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552837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356561.X

申请日:

2016.04.26

公开号:

CN205604901U

公开日:

2016.09.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5B85/12(2014.01)I

主分类号:

E05B85/12

申请人:

湖北佳源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义生

地址:

438700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甘塘坳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属于骑车车门锁技术,包括固定座、锁止按钮、内拉手、及护罩,固定座上形成有第一固定件组和第二固定件组,第一固定件组上固定有锁止芯轴、第二固定件组上设有拉手轴,锁止按钮与锁止芯轴连接并延伸至护罩的控制孔内,内拉手一端可与拉手轴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护罩上的容置槽内;拉手轴上套设有一端固定于固定座上、另一端与内拉手连接的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第一固定件组和第二固定件组分别固定锁止芯轴和拉手轴,在锁止芯轴和拉手轴分别设置锁止按钮和拉手,通过锁止按钮控制锁芯的锁止和开启,通过拉手控制拉开锁芯实现汽车车门的开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广泛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包括用于固定于汽车车门上的固定座、用于控制汽车车门锁锁芯锁止或开启的锁止按钮、用于拉开汽车车门锁锁芯的内拉手、及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护罩之间形成一容置室,所述固定座垂直向容置室内延伸并分别形成第一固定件组和第二固定件组,所述第一固定件组上固定有一锁止芯轴、第二固定件组上设有拉手轴,所述锁止按钮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锁止芯轴上并延伸至所述护罩的控制孔内,所述内拉手一端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拉手轴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控制孔并延伸至所述护罩的容置槽内;其中,所述拉手轴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固定座上、另一端与所述内拉手连接并产生使内拉手远离复位弹簧一端向容置槽底部转动的弹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容置槽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内固定孔和外固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拉手的下边缘向固定座延伸并形成一沿内拉手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筋,靠近上边缘向固定座延伸形成一凸起,所述加强筋和所述凸起上同轴设置有用于套设于所述拉手轴上的第一固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相对复位弹簧一端向所述固定座延伸形成一内拉杆,所述内拉杆靠近固定座一端设有一拉孔。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按钮向所述固定座延伸形成两个相对称的支脚,两个所述支脚上同轴设置有用于套设于所述锁止芯轴上的第二固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按钮向所述固定座延伸形成一位于两个所述支脚之间的锁止拉杆,所述锁止拉杆相对所述固定座一端设有一锁止孔。

说明书

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门锁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是汽车车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到由车内对汽车车门的开关,但是现有的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不利于后续损坏后的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机构复杂、成本高、维修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包括用于固定于汽车车门上的固定座、用于控制汽车车门锁锁芯锁止或开启的锁止按钮、用于拉开汽车车门锁锁芯的内拉手、及护罩,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护罩之间形成一容置室,所述固定座垂直向容置室内延伸并分别形成第一固定件组和第二固定件组,所述第一固定件组上固定有一锁止芯轴、第二固定件组上设有拉手轴,所述锁止按钮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锁止芯轴上并延伸至所述护罩的控制孔内,所述内拉手一端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拉手轴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控制孔并延伸至所述护罩的容置槽内;其中,所述拉手轴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固定座上、另一端与所述内拉手连接并产生使内拉手远离复位弹簧一端向容置槽底部转动的弹力。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容置槽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内固定孔和外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内拉手的下边缘向固定座延伸并形成一沿内拉手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筋,靠近上边缘向固定座延伸形成一凸起,所述加强筋和所述凸起上同轴设置有用于套设于所述拉手轴上的第一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相对复位弹簧一端向所述固定座延伸形成一内拉杆,所述内拉杆靠近固定座一端设有一拉孔。

优选的,所述锁止按钮向所述固定座延伸形成两个相对称的支脚,两个所述支脚上同轴设置有用于套设于所述锁止芯轴上的第二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锁止按钮向所述固定座延伸形成一位于两个所述支脚之间的锁止拉杆,所述锁止拉杆相对所述固定座一端设有一锁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第一固定件组和第二固定件组分别固定锁止芯轴和拉手轴,在锁止芯轴和拉手轴分别设置锁止按钮和拉手,通过锁止按钮控制锁芯的锁止和开启,通过拉手控制拉开锁芯实现汽车车门的开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止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6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与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包括用于固定于汽车车门上的固定座1、用于控制汽车车门锁锁芯锁止或开启的锁止按钮2、用于拉开汽车车门锁锁芯的内拉手3、及护罩4,固定座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内固定孔11,可通过螺钉穿过内固定孔11将固定座1固定于汽车车门上。

其中,如图1~3所示,所述固定座1与所述护罩4之间形成一容置室,所述固定座1垂直向容置室内延伸并分别形成第一固定件组12和第二固定件组13,所述第一固定件组12上固定有一锁止芯轴5、第二固定件组13上设有拉手轴6,所述锁止按钮2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锁止芯轴5上并延伸至所述护罩4的控制孔41内,所述内拉手3一端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拉手轴6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控制孔41并延伸至所述护罩4的容置槽42内;其中,所述拉手轴6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一端固定于固定座1上、另一端与所述内拉手3连接并产生使内拉手3远离复位弹簧7一端向容置槽42底部转动的弹力。

具体的,一般锁止按钮2通过一软轴拉线与控制汽车车门锁的锁芯锁止的锁止部件连接,通过锁止按钮2相对锁止芯轴5转动一定角度并拉扯软轴拉线控制锁止部件锁止,使汽车车门锁锁死,避免汽车车门的随意开启,锁止部件可采用现有的常规锁止部件;当需要汽车车门锁处于开启状态时,即需要汽车车门处于能够打开的状态,将锁止按钮2再次回转上述角度,锁止部件自然解锁,锁止部件的锁止与开启为本领域常规技术,在此不作赘述。进一步的,可将锁止按钮2设置为两个档位,一个是锁芯锁止状态、另一个是解锁状态。

当锁止按钮2处于解锁状态时,可通过内拉手3拉开锁芯使汽车车门打开,内拉手3拉开锁芯的方式与上述锁止按钮2的控制方式基本相同,即通过一软轴拉线连接内拉手3与锁芯,其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而且,本实施例通过护罩4上设置一控制孔41,且锁止按钮2容置于控制孔41内,便于其操作,而通过靠近控制孔41还设置有一容置槽42,内拉手3可转动的固定于拉手轴6上并突出于控制孔41延伸至所述容置槽42内,通过容置槽42的设置使得内拉手3与护罩4外表面形成平滑面,增加内拉手开门的舒适性且能够避免汽车车门的误开。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护罩4的固定,本实施例在所述容置槽42上设置一外固定孔43,可将该外固定孔43设置于容置槽42的底部并与其中一个内固定孔11配合设置,从而能够通过一螺钉将护罩4和固定座1同时固定于车门上。

请参阅图4、图5,内拉手3为可转动的设于拉手轴6上,即内拉手3为一端铰接于固定座1上,由于内拉手3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会紧贴容置槽42底部,不便于内拉手3的向外拉扯,故本实施例所述内拉手3的下边缘向固定座1延伸并形成一沿内拉手3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筋31,靠近上边缘向固定座1延伸形成一凸起32,所述加强筋31和所述凸起32上同轴设置有用于套设于所述拉手轴6上的第一固定孔33,通过凸起32和加强筋31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内拉手3与固定座1的铰接,另一方便使得加强筋31抵接容置槽42底部,即内拉手3与容置槽42底部之间形成一便于手指进入的空隙,通过空隙便于手指拉扯内拉手3沿拉手轴6转动将汽车车门打开。

同时,为了增加内拉手3拉扯软轴拉线的距离,所述加强筋31相对复位弹簧7一端向所述固定座1延伸形成一内拉杆34,所述内拉杆34靠近固定座1一端设有一拉孔35,该拉孔35用于与软轴拉线连接,通过设置一内拉杆34,增加拉扯半径,使得内拉手3在相同转动弧度下软轴拉线被拉扯的长度更大,便于锁芯的拉开。而且,内拉杆34的长度大于凸起32的长度,以保证内拉手3旋转时内拉杆34具有较大的旋转半径。

相对应的请参阅图6、图7,所述锁止按钮2向所述固定座1延伸形成两个相对称的支脚21,两个所述支脚21上同轴设置有用于套设于所述锁止芯轴5上的第二固定孔22。而且,所述锁止按钮2向所述固定座1延伸形成一位于两个所述支脚21之间的锁止拉杆23,所述锁止拉杆23相对所述固定座1一端设有一锁止孔24。相对应的,锁止拉杆23的长度大于支脚21的长度。锁止按钮2上的支脚21、第二固定孔22、锁止拉杆23与内拉手3上的凸起32、第一固定孔33、内拉杆34的用途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详细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第一固定件组和第二固定件组分别固定锁止芯轴和拉手轴,在锁止芯轴和拉手轴分别设置锁止按钮和拉手,通过锁止按钮控制锁芯的锁止和开启,通过拉手控制拉开锁芯实现汽车车门的开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广泛应用。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车门锁内开拉手总成,属于骑车车门锁技术,包括固定座、锁止按钮、内拉手、及护罩,固定座上形成有第一固定件组和第二固定件组,第一固定件组上固定有锁止芯轴、第二固定件组上设有拉手轴,锁止按钮与锁止芯轴连接并延伸至护罩的控制孔内,内拉手一端可与拉手轴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护罩上的容置槽内;拉手轴上套设有一端固定于固定座上、另一端与内拉手连接的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第一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