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砌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态砌块.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0757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0757U(21)申请号 201420475862.5(22)申请日 2014.08.21E02B 3/14(2006.01)A01G 9/02(2006.01)(73)专利权人郭雪松地址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珠宝屯村东(72)发明人郭雪松 赵生成(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代理人刘洪勋(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生态砌块(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砌块。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砖体的侧面呈齿形壁设置,所述齿形壁上的。
2、凸齿与相邻的两凸齿之间的间隙适配,所述砖体上设置有齿形壁的侧面为三个,与原有的只有两个侧面设置成齿形壁的砌块相比,增大了砌块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当铺设在倾斜的护岸上时更不容易滑动,使整个墙体或底面的整体更加的稳固。另一个侧面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圆弧形的凹槽为施工铺砌或拆卸时提供手拿的部位,并且两块砌块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一面相对设置时,还可以形成一个椭圆形的土砂填充部或鱼巢空间部,增加了可用空间。各个侧面之间的过度角为圆角。圆角与原有的倒角相比,更不容易造成边角的损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0757 UCN 204000757 U1/1页21.一种生态砌块,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砖体的侧面呈齿形壁设置,所述齿形壁上的凸齿与相邻的两凸齿之间的间隙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上设置有齿形壁的侧面为三个,另一个侧面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各个侧面之间的过渡角为圆角;所述砖体为正方形,其上设置的通孔也为正方形,中心通孔侧面到砖体侧壁的最短距离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各个侧面之间的过渡角为圆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的边长为500mm,厚度为150mm。
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中心通孔的长为300mm,宽为28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中心通孔侧面到砖体侧壁的最短距离为75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上的圆弧形凹槽所在圆的半径为205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上设置有孔隙。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0757 U1/2页3一种生态砌块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环保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保证植物的定着和透水透气并保护岸坡稳定的生态砖。背景技术0002 中国专利申请一种生态砖,申请号:。
5、201320718101.3,提供了一种生态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空间部;砖体的侧面呈齿形壁设置,所述齿形壁上的凸齿与相邻的两凸齿之间的间隙适配;所述砖体上还设有凹弧状边缘;所述空间部为砖体中央部位的上下贯通的土砂填充部;或者所述空间部为砖体自中央部位到前方完全打开的鱼巢空间部。但是,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观察和测试等发现几个问题:第一,设置有自中央部位到前方完全打开的鱼巢空间部的砖体,由于砖体的一个侧面不是闭合的,砖体在运送、安装时,很容易断裂;另一方面,若不闭合侧面完全朝河道,其上部无法形成种植空间,其水土很容易流失;第二,砖体中间的贯通部位是不规则的,在制造的时候不是很。
6、方便,而且土砂填充部的直线边缘与其相连的侧面的过渡角比较尖,不够圆滑,这个部位的处理也比较浪费时间;第三,砖体侧面的过渡角都是倒角,在运送和安装时容易破损,特别是在运输和搬运时,块砖的倒角处相互碰撞就会导致砖体残缺。发明内容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不易破损的生态砖。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5 一种生态砌块,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砖体的侧面呈齿形壁设置,所述齿形壁上的凸齿与相邻的两凸齿之间的间隙适配,所述砖体上设置有齿形壁的侧面为三个,与原有的只有两个侧面设置成齿形壁的砌块相比,增大了砌块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当。
7、铺设在倾斜的护岸上时更不容易滑动,使整个墙体或底面的整体更加的稳固,同时完善了互锁结构,提高护岸的安全稳定性。另一个侧面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圆弧形的凹槽为施工铺砌或拆卸时提供手拿的部位,并且两块砌块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一面相对设置时,还可以形成一个椭圆形的种植土填充部,增加种植空间或鱼巢空间部,为河道水生、陆生植物提供了生长繁衍的环境。各个侧面之间的过渡角为圆角,圆角与原有的倒角相比,更不容易造成边角的的损坏。块体独特的工艺、生产技术、保证块体本身具有渗透作用,增减了水体的自洁功能,修复生态环境。相互啮合的齿结构,减缓了水流对堤岸的冲刷,整体更加有利于河道生态的修复和河岸边坡的稳定。所述砖体为正。
8、方形,其上设置的通孔也为正方形,中心通孔侧面到砖体侧壁的最短距离相同。与原有的不规则形的通孔比较,更容易制造,并且砌块的壁厚更均匀了,使结构更加的合理与稳固。土砂填充部空间更大了,为植物、水生物提供更大的附着点,形成土壤与生物、植物的生存空间及物质能量交换。土砂填充部更大了,与长度、宽度和厚度相同的砖体比较,重量更轻了,搬运时也更加的容 易。说 明 书CN 204000757 U2/2页4满足水土保持、防洪补枯和生态景观的需求。0006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各个侧面之间的过渡角为圆角。0007 优选的,所述砖体的边长为500mm,厚度为150mm。0008 优选的,所述砖体中心通孔的长为300m。
9、m,宽为280mm。0009 优选的,所述砖体中心通孔侧面到砖体侧壁的最短距离为75mm。0010 优选的,所述砖体上的圆弧形凹槽所在圆的半径为205mm。0011 优选的,所述砖体上设置有孔隙。附图说明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态砌块结构示意图;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态砌块一种拼接方式;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态砌块另一种拼接方式。0015 其中:1、砖体,2、齿形壁,3、通孔,4、凹槽。具体实施方式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0017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砖体1,砖体1为正方形,在砖体1上设。
10、有上下贯穿的正方形通孔3,砖体1的三个侧面呈齿形壁2设置,所述齿形壁2上的凸齿与相邻的两凸齿之间的间隙适配,与原有的只有两个侧面设置成齿形壁2的砌块相比,增大了砌块与土壤的接 触面积,当铺设在倾斜的护岸上时更不容易滑动,使整个墙体或底面的整体更加的稳固。另一个侧面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4,圆弧形的凹槽4为施工铺砌或拆卸时提供手拿的部位,并且两块砌块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4一面相对设置时,还可以形成一个椭圆形的土砂填充部或鱼巢空间部(如图3),增加了可用空间。各个侧面之间的过渡角为圆角。圆角与原有的倒角相比,更不容易造成边角的损坏。说 明 书CN 204000757 U1/1页5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075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