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方法、装置以及所使用的传送带.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55285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7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800894.7

申请日:

2003.02.26

公开号:

CN1545381A

公开日:

2004.11.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21C9/06申请日:20030226授权公告日:20071114终止日期:2014022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21C9/06

主分类号:

A21C9/06

申请人:

雷恩自动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冈泉宏幸; 山中广幸

地址:

日本枥木县

优先权:

2002.06.07 JP 167647/2002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戴建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成形带(17)所输送的带状连续外包材料(3)上放置连续内部材料(5)而实现的。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食品材料置于由成形带(17)运行时所产生的凹形空间中,该食品材料包括放置在带状外包材料(3)上的内部材料(5);利用推进装置(27,35)推进并连接成形带(17)的边,使得位于凹形空间内成形带(17)的部分(13)变成套管状,从而连接外包材料(3)的边缘(3A)。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成形带所输 送的连续的带状外包材料上放置连续的内部材料而实现的,其包括如 下步骤:将食品材料置于由成形带运行时所产生的凹形空间中,所述 的食品材料包括放置在带状外包材料上的内部材料;使用推进装置推 进并连接所述成形带的边,使得在凹形空间处的成形带变为套管状, 从而连接所述外包材料的边。
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形空间具 有一个由所述成形带所形成的U形横截面。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进装 置包括上推进部件和下推进部件,其中,所述的上推压件首先将成形 带的边进行挤压、连接,然后,所述的下推压件对紧邻所述成形带边 缘稍下的部位进行挤压。
4: 一种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一条连续的成形带; 在所述连续的成形带运行时,对其进行引导的上游导向辊及下游 导向辊; 一组位置低于所述上游导向辊及下游导向辊的挤压件,其用于挤 压及引导与所述成形带固定相连的导向带,使所述成形带变形,从而 产生凹形空间;以及 成形装置,其用于连接产生上述凹形空间的那部分连续成形带的 边缘,从而使该部分的成形带变成套管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形装置包 括将上述部分的连续成形带变成U形的成形件和引导件,以及将所 述U形部分的边进行推进及连接的推压件。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压件包括 推进及连接所述U形部分边缘的第一推压件,以及推压紧邻所述U 形部分边缘稍下的部位的第二推压件。
7: 一种用于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装置上的、作为连续传送带使 用的带具,该带具包括: 一条位于外面的成形带;以及 一条位于里面的、其中心部位与位于外面的成形带的中心部位相 连的基带。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里面的 基带比所述的位于外面的成形带窄。
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成形带 具有双层结构,其包括一个位于外面的连续成形带和一个位于里面 的、与所述成形带部分固定相连的连续导向带;所述的挤压件挤压位 于上游导向辊及下游导向辊之间的那部分连续导向带,从而使得相应 部分的成形带形成凹形空间。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里面的 连续导向带的中心部位固定在所述的位于外面的连续成形带的中心 部位。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形装置包 括一组组件,该组组件用于引导所述部分的连续成形带并使其成形为 套管状,而且该组组件能够摆动,使得彼此相互靠近或离开。
12: 一种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由双层带具 输送的连续带状外包材料上放置连续内部材料而实现的,所述双层带 具包括一条位于外面的成形带和一条内带,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 食品材料置于由所述双层带具运行时所产生的凹形空间中,所述的食 品材料包括放置在带状外包材料上的内部材料;使所述的位于外面的 成形带穿过套管状的空间,从而使所述内部材料被所述外包材料所包 裹。

说明书


一种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方法、装置以及所使用的传送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方法和装置,该棒状食品包含果酱或其它馅料等内部材料和一层包裹该内部材料的外包材料(如生面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该连续食品的传送带。

    现有技术

    日本特许8-242750 A(现有技术1)及日本特许2896503 B(现有技术2)公开了上述的方法、装置和传送带。

    在现有技术1中,连续的外包材料是带状的,放在水平运行的连续传送带上;而被外包材料所包裹的连续的内部材料是棒状的,放在带状外包材料的中央(宽度方向的中央)。然后,利用辊子使水平运行的连续传送带上部的两边向上弯起,从而使外包材料包裹了内部材料。

    在现有技术1中,水平运行的传送带是如此设置的:其上部地两边向上弯起,所以,传送带在其运行方向上要相当长,而且两边要承受巨大的张力,容易造成传送带寿命的缩短。

    现有技术2公开了一种包括一条位于传送带中央(宽度方向的中央)的V形皮带、一条基带及多条条状皮带的传送带,上述基带安装在V形皮带外围的,而且使该基带与上述V形皮带形成一个整体;上述多条条形皮带沿着传送带运行方向的轨迹,安装在上述基带的外围。使用这种传送带,条形皮带可以容易地向上弯曲,从而使得放置在传送带上的外包材料包卷内部材料。但是,这样的传送带结构复杂,而且,部分外包材料或所用的粉末或者二者可能陷在条形皮带之间,并停留在那里,这就要求经常对条形皮带进行清洗,比较麻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的问题和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法是将连续的内部材料放于被传送的、连续的带状外包材料上,从而生产出连续的棒状食品,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成形带运行时,将食品材料(包括带状外包材料上面的内部材料)置于成形带所限定的凹形(或槽)空间(或通道)上;使得成形带变成套管状,其两边相互连接起来,从而使带状外包材料卷成套管状,包裹内部材料。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利用推压方式或利用多个特制形状的导向成型件,将成形带的边压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2A是沿图1中切割线A-A的剖面视图。

    图2B是沿图1中切割线B-B的剖面视图。

    图2C是沿图1中切割线C-C的剖面视图。

    图2D是沿图1中切割线D-D的剖面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4A是对应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图2A的剖面图,其显示了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内部材料、外包材料以及传送带。

    图4B是对应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图2B的剖面图,其显示了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内部材料、外包材料以及传送带。

    图4C是对应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图2C的剖面图,其显示了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推压件如何使成形带的边缘相互连接。

    图4D是类似图4C的剖面图,其显示了推压件从成形带的边缘被移开。

    图5A是另一种传送带的剖面图,其可应用于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中。

    图5B也是图5A中传送带的剖面图,其显示了该传送带的导向件。

    图6A、6B和6C是另一种推压件的操作步骤剖面图。

    图7A、7B和7C是又一种推压件的操作步骤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的阐述。

    图1和图2(图2A-2D)显示的是本发明的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装置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图1中,装置1位于移送系统9(图右方)和一个用于切割所生产的连续棒状食品(图左方)的切割机(图中未标示)。移送系统9包括一个移送装置7,移送装置7上载有连续带状的外包材料3(如生面团)以及连续的棒状食品材料5(例如果酱或其它陷料),其中,上述连续带状外包材料3由一设备(图中未标示)专门供应,上述连续的棒状食品材料5由另一供应内部材料的设备(图中未标示)供应。棒状食品材料5是被外包材料3包裹的内部材料。

    如图1所示,装置1装有传送带17,其由连续的双层带构成,该双层带中一条是基带(内皮带)15,另一条是安装在内皮带15外表面上面或上方的成形带(外皮带)13。位于传送带17上游端(开始端)的第一导向辊19以及位于下游端(转向端)的第二导向辊21支撑并引导传送带17;而且,一组相互适当间隔开的中间辊23A、23B和23C安装在第一导向辊19和第二导向辊21之间。这些中间辊23A、23B和23C引导连续传送带17的下部。通过操纵一个控制马达(图中未标示),将食品材料(内部材料5及外包材料3)输送到左边(图1所示)。

    连续传送带17是这样安装的:利用合适的固定工具或粘合剂,将内皮带和外皮带的中部相互固定在一起。位于外边的成形带13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当该成形带13沿着与传送带17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使其两边相互连接起来,就可以变成套管状。

    在第一导向辊19和第二导向辊19之间安装一组辊子25(如4根辊子,见图1),该组辊子25的水平位置比辊子19、21的水平位置低,其作用是在连续内皮带的上表面位置处,对内皮带的上部进行压挤和导向。这些压挤辊子25可旋转地安装在传送带17两边的侧架(图中未标示)上。辊子25压挤内皮带15,因而其可通过连续内皮带15的中部(该部固定在外皮带13相应的中部位置上),使连续外皮带13上部的中部降低,从而在连续内皮带的上部形成了一个凹形(或槽)空间。

    在这个凹形空间中,由于压挤辊子25的作用,位于里面的基带15处于拉紧状态,但位于里面的成形带13两边的上表面没有受到压挤,因此可以比较容易地向上弯曲,无需施加很大的拉力。

    两对垂直的成形辊(27,27)可旋转地支撑在装于凹形空间两边的支架上。成形辊(27,27)位于两对压挤辊子(25,25)之间,其中,一对压挤辊(25,25)位于凹形空间的上游,另一对则位于下游。每一根成形辊27都有一个弯曲的外表面27G(如半圆的横截面),使得外皮带13在经过安装在凹形空间边上的成形辊27和27之间时,变形为套管状,从而使外包材料3包裹在内部材料5的周围。

    利用致动器,如气动致动器(图中未标示),可以将装载成形辊27的支架(图中未标示)左右摆动,使位于凹形空间边上的成形辊子(27,27)彼此紧密靠近(从而使外皮带13边与边之间的连接变得牢固),或者彼此离开。通过这些摆动,可以向外皮带13,进而向外包材料3重复地施加力,使外包材料3牢牢地包裹内部材料5,也使外包材料的边缘表面3A(图2C)相连起来。

    图2A-2D中示出了该装置的某些上述操作步骤。

    图2A显示了在切割线A-A所表示的位置、连续传送带17上运载的棒状内部材料5及带状外包材料3。当内部材料5及外包材料3运行到切割线B-B所表示的位置时,压挤辊(25,25)将内皮带15降低,而内皮带15又使外皮带13的中部降低,于是外皮带13上就形成了一条凹渠。

    在图2C中,当材料3和材料5运行到切割线C-C所表示的位置时,成形辊(27,27)横向地摆动,彼此靠近或离开,使外皮带13变成套管状并使外皮带13的两边相接。然后,如前所述,外包材料3包裹内部材料5,外包材料3的边缘表面3A相互啮合。接着,通过传送带如传送带9B(图3所示)将生产出的棒状(图2D)连续食品运走。

    现在结合图3和图4(图4A-AD)对第二种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另外,图5、图6、图7是一些可选则的实施例。在这些图(图3-7)中,相同或相似的组件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数字来表示。

    图3和图4所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装置1与图1和图2中所示的第一种实施例方式中的装置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使用成形辊28和推动装置29使外包材料3变成套管状,替代了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具有弯曲表面的成形辊27,其它组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一样,在此不作冗述。

    每一根成形辊28都有一个笔直的外表面,如图3和4B所示。因此,当图4A中所示的连续传送带17运行到凹槽通道时,压挤辊(25,25)、内皮带15和成形辊(28,28)将位于外面的成形带13弯曲成U形,如图4B所示。接着推压件35A、35B(最好是重复地或摆动地)推进并使外皮带13的边缘相接,而推压件35A、35B则(最好是摆动地且)倾斜地移动,使外皮带13的边缘相接。

    推动装置29包括推压件35A和35B,现对其结构进行简要介绍。

    推压件35A、35B这两对元件对称地安装在凹槽通道的两边,而且通过连接杆35A牢牢地安装在C形框架37A、37B上。位于凹槽通道一侧的C形框架37A与滑块41A相连,而位于另一侧的C形框架37B与滑块41B相连。滑块41A和41B对称地倾斜且可以分别在槽口39A和39B处滑动,这些槽口分别位于板31A和31B上。这些板通过杆30相连,从而构成框架33。

    可以利用伺服马达垂直移动致动器47,致动器47安装在板31A和31B之间。致动器47运作时,通过连接棒45和导向件43旋转曲柄件49,从而垂直地移动滑块41A、41B。由于滑块41A、41B向同一方向同步地倾斜移动,C形架37A、37B和推压件35A、35B也向同一方向同步地倾斜移动,如图3、图4C和图4D中的斜箭头所示。倾斜地施加到外包材料上的力可以使外包材料的边缘表面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由于内皮带15的宽度小于外成形带13的宽度,所以如果使用粉末,粉末也不会陷进内皮带和内皮带之间的空隙中。

    尽管在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双层的传送带,但也可以使用单层的传送带。在使用单层传送带的情况下,单层传送带位于辊子19和辊子21之间的部位的松紧度可以调节,并且,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成形辊27,或成形辊28及推动装置29安装在辊子19和辊子21之间。

    图5是连续传送带17的另外可选则的实施例。如图5A所示,固定于外成形带13上的内基带15比较窄,且形状为梯形。如图5B所示,可以用两个导向件25A而不是压挤辊25,将梯形的基带15引导到一个更低的位置;导向件25A的形状与基带15的形状互补。

    图6是图3和图4中所示推压件35A、35B的另外可选则的实施例。如图6A所示,推压件35A和35B各自有两个组件,一个为上推压件35U,一个为下推压件35L。下推压件35L位于板件35P的顶远端,而上推压件35U则位于板件35P上。上推压件35U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

    如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当成形带13变成U形时,推压件35A和35B靠近成形带13的边缘,从而将U形的成形带13变成套管状。在此过程中,上推压件(35U,35U)首先接触成形带13的边缘,然后,下推压件(35L,35L)接触成形带13边缘稍下的部位,如图6A、6B和6C所示。此结构的有利之处在于:因为是先将成形带13的边缘连接上,然后才将稍下的部位推合的,所以外包材料就不会从紧闭的套管状的成形带13中溢出了。

    图7是图6中上推压件35U的另外可选则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上推压件35U有两个组件,一个是位于远端的可以移动的组件35M,其后部连有弹簧S(如螺旋弹簧);一个是近端组件(无编号),其装载在板件35P上的。可移动的远端组件35M通过弹簧S与近端组件相连。如此的推压件结构和图6所示的推压件35A、35B起到同样的作用。

    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只是用于阐述本发明而已。本领域的熟练人员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完全可以作出其它的变化或改进。

一种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方法、装置以及所使用的传送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种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方法、装置以及所使用的传送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种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方法、装置以及所使用的传送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方法、装置以及所使用的传送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方法、装置以及所使用的传送带.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连续棒状食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成形带(17)所输送的带状连续外包材料(3)上放置连续内部材料(5)而实现的。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食品材料置于由成形带(17)运行时所产生的凹形空间中,该食品材料包括放置在带状外包材料(3)上的内部材料(5);利用推进装置(27,35)推进并连接成形带(17)的边,使得位于凹形空间内成形带(17)的部分(13)变成套管状,从而连接外包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焙烤;制作或处理面团的设备;焙烤用面团 〔1,8〕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