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551139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97814.3

申请日:

2014.10.16

公开号:

CN204081451U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G 5/08申请日:20141016授权公告日:20150107终止日期:20151016|||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G 5/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薛居嵩变更后权利人:四川信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610299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升花月中街9号4单元6号变更后权利人:646208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计生办底楼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杨勇 王昌健 陈潇 潘禹林 尹微 赵鑫 罗福鹏 李君臣 杨启兵 卿明长 林峰 杨厚谊 杜艳 李秀清 邓清元登记生效日:20150123|||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G 5/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邢国表变更后权利人:薛居嵩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5700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丹峰西路156号变更后权利人:610299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升花月中街9号4单元6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杨勇 王昌健 陈潇 潘禹林 尹微 赵鑫 罗福鹏 李君臣 杨启兵 卿明长 林峰 杨厚谊 杜艳 李秀清 邓清元登记生效日:20150112|||授权

IPC分类号:

E04G5/08

主分类号:

E04G5/08

申请人:

邢国表

发明人:

邢国表

地址:

315700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丹峰西路15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包括:一踏板本体,其具有一顶壁与二侧壁,二侧壁分别垂直连接于顶壁两侧,踏板本体的二端各至少设有二挂勾;二底缘部,分别由二侧壁底端各向内延伸形成;以及至少一增强件,具有一主体和二底板部,主体具有一上壁与二立壁,二底板部分别连接二立壁的底端,各底板部二端沿主体纵向分别向外凸伸以形成一延伸部;增强件安装于踏板本体内,主体的纵向与踏板本体的纵向相垂直,增强件的上壁与踏板本体的顶壁的底面相接触,增强件通过延伸部分别连接于踏板本体的二底缘部。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踏板本体的断面厚度,以及提高踏板本体的抗挠曲性能,有效降低踏板受压变形的情况发生。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踏板本体,其具有一顶壁与二侧壁,所述二侧壁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顶壁两侧,所述踏板本体的二端各至少设有二挂勾;二底缘部,分别由所述二侧壁底端各向内延伸形成;以及至少一增强件,具有一主体和二底板部,所述主体具有一上壁与二立壁,所述二立壁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上壁两侧,所述二底板部分别连接所述二立壁的底端,各所述底板部二端沿所述主体纵向分别向外凸伸以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增强件安装于所述踏板本体内,所述主体的纵向与所述踏板本体的纵向相垂直,所述增强件的上壁与所述踏板本体的顶壁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增强件通过所述延伸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二底缘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本体的底缘部包括一向内延伸的底段、以及由所述底段向上翻折的一折段;所述增强件二端的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底缘部的底段的底面;所述增强件的主体二端贴靠于所述二底缘部的折段。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本体的顶壁沿其纵向朝下凸出至少二加强筋,所述增强件的主体在上壁凹设有至少二凹槽,以对应所述二加强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件的主体的二凹槽分别邻近所述主体纵向的二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本体的顶壁设有多个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通孔的孔缘向上延伸有一凸环。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
背景技术
一般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其建筑物的外墙壁施工必须搭建脚手架后工作人员才能进行施工。而一般脚手架搭建由两交叉状连接架分别连结两相对立架的两侧所组成,并在相对立架上的支撑杆间用踏板搭接,让工作人员可站在踏板上施工。
现有技术的踏板为直条状,当踏板长期受重力踩踏时,因此踏板结构强度不高,其踏板中间容易发生弯曲或断裂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脚手架踏板结构强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包括:一踏板本体,其具有一顶壁与二侧壁,所述二侧壁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顶壁两侧,所述踏板本体的二端各至少设有二挂勾;二底缘部,分别由所述二侧壁底端各向内延伸形成;以及至少一增强件,具有一主体和二底板部,所述主体具有一上壁与二立壁,所述二立壁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上壁两侧,所述二底板部分别连接所述二立壁的底端,各所述底板部二端沿所述主体纵向分别向外凸伸以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增强件安装于所述踏板本体内,所述主体的纵向与所述踏板本体的纵向相垂直,所述增强件的上壁与所述踏板本体的顶壁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增强件通过所述延伸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二底缘部。
所述踏板本体的底缘部包括一向内延伸的底段、以及由所述底段向上翻折的一折段;所述增强件二端的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底缘部的底段的底面;所述增强件的主体二端贴靠于所述二底缘部的折段。
所述踏板本体的顶壁沿其纵向朝下凸出至少二加强筋,所述增强件的主体在上壁凹设有至少二凹槽,以对应所述二加强筋。
所述增强件的主体的二凹槽分别邻近所述主体纵向的二端。
所述踏板本体的顶壁设有多个通孔。
各所述通孔的孔缘向上延伸有一凸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中,所述增强件沿纵向的二端贴靠至所述踏板本体二侧,且所述增强件的纵向与踏板本体的纵向相垂直,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所述增强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而能有效控制成本,又以增强件的上壁与踏板本体呈面支撑,以此来提高踏板本体的断面厚度,以及提高踏板本体的抗挠曲性能,有效降低踏板受压变形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的分解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 20,包括:一踏板本体30,其具有一顶壁31与二侧壁32,所述二侧壁32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顶壁31两侧,所述踏板本体30的二端各至少设有二挂勾42;二底缘部33,分别由所述二侧壁32底端各向内延伸形成;以及至少一增强件50,具有一主体51和二底板部52,所述主体51具有一上壁511与二立壁512,所述二立壁512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上壁511两侧,所述二底板部52分别连接所述二立壁512的底端,各所述底板部52二端沿所述主体51纵向分别向外凸伸以形成一延伸部54;所述增强件50安装于所述踏板本体30内,所述主体51的纵向与所述踏板本体20的纵向相垂直,所述增强件50的上壁511与所述踏板本体30的顶壁31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增强件50通过所述延伸部54分别连接于所述踏板本体30的所述二底缘部33。
所述踏板本体30的底缘部33包括一向内延伸的底段331、以及由所述底段331向上翻折的一折段332;所述增强件50二端的延伸部54连接于所述底缘部33的底段31的底面;所述增强件50的主体51二端贴靠于所述二底缘部33的折段332。
所述踏板本体30的顶壁31沿其纵向朝下凸出至少二加强筋34,所述增强件50的主体51在上壁511凹设有至少二凹槽53,以对应所述二加强筋34。
所述增强件50的主体51的二凹槽53分别邻近所述主体51纵向的二端。
所述踏板本体30的顶壁31设有多个通孔35。各所述通孔35的孔缘向上延伸有一凸环351,用以增加踩踏时的摩擦力。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中,所述增强件沿纵向的二端贴靠至所述踏板本体二侧,且所述增强件的纵向与踏板本体的纵向相垂直,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所述增强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而能有效控制成本,又以增强件的上壁与踏板本体呈面支撑,以此来提高踏板本体的断面厚度,以及提高踏板本体的抗挠曲性能,有效降低踏板受压变形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1451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CN204081451U(21)申请号 201420597814.3(22)申请日 2014.10.16E04G 5/08(2006.01)(73)专利权人邢国表地址 315700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丹峰西路156号(72)发明人邢国表(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包括:一踏板本体,其具有一顶壁与二侧壁,二侧壁分别垂直连接于顶壁两侧,踏板本体的二端各至少设有二挂勾;二底缘部,分别由二侧壁底端各向内延伸形成。

2、;以及至少一增强件,具有一主体和二底板部,主体具有一上壁与二立壁,二底板部分别连接二立壁的底端,各底板部二端沿主体纵向分别向外凸伸以形成一延伸部;增强件安装于踏板本体内,主体的纵向与踏板本体的纵向相垂直,增强件的上壁与踏板本体的顶壁的底面相接触,增强件通过延伸部分别连接于踏板本体的二底缘部。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踏板本体的断面厚度,以及提高踏板本体的抗挠曲性能,有效降低踏板受压变形的情况发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1451 UCN 204。

3、081451 U1/1页21.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踏板本体,其具有一顶壁与二侧壁,所述二侧壁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顶壁两侧,所述踏板本体的二端各至少设有二挂勾;二底缘部,分别由所述二侧壁底端各向内延伸形成;以及至少一增强件,具有一主体和二底板部,所述主体具有一上壁与二立壁,所述二立壁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上壁两侧,所述二底板部分别连接所述二立壁的底端,各所述底板部二端沿所述主体纵向分别向外凸伸以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增强件安装于所述踏板本体内,所述主体的纵向与所述踏板本体的纵向相垂直,所述增强件的上壁与所述踏板本体的顶壁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增强件通过所述延伸部分别连接。

4、于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二底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本体的底缘部包括一向内延伸的底段、以及由所述底段向上翻折的一折段;所述增强件二端的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底缘部的底段的底面;所述增强件的主体二端贴靠于所述二底缘部的折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本体的顶壁沿其纵向朝下凸出至少二加强筋,所述增强件的主体在上壁凹设有至少二凹槽,以对应所述二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件的主体的二凹槽分别邻近所述主体纵向的二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5、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本体的顶壁设有多个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通孔的孔缘向上延伸有一凸环。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81451 U1/2页3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背景技术0002 一般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其建筑物的外墙壁施工必须搭建脚手架后工作人员才能进行施工。而一般脚手架搭建由两交叉状连接架分别连结两相对立架的两侧所组成,并在相对立架上的支撑杆间用踏板搭接,让工作人员可站在踏。

6、板上施工。0003 现有技术的踏板为直条状,当踏板长期受重力踩踏时,因此踏板结构强度不高,其踏板中间容易发生弯曲或断裂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脚手架踏板结构强度低的问题。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包括:一踏板本体,其具有一顶壁与二侧壁,所述二侧壁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顶壁两侧,所述踏板本体的二端各至少设有二挂勾;二底缘部,分别由所述二侧壁底端各向内延伸形成;以及至少一增强件,具有一主体和二底板部,所述主体具有一上壁与二立。

7、壁,所述二立壁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上壁两侧,所述二底板部分别连接所述二立壁的底端,各所述底板部二端沿所述主体纵向分别向外凸伸以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增强件安装于所述踏板本体内,所述主体的纵向与所述踏板本体的纵向相垂直,所述增强件的上壁与所述踏板本体的顶壁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增强件通过所述延伸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二底缘部。0006 所述踏板本体的底缘部包括一向内延伸的底段、以及由所述底段向上翻折的一折段;所述增强件二端的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底缘部的底段的底面;所述增强件的主体二端贴靠于所述二底缘部的折段。0007 所述踏板本体的顶壁沿其纵向朝下凸出至少二加强筋,所述增强件的主体在上壁凹设有至少二凹。

8、槽,以对应所述二加强筋。0008 所述增强件的主体的二凹槽分别邻近所述主体纵向的二端。0009 所述踏板本体的顶壁设有多个通孔。0010 各所述通孔的孔缘向上延伸有一凸环。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0012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中,所述增强件沿纵向的二端贴靠至所述踏板本体二侧,且所述增强件的纵向与踏板本体的纵向相垂直,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所述增强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而能有效控制成本,又以增强件的上壁与踏板本体呈面支撑,以此来提高踏板本体的断面厚度,以及提高踏板本体的抗挠说 明 书CN 204081451 U2/2页4曲性能,有。

9、效降低踏板受压变形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的整体结构图。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的分解结构图。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强件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的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0018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20,包括:一踏板本体30,其具有一顶壁31与二侧壁32,所述二侧壁32分别。

10、垂直连接于所述顶壁31两侧,所述踏板本体30的二端各至少设有二挂勾42;二底缘部33,分别由所述二侧壁32底端各向内延伸形成;以及至少一增强件50,具有一主体51和二底板部52,所述主体51具有一上壁511与二立壁512,所述二立壁512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上壁511两侧,所述二底板部52分别连接所述二立壁512的底端,各所述底板部52二端沿所述主体51纵向分别向外凸伸以形成一延伸部54;所述增强件50安装于所述踏板本体30内,所述主体51的纵向与所述踏板本体20的纵向相垂直,所述增强件50的上壁511与所述踏板本体30的顶壁31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增强件50通过所述延伸部54分别连接于所述踏板本。

11、体30的所述二底缘部33。0019 所述踏板本体30的底缘部33包括一向内延伸的底段331、以及由所述底段331向上翻折的一折段332;所述增强件50二端的延伸部54连接于所述底缘部33的底段31的底面;所述增强件50的主体51二端贴靠于所述二底缘部33的折段332。0020 所述踏板本体30的顶壁31沿其纵向朝下凸出至少二加强筋34,所述增强件50的主体51在上壁511凹设有至少二凹槽53,以对应所述二加强筋34。0021 所述增强件50的主体51的二凹槽53分别邻近所述主体51纵向的二端。0022 所述踏板本体30的顶壁31设有多个通孔35。各所述通孔35的孔缘向上延伸有一凸环351,用以。

12、增加踩踏时的摩擦力。0023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增强结构的脚手架踏板,其中,所述增强件沿纵向的二端贴靠至所述踏板本体二侧,且所述增强件的纵向与踏板本体的纵向相垂直,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所述增强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而能有效控制成本,又以增强件的上壁与踏板本体呈面支撑,以此来提高踏板本体的断面厚度,以及提高踏板本体的抗挠曲性能,有效降低踏板受压变形的情况发生。0024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4081451 U1/3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1451 U2/3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1451 U3/3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1451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