢固程度的最佳组合。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支架组的架杆为一对立杆与一对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互相斜向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支架组的架杆为一对立杆与一对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互相斜向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立杆与斜杆的设置使得整个钓鱼帐篷顶部外形看起来更像江南常见的房顶,帐篷顶部的斜坡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排水。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支架组两根斜杆的固定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两根斜杆的固定连接部由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斜杆与立杆的固定连接部和同侧的所述第二支架组斜杆与立杆的固定连接部由横杆固定连接,三根横杆的设置为平衡帐篷重量和牢固程度的最佳组合。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第二支架组上设置的第三支架组,在撑大了帐篷的内部空间同时保证了帐篷的牢固程度;2、顶部的斜坡构造更有利于排水;3、整个支架系统比现有的钓鱼帐篷使用支架更少,重量更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钓鱼帐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三通连接件340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第一支架组10、斜杆11、斜杆连接部111、立杆12、交界部121、第二支架组20、横杆21、第三支架组30、第一后撑杆31、第二后撑杆32、第三后撑杆33、共同连接部34、三通连接件340、第一接口341、第二接口342、第三接口343、独立横杆344、第四后撑杆35、篷布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2至4所示,本实施例由第一支架组10、斜杆11、斜杆连接部111、立杆12、交界部121、第二支架组20、横杆21、第三支架组30、第一后撑杆31、第二后撑杆32、第三后撑杆33、共同连接部34、三通连接件340、第一接口341、第二接口342、第三接口343和篷布40组成。
如图2所示,第一支架组10和第二支架组20均由一对斜杆11和一对立杆12组成,两个支架组各自的斜杆11与立杆12处于同一平面上,各支架组上的两根斜杆11互成钝角,第一支架组10和第二支架组20之间用横杆21固定连接,三根横杆21分别平行设置在第一支架组10和第二支架组20各自的斜杆连接部111、斜杆11与立杆12的交界部121上,以上构成帐篷的顶部支架;第一支架组10立杆12的近地端与第二支架组20立杆12的近地端构成帐篷底脚,为了增大空间,第一支架组10和第二支架组20由顶部开始向外侧倾斜5°到30°。
为了进一步增大内部空间并保证牢固程度,还设置了第三支架组30。第三支架组30由第一后撑杆31、第二后撑杆32、第三后撑杆33和共同连接部34组成,第一后撑杆31远地端连接在第二支架组20的顶部,第一后撑杆31近地端和第二后撑杆32远地端、第三后撑杆33远地端一起连接在共同连接部34上。共同连接部34略高于第一后撑杆31、第二后撑杆32和第三后撑杆33的远端所确定的平面,第一后撑杆31、第二后撑杆32和第三后撑杆33设置在第二支架 组20和共同连接部34之间。
立杆12近地端、第二后撑杆32近地端以及第三后撑杆33近地端与地面的加固筋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共同连接部34为三通连接件340,其上设置有第一接口341、第二接口342和第三接口343,第一后撑杆31嵌套在第一接口341内,第二后撑杆32、第三后撑杆33分别由螺栓固定在第二接口342和第三接口343内,第二后撑杆32和第三后撑杆33之间角度由第二后撑杆32近地端和第三后撑杆33近地端所固定的位置决定。
篷布40套在整个支架系统上,篷布40主体位于支架系统的下方。整个帐篷的支架系统由14根架杆构成,比现有的钓鱼帐篷的19根架杆少了近三分之一,重量上更为轻便,空间上也更大能够容纳两张单人床,同时排水效果明显。
实施例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由第一支架组10、斜杆11、斜杆连接部111、立杆12、交界部121、第二支架组20、横杆21、第三支架组30、第一后撑杆31、第二后撑杆32、第三后撑杆33、三通连接件340、第一接口341、第二接口342、第三接口343、独立横杆344、第四后撑杆35和篷布40组成。
本实施例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三支架组30由第一后撑杆31、第二后撑杆32、第三后撑杆33、第四后撑杆35、一根独立横杆344和两个三通连接件340组成,共同连接部为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三通连接件340的独立横杆344。两个三通连接件340的第一接口341套在独立横杆344两端。
第一后撑杆31和第二后撑杆32的远地端与同侧第二支架组20的交界部121相连,第一后撑杆31和第二后撑杆32的近地端与分别与同侧的第二接口342相连,第三后撑杆33和第四后撑杆35的远地端分别与同侧的第三接口343相连,第三后撑杆33和第四后撑杆35的近地端分别与对应的地面的加固筋固定连接。相较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虽然多了两根架杆,但与考虑到空间有所增加,但也是一种较佳实施方案。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钓鱼帐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钓鱼帐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钓鱼帐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钓鱼帐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钓鱼帐篷.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1635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CN204081635U(21)申请号 201420500521.9(22)申请日 2014.09.01E04H 15/34(2006.01)(73)专利权人杭州宏凯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地址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大道丰岭路28号(72)发明人郑生锐(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代理人陈俊志(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钓鱼帐篷(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钓鱼帐篷,包括支架系统和篷布,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支架系统包含有第一支架组、第二支架组和第三支架组,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与。

2、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架组,所述第三支架组由至少三根后撑杆组成,所述后撑杆呈放射状,所述后撑杆之间有一共同连接部,所述共同连接部高于所述第二支架组架杆的平面,所述第二支架组位于所述共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支架组之间。本实用新型在撑大了帐篷的内部空间同时保证了帐篷的牢固程度,顶部的斜坡构造更有利于排水,整个支架系统比现有的钓鱼帐篷使用支架更少,重量更轻。(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1635 UCN 204081635 U1/1页21.一种钓鱼帐篷。

3、,包括支架系统和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包含有第一支架组、第二支架组和第三支架组,所述第一支架组的架杆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支架组的架杆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架组的触地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的触地端构成帐篷底角,所述第一支架组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通过至少一根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的顶部、第二支架组的顶部和所述横杆构成所述钓鱼帐篷的篷顶,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架组,所述第三支架组由至少三根后撑杆组成,所述后撑杆的一端部共同连接在一个共同连接部上,所述后撑杆相对于共同连接部呈放射状展开,所述共同连接部位于第二支架组架杆的平面远离第一支架组一侧,至少一根所述。

4、后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相连,至少两根所述后撑杆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篷布依附在所述支架系统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连接部高于任意三根所述后撑杆的远端所确定的平面,所述后撑杆在所述第二支架组和所述共同连接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鱼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组由第一后撑杆、第二后撑杆、第三后撑杆和共同连接部组成,所述共同连接部为三通连接件,所述第一后撑杆、第二后撑杆和第三后撑杆共同固定在所述三通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后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二后撑杆和第三后撑杆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所述第一后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后撑杆和第三后撑杆的。

5、中垂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鱼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组的架杆为一对立杆与一对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互相斜向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鱼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组的架杆为一对立杆与一对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互相斜向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两根斜杆的固定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两根斜杆的固定连接部由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斜杆与立杆的固定连接部和同侧的所述第二支架组斜杆与立杆的固定连接部由横杆固定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816。

6、35 U1/4页3一种钓鱼帐篷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是一种钓鱼帐篷。背景技术0002 野钓,是指在野外的天然沟渠、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进行钓鱼。野钓的难度大于人工鱼池钓和竞技钓难度,它在台钓的基础上增加了包括选塘口、打窝子、观鱼星、找底调标等过程,对渔人的经验和技术要求都很高,而这也正是野钓的魅力所在。由于野钓经常需要在野外长期居住,少则两三天多则十天半个月,因此对于野钓爱好者来说,一个宽敞、牢固而且轻便的钓鱼帐篷才是理想的野钓选择。然而现有的钓鱼帐篷的设计往往存在以下缺陷:首先,还停留于旅行帐篷的设计思路,通常采用“金字塔式”或者“圆顶式”的结构,由两对对称的支架支起。

7、锥形或者是弧形的内部空间,这种设计虽然结构简单且轻便,但是但是内部空间小,不便于野钓者在里面直立活动,如果单纯延长支架长度,则在增大帐篷整体重量的同时帐篷的牢固程度反而会下降;其次如图1所示,现有不走旅行帐篷设计路线的钓鱼帐篷顶部常常会有积水,对帐篷有腐蚀作用,而且支架结构较多,非常笨重。另一方面,防灾救灾用的军用帐篷虽然满足了空间、牢固程度及排水的要求,却在轻便方面考虑有所不足。因此,足够大的空间、尽可能牢固的结构以及有效的排水与轻便性是在钓鱼帐篷设计中需要平衡与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内部空间大、结构牢固、便于排水且轻便的钓鱼帐篷。。

8、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钓鱼帐篷,包括支架系统和篷布,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支架系统包含有第一支架组、第二支架组和第三支架组,所述第一支架组的架杆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支架组的架杆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架组的触地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的触地端构成帐篷底角,所述第一支架组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通过至少一根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的顶部、第二支架组的顶部和所述横杆构成所述钓鱼帐篷的篷顶,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架组,所述第三支架组由至少三根后撑杆组成,所述后撑杆的一端部共同连接在一个共同连接部上,所述后撑杆相对于共同连接部呈放射状展开,所。

9、述共同连接部位于第二支架组架杆的平面远离第一支架组一侧,至少一根所述后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相连,至少两根所述后撑杆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篷布依附在所述支架系统上,第三支架组的设计在明显扩大帐篷内部空间的同时也保证了帐篷的牢固程度。0005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共同连接部高于所述任意三根所述后撑杆的远端所确定的平面,所述后撑杆在所述第二支架组和所述共同连接部之间,这一设计进一步扩大了帐篷的空间。0006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三支架组由第一后撑杆、第二后撑杆、第三后撑杆说 明 书CN 204081635 U2/4页4和共同连接部组成,所述共同连接部为三通连接件340,所述第一后撑。

10、杆、第二后撑杆和第三后撑杆共同固定在所述三通连接件340上,所述第一后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二后撑杆和第三后撑杆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所述第一后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后撑杆和第三后撑杆的中垂面上,三根后撑杆的设置为衡帐篷空间、重量和牢固程度的最佳组合。0007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支架组的架杆为一对立杆与一对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互相斜向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0008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支架组的架杆为一对立杆与一对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互相斜向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立杆与斜杆的设置使得整个钓鱼帐篷顶部外形看起来。

11、更像江南常见的房顶,帐篷顶部的斜坡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排水。0009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支架组两根斜杆的固定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两根斜杆的固定连接部由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斜杆与立杆的固定连接部和同侧的所述第二支架组斜杆与立杆的固定连接部由横杆固定连接,三根横杆的设置为平衡帐篷重量和牢固程度的最佳组合。0010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第二支架组上设置的第三支架组,在撑大了帐篷的内部空间同时保证了帐篷的牢固程度;2、顶部的斜坡构造更有利于排水;3、整个支架系统比现有的钓鱼帐篷使用支架更少,重量更轻。附图说明001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

12、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2 图1为现有的钓鱼帐篷结构示意图。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三通连接件340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0017 标号说明:第一支架组10、斜杆11、斜杆连接部111、立杆12、交界部121、第二支架组20、横杆21、第三支架组30、第一后撑杆31、第。

13、二后撑杆32、第三后撑杆33、共同连接部34、三通连接件340、第一接口341、第二接口342、第三接口343、独立横杆344、第四后撑杆35、篷布40。具体实施方式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0019 实施例1:如图2至4所示,本实施例由第一支架组10、斜杆11、斜杆连接部111、立杆12、交界部121、第二支架组20、横杆21、第三支架组30、第一后撑杆31、第二后撑杆说 明 书CN 204081635 U3/4页532、第三后撑杆33、共同连接部34、三通连接件340、第一接口341、第二接口34。

14、2、第三接口343和篷布40组成。0020 如图2所示,第一支架组10和第二支架组20均由一对斜杆11和一对立杆12组成,两个支架组各自的斜杆11与立杆12处于同一平面上,各支架组上的两根斜杆11互成钝角,第一支架组10和第二支架组20之间用横杆21固定连接,三根横杆21分别平行设置在第一支架组10和第二支架组20各自的斜杆连接部111、斜杆11与立杆12的交界部121上,以上构成帐篷的顶部支架;第一支架组10立杆12的近地端与第二支架组20立杆12的近地端构成帐篷底脚,为了增大空间,第一支架组10和第二支架组20由顶部开始向外侧倾斜5到30。0021 为了进一步增大内部空间并保证牢固程度,还。

15、设置了第三支架组30。第三支架组30由第一后撑杆31、第二后撑杆32、第三后撑杆33和共同连接部34组成,第一后撑杆31远地端连接在第二支架组20的顶部,第一后撑杆31近地端和第二后撑杆32远地端、第三后撑杆33远地端一起连接在共同连接部34上。共同连接部34略高于第一后撑杆31、第二后撑杆32和第三后撑杆33的远端所确定的平面,第一后撑杆31、第二后撑杆32和第三后撑杆33设置在第二支架组20和共同连接部34之间。0022 立杆12近地端、第二后撑杆32近地端以及第三后撑杆33近地端与地面的加固筋固定连接。0023 如图4所示,共同连接部34为三通连接件340,其上设置有第一接口341、第二。

16、接口342和第三接口343,第一后撑杆31嵌套在第一接口341内,第二后撑杆32、第三后撑杆33分别由螺栓固定在第二接口342和第三接口343内,第二后撑杆32和第三后撑杆33之间角度由第二后撑杆32近地端和第三后撑杆33近地端所固定的位置决定。0024 篷布40套在整个支架系统上,篷布40主体位于支架系统的下方。整个帐篷的支架系统由14根架杆构成,比现有的钓鱼帐篷的19根架杆少了近三分之一,重量上更为轻便,空间上也更大能够容纳两张单人床,同时排水效果明显。0025 实施例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由第一支架组10、斜杆11、斜杆连接部111、立杆12、交界部121、第二支架组20、横杆21、第。

17、三支架组30、第一后撑杆31、第二后撑杆32、第三后撑杆33、三通连接件340、第一接口341、第二接口342、第三接口343、独立横杆344、第四后撑杆35和篷布40组成。0026 本实施例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三支架组30由第一后撑杆31、第二后撑杆32、第三后撑杆33、第四后撑杆35、一根独立横杆344和两个三通连接件340组成,共同连接部为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三通连接件340的独立横杆344。两个三通连接件340的第一接口341套在独立横杆344两端。0027 第一后撑杆31和第二后撑杆32的远地端与同侧第二支架组20的交界部121相连,第一后撑杆31和第二后撑杆32的近地。

18、端与分别与同侧的第二接口342相连,第三后撑杆33和第四后撑杆35的远地端分别与同侧的第三接口343相连,第三后撑杆33和第四后撑杆35的近地端分别与对应的地面的加固筋固定连接。相较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虽然多了两根架杆,但与考虑到空间有所增加,但也是一种较佳实施方案。0028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说 明 书CN 204081635 U4/4页6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4081635 U1/3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1635 U2/3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1635 U3/3页9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1635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