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剂.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54138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07726.1

申请日:

2002.03.07

公开号:

CN1499962A

公开日:

2004.05.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9/70; A61K47/32; A61K31/48; A61K31/216

主分类号:

A61K9/70; A61K47/32; A61K31/48; A61K31/216

申请人:

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发明人:

立石哲郎; 寺原孝明; 肥后成人

地址:

日本佐贺县

优先权:

2001.03.07 JP 063767/20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剂,其具有支撑体和配置在该支撑体上的含有粘附基质及药物的粘合剂层,粘附基质含有分子中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和橡胶系高分子,该贴剂的药物透皮性与制剂物性这二者都十分高。因此根据本发明,在透皮肤给药时可充分高水平地且稳定地获得给药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贴剂,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体和配置在该支撑体上的含有粘 附基质及药物的粘合剂层,前述粘附基质含有分子中实质上不具有羧基 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和橡胶系高分子。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剂,其特征在于前述丙烯酸系高分子选自: 含有从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双丙酮丙烯酰胺及二甲基丙烯 酸四乙二醇酯中选出的至少1种的聚丙烯酸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 嵌段共聚物, 丙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 二醇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共聚物E, 以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1种。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剂,其特征在于前述丙烯酸系高分子选自丙 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 共聚物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1种。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剂,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系高分子选自苯乙 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丁 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硅橡胶中的至少1种。
5: 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剂,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系高分子选自苯乙 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聚异丁烯中的至少1种。
6: 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剂,其特征在于前述丙烯酸系高分子选自丙 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 共聚物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1种,前述橡胶 系高分子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7: 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剂,其特征在于前述药剂选自碱性药物及这 些药物药理上容许的盐中的至少1种。
8: 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剂,其特征在于前述药剂选自培高利特、培 高利特的药理上容许的盐、奥昔布宁及奥昔布宁的药理上容许的盐中的 至少1种。

说明书


贴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剂,更详细地讲,涉及使用丙烯酸系高分子和橡胶系高分子作为粘附基质的贴剂。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药物的给药法,已知有使用片剂、胶囊剂、糖浆剂等的口服法,但近年来在尝试使用贴剂透皮给与这些药物。使用贴剂的给药法不仅解决了口服法中的问题,而且由于具有减少给药次数,提高顺从性,容易给药或中止给药等优点,因此特别期待着作为治疗老人或小孩患者的给药法。

    但是,正常皮肤的角质层具有防止异物侵入体内的阻挡功能,通常用于贴剂的基质中所配合的药效成分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获得充分的透皮吸收。另外,角质层由于脂溶性高,一般药物的透过性明显降低。因此,使用贴剂从皮肤给药时,必须提高药物通过皮肤角质层的透皮吸收性。

    因此,正在研究含各种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吸收促进剂的组成或粘合剂成分的最佳化。尤其是关于贴剂的粘附基质,配合各种(粘附性)高分子、进行具有制剂物性或最佳药物溶解性之类的设计相当重要,从这种观点出发一般使用丙烯酸系高分子,橡胶系高分子或硅系高分子等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压敏性粘接剂基质。

    这些高分子材料对药物透皮吸收性地特性各自不同。例如,药物溶解度比较低的橡胶系高分子虽然药物的透皮吸收性高,但由于可含的药量有限,所以在粘贴中容易引起药物吸收速度的降低,其结果,有时血药浓度降低,不能获得持续的效果(新药与临床,48,1015-1-24,1993)。此外,橡胶系高分子由于药物的溶解度低,所以容易经时地引起制剂中的药物结晶化,有时不能获得充分的稳定性。

    另外,丙烯酸系高分子虽然对药物的溶解性比橡胶系高分子高,但药物吸收低。因此,使用丙烯酸系高分子的贴剂为了获得必要的药物吸收,必须要提高药物的浓度,所以有时在制剂时不能获得充分的制剂物性或者成本升高。

    因此,为了避免使用上述各种高分子时引起的现象,提出了使用配合多种高分子的粘附基质的方法。

    例如,特表开4-502719号公报公开了配合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与丙烯酸系高分子的聚合物混合物,天然或合成橡胶以及增粘剂的压敏粘接性皮肤组合物。另外,特表平9-511987号公报公开了含有丙烯酸酯系高分子、橡胶、药剂及可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压敏性粘接剂组合物。

    【发明内容】

    然而,即使使用上述以往的压敏性粘接剂组合物作为贴剂的粘附基质时,药物的透皮性也不一定充分,利用药物获得充分的治疗效果非常困难。另外,使用可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时,很难获得充分的粘附物性,进一步其制造工序也烦杂等制剂物性不充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存在的课题而完成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的透皮性和制剂物性二者都十分高、在透皮给药时可高水平地且稳定地获得给药效果的贴剂。

    本发明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行反复潜心研究,结果发现,上述以往的压敏性粘接剂组合物中含有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中的大多数在其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或羟基(-OH)作为进行交联用的反应中心,在使用这种丙烯酸系高分子的贴剂中很难兼具药物的透皮性和制剂物性,通过使用含有分子中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和橡胶系高分子的粘附基质,解决了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贴剂具有支撑体和配置在该支撑体上的含有粘附基质及药物的粘合剂层,粘附基质含有分子中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和橡胶系高分子。

    本发明的贴剂通过使用含有分子中实质上不具有羧基(-COOH)及羟基(-OH)的丙烯酸系高分子、和橡胶系高分子的粘附基质,可以充分提高药物的透皮性和制剂物性,因此可以高水平地且稳定地获得透皮给药时的给药效果。

    本发明中,丙烯酸系高分子优选选自:含有选自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双丙酮丙烯酰胺或二甲基丙烯酸四乙二醇酯中的至少1种聚丙烯酸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酸的嵌段共聚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共聚物E,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1种;

    更优选选自丙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共聚物、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1种。

    另外,本发明中,橡胶系高分子优选选自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硅橡胶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选自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聚异丁烯中的至少1种。

    此外,本发明中,丙烯酸系高分子特别优选选自丙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共聚物、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1种,橡胶系高分子特别优选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进一步,本发明中,药剂优选选自碱性药物及其药理上容许的盐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选自培高利特(Pergolide)、培高利特药理上容许的盐、奥昔布宁(Oxybulynin)及奥昔布宁药理上允许的盐中的至少1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贴剂具有支撑体和配置在该支撑体上的含有粘附基质及药物的粘合剂层,粘附基质含有分子中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和橡胶系高分子。

    作为本发明的贴剂使用的支撑体,只要是可支撑粘合剂层的材料则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使用伸缩性或非伸缩性的支撑体。作为这样的支撑体,具体地可列举布、无纺布、聚氨酯、聚酯、聚醋酸乙烯、聚偏氯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铝片、或它们的复合材料构成的材料等。

    另外,本发明中这种支撑体的厚度没有特殊限制,优选厚度是5~1000μm的范围。支撑体的厚度不足前述下限值时,存在粘贴时的操作容易性降低的倾向,另一方面,支撑体的厚度超过前述上限值时,存在贴剂的制备过程中支撑体或贴剂的切断困难等制备容易性降低的倾向。

    本发明的贴剂中,在上述支撑体上配置含有粘附基质及药剂的粘合剂层。这里,本发明中的粘附基质含有分子中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羧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和橡胶系高分子。

    再者,本发明中所谓的分子中实质上不具有羧基(羧酸基-COOH)及羟基(-OH)的丙烯酸系高分子,是指其分子中没有可成为交联时反应中心的羧基或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作为这种丙烯酸系高分子的优选例,可列举含有选自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双丙酮丙烯酰胺或二甲基丙烯酸四乙二醇酯中的至少1种聚丙烯酸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嵌段共聚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共聚物E,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另外,作为分子中实质上不具有羧基、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的商品例,有National Starch and Chemical公司供给的DURO-TAK87-2097、DURO-TAK87-4098等。其中,若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共聚物和/或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则具有进一步提高药物的透皮性与制剂物性二者的倾向而更优选。这些的丙烯酸系高分子可以单独地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再者,上述丙烯酸系高分子的制造过程中,原料单体中作为杂质存在微量具有羧基或羟基的单体,或者聚合时产生热劣化等副反应时,就会有在制得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中导入杂质而产生的羧基或羟基的情况,但这样的丙烯酸系高分子只要不损坏本发明的贴剂所具有的足够高的药剂的透皮性和足够高的制剂物性,则认为其也包含在分子中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中。

    然而,本发明这种丙烯酸系高分子中的羧基及羟基即使是其制造过程中杂质的混入或热劣化等副反应产生的羧基及羟基,也优选尽量地减少其含量。

    本发明中这种丙烯酸系高分子的配合量没有特殊限制,以粘附基质总量为基准优选是0.2~60重量%,更优选是0.5~50重量%,进一步优选是1~40重量%。本发明中这种丙烯酸系高分子的配合量不足前述下限值时,存在药物的透皮性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超过前述上限值时,存在贴剂的凝聚力不充分的倾向。

    另外,所谓本发明中的橡胶系高分子,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弹性聚合物。作为这样的橡胶系高分子的优选例,可列举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硅橡胶等。其中,使用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聚异丁烯时,由于具有进一步提高药物的透皮性和制剂物性二者的倾向而更优选。这些橡胶系高分子可以单独地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这种橡胶系高分子的配合量没有特殊限制,但以粘附基质为基准优选是0.2~60重量%,更优选是0.5~50重量%,进一步优选是1~40重量%。橡胶系高分子的配合量不足前述下限值时,存在药物的透皮性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超过前述上限值时,存在贴剂的粘附力不充分的倾向。

    本发明中作为这种丙烯酸系高分子与橡胶系高分子的优选组合可优选下述(1)~(4):

    (1)含有选自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双丙酮丙烯酰胺或二甲基丙烯酸四乙二醇酯中的至少1种丙烯酸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嵌段共聚物、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组合

    (2)丙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共聚物、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组合

    (3)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组合

    (4)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共聚物E、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聚异丁烯的组合。其中(1)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组合,以及(2)丙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共聚物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组合可实现更高水平的药物的透皮性与制剂物性这二者,所以特别优选。

    本发明的粘合剂层中,在上述粘附基质中配合药物。这里,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药物没有特别限制,具体地,可列举催眠、镇静药(盐酸氟西泮、盐酸利马扎封、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等)、解热消炎镇痛药(酒石酸布托啡诺、柠檬酸哌异噁醇、乙酰氨基酚、甲灭酸、双氯灭酸钠、阿司匹林、阿氯芬酸、酮基布洛芬、氟比洛芬、萘普生、吡罗昔康、镇痛新、吲哚美辛、水杨酸乙二醇酯、氨基比林、氯索洛芬等),类固醇系抗炎症药(氢化可的松、氢化强的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兴奋、苏醒药(盐酸脱氧麻黄碱、盐酸哌醋甲酯等),精神神经用药(盐酸伦米帕明、苯甲二氮、盐酸舍曲林、马来酸氟伏沙明、盐酸帕罗西汀、氢溴酸西酞普兰、盐酸氟西汀、三唑安定、卤吡醇、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地昔帕明、阿莫沙本、丙胺替林、米安色林、司普替林、多拉司汀、洛非帕明、米那普仑、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盐酸氯丙嗪、硫醚嗪、地西泮、甲丙氨酯、依替唑仑等),激素药(雌二醇、雌三醇、黄体酮、醋酸炔诺酮、醋酸梅特龙诺、睾酮等),局部麻醉药(盐酸利多卡因、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盐酸奴卤卡因、盐酸丙胺卡因等),泌尿器官用药(盐酸奥昔布宁、盐酸替马沙星、盐酸丙胺太林等),骨骼肌松驰药(盐酸替扎尼定、盐酸乙哌立松、甲磺酸二苯哌丙醇、盐酸琥珀胆碱等),生殖器官用药(盐酸利托君、酒石酸美拉多林(メルアドリン)),抗癫痫药(丙戊酸钠、氯硝安定、痛痉宁等),植物神经用药(氯酸三甲胺丁酸甲酯、溴新斯的明、氯化氨甲酰甲胆碱等),抗帕金森氏症药(甲磺酸培高利特、甲磺酸溴麦角环脂、盐酸特力克辛、盐酸金刚胺、盐酸罗匹尼罗、盐酸他利克素、卡麦角林、屈昔多巴、吡哌立定、盐酸司立吉林等),利尿药(氢氟甲噻嗪、呋塞米等),呼吸促进药(盐酸山梗菜碱、双吗拉明、盐酸纳替酮等),抗偏头痛药(甲磺酸二氢麦角胺、舒马普坦、酒石酸麦角胺、盐酸氟苯桂嗪、盐酸赛庚定等),抗组胺药(富马酸吡咯醇胺、丹宁酸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吡胺、盐酸苯匹拉林、普鲁米近等),支气管扩张药(盐酸妥布特罗、盐酸丙卡特罗、硫酸舒喘灵、盐酸氨双氯喘通、氢溴酸酚丙喘宁、硫酸舒喘宁、硫酸异丙肾上腺素、富马酸福英特罗等),强心药(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盐酸多巴胺等),冠状血管扩张药(盐酸地尔硫、盐酸异博定、盐酸异山梨醇、硝酸甘油、尼可地尔等),末稍血管扩张药(柠檬酸烟卡酯、盐酸妥拉唑林等),禁烟辅助药(尼古丁等),循环器官用药(盐酸氟桂利嗪、盐酸尼卡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非洛地平、苯磺酸阿洛地平、硝苯吡啶、尼鲁地平、盐酸马尼地平、盐酸贝尼地平、盐酸依那普利、盐酸地莫卡普利、阿拉普利、盐酸咪达普利、西拉普利、赖诺普利、卡托普利、群多普利、培垛普利特丁胺、阿替洛尔、富马酸比索洛尔、酒石酸美多心安、盐酸倍他索洛尔、盐酸阿罗洛尔、盐酸塞利洛尔、卡维地洛、盐酸喹诺酮心安、盐酸贝凡洛尔、缬沙坦、坎地沙坦西酯、氯沙坦钾、盐酸可尔定等),心律不齐用药(盐酸普萘洛尔、盐酸心得舒、盐酸普鲁卡因胺、盐酸脉律定、羟氢萘心安、丙吡胺等),抗恶性肿瘤药(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呋喃氟尿嘧啶、盐酸普鲁苄肼、雷英司汀、盐酸伊立替康、根皮苷等),高血脂症药(普伐他汀、新伐他汀、苯扎贝特、普罗布可等),降血糖药(格列本脲、格列波脲、甲苯磺丁脲、格列嘧啶钠、格列丁唑、盐酸丁福明),消化性溃疡治疗药(丙谷酰胺、盐酸西妥拉酯、螺佐呋酮、甲腈咪胍、格降溴铵),利胆药(熊(果)去氧胆酸、利胆酚等),消化道运动改善药(吗叮啉、西沙必利等),肝病用药(巯丙甘氨酸等),抗过敏药(富马酸酮替酚、盐酸氮斯汀等),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等),镇晕药(甲磺酸培他组啶、盐酸地芬尼多等),抗生素药(先锋霉素II、头孢地尼、头孢泊肟(丙酰氧乙酯)、氯氨苄头孢菌素、6-氧甲基红霉素、红霉素、甲基红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环丝氨酸、四环素、苄基青霉素钾、苯丙青霉素钾、氯苯唑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钠、盐酸巴氨卡西林、羧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等),习惯性中毒用药(氰酰胺),食欲抑制药(氯苯咪吲哚等),化疗药(异烟肼、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等),血液凝固促进药(盐酸噻氯匹定、华法林钾)、抗阿耳茨海默病药(毒扁豆碱、盐酸多萘培荠、他克林、槟榔碱、呫诺美林等),5-羟色胺受体拮抗镇吐剂(盐酸昂丹司琼、盐酸谷尼司琼、盐酸拉莫司琼、盐酸阿扎司琼等),痛风治疗药(秋水仙碱、丙磺舒、磺吡酮等),麻药类镇痛药(柠檬酸芬太尼、硫酸吗啡、盐酸吗啡、磷酸可待因、盐酸可卡因、盐酸哌替啶等)等,或它们的药理上容许的无机盐或有机盐。其中优选碱性药物或其药理上容许的盐,更优选培高利特、培高利特药理上容许的盐、奥昔布宁、奥昔布宁药理上容许的盐。这些药物可以单独地使用1种,或者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药物的配合量根据其种类等适当地进行选择,以粘合剂层所含有化合物总量为基准,优选是0.1~50重量%。药物的配合量不足前述下限值时,存在药物的透皮性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超过前述上限值时,存在皮肤刺激性增加的倾向。

    另外,本发明中的粘合剂层除了上述的粘附基质与药物外,还优选含有有机酸类。作为这种有机酸类,可列举脂肪族(一元、二元、三元)羧酸(乙酸、丙酸、柠檬酸、异丁酸、己酸、辛酸、乳酸、马来酸、枕酸、草酸、琥珀酸、酒石酸等)、芳香族羧酸(邻苯二甲酸、水杨酸、苯甲酸、乙酰水杨酸等)、烷基磺酸(甲基磺酸、乙基磺酸、丙基磺酸、丁基磺酸、聚氧乙烯烷基醚磺酸等)、烷基磺酸衍生物(N-羟基乙基哌啶-N’-2-乙基磺酸、胆酸衍生物(脱氢胆酸等)、或它们的盐等。这些有机酸类中优选一元羧酸或烷基磺酸,特别优选乙酸。这些有机酸类可以单独地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的有机酸类的配合量没有特殊限制,但以粘合剂层中所含化合物总量为基准优选是0.01~20重量%,更优选是0.1~15重量%,进一步优选是0.1~10重量%。有机酸类的配合量不足前述下限值时,由配合有机酸类而带来的药物透皮性提高效果不充分,另一方面,超过前述上限制时,存在皮肤刺激性增加的倾向。

    本发明的贴剂的粘合剂层,除了上述的粘附基质、药物及根据需要配合的有机酸类外,也可以含有吸收促进剂。作为本发明的吸收促进剂,可以使用现有的确认对皮肤有吸收促进作用的化合物,具体地可列举C6~C20的脂肪酸、脂肪醇、脂肪酸酯、酰胺、或醚类、芳香族有机酸、芳香族醇、芳香族有机酸酯或醚等。这些化合物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还可以是直链状、支链状、环状的任一类。此外,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乳酸酯类、醋酸酯类、单萜烯系化合物、半萜烯系化合物、Azone、Azone衍生物、甘油脂肪酸酯类、丙二醇脂肪酸酯类、脂肪酸山梨糖醇酯类(司盘系)、聚山梨酸酯系化合物(吐温系)、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类、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系化合物(HCO系)、聚氧乙烯烷基醚类、脂肪酸蔗糖酯类、植物油类等作为吸收促进剂。这些吸收促进剂中优选辛酸、癸酸、己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异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月桂醇、肉豆蔻醇、油醇、异硬脂醇、鲸蜡醇、月桂酸甲酯、月桂酸己酯、月桂酸二乙醇酰胺、肉豆蔻酸异丙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肉豆蔻酸十八烷基酯、棕榈酸鲸蜡酯、水杨酸、水杨酸甲酯、水杨酸乙二醇酯、肉桂酸、肉桂酸甲酯、甲酚、乳酸鲸蜡酯、乳酸月桂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牻牛儿醇、百里香酚、丁子香酚、萜品醇、薄荷醇、2-莰醇、d-柠檬烯、异丁子香油酚、异冰片、橙花醇、莰-2-酮、甘油一辛酸酯、甘油一癸酸酯、甘油单月桂酸酯、甘油一油酸酯、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蔗糖单月桂酸酯、聚山梨酸酯20、丙二醇、单月桂酸丙二醇酯、聚单月桂酸乙二醇酯、聚单硬脂酸乙二醇酯、聚氧乙烯月桂醚、HCO-60、焦性硫代癸烷、橄榄油,更优选月桂醇、肉豆蔻醇、异硬脂醇、月桂酸二乙醇酰胺、甘油一辛酸酯、甘油一癸酸酯、甘油一油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单月桂酸丙二醇酯、聚氧乙烯月桂醚、焦性硫代癸烷。这些吸收促进剂可以单独地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的吸收促进剂的配合量没有特殊限制,以粘合剂层所含的化合物总量为基准优选是0.01~20重量%,更优选是0.05~10重量,进一步优选是0.1~5重量%。吸收促进剂的配合量不足前述下限值时,存在由于吸收促进剂的配合所带来的药剂皮肤透过性提高效果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超过前述上限值时,存在浮肿等对皮肤的刺激性增加的倾向。

    另外,本发明中的粘合剂层还可以含有增塑剂。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增塑剂,具体地,可列举石油系油(烷烃系操作油、环烷系操作油、芳香族系操作油等)、三十碳烷、角鲨烯、植物系油(橄榄油、山茶子油、蓖麻油、妥尔(ト一ル)油、花生油)、硅油、二元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液体橡胶(聚丁烯、液体异戊二烯橡胶)、液体脂肪酸酯类(肉豆蔻酸异丙酯、月桂酸己酯、癸二酸二乙酯、癸二酸二异丙酯等)、二乙二醇、聚乙二醇、水杨酸乙二醇酯、丙二醇、二丙二醇、甘油三乙酸酯、柠檬酸三乙酯、克罗他米通(クロタミトン)等。这些增塑剂中最优选液体石蜡、液体聚丁烯、克罗他米通、癸二酸二乙酯、月桂酸己酯。这些增塑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的增塑剂的配合量没有特殊限制,但以粘合剂层所含的化合物总量为基准,优选是5~70重量%,更优选是10~60重量%,进一步优选是10~50重量%。增塑剂的配合量不足前述下限值时,存在因增塑剂的配合所带来的贴剂的凝聚力提高效果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超过前述上限值时,存在药剂的透皮性不充分的倾向。

    另外,本发明中的粘合剂层也可以含有增粘性树脂。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增粘性树脂,具体地可列举松脂衍生物(松脂、松脂的甘油酯、氢化松脂、氢化松脂的甘油酯、松脂的季戊四醇酯等)、脂环族饱和烃树脂(アルコンP10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等)、脂肪族系烃树脂(クイントンB-170(日本ゼオン公司制)等)、萜烯树脂(クリアロンP-125(ヤスハラ化学公司制)等)、马来酸树脂等,其中,优选使用氢化松脂的甘油酯/脂环族饱和烃树脂、脂肪族系烃树脂、萜烯树脂。

    本发明中的增粘性树脂的配合量没有特殊限制,但以粘合剂层所含的化合物总量为基准优选是5~70重量%、更优选是5~60重量%、进一步优选是10~50重量%。增粘性树脂的配合量不足前述下限值时,存在因增粘性树脂的配合所带来的贴剂的粘附力提高效果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超过前述上限值时存在剥离贴剂时皮肤刺激性增加的倾向。

    进一步,本发明中还可以根据需要配合抗氧剂、填充剂、交联剂、防腐剂、紫外线吸收剂等。作为本发明中的抗氧剂,优选生育酚及它们的酯衍物、抗坏血酸、抗坏血酸硬脂酸酯、去甲二氢愈疮木酸、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羧基茴香醚;

    作为填充剂,优选碳酸钙、碳酸镁、硅酸盐(例如硅酸铝、硅酸镁等)、硅酸、硫酸钡、硫酸钙、锌酸钙、氧化锌、氧化钛;

    作为交联剂,优选氨基树脂、酚树脂、环氧树脂、醇酸树脂、不饱和聚酯等热固性树脂、异氰酸酯化合物、嵌段异氰酸化合物、有机系交联剂、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等无机系交联剂。作为防腐剂,优选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优选对氨基苯甲酸衍生物、邻氨基苯甲酸衍生物、水杨酸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氨基酸系化合物、咪唑啉衍生物、嘧啶衍生物、二噁烷衍生物。

    上述的抗氧剂、填充剂、交联剂、防腐剂、紫外线吸收剂的各自的配合量没有特殊限制,但抗氧剂、填充剂、交联剂、防腐剂及紫外线吸收剂的合计量,以粘合剂层所含的化合物总量为基准优选是0~10重量%,更优选是0~5重量%,进一步优选是0~2重量%。

    在支撑体上配置具有如上述组成的粘合剂层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制,例如,通过使粘附基质及药物,以及根据需要所添加的上述其他成分的混合物热熔解、涂布在支撑体上,可制得本发明的贴剂。另外,本发明的贴剂在粘合剂层上还具有脱模纸的情况下,通过在脱模纸上涂布热熔解的上述混合物后,在涂布面上贴合支撑体,或者通过在支撑体上涂布热熔解的上述混合物后,在涂布面上贴合剥离纸,可以制得本发明的贴剂。进一步,替代热熔解上述混合物,通过使用将上述混合物溶解在甲苯、己烷、醋酸乙酯等溶剂中的涂布液,也可以制得本发明的贴剂。

    这里,本发明的贴剂可以是具有1层粘合剂层的贴剂,另外只要不破坏药物的透皮性,也可以是具有2层以上粘合剂层的贴剂。

    另外,本发明中的粘合剂层的膜厚没有特殊限制,但优选20~200μm。粘合剂层的膜厚不足前述下限值时,存在药物的透皮性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超过前述上限值时,存在粘贴后容易引起粘合剂粘附残留在皮肤上的现象(残留粘合剂)。

    进一步,本发明的贴剂具有脱模纸时,作为这种脱模纸,具体地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等薄膜,优质纸与聚烯烃的层叠薄膜等。这些剥离纸中,若对与粘合剂层接触侧的面实施硅处理,由于可提高从贴剂上剥离脱模纸时的作业容易性而优选。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与比较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的任何限定。另外,以下的实施例中若没有特殊说明则“%”意味着“重量%”。

    实施例1

    (贴剂的制作)

    将舍曲林、焦性硫代癸烷、及液体石蜡放在研钵中充分混合。把该混合物加到由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脂环族饱和烃树脂(アルコンP-10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醋酸乙酯及甲苯组成的混合液中,调制具有以下组成的涂布液。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20.0%

    丙烯酸系高分子                      10.0%

    脂环族饱和烃树脂                    32.0%

    液体石蜡                            30.0%

    焦性硫代癸烷                        3.0%

    舍曲林                              5.0%

    然后,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脱模纸上涂布制得的涂布液,干燥除去溶剂将粘合剂层成膜,再在粘合剂层上贴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支撑体,制得所期望的贴剂。

    (皮肤透过性试验)

    使用制得的贴剂,按以下顺序进行皮肤透过性试验。

    首先,剥离无毛小鼠背部皮肤,以真皮侧作为接受体侧层,装在外周部有37℃温水循环的流通池中。然后在皮肤的角质层侧粘贴实施例1或比较例1的贴剂(制剂适用面积均为5cm2),作为接受体层使用生理食盐水按5ml/hr每2小时取一次接受体溶液样品到24小时取样结束。测定其流量,同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由所得测定值算出每1小时的药物透过速度,求出正常状态下每单位皮肤面积的药物透过速度。将所得结果示于表1。

    (制剂物性试验)

    对制得的贴剂采用探针粘性试验机及剥离试验机测定粘附力,采用蠕变测定机测定凝聚力,按以下的基准评价制剂物性。将结果示于表1。

    A:粘附力、凝聚力均十分好

    B:粘附力、凝聚力至少有一方不太好。

    比较例1

    除了使用含有羧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替代实施例1使用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贴剂,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1。

    表1透过皮肤速度(μg·h-1·m-2)  制剂物性    实施例120.3  A    比较例18.4  A

    实施例2-1

    取盐酸舍曲林、焦性硫代癸烷、醋酸钠、醋酸及液体石蜡放在研钵中充分混合。把该合物加到由聚异丁烯、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丙烯酸-2-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氢化松脂酯(酯胶H、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醋酸乙酯及甲苯组成的混合液中,调制具有以下所示组成的涂布液。

    聚异丁烯                 20.0%

    丙烯酸系高分子           10.0%

    氢化松脂酯                    28.0%

    液体石蜡                      28.0%

    焦性硫代癸烷                  3.0%

    醋酸钠                        3.0%

    醋酸                          3.0%

    盐酸舍曲林                    5.0%

    然后,把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脱模纸上,干燥除去溶剂将粘合剂层成膜,再在粘合剂层上贴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支撑体,制得所期望的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2

    除了使用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替代实施例2-1中的聚异丁烯以外,其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2

    除了不使用聚异丁烯以外,其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贴剂,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2。

    表2透过皮肤速度(μg·h-1·m-2)    制剂物性  实施例2-1    15.4    A  实施例2-2    18.8    A  比较例2    5.0    B

    实施例3

    取甲磺酸培高利特、甘油一辛酸酯、醋酸钠、醋酸及液体石蜡放在研钵中充分混合。把该混合物加到由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DURO-TAK87-4098,National Starch and Chemical公司制)、脂肪族烃树脂(クイントンB170,日本ゼオン公司制)、醋酸乙酯及甲苯组成的混合液中,调制具有以下所示组成的涂布涂。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10.0%

    丙烯酸系高分子                      25.0%

    脂环族饱和烃树脂                    33.0%

    液体石蜡                            18.0%

    甘油一辛酸酯                        5.0%

    醋酸钠                              3.0%

    醋酸                                3.0%

    甲磺酸培高利特                      3.0%

    然后,把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脱模纸上,干燥除去溶剂将粘合剂层成膜,再在粘合剂层上贴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支撑体,制得所期望的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3。

    比较例3

    除了使用有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DURO-TAK87-2287,NationalStarch and Chemical公司制)替代实施例3使用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贴剂,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3。

    表3透过皮肤速度(μg·h-1·m-2)  制剂物性    实施例3    3.7    A    比较例3    0.3    A

    实施例4-1

    取甲磺酸培高利特、焦性硫代癸烷、醋酸钠及液体石蜡放在研钵中充分混合。把该混合物加到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异丁烯、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丙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共聚物)、脂环族饱和烃树脂(アルコンP-10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醋酸乙酯及甲苯组成的混合液中,调制具有以下所示组成的涂布液。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12.0%

    聚异丁烯                            15.0%

    丙烯酸系高分子                      27.0%

    脂环族饱和烃树脂                    20.0%

    液体石蜡                            18.0%

    焦性硫代癸烷                        2.0%

    醋酸钠                              3.0%

    甲磺酸培高利特                      3.0%

    然后,把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脱模纸上,干燥除去溶剂将粘合剂层成膜,再在粘合剂层上贴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支撑体,制得所期望的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4。

    实施例4-2

    除了不使用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以外,其他与实施例4-1同样地制作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4

    除了不使用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聚异丁烯以外,其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作贴剂,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4。

    表4透过皮肤速度(μg·h-1·m-2)  制剂物性  实施例4-1    1.7    A  实施例4-2    2.2    A  比较例4    0.4    A

    实施例5

    取丙卡特罗、焦性硫代癸烷、醋酸钠、醋酸及液体石蜡放在研钵中充分混合。把该混合物加到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萜烯树脂(クリアロンP-125,ヤスハラ化学公司制)、醋酸乙酯及甲苯组成的混合液中,调制具有以下所示组成的涂布液。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20.0%

    丙烯酸系高分子                      18.0%

    萜烯树脂                            21.0%

    液体石蜡                            27.0%

    焦性硫代癸烷                        3.0%

    醋酸钠                              2.0%

    醋酸                                4.0%

    丙卡特罗                            5.0%

    然后,把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脱模纸上,干燥除去溶剂将粘合剂层成膜,再在粘合剂层上贴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制支撑体,制得所期望的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5。

    比较例5

    除了不使用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贴剂,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5。

    表5透过皮肤速度(μg·h-1·m-2)  制剂物性    实施例5    3.0    A    比较例5    0.8    B

    实施例6

    取盐酸丙卡特罗、月桂醇、醋酸钠及液体石蜡放在乳钵中充分混合。把该混合物加到由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丙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共聚物)、氢化松脂酯(KE-311,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醋酸乙酯及甲苯组成的混合液中,调制具有以下所示组成的涂布液。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22.0%

    丙烯系高分子                        18.0%

    氢化松脂酯                          25.0%

    液体石蜡                            24.0%

    月桂醇                              3.0%

    醋酸钠                              3.0%

    盐酸丙卡特罗                        5.0%

    然后,把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脱模纸上,干燥除去溶剂将粘合剂层成膜,再在粘合剂层上贴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制支撑体,制得所期望的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6。

    比较例6

    除了不使用丙烯酸系高分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6同样地制作贴剂,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6。

    表6透过皮肤速度(μg·h-1·m-2)    制剂物性    实施例6    1.9    A    比较例6    0.9    B

    实施例7

    取盐酸奥昔布宁、聚氧乙烯月桂醚、醋酸钠及液体石蜡放在研钵中充分混合。把该混合物加到由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DURO-TAK87-4098,NationalStarch and Chemical公司制)、萜烯树脂(クリアロンP-125,ヤスハラ化学公司制)、醋酸乙酯及甲苯组成的混合液中,调制具有以下所示组成的涂布液。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19.0%

    丙烯酸系高分子                      12.0%

    萜烯树脂                            29.0%

    液体石蜡                            25.0%

    聚氧乙烯月桂醚                      3.0%

    醋酸钠                              2.0%

    盐酸奥昔布宁                        10.0%

    然后,把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脱模纸上,干燥除去溶剂将粘合剂层成膜,再在粘合剂层上贴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支撑体,制得所期望的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7。

    比较例7

    除了使用含有羧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DURO-TAK87-2852,NationalStarch and Chemical公司制)替代实施例7使用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7同样地制作贴剂、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7。

    表7透过皮肤速度(μg·h-1·m-2)    制剂物性    实施例7    17.6    A    比较例7    6.8    A

    实施例8

    取盐酸奥昔布宁、醋酸钠及液体石蜡放在研钵中充分混合。把该混合物加到由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脂环族饱和烃树脂(アルコンP-10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醋酸乙酯及甲苯组成的混合液中,调制具有以下所示组成的涂布液。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20.0%

    丙烯酸系高分子                      3.0%

    脂环族饱和烃树脂              39.0%

    液体石蜡                      25.0%

    醋酸钠                        3.0%

    盐酸奥昔布宁                  10.0%

    然后,把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脱模纸上,干燥除去溶剂将粘合剂层成膜,再在粘合剂层上贴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支撑体,制得所期望的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表8。

    比较例8

    除了使用有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甲基丙烯酸羟酯)替代实施例8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8同样地制作贴剂,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8。

    表8透过皮肤速度(μg·h-1·m-2)  制剂物性    实施例8    20.0    A    比较例8    7.4    A

    实施例9

    取盐酸昂丹司琼、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醋酸钠及液体石蜡放在研钵中充分混合。把该混合物加到由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异丁烯、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萜烯树脂(クリアロンP-125,ヤスハラ化学公司制)、醋酸乙酯及甲苯组成的混合液中,调制具有以下所示组成的涂布液。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18.0%

    聚异丁烯                            8%

    丙烯酸系高分子                      14.0%

    萜烯树脂                            25.0%

    液体石蜡                            25.0%

    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         3.0%

    醋酸钠                         2.0%

    盐酸昂丹司琼                   5.0%

    然后,把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在聚对苯甲酸乙二醇酯制脱模纸上,干燥除去溶剂将粘合剂层成膜,再在粘合剂层上贴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支撑体,制得所期望的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的结果示于表9。

    比较例9

    除了不使用丙烯酸系高分子外,其他与实施例9同样地制作贴剂,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9。

    表9透过皮肤速度(μg·h-1·m-2)  制剂物性    实施例9    38.5    A    比较例9    21.1    B

    实施例10

    取昂丹司琼、乳酸及液体石蜡放在研钵中充分混合。把该混合物加到由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丙烯酸-2-  基己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共聚物)、脂环族饱和烃树脂(アルコンP-10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醋酸乙酯及甲苯组成的混合液中,调制以下所示组成的涂布液。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22.0%

    丙烯酸系高分子                      20.0%

    脂环族饱和烃树脂                    31.0%

    液体石蜡                            19.0%

    乳酸                                3.0%

    昂丹司琼                            5.0%

    然后,把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脱模纸上,干燥除去溶剂将粘合剂层成膜,再在胶粘层上贴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支撑体制得所期望的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10。

    比较例10

    除了不使用丙烯酸系高分子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0同样地制作贴剂,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10。

    表10透过皮肤速度(μg·h-1·m-2)  制剂物性    实施例10    25.1    A    比较例10    19.8    B

    实施例11-1

    取盐酸奥昔布宁、柠檬酸、醋酸钠及液体石蜡放在研钵中充分混合。把该混合物加到由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共聚物E)、脂肪族饱和烃树脂(アルコンP-10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醋酸乙酯及甲苯组成的混合液中,调制具有以下所示组成的涂布液。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19.5%

    丙烯酸系高分子                      4.0%

    脂环族饱和烃树脂                    24.0%

    液体石蜡                            35.0%

    柠檬酸                              1.5%

    醋酸钠                              6.0%

    盐酸奥昔布宁                        10.0%

    然后,把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脱模纸上,干燥除去溶剂将粘合剂层成膜,再在粘合剂层上贴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醋制支撑体,制得所期望的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11。

    实施例11-2

    除了使用具有以下所示组成的涂布液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1-1同样地制作贴剂。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15.5%

    聚异丁烯                            4.0%

    丙烯酸系高分子                      4.0%

    脂环族饱和烃树脂                    24.0%

    液体石蜡                            35.0%

    柠檬酸                              1.5%

    醋酸钠                              6.0%

    盐酸奥昔布宁                        10.0%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11。

    实施例11-3

    作为丙烯酸系高分子,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共聚物替代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共聚物E,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1同样地制作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11。

    实施例11-4

    作为丙烯酸系高分子,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共聚物替代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共聚物E,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1同样地制作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11。

    比较例11

    除了不使用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1-1同样地制作贴剂。

    对制得的贴剂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透皮性试验、制剂物性试验。将所得结果示于表11。

    表11透过皮肤速度(μg·h-1·m-2)制剂物性    实施例11-1    11.3    A    实施例11-2    17.7    A    实施例11-3    22.5    A    实施例11-4    44.2    A    比较例10    4.9    B

    如表1-11所示,确认实施例1~11-4的任一种贴剂的透皮性与制剂物性这二者都十分高。

    如以上所说明,本发明的贴剂由于药物的透皮性与制剂物性这二者都十分高,因此透皮给药时可充分高水平地且稳定地获得给药效果。

贴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贴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贴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贴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贴剂.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剂,其具有支撑体和配置在该支撑体上的含有粘附基质及药物的粘合剂层,粘附基质含有分子中实质上不具有羧基及羟基的丙烯酸系高分子和橡胶系高分子,该贴剂的药物透皮性与制剂物性这二者都十分高。因此根据本发明,在透皮肤给药时可充分高水平地且稳定地获得给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