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19429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8CN104319429A(21)申请号 201410620529.3(22)申请日 2014.11.07H01M 10/613(2014.01)H01M 10/625(2014.01)(71)申请人成都衔石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和路9号(72)发明人陈拙夫(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代理人谢敏(54) 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包括截面为“U”型的底座和与底座的两个侧壁相垂直的多。
2、个隔板,所述的底座内和隔板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腔体的截面为“U”型,且底座两个侧壁的第一腔体内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的第一腔体和/或第二腔体上连通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结构简单稳定,对电池固定作用稳定可靠。(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19429 ACN 104319429 A1/1页21.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为“U”型的底座(1)和与底座(1)的两个侧壁相垂直的多。
3、个隔板(4),所述的底座(1)内和隔板(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41),所述的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41)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腔体(11)的截面为“U”型,且底座(1)两个侧壁的第一腔体(11)内均设置有加强筋(5),所述的第一腔体(11)和/或第二腔体(41)上连通有进液口和出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腔体(11)上连通有进液口和出液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上分别设置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
4、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5)与底座(1)的侧壁既不平行也不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5)有多根。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19429 A1/2页3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0001 技术领域0002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背景技术0003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新能源汽车以其低噪声、无污染、能量来源多样化且效率高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关注。0004 在跟驰汽车技术中,电池也是其相当重要的部分,在行驶过程中,电池组会产。
5、生很多的热量,影响电池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一般都会采用各种形式对电池组进行降温。现有的,其采用进水管、出水管、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连通的冷却管和置于相邻电池之间的导热板。电池放于导热板之间,导热板位于电池底部。进水管、出水管、冷却管和导热板为分体结构,冷却管和导热板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进水管、出水管上,其不仅结构复杂,制作工序复杂,且对电池的固定不稳定。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结构简单稳定,对电池固定作用稳定可靠。0006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包括截面为“U”型的底座和与底座的两个侧壁相垂直的。
6、多个隔板,所述的底座内和隔板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腔体的截面为“U”型,且底座两个侧壁的第一腔体内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的第一腔体和/或第二腔体上连通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本发明中,截面为“U”型的底座不仅可对电池组进行降温,还可对电池组进行固定。底座包括底面和与底面相垂直的两个侧壁,隔板设置在电池之间,即连接在两个侧壁之间,采用该结构,相比于现有的进水管、出水管、冷却管和导热板的结构,其不仅可从电池组的底部和四周对电池进行降温,也可从电池组的底部和四周对电池组进行固定。而现有的进水管、出水管、冷却管和导热板仅从电池的底部和两个侧面对电池进行固定,。
7、结构不稳定,在封装时,电池易从两个导热板之间滑出,不便于后续的操作。底座为一体结构,结构简单,避免了进水管、出水管、冷却管之间的焊接操作,在制作时,仅需将隔板连接在底座上即可。且隔板内设置第二腔体,内有液体流动,可从电池的两侧对电池降温,相比于导热板,可提高降温效果。且采用截面为“U”型的底座其降温效果优于进水管、出水管和冷却管的构成的结构。由于底座的侧壁可对电池起固定作用,且侧壁内是空腔,其结构不稳定,电池对侧壁的撞击易使侧壁变形,在侧壁内设置加强筋,增强侧壁结构的稳定性,使得侧壁不易变形。0007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腔体上连通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说 明 书CN 104319429 A2/2。
8、页40008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连接连通管道,所述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上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0009 作为优选,为了加强加强筋作用,所述的加强筋与底座的侧壁之间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加强筋与底座的侧壁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使得加强筋与侧壁的第一内腔之间的有一定的夹角,即加强筋与侧壁构成三角结构,由于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即利用加强筋与侧壁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得侧壁的结构稳定。0010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强筋有多根。0011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在底座的侧壁内设置加强筋,加强侧壁结构的稳定性。0012 2、本发明的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制作时仅需将隔板焊接在底座上即可,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9、0013 3、现有结构仅能从底部和两个侧面对电池降温,本发明可从电池的四周和底部对电池进行降温,其降温效果好。附图说明0014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5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0016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底座;11、第一腔体;2、进液管;3、出液管;4、隔板;41、第二腔体;5、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0018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包括截面为“U”型的底座1和与底座1的两个侧壁相垂直的多个隔板4,所述的底座1内和隔板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11。
10、和第二腔体41,所述的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41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腔体11的截面为“U”型,且底座1两个侧壁的第一腔体11内均设置有加强筋5,所述的第一腔体11和/或第二腔体41上连通有进液口和出液口。0019 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了一种技术方案,即所述的第一腔体11上连通有进液口和出液口。0020 所述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上分别设置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3。0021 实施例3: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为了增强加强筋的作用,本实施例的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即所述的加强筋5与底座1的侧壁既不平行也不垂直。0022 所述的加强筋5有多根。0023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说 明 书CN 104319429 A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19429 A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19429 A。