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及其构成的中心管.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552912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0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78673.2

申请日:

2016.05.24

公开号:

CN205618118U

公开日:

2016.10.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B23/00

主分类号:

E21B23/00

申请人:

苏州思科高普管道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瀚澜; 刘书豪; 唐勇; 李军民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竹园路20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代理人:

王记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及其构成的中心管,包括丢手环体,丢手环体包括设置有内螺纹的连接段A、设置有内螺纹的连接段B以及连接连接段A和连接段B的薄弱段,还包括收球环,收球环的一端与连接段B的外表面链接,收球环的另一端位于连接段A的轴向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在中心管的管体或丢手环上设置收球环,堵塞球攀上收球环后,缩短了堵塞球与中心管的内孔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堵塞球顺利进入中心管,避免中心管的端部阻挡堵塞球进入中心管的情况发生。

权利要求书

1.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丢手环体(1),丢手环体(1)包括设置有内螺纹的连接段A(101)、设置有内螺纹的连接段B(102)以及连接连接段A(101)和连接段B(102)的薄弱段(103),还包括收球环(2),收球环(2)的一端与连接段B(102)的外表面链接,收球环(2)的另一端位于连接段A(101)的轴向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A(101)的端部设置有凸起(104),凸起(104)的外径大于所述收球环(2)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球环(2)通过铆钉(3)与所述连接段B(10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B(102)上设置有沉孔(105),所述铆钉(3)将所述收球环(2)固定于沉孔(105)中。5.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构成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4)和收球环(2),收球环(2)的一端固定在管体(4)的外表面上,收球环(2)的另一端凸出于管体(4)的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构成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球环(2)包括大直径段(201)和与大直径段(201)连接的小直径段(202),小直径段(202)固定在所述管体(4)的外表面上,大直径段(201)的内表面与所述管体(4)的外表面之间构成丢手环容纳空间(5)。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构成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球环(2)通过铆钉(3)与所述管体(4)的外表面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构成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4)上设置有沉孔(401),所述铆钉(3)将所述收球环(2)固定于沉孔(401)中。

说明书

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及其构成的中心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和矿物开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及中心管。

背景技术

在油气或矿物开采过程中,需要对井道进行封堵。当前井下封堵通常采用堵塞装置进行。例如公开号为“203626672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堵塞装置包括中心管和设置于中心管上的锚定结构、密封结构和丢手装置。将堵塞装置投入井下预定位置后,通过挤压使锚定结构锚入井壁中实现堵塞装置的固定,同时锚定结构挤压密封结构使密封结构在径向方向上膨胀从而让密封结构紧贴井壁实现密封,从而完成座封过程。在座封完成后,需要进行打压,即向井道中通入高压液体,堵塞装置将高压液体密封至井道前段。

为了实现密封高压液体的功能,现有的堵塞装置的中心管的中心孔中设置有密封段,在油气产出阶段,通过钻头钻通中心孔,油气即可通过堵塞装置流出。但是这种方式需要进行钻孔作业,工序复杂。

另一种现有的堵塞装置的中心管的中心孔为通孔,在打压前,向井道中投入堵塞球,在打压时,井道中的高压液体使得堵塞球紧贴于中心管的端部,对中心孔进行封堵。在油气产出阶段,油气通过中心管对堵塞球施压,使堵塞球脱离中心管,从而在避免钻孔作业的情况下,实现油气的自动产出。但是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如图1所示,当堵塞装置在水平井道中工作时,投入堵塞球6后,堵塞球6通过井道7的底部滚向中心管8,如果中心管8的内壁高度较高,那么堵塞球6将无法越过中心管的端部进入中心管8的中心孔中,导致堵塞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水平井道中,可以使堵塞球顺利进入井下堵塞装置的中心管中的丢手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在水平井道中,可以使堵塞球顺利进入的中心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包括丢手环体,丢手环体包括设置有内螺纹的连接段A、设置有内螺纹的连接段B以及连接连接段A和连接段B的薄弱段,还包括收球环,收球环的一端与连接段B的外表面链接,收球环的另一端位于连接段A的轴向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设置一收球环,在座封时,丢手环在薄弱段处被拉断,连接段A脱离丢手环,收球环露出,收球环的端部凸出于中心管的端部。由于收球环的外径大于中心管的外径,堵塞球移动至收球环位置处后,收球环起台阶作用,堵塞球攀上收球环,然后再进入中心管中实现封堵。设置收球环,堵塞球攀上收球环后,缩短了堵塞球与中心管的内孔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堵塞球顺利进入中心管,避免中心管的端部阻挡堵塞球进入中心管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A的端部设置有凸起,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收球环的外径。

设置凸起,可以对收球环进行防护,防止在下井过程中收球环与井道摩擦而卷曲或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收球环通过铆钉与所述连接段B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B上设置有沉孔,所述铆钉将所述收球环固定于沉孔中。

设置沉孔,铆钉固定在沉孔中,有利于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径向直径,节约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构成的中心管,包括管体和收球环,收球环的一端固定在管体的外表面上,收球环的另一端凸出于管体的端部。

堵塞球移动至收球环位置处后,收球环起台阶作用,堵塞球攀上收球环,然后再进入管体中实现封堵。设置收球环,堵塞球攀上收球环后,缩短了堵塞球与管体的内孔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堵塞球顺利进入管体,避免管体的端部阻挡堵塞球进入管体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收球环包括大直径段和与大直径段连接的小直径段,小直径段固定在所述管体的外表面上,大直径段的内表面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之间构成丢手环容纳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收球环通过铆钉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上设置有沉孔,所述铆钉将所述收球环固定于沉孔中。

设置沉孔,铆钉固定在沉孔中,有利于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径向直径,节约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在中心管的管体或丢手环上设置收球环,堵塞球攀上收球环后,缩短了堵塞球与中心管的内孔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堵塞球顺利进入中心管,避免中心管的端部阻挡堵塞球进入中心管的情况发生;

2.在连接段A上设置凸起,可以对收球环进行防护,防止在下井过程中收球环与井道摩擦而卷曲或损坏;

3.设置沉孔,铆钉固定在沉孔中,有利于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径向直径,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现有的堵塞装置在打压时,堵塞球无法进入中心管的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丢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丢手环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管的工作状态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丢手环体,2-收球环,3-铆钉,4-管体,5-丢手环容纳空间,6-堵塞球,7-井道,8-中心管,9-锚定总成,10-密封总成,11-丢手环,101-连接段A,102-连接段B,103-薄弱段,104-凸起,105-沉孔,201-大直径段,202-小直径段,401-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及其构成的中心管,包括丢手环体1,丢手环体1包括设置有内螺纹的连接段A101、设置有内螺纹的连接段B102以及连接连接段A101和连接段B102的薄弱段103,还包括收球环2,收球环2的一端与连接段B102的外表面链接,收球环2的另一端位于连接段A101的轴向范围内。

如图4所示,本丢手环在工作时,连接段B102与中心管8前端螺纹连接,密封总成10设置于中心管8上,锚定总成9设置于密封总成10的左右两端。在座封时,液压缸的伸缩端与连接段A101连接,顶筒顶住位于左边的锚定总成9,液压缸的伸缩端收回,通过挤压使锚定总成9上的卡瓦锚入井道7内壁中实现堵塞装置的固定,同时锚定总成9挤压密封总成10使密封总成10在径向方向上膨胀从而让密封总成10紧贴井道7内壁实现密封。最终,丢手环在薄弱段103处被拉断,连接段A101脱离丢手环,收球环2露出,收球环2的端部凸出于中心管8的端部。在打压前,向井道7中投入堵塞球6。由于收球环2的外径大于中心管8的外径,堵塞球6移动至收球环2位置处后,收球环2起台阶作用,堵塞球6攀上收球环2,然后再进入中心管8中实现封堵。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连接段A101的端部设置有凸起104,凸起104的外径大于所述收球环2的外径。

设置凸起104,可以对收球环2进行防护,防止在下井过程中收球环2与井道7摩擦而卷曲或损坏。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收球环2:通过铆钉3与所述连接段B102连接。所述连接段B102上设置有沉孔105,所述铆钉3将所述收球环2固定于沉孔105中。

设置沉孔105,铆钉3固定在沉孔105中,有利于降低丢手环的径向直径,节约空间。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一种中心管,包括管体4和收球环2,收球环2的一端固定在管体4的外表面上,收球环2的另一端凸出于管体4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收球环2包括大直径段201和与大直径段201连接的小直径段202,小直径段202固定在所述管体4的外表面上,大直径段201的内表面与所述管体4的外表面之间构成丢手环容纳空间5。

如图5所示,在工作时,密封总成10设置于管体4上,锚定总成9设置于密封总成10的左右两端。丢手环11位于丢手环容纳空间5中并与管体4螺纹连接。在座封时,液压缸的伸缩端与丢手环11连接,顶筒顶住位于左边的锚定总成9,液压缸的伸缩端收回,通过挤压使锚定总成9上的卡瓦锚入井道7内壁中实现堵塞装置的固定,同时锚定总成9挤压密封总成10使密封总成10在径向方向上膨胀从而让密封总成10紧贴井道7内壁实现密封。最终,丢手环11被拉断。在打压前,向井道7中投入堵塞球6。由于收球环2的外径大于管体4的外径,堵塞球6移动至收球环2位置处后,收球环2起台阶作用,堵塞球6攀上收球环2,然后再进入管体4中实现封堵。

实施例5:

如图3所示,所述收球环2通过铆钉3与所述管体4的外表面连接。所述管体4上设置有沉孔401,所述铆钉3将所述收球环2固定于沉孔401中。

设置沉孔401,铆钉3固定在沉孔401中,有利于降低丢手环的径向直径,节约空间。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及其构成的中心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及其构成的中心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及其构成的中心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及其构成的中心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及其构成的中心管.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石油天然气井下堵塞装置的丢手环及其构成的中心管,包括丢手环体,丢手环体包括设置有内螺纹的连接段A、设置有内螺纹的连接段B以及连接连接段A和连接段B的薄弱段,还包括收球环,收球环的一端与连接段B的外表面链接,收球环的另一端位于连接段A的轴向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在中心管的管体或丢手环上设置收球环,堵塞球攀上收球环后,缩短了堵塞球与中心管的内孔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堵塞球顺利进入中心管,避免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